核心素养下“主问题”助力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探讨

2019-09-27 06:21陈允绣
教师·下 2019年6期
关键词:用教材教主问题语文阅读教学

陈允绣

摘 要:语文课程学习的主体必须是学生个体,教师必须要发挥好主导性作用;培养核心素养是当前初中语文课程教学的总目标。要实现其总目标,语文课堂要具备四个“必须”:学生必须是学习的主体;课堂必须是燃起学生学习热情的主阵地;课堂必须有预设也要有生成;语文课堂必须是高效的課堂。助力于这一目标实现的有效手段,是让“主问题”进入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课堂中。

关键词:语文课程目标;语文阅读教学;语文核心素养;用教材教;主问题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01-28 文章编号:1674-120X(2019)18-0019-02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明确提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然而,当前有的教师备课时,缺失“用教材教”的理念,欠缺对教材研读的功夫。教师捧着一本教材、一本教案书,就开始所谓的“备课”了。于是,语文教学课堂上,就会出现制约教学目标实现的问题,如: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重点不突出,突破重点力度平均分配,重点攻而不破;课堂流程杂乱无章,欠缺逻辑性;课堂上教师提的问题太碎、太浅、无效;学生兴趣低、主动性不足;课堂效率低等。长此以往,语文课堂势必会出现:学生怀着期待来上课,带着失望而下课;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愈来愈低,叹一声“语文真无聊”;课堂上教师自导自演,学生思维僵化若路人;教师上得大汗淋漓,学生听得昏昏欲睡;教师的主导性发挥有余,学生主体性发挥不足。这样就无法完好地实现语文课程的目标。

笔者认为,要想实现语文课程的目标,就要让“主问题”助力于核心素养视角下的语文课堂。“主问题”是指教师通过钻研文本,分析学情,提出的几个精炼的问题,或是对语言的品味,或是对情节的概括,或是对情感的把握,或是对细节的思考,或是对结构的赏析……“一线串珠”地整体地带动学生对文本的解读。文章基于教学实际经验,从以下几点进行有效探讨:

一、依托“主问题”,调动主动性

教师需要做足教学“主问题”的研究工作,这是提升课堂教学实效的关键,更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重要目标。“主问题”是教师在备课时,钻研教材,深入研读文本,细致分析学情,提出的具有“牵一发动全身”式的问题。“主问题”的提出,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起学生兴趣,让其了解文本、解读文本、挖掘文本,发展核心素养。语文课堂要发挥好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学生是阅读教学中的主体,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会,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因此,要探得“主问题”的答案,学生必须深入阅读文本,发挥主动性、个性化。可以说,让“主问题”进入语文阅读教学课堂,便可有效弥补当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不足。

例如,在教学《诫子书》一文时,教师展示了诸葛亮相关的文字材料和视频资源,使学生对诸葛亮这一人物有了感性认知;之后在朗读文本的基础上,教师提出“主问题”:“身为父亲的诸葛亮,想告诫儿子什么呢?”学生通过潜心阅读文本、深入思考、积极活跃探讨、提炼整合文本信息等活动,获得答案:身为父亲的诸葛亮,想告诫儿子,人生贵在修身养性、志存高远;把握当下珍惜时间、刻苦学习、学有所成……同时,教师“一线串珠”式地在学生分享答案后,适时地将对文本中字词句的翻译、句子赏析、朗读指导与立德树人等教学任务融入“主问题”中,使问题得到了解决。再如,在教学《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这一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在上课的时候先让学生进行预习,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个初步了解的过程,这里的预习是必要的。在学生预习结束之后,教师可以针对课文中的一些内容来进行提问:“诗中的‘欺骗是什么意思?如何理解它?”这个“主问题”能有效检验学生的预习效果,避免学生预习的时候一直走神、不用心,提问的过程也是教师了解学生学习程度的过程。等教师提问完后,整篇课文的重点内容也就出来了,课堂学习也就完成了。“主问题”提出对课堂效率的提升和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培养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整个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学生有个体主动阅读、主动思考、主动表达、主动倾听,也有合作探究、合作协调、合作整合等积极行为,成了语文学习的真正主体。在探究“主问题”的过程,学生训练了思维能力、培养了语言组织与运用能力,也陶冶了淡泊明志的高洁情操和惜时好学的品质,从而培养了语文核心素养。

二、触摸“主问题”,激起热情与兴趣

语文课堂一定要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才能使学生潜入文本批文而入情。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著名语文教育专家刘国正也说:“语文教学活动要能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的感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兴趣对学习有着神奇的内驱动作用。在初中语文课堂上,教师让学生触摸自己设置出的精髓“主问题”可以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热情。“主问题”是教师充分认识文本、解读文本、审视文本精髓内核,并以此作为教学的基点,设计出的符合文本的精髓问题。它有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特点,足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古诗《饮酒》时,教师展示了诗人陶渊明的相关资料,引导学生初读诗歌,在获得对文本感性认识后,教师提出“主问题”:“你遇到了怎样的陶渊明?”这瞬间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与学习兴趣。学生投入朗读、潜心思考,纷纷表达了各自探究出的答案:“归隐田园后,返璞归真、悠闲自乐、有性情的陶渊明”;“物我合一的陶渊明”;“只爱自然、不爱名利的陶渊明”……学生在探寻答案的同时,也激起了对陶渊明诗歌的写作特色的鉴赏之兴趣。教师需要针对中学语文教学的困境,做足备课教学工作,从而有效提升教学效率。

教师在选用“主问题”时需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在了解陶渊明的资料的基础上,学生已经大概了解诗人的特点,这时教师提出的“主问题”就需要结合教材文本,并以创新方式提问,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求知欲被激发出来。之后我们就可以开放性地设计一些关于作者的一些问题,让学生去探究思考。当然,对教师而言,先从诗人的背景资料着手然后有效设计“主问题”的方式,也可以帮助其发现学生的不足,从而有重点、有目的地进行引导。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人的内心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想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学生紧扣“主问题”学习探究文本,能够品析语言、鉴赏语言及意境美、感受理解人文。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热情,在核心素养的视角下的语文课堂,“主问题”完美地助力了语文课程目标的实现。

三、探究“主问题”,催出生成

课标强调,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叶澜教授也曾说过:“新的课堂需要我们教师不断捕捉、判断、重组课堂教学中从学生那里涌现出来的各种信息,推进教学过程在具体情境中的动态生成。”而“主问题”正是依据文本提出的精髓问题,它有着无限的外延,可以让学生在阅读中碰撞出许多有价值的生成。

还是以教学古诗《饮酒》为例,在拓展延伸环节,教师提出“主问题”:“这一站是走进《归园田居》(共5首),你又有什么新发现呢?”学生们再次沉入作品,与作品碰撞,学生们合作探究发现了:“陶渊明生性热爱自然,少年时曾胸怀大志,希望建功立业,当现实与理想冲突时,便选择了坚守高洁的节操,听从内心的声音,退隐归耕。”有个学生激动地道出:“我悟到了生活不能只是眼前的苟且,还应该有诗和远方!”又有学生站起来说:“人人都可活出诗意人生。”在拓展延伸部分,教师的教学外延不能设定限制范围,提出问题的方向应是激发学生课后继续探究。

当然,对学习有积极性的学生,教师不妨引导其深入挖掘陶渊明的故事。如引导学生去阅读陶渊明的其他作品,了解陶渊明所处的历史环境,并运用“知人论世”的学习方法。可以说,课堂结束时的延伸问题是“抛砖引玉”地催生出了许多可贵的生成。

四、聚焦“主问题”,实现高效课堂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那么,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是指通过语文教学使学生获得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让“主问题”进入语文课堂,诚然可以实现高效课堂。在语文阅读教学课堂上,“主问题”本身就具有提挈整体教学内容的宏观性和学生参与的广泛性;它使得文本分析更具整体性、目标性,能够有效克服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一讲到底、肢解文本,代替学生阅读等弊端;提问方式更加科学明了,避免了课堂中出现零敲碎打的问题。例如,笔者在教学《唐雎不辱使命》一文时,课堂上提出一“主问题”:“唐雎如何做到不辱使命?”学生在紧扣“主问题”很快就探寻出答案,并有效地学习了文本的语言,鉴赏了写作特色及品悟了人物形象等。再如,《死海不死》一文教学中,一开篇可让学生思考:“题目中的两个死,是什么意思?”这个问题其实就从侧面让学生思考:“死与不死是什么关系?”还有“死海真的要‘死了中的‘死又是指什么?”可以说课文题目中就很好地激发了学生对文章阅读的兴趣,他们势必会急切地研读课文找答案。

學生在课堂上聚焦于“主问题”,通过学习探究,得到多维的训练,在有效的时间内,能获得语文核心素养的养成。可见,能设置好精炼的“主问题”,要求教师对文本有解读的功夫和深厚的宏观素养,也要求教师有“主问题”意识。

五、结语

综上所述,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初中语文课堂上之“主问题”的作用,真可谓“一问抵多问,一问解多难,一问开多门”。语文教师应增强“主问题”意识,让“主问题”进入语文课堂,借此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起学生学习热情,催出课堂创造生成,实现高效课堂,助力于初中语文课堂,实现语文课程总目标——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方建辉.以“主问题”引领语文阅读教学的思考[J].新课程研究,2007(8):176-177.

[2]任明新.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主问题设计[J].中学语文教学,2009(Z1):65-67.

[3]戚甫筠,秦广红,杨胜华,等.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主问题设计[J].黑龙江教育(中学版),2012(10):8-11.

[4]陈奕通.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探究[J].考试周刊,2019(17):44.

猜你喜欢
用教材教主问题语文阅读教学
“基础+自助”的“自助餐”
论语文教学中“用教材教”的“三重境界”
有关课程改革的点滴思考
例谈“用教材教”的是与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