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片段教学的课堂结构安排

2019-09-27 06:21张艳
教师·下 2019年6期
关键词:课堂情境

张艳

摘 要:在语文限时片段教学课中,学生往往充当“课堂道具”“群众演员”,以致学无所得,教无所获。为改善这一现状,文章以《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一课的片段教学为例,简单论述片段教学的课堂结构安排的有效策略,以供同行交流参考。

关键词:片段教学;结构安排;课堂情境;教学延伸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03-25 文章编号:1674-120X(2019)18-0027-01

一、片段教学的简单回顾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这篇文章选自高中必修一第三单元写人记事的散文,是现当代知名作家梁实秋的经典作品,是写人记事类文章的典型范例。这篇文章似浅实深,虽然短小,但可以寻味的“点”有很多。十二分钟的片段教学过程我是按以下步骤进行的:首先是用两分钟激发兴趣导入新课,让学生用一句话描述班上一位同学,不说出名字,让其他同学猜测描写的对象。然后用五分钟的时间围绕梁任公的个性特点以及本段如何突出其个性两个问题对文本展开深入研习,突破教学重点。接着引导学生以读促写,即用四分钟时间运用本段的塑造人物的方法描写一位大家熟悉的人物,同样不出现名字,让其他同学猜测描写对象。最后用一分钟小结,结束本节片段教学。

二、片段教学的课堂结构安排策略

(1)情境导入,直奔主题。我执教《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的片段教学时,在学生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请一名学生用一句话描述本班的另一名学生,不许说出姓名,让其他人猜猜他描述的是谁?这名学生描述的对象特点是“有高高的鼻梁,大大的眼睛,红红的嘴唇,细细的眉毛,乌黑的秀发……” 结果请了几名学生都猜不出。然后引导学生分析猜不出的原因是没有抓住人物鲜明的特点,人物个性不突出。这也是学生们在平时的交流写作中最常见的问题,写人总是千人一面,人物个性不突出,描写手法单一,逻辑性不强,语言苍白,缺乏表现力。这个导入设计正是基于深入了解学生学情设置的,所以引起了学生的共鸣,学生的学习兴趣立刻被激发出来。

(2)不枝不蔓,突破关键。接着进入课文学习,课堂中围绕两个问题展开研讨,一是梁任公先生有什么个性特点,二是作者怎样突出梁任公的个性。通过这两个问题,引导学生走进课文,深入文本。针对第一个问题,学生能够从这段文字中比较快速地把握梁启超先生的个性:平凡朴实,稳健潇洒,光芒四射。针对第二个问题,学生大多都能回答出运用了外貌、动作、神态等细节描写。值此契机,我反问学生:“我们从小学到初中,刻画人物的方法都学过了,为什么刚才同学描述其他同学时还是个性不鲜明,既像张三又像李四?”这一提问激发了学生从更深层次去探究思考这个问题,并进行自我反思的欲望。学生通过与文本的再次对话,层层深入,由表及里,分析出了梁实秋先生笔下的梁启超先生个性如此鲜明的原因:一是细致观察,捕捉鲜明特征;二是精心布局,灵活运用技法;三是嫻熟润色语言。更进一步得出结论: “动人心者,莫先关乎情”,为什么二十多年过去了,惜墨如金的梁实秋先生对梁启超先生此次的演讲记忆犹新,历历在目,其根本原因是梁实秋先生对梁启超先生充满了敬仰之情。

(3)合理延伸,巩固升华。从学生课堂习作中发现,大部分学生描写的人物相比之前个性更鲜明,语言更丰富,方法更多样化。例如班上一名不善言辞的梁同学写道:“她身穿一袭黑色正装,面色稍有焦虑,面对着眼前表情严肃的评委以及神色各异的听课老师,她在教室左右踱着步,职场纵横十余年,早已练就一身临危不惧、随机应变的本领。可在这个时候她竟也会有些许哆嗦,生怕这次的竞赛会功亏一篑。”表达能力较好的袁同学写道:“只听得那铃声一响,随即走进一位面色黑沉、虎视狼行的人物,他瞪着一双铜铃大眼,左顾右盼,不怒自威,所过之处,‘樯橹灰飞烟灭……”这些小练笔均是课堂即兴完成,原生态呈现,课堂氛围极其活跃,学生们都积极主动地要求展示自己所写的文段。

综上所述,片段教学是高效课堂的有效实践,深入探索片段教学的技巧和方法对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只有注重片段教学的课堂结构安排,有效组织实施,才能发挥片段教学的教学作用。

参考文献:

[1]魏 勇.怎么上课,学生才喜欢[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

[2]张丽辉.语文课如何上出语文味[J].吉林教育,2014(Z2):73.

猜你喜欢
课堂情境
数学课堂的情境创设五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