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习题演练的发散性思维培养研究

2019-09-27 06:21侯运兰
教师·下 2019年6期
关键词:发散性思维教学研究小学数学

侯运兰

摘 要:发散性思维的培养有助于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提升,发散性思维也是小学生学习数学期间必不可少的一种思维模式。单纯的理论复述并不能让学生真正地理解何为发散性思维,教师还需要采用习题演练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借此让他们在反复探索、思考中形成发散性思维。

关键词:小学数学;习题演练;发散性思维;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01-29 文章编号:1674-120X(2019)18-0048-02

发散性思维又被称为求异思维,是人类在思考期间,大脑造出的网状扩散状态。通俗来讲,就是通过思考可以从一个问题联系到更多的问题。发散性思维是学生学习数学期间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素质,同时对增强他们的数学学习效率有着重要的意义。

传统教学方法在发散性思维的培养方面并不能发挥太大的功效,有些教师采取刻意为之的练习方式,会让学生觉得厌恶。因此,教师还需要另辟蹊径,选择更为合理的教学策略。其中,习题演练作为数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数学思维。在这期间,采取举一反三的练习模式可以让学生深切感受到发散性思维的特征。而学生形成了发散性思维后,可以通过不同的视角和方向完成对数学概念的深度探索。

一、以激趣为铺垫,展开发散性思维训练

任何一种知识的学习、任何一种思维模式的形成,都离不开兴趣。所以,在围绕习题演练展开发散性思维训练期间,教师首先要设计有趣的情境,借此增强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练习情趣。如此一来,一方面可以改变传统课堂教学中学生“被动接受”的尴尬局面,另一方面可以燃起学生“主动探索”的强烈激情。

例如在一节新课中,教师对学生提问:“老师手里有50元钱,已知苹果5元钱1斤,橘子3元钱1斤,香蕉12元钱一斤。老师想给大家买一些水果,但是又担心水果不够分。那么,老师应该如何购买,才能确保全班每一位学生最少都可以获得一个水果呢?”这个问题让学生惊奇,因为他们确实想吃到可口的水果。于是他们纷纷展开探索,寻出了许多不同的答案。而在这个基础上,教师适时地引导他们:“直接买最便宜的橘子不就可以了吗?”这句话让学生瞬间醒悟,也让他们意识到自己陷入了一个认知的陷阱中。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又进一步追问:“但是生活中确实有很多事情需要从不同的方向去考虑,比如老师想要做一大盘水果沙拉,那么该如何购买上述三种水果,才能确保沙拉的量能够全班同学吃呢?”这时,问题发生了改变,学生必须找出不同的购买方案来完成解答。同理,在有关公园售票、超市购物的现实案例中,教师同样可以要求学生进行多方案选择、多方案设计,借此帮助学生形成发散性思维。由此一来,不但讓学生在有趣的情境中获得了不同的思维体验,而且也为发散性思维训练的落实奠定了基础。

二、以指导为基准,深化发散性思维训练

培养小学生发散性思维是落实新课程标准的关键,也是增强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重中之重。在开展习题演练期间,教师首先要避免“题海战术”,采取“智商”策略来引导学生思考。这样一来,才能让学生将注意力更多地放在思维模式上,从而避免大量解题导致的疲劳感的出现。在练习方案的制订上,教师可从“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两个角度出发。前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求异思想,后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一)利用一题多解拓展学生的探索视角

在所有的习题演练中,“一题多解”是一种典型的解题训练思路,是指学生站在不同的角度来分析习题,寻找不同的解题之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利用不同的思考方式对问题的信息进行有机归纳,形成不同的解题框架。长期开展“一题多解”训练,能够有效增强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强化他们的数学综合能力。如“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车每小时行6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70千米,5小时后两车相遇,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在解答此题期间,大部分学生都采用了相同的计算方式,即“先计算出每辆汽车5小时各行了多少千米,然后再将每辆汽车所行的路程进行相加,即求出A、B两地的距离”。

在上述解题思路的基础之上,教师进一步要求学生思考:“是否还有其他的解答方法?”随后,让学生进一步寻找其他的解答方法。当学生解答有困难时,教师可以适当地抛砖引玉,将思考的方向放在“先求出两辆车每小时一共行了多少千米”,然后引导学生推出新的解题思路——“先求出两辆汽车每小时一共行了多少千米,再用两辆汽车每小时一共行的路程去乘相遇的时间5小时,就可以算出A、B两地的距离”。然后教师再要求学生针对以上的两种解答方法进行对比,分析一下两种解题方法的差异性,并引导学生归纳出哪一种解答方法更好,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这类型题的解答方法。在练习期间,学生通过这样的一题多解来拓宽探索视角,点燃自身的发散性思维。这样,不但有效地实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而且也让学生初步感受到了发散性思维的特点。长此以往,对培养小学生发散性思维有着重要的帮助。

(二)利用一题多解点燃学生的求异思维

“一题多变”是“一题多解”的衍生版本,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另一个主要途径。它的核心思路在于从多角度、多方面出发,改变习题模式,创造出新的问题,带给学生新的探究契机。如此一来,既能达到发散性思维锻炼的效果,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创造意识,提升学生创新能力。譬如,将上述问题的题目进行修改,变成“A、B两地相距650千米,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车每小时行6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70 千米,几小时后两车相遇?”由此一来,习题立即从“相遇问题”中的求“相遇路程”变成了求“相遇时间”,而学生的思维模式也会在解题的过程中发生变化。当然,教师还可以在“变”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对问题进行二次、三次改编,以达到更好的练习成效。例如,可以将上题进一步改为“A、B两地相距650千米,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5小时后两车相遇,甲车每小时行6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如此的改编题目,增加了问题的难度,也让学生有了新问题的探索方向。

另外,在围绕“一题多变”展开习题演练期间,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采用“一题多解”的方案进行延伸性练习。在此期间,教师既要随时调动学生的数学思维,同时还要站在不同的视域观察问题。这样,既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解题效率,同时还能帮助他们掌握行之有效的解题技巧。并且,在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期间,教师还可以对学生进行逻辑思维、抽象思维的培养,让学生在接受锻炼和指导中点燃智慧的火焰。长此以往,将有助于他们数学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值得注意的是,在践行“一题多变”期间,教师需要尊重学生的个体能力差异,同时还要适当地融入分层理念和合作学习机制,借此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强化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发展。

三、以练习为延伸,巩固发散性思维训练

虽说习题演练不等于题海战术,但是适当地进行课堂练习、课后练习还是极为必要的。为了进一步巩固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教师必须在课堂、课后阶段展开合理的练习活动,并指导学生正确反思练习过程。

(一)以课堂、课后练习为“方向”

为了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可以适当地利用竞争机制。比如在课堂上,将全体学生划分为若干小组,且每组四人。在设计练习项目期间,要求每组学生用多种方法进行解答,然后让每组代表上台展示解答方法,最后进行对比,看看哪个小组的效率最高,解答的方法最多、最正确。并引导学生观察一下所有小组加起来能整合出多少种解题思路、解题方法。这样既增强了整个习题演练过程的效果,让学生在集思广益中获得最大的学习效率,同时也提升了他们的学习信心。

另外,在设计课后家庭作业期间,教师可以事先给学生提供一道简单的应用练习题,要求学生利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解题方法进行解答。接着再要求学生在这个基础上对習题进行修改练习,并把修改后的题目编写出来,然后再进行解答。第二天上课时,再让学生在班中进行交流,评出优秀的解题方法,以此来锻炼和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二)以课堂反思为“余音”

在学生完成练习之后,教师应该及时引领学生反思练习过程,分析一下是否存在不足和困惑之处。这样,可以确保学生第一时间把握个人的能力短板,从而完善他们的发散性思维能力。譬如,有的学生在解题时盲目使用“一题多解”思想,甚至在考试的时候同样如此,这不但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反而让简单的问题变得更复杂。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是为了让他们站在不同的方向思考,寻出最合理、最便捷的解题思路,而不是让学生“秀”解题技巧。因此,要正确运用发散性思维,正确看待“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这还需要教师进一步对学生展开指导。同理,有的学生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很强,明知道没有其他解题方法,却还要绞尽脑汁,以至于在学习和习题演练中做了大量的无用功。所以纠正学生的学习思想、学习态度,这也是落实发散性思维培养的重中之重。

总而言之,通过展开合理的习题演练措施,能让学生在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的时候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从而有效提升他们的解题效率和探索能力。因此落实发散性思维培养机制,合理展开习题演练,这是值得教师思考的重点。需要注意的是,发散性思维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小学生对此相对陌生。所以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构建练习平台,优化习题演练方案,这样才能让学生在探索和实践中更加熟练地运用发散性思维,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

参考文献:

[1]兰惠君.探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7(3):11-12.

[2]郁藕琴.抓住数学之魂,培养发散性思维能力——小学数学课上发散性思维的培养[J].华夏教师,2018(6):25-26.

[3]王 芬.小学数学“发散性思维”培养的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6(21):155.

[4]周苇苇.小学数学教学中发散性思维训练的几点分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5):20-22.

猜你喜欢
发散性思维教学研究小学数学
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积极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全面提高英语课堂效率
交替传译中听记平衡教学研究
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研究
《protel DXP 2004》的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