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镇街体制机制 完善基层治理体系

2019-09-27 06:18
机构与行政 2019年7期
关键词:体制街道

青岛市深入贯彻中央关于整合基层审批服务执法力量、推动基层减负的部署精神,从构建简约高效的基层管理体制入手,为镇街扩权增能、减负增效,努力破解管理服务中面临的“堵点”“难点”问题,不断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创新。

一、强化约束管理,明确镇街职责定位

基层工作头绪多、任务重、压力大,根源在于镇街定位不准、职责不清、界限不明,过多承担“属地管理”责任而挤占了做好主责主业的行政资源。青岛市开展镇街管理体制改革,首要任务就是明确职责定位,把对“任性放权”行为“说不”的权力还给镇街。

一是明确镇街职责定位。将镇街工作职责梳理归纳为统筹管理辖区党的建设、区域发展、基层自治、社会治理、公共服务、公共安全、社会参与等领域,并结合推进放管服改革、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的工作要求,区分了镇和街道在经济工作方面的不同重心:镇重点做好发展规划、推进产业升级、促进经济发展、城乡结构调整和农民持续增收等工作,城市街道以及一些区市的中心街道,逐步从直接开展经济工作向营造优质发展环境转变。

二是完善职责清单管理。全面梳理制定权力清单、公共服务事项目录,厘清区市政府及其部门与镇街的职责关系,并向社会公布,既把职能理清楚、把责任定下来,又方便群众办事、接受群众监督,加快建立边界清晰、分工合理、权责一致、运行高效、依法保障的基层政府职能体系。

三是建立职责准入制度。包括镇街和村居两个层级:在镇街,除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明确规定外,严禁任何部门以签订“责任状”、分解下达指标、考核验收等形式,将本应由上级部门承担的工作任务责任转嫁给镇街。确需镇街增加职责任务、调整清单事项的,必须同步明确工作目标、内容、权限、分工、期限等具体要求,严格落实人员、经费以及业务培训等保障措施,充分征求镇街意见后,经过党委、政府研究确定。在村居,以清单形式规范村居的职责范围,清单之外、没有依据的工作事项不能随意交给村居去办,依法转移、委托的,要为村居提供必要的经费和工作条件。

二、创新机构设置,优化镇街组织架构

青岛市最大程度强化区市和镇街在管理架构上的自主性、话语权,从灵活、务实、好用出发设置基层党政工作机构和事业单位,强化镇街身处管理服务一线的履职能力。

一是统筹机构限额。对镇街行政机构和事业单位设置不搞“一刀切”,只要不超过省改革意见确定的12个机构总数,允许区市和镇街结合自身职能配置和机构编制情况,自主确定设置几个内设机构、几个事业单位,部分区市更进一步,预留1-2个机构限额由镇街根据发展定位自行设置。其中,市内三区的镇街机构总数不超过10个,市南区各街道仅设置7个机构。

二是“规定动作”与“自选动作”相结合。各镇街统一设置了党建工作办公室、综合行政执法办公室以及便民服务中心、综合治理中心四个必设机构,其他机构设置及其职能配置由各区市确定。原则上一项工作職能由一个机构承担,镇街内设机构和事业单位与区市工作部门之间既可以“一对多”,也可以“多对一”。另外,垂管领域上级部门派驻到镇街的机构,有条件的都要实行双重管理,以镇街管理为主,考核由镇街负责,其主要负责人的任免听取镇街党(工)委意见。

三是加大编制向基层调剂倾斜力度。在编制总量内从市级向各镇街调剂事业编制1500余名,加上区市配套,镇街事业编制总量增加2200余名,增幅超过25%,充实了镇街人员力量,极大地缓解了基层力量薄弱的情况,拓宽了事业人员成长进步渠道,调动了基层干部积极性。

三、打造“四大平台”,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

青岛市创新提出基层管理服务“四大平台”建设,即在镇街全面打造基层党建、便民服务、综合治理、综合执法四大工作平台,对内整合政府各部门各线条的力量,对外整合政府与市场、社会的力量,在镇街形成人、财、物,责、权、利的统一体,对上承接部署的任务,对下回应人民的诉求,建立结构合理、覆盖全面、感应灵敏、响应迅速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

一是推动基层党建平台。强化镇街党(工)委的领导核心,增强党(工)委统筹全局、协调各方的能力。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升组织力,把城市社区和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坚强战斗堡垒。更重要的是,发挥好党建引领功能,加强基层党组织对区域化党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建的统筹,引导网格内各方面共同参与、民主协商公共事务和重大问题。

二是强化便民服务平台。将镇街自身承担的全部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上级部门派驻机构承担的审批和便民服务事项全部整合起来,通过一手抓审批和服务流程精简再造、一手抓进驻大厅的派驻机构和人员的协调指挥,实行“一站式办理”,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以便民服务平台为圆心,在村居合理布局便民服务点,实现就近能办、多点可办。

三是提升综合执法平台。各区市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中采取了推动综合执法力量下沉、在各镇街派驻综合执法中队并实现全覆盖的措施,有效解决了镇街执法力量分散薄弱和“看到管不到”的问题。针对前期改革中发现的镇街统筹能力不强、执法地位不清等问题,进一步强化镇街对辖区执法队伍的统筹和对一线执法力量的综合运用。由镇街统筹辖区内派驻的和自身的执法力量。

四是完善综合治理平台。综合考虑居民数量、辖区面积、管理对象特点等因素,编一张横到边、纵到底、多层次、全覆盖,标准统一、设置规范的综合管理网格,把综治、司法、公安、城管、应急、信访、民宗等不同领域,管区主任、包村干部、党员、民警、村居两委、专兼职网格员、志愿者、群众代表等不同类型的资源力量全部整合起来编入网格,实现“多网合一、一员多能”。建设集中的指挥中心,整合各类监控监管设施设备,强化技术支撑,提高信息互联互通和数据处理能力,完善信息收集、分办、处置、反馈等工作机制,实现社会治理智能化、信息化。

青岛市开展镇街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探索,充分尊重区市和镇街的“话语权”,激发基层的改革热情,强化镇街对管理服务“最后一公里”的统筹能力,得到了基层的广泛支持和拥护,各项改革措施稳步推进,改革成效正在逐步显现。下一步,青岛市将继续深化落实各项改革措施,并进一步加大探索创新力度,努力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现代社会治理新格局,不断优化基层社会治理体系。□E:ZZJ

关键词:体制 街道 治理创新

猜你喜欢
体制街道
试论乌俄案对多边贸易体制的维护
热闹的街道
热闹的街道
风居住的街道
缤纷多彩的街道
建立“大健康”体制是当务之急
为“三医联动”提供体制保障
体制外生存的“新玩法”
建立高效的政府办医体制
街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