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2019-09-27 06:40孙娜
新西部下半月 2019年7期
关键词:实践探索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方法

孙娜

【摘 要】 目前,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主要是:缺乏正确的自我认知、易受社交状态影响、压力大且承受力差、沉迷于虚拟世界等。针对这些问题,应采取的实践方法是: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专业性,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信息化建设,开设专业课程以提高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从而让学生能够得到最正确的指导和最有效的帮助。

【关键词】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方法;实践探索

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解决心理困惑,培养他们的积极心理以及正确观念,让大学生实现全面发展。高校应该从大学生的发展实际出发,深入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并不断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专业性和规范性,让学生能够得到最正确的指导和最有效的帮助。

一、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1、缺乏正确的自我认知

缺乏正确的自我认知是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许多人在高中阶段是班级内的佼佼者,但是进入大学后却默默无闻,这样巨大的心理落差会让大学生产生认知偏差,产生不自信情绪或消极处世;也有一些大学生过度自信甚至自大,优越感和虚荣心都十分强烈,这样的学生难以融入集体生活,久而久之会产生心理问题。大学生存在自我认知偏差,会让他们无法正确的评估自己的能力,对他们的学习、社交以及求职都会造成严重阻碍。

2、受社交状态影响极深

大多数的大学生都会比较热衷于社交。许多大学生在进入校园后迅速地找到恋爱对象,开展一段校园恋情。而社交状态的改变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影响极大。许多大学生在面对情感矛盾时难以自控,会产生许多消极情绪,甚至出现自杀倾向。也有许多大学生在社交中,受到环境和不良思想观念的影响,产生了拜金、攀比、仇富、厌世等不健康心理,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3、压力大且承受力差

由于我国高校不断地进行扩招,大学生队伍人数越来越多。这使得大学生的含金量下降,且面对的压力和竞争越来越激烈。这种巨大的压力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极为不利。当代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生长环境比较优越,在面对压力、危机时往往无法表现出良好的自我调节能力,以至于放任自己沉溺于消极心态之中,逐渐变得偏激。[1]

4、沉迷于虚拟世界

大学生群体是我国网民的主要成员。他们对网络的依赖性极强,不仅推崇网络购物、网络游戏还热衷于网络社交。这也导致很多大学生沉迷于虚拟世界无法自拔。在网络世界中他们会受到各种各样的诱惑,许多心智不坚定的大学生会受到错误思想观念的影响,甚至发生上当受骗等问题,使大学生们的心理健康受到了极为严重的影响。

二、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践方法

1、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专业性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主要由高校辅导员来负责。目前,大多数高校在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存在专业性不强的问题。大学辅导员与学生的交流和接触较为频繁,相对于其他的教职员工,辅导员对学生的了解应该更深刻。但是,由于辅导员自身水平不达标,所以其开展高质量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几率也不高。许多辅导员并不具备专业的心理学知识,也不能给予学生科学的引导,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质量大大降低。

为了提升大学生心理教育工作质量,高校应该调整策略,让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参与者更具专业素养,以提升教育实践工作的专业性。首先,高校应该加强对辅导员的培训。让辅导员们通过学习专业的心理学知识,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让他们可以为大学生提供更加有效地帮助。[2]高校辅导员应该提升自己的分析能力、沟通能力以及表达能力。通过开展多样化的互动,拉近辅导员与大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大学生能够信任并乐意向辅导员倾吐自己的内心,让辅导员能及时地给予他们帮助。其次,高校应该配备专业的心理医生,为学生们提供最科学的建议。让心理咨询专家对当前校园内的思想风气以及其背后的心理导向因素进行分析,并借由专业的心理学理论来进行解读,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专业性。最后,高校应该加强教职员工的配合。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工作不仅是辅导员或心理医生的责任,更是高校全体教职员工的职责。所以,高校全体教职员工都应该加强重视,在工作中多多关注学生们的心理健康,这样才可以使心理健康教学工作变得更加有效。比如,某高校在月末会开展教职员工大会。在会议上专门预留出部分时间探讨当前校内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通过任课教师、辅导员、心理咨询教师与其他员工之间交流与沟通,了解当前校园内的舆论走势以及学生们的观念变化。这种方式,可以帮助教师及时地调整工作计划。而且,有一些学生与自己的专业任课教师关系极好,产生了一些负面情绪或心理压力也乐于向他们倾吐。那么这些专业课教师可以借此机会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获得更加专业的建议,让他们可以为学生提供更科学的指导,也可以警醒他人,让他们在面对同样问题时处理得更加从容和完美。

2、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信息化建设

网络在大学生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都离不开网络的支持。那么,高校在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也应该意识到网络的重要性。将网络作为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阵地,借由网络的隐匿性和开放性,帮助学生们调节心理问题,实现健康发展。

网络的隐匿性是许多大学生沉迷于网络世界的原因之一。他们在网络上可以将自己伪装成一个截然不同的人,展现自己不为人知的性格特点。在网络中,让他们可以畅所欲言,尽情地宣泄自己的情绪;而陌生的网友所给予的意见他们也会酌情采纳。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调节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但是却存在着巨大的隐患。许多不法分子会瞄准心理状态比较脆弱的学生,通过恶意的煽动或引导,让他们变得更加偏激直至崩溃。所以,教师应该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工作延展至网络平台,通过网络与学生们实现更加良好的沟通。

比如,某高校在该校的论坛中,开辟了一个心理咨询板块。学生可以匿名发帖将自己的困惑或问题发布其中。而其他的同学可以通过回帖为求助者提出建议,该板块的管理者即高校的心理专业教师也会常驻这一板块,及时地对学生的求助进行解答。通过回帖或私信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开解。在网络环境中,求助者与助人者避免了面对面的尴尬,能更加深入地进行交流;教师也可以根据这一板块中学生们的留言和回帖内容,掌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时地掐灭不良苗头,让大学生们能够拥有健康的心理状态。

3、开设专业课程,提高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标是调节大学生的心理状态,让他们能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学习和生活。那么,在开展教育的过程中就不能只依靠教师的力量。高校需要加强对学生自我调节能力的培养,让他们学会自己解决问题。拥有自我调节能力对减轻心理压力,改善心理状态具有非常显著的作用;具备这种能力的大学生可以更从容地面对学习和生活。[3]

因此,高校应该开设专业的心理学课程,帮助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掌握基本的自我调节和疏导的技能。比如,某高校设置了心理学必修课。从大学一年级至四年级都必须在第一学期学习心理学课程。该校开设的心理学课程并不会教授学生大量晦涩难懂的心理学概念,而是根据每一个学年段学生们所表现出来的共性心理问题进行探究和分析,将调节心理状态的方法交给他们,让他们掌握具有实践意义的技能。如该校会在大学一年级的心理学课程中讲解有关于社交、合作等方面的心理学知识,让学生们能更快速地融入新的环境。高校通过开设专业的心理学课程,让学生们学会一些必要的心理学知识,这些知识能让他们在出现不健康心理時及时地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实现自我调节或向他人求助。学生们掌握了自我调节技能后,能拥有更强的抗压性,在面对挫折、压力以及竞争时可以表现的更加理智和冷静;还能帮助他们及时调节自己的负面情绪,让自己养成乐观、积极、自信的心理素质,实现全面发展。

三、结论

综上所述,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仅可以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还能够为构建和谐校园奠定基础。所以,高校需要不断地开展创新实践,让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符合大学生需求。各大高校应该从提高辅导员专业素养、优化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形式等方面开展实践工作,以提升大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使他们都能实现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墨音.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123+6”工作模式探索与实践[J].传播力研究,2018.2(27)184-185.

[2] 张媛.大学生社会工作志愿服务: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实践[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11)3-4.

[3] 王璐.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6(33)66-67.

【作者简介】

孙 娜(1983.09—)女,陕西西安人,本科学历,助教,研究方向:心理学.

猜你喜欢
实践探索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方法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政治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主体参与的实践探索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新形势下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实践探索
浅谈新时期煤矿员工教育培训的实践探索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