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泽洲:九天揽月逐梦想

2019-09-27 17:52
党建 2019年9期
关键词:伟大事业测控嫦娥

我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五院总设计师。近年来,我和团队成员一起,圆满完成了嫦娥四号任务,在月球背面留下了世界探月史上人类探测器的第一行足迹。

今年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嫦娥四号任务参研参试人员代表时,语重心长地对我们说,“伟大事业都始于梦想,伟大事业都基于创新,伟大事业都成于实干”。这正是中国探月征程的真实写照,我有幸参与并见证了这一伟大的事业。

逐梦“嫦娥”

我与“嫦娥”真正结缘于2001年,那年我31岁,成为嫦娥一号卫星星载测控系统负责人,与团队一起进入了工程可行性论证阶段。嫦娥一号卫星与以往的地球轨道卫星相比区别特别大,资料不多,经验不足,几乎是“白手起家”。我一头扎到了数据和资料中,积极与众多专家沟通,设计了我国首个深空探测测控数传星载系统,解决了地月测控通信的设计难题。

2008年,38岁的我被任命为嫦娥三号探测器总设计师,成為当时航天领域最年轻的总设计师。迎接我的是我国首次月面软着陆的“大考”。

自主软着陆是嫦娥三号任务的关键所在。为了确保任务顺利完成,我们远征西北大漠,进行为期数月的巡视器外场试验。沙漠里昼夜温差大,10月的早晨,气温已经到了0℃左右。当太阳升起后,温度又快速上升,紫外线光照强烈,离开帐篷的人员不得不戴着防紫外线面罩、遮阳帽和墨镜进行保护,避免被灼伤。我们住在临时搭建的简易房内,有时夜里遇到沙尘暴,连头部都要裹得严严实实。即使这样,早晨起来,被子上、桌子上、地上全是沙子,足足能扫出半脸盆。5年多的时间里,我和团队成员们一起,用一项项自主创新攻克道道关卡,完美实现了嫦娥三号“出得去”、“刹得住”、“控得精”、“落得准”、“走得稳”的目标。

中国火星探测任务和嫦娥四号任务分别正式立项后,我被任命为两大探测器的总设计师,开始了一边“飞月球”、一边“奔火星”的两大探测器设计研究。

经过大量、充分的论证工作,在数十个方案中,嫦娥四号探测器的任务被锁定为在月球背面着陆。2018年12月8日凌晨2时23分,嫦娥四号发射任务圆满成功。2019年1月3日10时26分,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预选着陆区,并通过“鹊桥”中继星传回了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揭开了古老月背的神秘面纱,开启了人类探月的新篇章。

接续奋斗

回想起6年前的五四青年节,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我们五院,与各界青年共度节日,我作为航天系统的唯一代表参加了座谈。座谈会上,我结合自身成长的经历,谈了航天青年在实现中国梦中应有的使命和担当。当得知我38岁任总设计师时,总书记关切地问:“哪里毕业的?”我回答:“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总书记又问:“没有去留学吗?”我说:“没有,是祖国培养的。”他听闻后,很欣慰,感慨地说,我们要坚信,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坚持投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业,就一定会出大师、出更多大师,这方面要有充分的自信。

听了总书记的讲话,我深感肩上的压力和重任。老一辈“大师”带领我们相继圆了“两弹一星”梦、载人飞天梦、嫦娥揽月梦,未来更深邃的太空等着我们这一代去探索、去征服。我们要不忘初心,接续奋斗,向着更远的深空进发,为建设航天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猜你喜欢
伟大事业测控嫦娥
利用北斗RDSS实现对无人机的远程测控技术研究
12345,“嫦娥”奔月那些事儿
了不起的“嫦娥”家族
时代使命
时代使命
“四个伟大”是一个顶层设计
新的中国时空到来了
“四个伟大”:治国理政的大逻辑
“嫦娥”为何撞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