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背景下文本疑难的突破

2019-09-27 12:24周文明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19年8期
关键词:疑难闲人包容性

周文明

[摘 要]

語文核心素养要求应对和解决复杂的、不确定的现实生活情境所发生的问题。在原生态阅读教学中,教师本人主要从四个方面解决这些疑难问题:还原人物所处的时代;设计有包容性的问题;捕捉有意味的细节;结合生活的经验。这些方面源自核心素养,彼此相互渗透,难舍难分。

[关键词]

中学语文;核心素养;文本疑难

第八次课程改革以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学科三维教育目标在教学实践中常常演变成这样一种结局:“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未能充分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往往被形式化和虚化。

在这样的背景下,“核心素养”这样的教学概念和教学要求应运而生。核心素养的要求在本质上是应对和解决复杂的、不确定的现实生活情境的综合性品质,它是对“三维目标”的整合。这种整合发生在具体的、特定的任务情境中,是个体在与情境的持续互动中,在不断解决问题、创生意义的过程中形成的。

在这种背景影响下,课堂教学不断地被要求向一种更为理想化的方向推进:课堂往往被要求随时、随机解决某些不确定的疑难问题。文本阅读教学的疑难之处,就被逐渐地提上比较重要的高度。而文本疑难是相对而言的,不同的学生对文本疑难的感知是不一样的。如何解决?笔者主要着眼于如下方面。

一、还原人物所处的时代

我暂以部编版初中语文新教材中朱德的作品《回忆我的母亲》为例,来说说这个问题。

对大多数老师来说,这是一篇十分通俗、平实的文章。但是,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却发现了学生对于文本的隔膜之处。我安排学生朗读全文,当学生读到“母亲一共生了十三个儿女”“只留下了八个”“父亲就在回家的途中死了”这样的语句时,有几个调皮的男生就笑了起来,而且,他们把“十三”“八”“死”这样的文字读得特别重。这让我明白了一个事实:这些学生除了调皮以外,对作品中这位英雄母亲的遭遇缺乏同情和理解。由于当今计划生育以及和平时期的时代背景,也由于这些学生处于相对的优越的生活环境中,他们不能理解“母亲”所处的家庭的、时代的苦难——这种学生与文本之间的隔膜,就是教学难点。

教学时,我们结合学生正在阅读的《西行漫记》中有关朱德形象的描述去理解朱德其人:

“貌不惊人——一个沉默谦虚、说话轻声、有点饱经沧桑的人,眼睛很大,身材不高,但很结实,胳膊和双腿都像铁打的一样。”[1]

阅读这些,学生就会理解:这样一位革命的先行者,他所经历的家庭苦难和时代苦难。所以,老师告诉学生:朗读他对于母亲的怀念和回忆性散文,我们要理解其中的沧桑和苦难,那是一个苦难的时代,是处于社会底层的劳动者家庭的普遍苦难。而且,传统中国“多子多福”的观念影响着这样的传统大家庭。

除此之外,作品中这样的描述也可能会给某些学生造成困难:

“我们用桐子榨油来点灯,吃的是豌豆饭、菜饭、红薯饭、杂粮饭,把菜籽炸出的油放在饭里做调料。”“家织布”“直到我后来当护国军旅长时才还清。”

他们认为,吃杂粮是养生保健的无公害食品,穿“家织布”是有利于皮肤健康的。面对这样的问题,真让不太了解这些学生的老师啼笑皆非。究其原因,是他们对于生活时代的隔膜。这对于生活在21世纪初期,生活在电信化时代、没有经历过太多生活苦难的初中生来说,需要引导他们结合20世纪初期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现实去进行拓展理解。

二、设计有包容性的问题

针对复杂的文本信息,教师如何设计有包容性的问题,这是一门艺术。设计有包容性的问题,需要教师吃透文本,反复梳理文本信息,进行再加工。可以采取归纳法和演绎法,并加以综合应用。例如:引导学生初次朗读课文,有一种最为浅显的设计问题法:你读了这篇文章,有什么独特的感受?这样浅易的开头,便于学生入语境,便于交流、答疑。可设计有包容性的问题,例如《致女儿的信》[2]的教学组织。全国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余映潮老师是这样设计的:

第一步,学生写“课文简析一句话”。话题是《致女儿的信》中的“三”;

第二步,学生写“故事欣赏一句话”,话题是祖母所讲的“故事”表达之美。

课堂实践表明,设计有包容性的问题,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教师的引导作用,从而解决来自学生的实际疑难,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因为“核心素养的要求在本质上是应对和解决复杂的、不确定的现实生活情境的综合性品质。”学生是阅读课堂教学的自变量,他们的问题是不确定的,因此,阅读课堂的疑难就是核心素养所要达到的目标。另外,核心素养所指出的有些比较复杂的疑难,往往来自于文本客观实际,我们可以采取化繁为简的办法,用归纳或演绎的办法来加以解决。

例如:教学文言短文《记承天寺夜游》,文末的“闲人”二字,可以视为散文的“文眼”,怎么理解其中复杂的况味呢?老师在结合“乌台诗案”以及文中清朗、多情的月色描写,设计了这样的问题,来达到化繁为简、提升能力的目的:

文中“闲人”一词,表现了苏轼复杂的情感,请参照示例,写出你的理解,并说明理由。

示例:闲人——表现苏轼的自得之情。月夜处处都有,可只有他和张怀民这种情趣高雅的人,才懂得欣赏。

闲人——

教师预设:

“闲人”表现出苏轼的悲凉之情。他在政治上有远大的抱负,但受诬遭贬,不愿做闲人却只得做闲人。

学生还可以进一步发挥,加以生成。如:超脱之情、自我安慰……

这样,设置一个浅易的有包容性的问题,把复杂的疑难问题加以分解,最后总结归纳,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达到了核心素养所既定的“应对和解决复杂的、不确定的现实生活情境”的本质要求。

三、捕捉有意味的细节

什么样的细节,是文本中有意味的细节呢?英国形式主义美学家克莱夫·贝尔(Clive Bell,1881—1964)在他的作品《艺术》中提出:

猜你喜欢
疑难闲人包容性
从拉威尔的《波列罗舞曲》议印象主义风格的包容性
在水边
包容性设计专题引介
面向课堂疑难的翻转教学设计探讨
包容性金融统计框架初探
闲人
企业文化的包容性
闲人
新目标九年级Units 13—14疑难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