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建筑框架结构的设计分析

2019-09-27 07:36王喜军
中国房地产业·下旬 2019年7期
关键词:框架结构结构设计

【摘要】针对多层建筑框架结构,首先结合以往工程经验,对多层建筑框架结构布置设计进行深入分析,然后提出多层建筑框架结构设计中需要注意的事项,以此为实际的结构设计工作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多层建筑;框架结构;结构设计

如今,建筑事业快速发展,多层建筑中经常采用框架结构,结构设计的合理性直接决定了建筑整体质量和安全,需要引起相关人员的高度重视,结合以往相关经验,保证设计的合理性与科学性。

1、多层建筑框架结构布置设计

(1)对于预制板布置,对其块数与类型进行标注时,要注意不能采用对角线方法。这是因为该方法会产生线交叉,建议采用垂直与水平等方法,当房间类型完全相同时,直接对其类型好进行标注。全楼的编号应统一,以此减少设计量,便于施工人员掌握图纸。预制板的板缝按40mm控制,这样能减少配筋,一般情况下仅配置一根筋即可。在布板的过程中,应按照从房间中向外的顺序进行,采用宽度较大的板,将现浇板带预留于靠窗的部位,其宽度不能小于200mm。若构造要求采用整体浇筑层,则板缝必须达到60mm以上,层厚按50mm控制,配置双向钢筋,所用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应达到C20以上[1]。

当采用纯框架时,可不设置整体浇筑层。在构造柱部位,不可设置预制板。因地下室对防火有较高要求,所以也不可使用预制板。根据以往经验,框架结构不可采用长向板,因为长向板和框架梁之间的平行相接部位会产生裂缝。对此,可采用人工进行预制板的布置,通过对自动布板功能的采用并不能符合施工图要求,只可以满足路线传递方面的要求。当楼层净高比较敏感,且跨度在6.9m以上时,建议采用SP板,其厚度按120mm控制,此时跨度可以达到7.2m。

(2)对于现浇板配筋,其板厚有多种类型,如120mm、140mm、160mm、180mm等,尽可能使用直径不小于12mm的受力钢筋,除了吊钩,一般不用一级钢。配筋应尽可能增大间距和直径,但直径不可超过200mm,以200mm位移。如果跨度在2m以内,则板上钢筋可保留,不断开,只说明钢筋是双向布置即可[2]。

对于板上和板下钢筋,其间隔距离应相同,而直径可有所不同,但要注意钢筋的类型不可太多。在顶层和对抗裂有一定要求时,板上钢筋也可不断,也可采用1/2连通的方式,在较大部位设置附加筋。当板的配筋完全相同时,只需标出其具体编号。通常可将板下部钢筋一致的部分和上部配筋一致的编成相同板号。当需要进行电线管的穿设时,板的厚度应达到120mm以上,不可在薄板上增加垫层。当建筑平面为十字形、L字形和T字形时,应在阴角处周围的板上进行现浇同时增厚,配筋应双向且双排,同时附加一定数量的抗拉筋。对于现浇板,其配筋应利用软件进行自动生成,这样除了能缩短设计周期,还能减少人为错误。在自动生成配筋的过程中,可不对钢筋予以编号,这是因为工程量相对较大,编号数量巨大,很难进行查找,若必须编号,则不可出房间[3]。

(3)在配筋计算过程中,可对塑性内力进行重分布,考虑0.8-0.9范围内的折减系,以及1.1-1.2范围内的放大系数。需要注意,通过弹性计算确定的是某处极限值,按照这一结果进行配筋是比较保守的,无需人为增大。支撑于外圈框架梁的负筋不可太大,否则会使梁产生一定附加扭矩。通常情况,当板厚超过150mm时,配置10mm的钢筋,间距按200mm控制;当板厚在150mm以内时,利用软件进行配筋时需要注意下列问题:单、双向板分别按照塑性和弹性进行计算;如果厚板和薄板相连接,则薄板支座应按照固定端来考虑,而厚板需要减少支座处的配筋,但要增加跨中段的配筋,形成承重框架,如图1所示。

图1  承重框架

2、多层建筑框架结构设计注意事项

(1)在抗震验算过程中,针对不同楼盖及布置形式应采用不同的理论计算方法,如刚性、刚性与柔性相结合和柔性等,需要充分考虑场地土的具体类型。当抗震烈度為八度,且楼层数在五层以上时,应增加剪力墙,以此提高结构整体抗震性能。

(2)雨篷不可从填充墙中出挑,当阳台和雨篷的跨度较大时,需要充分考虑抗扭。在考虑抗扭的过程中,扭矩是跨度和负弯矩积的50%[4]。

(3)柱和框架梁所用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不可相差超过一级。

(4)因为某种原因导致梁的截面相对较大时,需要对其最小配筋率进行验算。

(5)电梯间不可为砖混结构。

(6)电梯井壁优先考虑粘土砖,砖墙成型后不可承重,利用梁结构对每层墙的重量进行承托。在梯井的四角增设构造柱,当层高相对较大时,需要在门洞的上方布置加圈梁。考虑到电梯间的位置相对较偏,如果梯井为混凝土墙,则刚度会很大,此时不在其它部位增设剪力墙,对整体结构受力是十分不利的。

(7)建筑的长度必须符合伸缩缝方面的要求,否则应制定其它措施,如对配筋率进行调整,采用通长配筋,对保温予以改善,增加架空层及后浇带。

(8)柱的轴压比必须符合相关规范的要求。

(9)在使用井字梁的过程中,其自重比板大,梁的自重此时不予考虑。在周边布置截面相对较大的边梁。

(10)处在过街楼部位的梁,应进行通长配筋,严格按照偏拉构件的标准进行设计。

(11)在电线管从板中穿过的部位,应对板体的抗剪强度进行校验,也可通过开洞形成一个管井,当电线管从梁上竖向穿过时,需要对梁体抗剪强度和进行检查和校验。

(12)任何构件都不能从梯井中伸出,若必须伸出,需要通过验算确定是否装得下。梯井部位的柱可适当向外移动,也可做成L型[5]。

(13)设计中应做好结构强度的验算,水箱不能和主体结构处在一起。

(14)如果区域地下水位相对较高,则暖沟处应切实做好防水处理。通常可以做成U型沟,管道通过套管进入到暖沟当中。当设置有地下室时,所用混凝土必须具有抗渗性能,且强度等级不能低于C25,在混凝土中掺入适量的膨胀剂。在混凝土外墙部位应将施工缝具体做法准确注明,常用作法是直接增加止水片。

(15)当采用扁梁时,需要注意做好变形的检查和验算。

(16)不可将大梁从较大的房间中穿过,住宅中不允许有梁穿房建存在。

结语:

综上所述,框架结构是现在多层建筑最常用的结构类型之一,为保证建筑安全和质量,在设计中需要综合考虑各项影响因素,明确所有需要注意的要点,保证所有设计环节合理性与可行性。

参考文献:

[1]郑婷.多层框架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各环节的重点及难点分析[J].中国高新区,2018(12):194.

[2]龚丽敏.端板连接半刚性节点对多层框架设计的影响分析[J].建筑技术开发,2018,45(7):23-24.

[3]颜阅.基于PKPM的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及应用[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419(04):84.

[4]吴珠峰,曹平周,刘成.等面积异形柱与矩形柱多层框架的结构性能对比分析[J].河北工业科技,2018,35(1):24-30.

[5]魏常宝,郑建军,钱铭.某多层框架结构办公楼加层加固设计[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18,(10):25-26.

作者简介:

王喜军(1988.12-),男,硕士,工程师,主要从事结构设计工作。

猜你喜欢
框架结构结构设计
基于可靠度的沥青罩面结构设计研究
“双减”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结构设计例谈
混凝土框架结构房屋的质量检测及抗震鉴定研究
一种水陆两栖飞机普通框结构设计
一种轻量化自卸半挂车结构设计
一种轻量化自卸半挂车结构设计
绿色建筑结构设计指南
建筑工程框架结构设计研究
改变使用功能的框架结构加固后抗震分析
框架结构极端条件下连续性倒塌的综合防范措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