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胎次与10胎次出生杜花猪育肥前期生长性能比较

2019-09-28 05:55作者谭玄德韦明飞梁英旦全方贤张振新梁海仙阳林芳曾检华李闯
广东饲料 2019年7期
关键词:猪种日龄广东

◆作者:谭玄德 韦明飞 梁英旦 全方贤 张振新 梁海仙 阳林芳 曾检华 李闯*

◆单位:广东壹号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壹号地方猪研究院有限公司

广东小耳花猪,属于华南型猪种,是两广小花猪的一个主要类群,广泛分布于广东省茂名、湛江等区域,是广东省重要的地方猪种,具有皮薄、肚大、背凹、肉质细嫩、繁殖力高等特点,是地方猪杂交利用的热门猪种之一。研究表明1至4胎次出生的育肥猪,育肥性能无显著差异,且1胎次的育肥猪生长性能并不弱于经产母猪的后代育肥猪;胎次对鲁育大约克猪的育肥性能亦无显著影响。本研究旨在对6胎次和10胎次出生杜花猪的育肥前期生长性能进行比较,重点分析其育肥性能,为广东小耳花猪规模化开发利用中的母猪群体调整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猪只及设计

表1 基础日粮组成的营养水平

表2 育肥前期生长性能数据

随机挑选初始日龄、体重相近的6胎次和10胎次出生的杜花猪转入同一栋舍内,其中6胎次育肥猪89头,10胎次育肥猪112头,每栏饲养10-11头;分别于87日龄(育肥前期期初)、160日龄(育肥前期期末)进行称重;每天记录死淘情况、耗料情况。本试验于广东某养殖企业开展,试验自2018年11月开始,2019年2月结束。

1.2 基础日粮组成

基础日粮参照NY/T 65—2004推荐的猪营养需求,采用传统的玉米-豆粕型日粮,基础日粮组成的营养水平见表1。

1.3 数据指标

本研究采集和统计的数据指标包含日耗料、日存栏、日死淘、空腹重、阶段增重、阶段采食量、平均日增重、料重比、平均日采食量等。

1.4 数据处理

本研究采集的基础数据,经过Excel软件处理后,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描述性统计,数据结果用平均值±标准差表示。

2 结果与分析

对6胎次和10胎次出生杜花猪育肥前期生长性能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生长性能指标均差异不显著(P>0.05),160日龄阶段的体重分别为53.06 kg和 54.23 kg;160日龄阶段的平均日增重分别为395.06 g和 402.03 g;见表 2。

3 讨论与结论

养猪行业内对猪胎次的研究,更多聚焦在胎次对繁殖性能的影响研究上,而较少关注及研究胎次对后代育肥性能的影响,原因可能在于育肥猪出生胎次对其育肥性能的影响,是极弱于遗传背景和饲养管理因素的影响;而另一个可能原因在于规模化生产中,为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管理成本及猪群调整带来的风险,不同胎次出生的育肥猪是混群进行饲养管理,并非分胎次饲养。相关研究表明,品种、性别、采食量是影响猪生长性能的主要因素,而胎次对生长性能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据其它文献报道,随着生产母猪的胎次增加,子宫的物理和生理结构会受到一定的损伤,会导致子宫孕期胎盘效率下降,进而引起初生重降低,而初生重与肥育性能存在正相关,但也有研究表明初生重与肥育性能无显著影响。本研究表明,6胎次和10胎次出生的杜花猪育肥前期的生长性能无显著差异,且从收集的相关分娩数据可知,6胎次和10胎次母猪的分娩窝重分别为8.25 kg和8.27 kg,而平均初生个体重均为720 g,并未表现出胎次之间的差异,与前人研究不完全一致,原因可能与中国地方猪种的抗逆性强有关,即地方猪母猪孕期效率下降的程度低于瘦肉性猪种。

综合考虑本试验结果和前人研究成果,建议在广东小耳花猪母猪群体更新和淘汰中,后代育肥性能不作为一个主要参考,而更多的考量母猪繁殖性能的优劣情况。

参考文献:(略)

猜你喜欢
猪种日龄广东
可视化中国地方猪种地理分布图
河南精旺猪种改良有限公司
国外猪种大量引进导致本土猪种濒临灭绝的原因分析及应对建议(以玉山黑猪为例)
不煲“仔”的广东煲仔饭
不同初配日龄对二元杂种母猪繁殖成绩的影响
26日龄肉鸡腹胀后死亡怎么办
不同去势日龄对保育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广东舆情
蛋鸡合理投料量
中国猪种对世界猪种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