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方言,让幼儿保存住对家乡的记忆

2019-09-28 13:43鲁敏
关键词:方言传承文化

鲁敏

摘 要:方言是历史留给每个人的地域符号,它是承载一个地方的文化、历史、习俗的非物质文明遗产,对传承一个地方的文脉、传统和气质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幼儿教育中,在推广普通话的同时,通过一定的方式让孩子们接触家乡的语言,了解家乡的文化,体会家乡语言的音韵之美,可以让幼儿对家乡吴江有更多的认知和热爱。

关键词:方言;文化;传承

中图分类号:G6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9)15-031-2

吴江方言是吴江的一张重要名片。她不仅传承了吴江的人文脉络和地域文化,而且还是一种文化基因,一种人与人之间的血缘联系。我国《通用语言文字法》把方言列为文化遗产,是对历史和文化多样性的认同,以传承方言与推广普通话相补充,才能更好地把传统与现实联结起来。幼儿教育中,在推广普通话的同时,通过一定的方式让孩子们接触家乡的语言,了解家乡的文化,将有利于吴江文化的传播和继承。

一、传承方言,让吴江娃爱吴江话

吴江市民把本市的城市精神确定为“吴风越韵,精诚致远”,当我们回头审视自己身边的孩子们,突然发现,在他们的欢声笑语中,几乎已经失去了吴风越韵的乡音。城市的快速发展,外来人口的增多,普通话推广力度的加大,吴江方言在幼儿交往中的使用也在逐渐缩小。我曾经调查幼儿园许多孩子,了解他们的语言习惯,特别是对吴江方言的掌握情况。对绝大多数幼儿而言,普通话是他们日常交流会话使用的主要语言,只有十分之一左右的幼儿在家庭会话时使用吴江方言,主要集中在与老人交谈的场景下。只有少数的幼儿能完全听懂吴江方言,但不能用吴江话进行深度的交流。许多幼儿甚至听不懂吴江方言,有的说起来根本不像吴江话。

这些年来,我们的语言环境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无论学习、娱乐、视听都是在普通话的语言环境下,对孩子们来说,普通话已经成为第一母语。一方面,这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乃至提升国民整体素质,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这必然导致下一代吴江人对吴江方言不了解、不掌握,本土文化就将产生断层甚至消亡。加之当下人口流动活跃,新吴江人在数量上已经与本地原住民相当,在工商业集聚的地区甚至已经超过原住民,这种文化的流失将更加加剧。吴江人的语言承载着吴江千年文化,如果在我们孩子们的语言记忆中消亡,那将是一件很遗憾的事情。

随着经济、科技和社会的发展,普通话成为日常交流的主要方式是必然的。但是,方言对传承一个地方的文脉、传统和气质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如何将祖先创造并流传下来的方言更好地传承下去,成为我们这代人的一个重要文化课题。可喜的是,在我们吴江的媒体中也开始出现类似苏州电视台《天天山海经》这样的方言节目。这也提醒我们,在大力塑造城市精神、吴江特色的今天,让幼儿进行学方言活动将是一次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大班幼儿已具备了良好的普通话交流基础,在大力提倡学说普通话的主流意识下开展学方言活动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因此,我们根据大班儿童的成长特点,编制符合他们年龄和发展需求的内容,结合游戏性强的活动场景,为幼儿创设感知和使用吴江方言的环境,充分感受吴江方言的美感和趣味性,通过对吴江方言的了解和熟悉,帮助幼儿理解家乡语言的丰富内涵,体会家乡语言的音韵之美,产生对家乡吴江更多的认知和热爱。

二、感受方言,让吴江娃懂吴江话

生动、有趣的特点,方言的教学活动与语文、外语等标准语言教学不同,要突出其地域特征、文化内涵和使用特点,在对幼儿进行方言教学的过程中,更要把家乡传统游戏、民间习俗、歌谣故事等作为教学活动重要环节,使语言教学体现趣味性、场景化,从而强化幼儿对家乡方言的认知和体验。为了让幼儿真正体验吴江方言的韵律优美、生动有趣,激发幼儿认识家乡的好奇心、热爱家乡的自豪感,目标定位要力求突出趣和情。因此,学方言活动主要目标一是领略吴江方言之美。通过感受、体验和学说,让幼儿感受吴江方言的韵味,初步学说吴江方言。二是体验吴江方言之趣。提高感知辨别吴江方言的能力和敏感性。三是感悟吴江方言之情。通过家乡语言激发幼儿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内容的编制是决定教学成效的关键,选择和创编具有浓郁地方特色、能成风化人、有传承价值的方言教学内容,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

方言源于民间,传于市井。我们调动园内外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参与进来。广大的家长是一项丰富的资源,通过家长会的发动,使家长明确了搜集的意义和方法,从而大大提高了搜集的有效性。每位老师都有过童年的游戏生活,而她们又有自己的关系网,获取的信息面更加广阔,在互相交流中回忆、搜集到了许多有趣的游戏、童谣。这些丰富的方言素材,如《点点鸡》、《摇啊摇》、《卖糖粥》、《汰汰面筋》、《荷花荷花几月开》、《过龙门》《姆妈叫唔汰衣裳》等,给我们开展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接着,我们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需要进行筛选、整理,从中选择趣味性强的方言作品,用活泼向上的内容和生动有趣的形式提升幼儿关注度,激发他们学习掌握方言的兴趣。

三、留住方言,让吴江娃说吴江话

让孩子们听懂、会说,可以通过很多途径,我们在教学内容选择上注意了灵活运用方言歌谣、游戏、日常用语,多方位地让孩子们接触家乡的语言。

1.童谣儿歌中学方言

吴江儿歌童謠流传广泛内容丰富,许多都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琅琅上口的儿歌、童谣,既是吴江儿童认识世界、了解生活的启蒙教材,又是他们学习语言的起步。从儿歌童谣入门,这本身就传承了祖祖辈辈的语言教育经验,同时又能让孩子们体验一代代吴江人沉淀出来的生活乐趣、人生智慧。如《蚊子叮》、《卖糖粥》等等,在学习时,采用师生问答、同伴问答等方式;而传统的童谣,又往往会配以动作,如《摇啊摇》、《一摞麦》、《点点鸡》等,在学习这些童谣时,通过边念儿歌边做动作,不仅能帮助幼儿加深理解,而且也让他们学起来更加容易和轻松。特别是《摇啊摇》这首童谣,各地都有,只是个别说法有些不同,对于那些来自五湖四海的新吴江小朋友来说,感到既亲切,又陌生,似曾相识又新鲜有趣,学起来也特别带劲,通过吴江方言的学习,也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到吴江人的生活中来。

2.在游戏中学方言

童谣往往与传统游戏结合在一起,幼儿在边玩边念儿歌中学习了吴江方言,又别有一番趣味在其中。比如像“过龙门”儿歌内容生动有趣,在吴江方言朗读之下更具音韵之美,增添了感染力,配合游戏活动的场景融入,让孩子们在玩耍中学方言,使方言游戏更具有直观形象性,幼儿更能理解含义,方言之美和方言之义在潜移默化中刻入孩子们的记忆,成为他们美好童年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金锁银锁,嘎啦啦一锁。”伴随游戏进行的儿歌,使幼儿学习方言的兴趣大增,锻炼了幼儿的语言表述能力。另一方面,游戏的玩法又训练了幼儿的头脑反应能力,提高反应的灵敏度。有些幼儿能快速地逃出手掌,而有些幼儿就不幸地被同伴抓住了,在反复的游戏过程中,幼儿得到了乐趣,也学会了民间童谣。所以将童谣融于游戏中,能便于幼儿方言的学习,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性,让他们积极参与,主动探讨。

3.在日常生活中学说方言

童谣本身传承着一个地方的文明记忆,乡风民俗、四季风物、生活经验、社会规则等等,又是以节奏韵律为其表现形态,易于传诵。儿童习语,最感兴趣的就是模仿祖辈父辈的乡音、表现风趣幽默的“小滑稽”、边唱边动的乡土游戏,让孩子们在“习语”中“习俗”,在欢乐的游戏中初识世界、初识社会、初识人生。

教师应结合吴江民间传统的节日如端午、立夏、重阳、中秋等向幼儿介绍节日的一些传统习俗,并收集相关俗语让幼儿学说,诸如“六月六,馄饨落一落”、“数九歌”、“白露身不露”等,既学习了相关的节气知识、日常生活常识,又传承了传统文化的精髓。通过在一日活动各环节的有机渗透,大大增强了幼儿运用方言的表达能力。

吴江方言已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方言的作用正在被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所认识。不断探索用适宜的方法对幼儿园孩子渗透方言教育,可以让孩子们进一步了解了家乡的风土人情、方言韵味,也使我们老师更加关注家乡的过去与未来,激发了内心爱家乡的情愫。只有了解家乡才能热爱家乡,也才能把这种热爱传递给孩子。因此,我们要留住方言,帮助孩子们保存一份对家乡的珍贵记忆。

猜你喜欢
方言传承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方言文化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的渗透
试析陕西方言中的[]与大同方言中的
谁远谁近?
有一个讲方言很重的老师是种什么体验?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偃师方言里的合音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