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浪屿:海风浸润的艺术小岛

2019-09-28 02:49
新作文·初中版 2019年10期
关键词:鼓浪屿厦门钢琴

【小岛名片】

鼓浪屿,原名“圆沙洲”,别名“圆洲仔”,南宋时期称“五龙屿”,明朝改称“鼓浪屿”。因岛西南方海滩上有一块两米多高、中有洞穴的礁石,每当涨潮水涌,浪击礁石,声似擂鼓,人们称“鼓浪石”,鼓浪屿因此而得名。

2017年7月8日,“鼓浪屿:国际历史社区”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52项世界遗产项目。

★建筑之岛

◆本土积淀◆

鼓浪屿在宋代以前是一个水草丰茂、渺无人烟的小岛,宋末元初开始有渔民上岛居住。到鸦片战争前漫长的时间里,岛上的房屋与大陆本土——闽南沿海金三角(厦门、漳州、泉州)的房屋形式没有差别。以闽南文化为主的本土传统文化在鼓浪屿形成了深厚的积淀。

明末清初,郑成功在收复台湾之前曾驻兵鼓浪屿,建龙头山寨,操练水师,为鼓浪屿留下了龙头窄门、国姓井等历史遗迹和相关传说。后代诸多名人对此的凭吊,也以摩崖题记的形式沉积下来,为鼓浪屿平添了强烈的民族情感的寄托。

◆外来建筑◆

东西方的大航海时代和欧洲社会对全球贸易的早期推动对鼓浪屿的本土文化产生了影响。早在十七世纪初,厦门、鼓浪屿就被明确地标示在西方人的航海图上。

1841年英国占据鼓浪屿之后,岛屿上的发展开始出现巨大的变化。英国人在岛上修建了营房、炮垒、操场,并于岛上租用民房作为领事馆。由于鼓浪屿便利的水上交通位置和宜居的岛屿环境,来自众多西方国家的势力陆续进入鼓浪屿,纷纷将别墅、领事馆、公寓、洋行、医院、教会学校、办公楼、教堂等建于岛上,风格以外廊殖民地式为主。鼓浪屿逐渐成为来华的西方人在厦门的一处较为著名的居留地。

◆多元融合◆

中日甲午海战中国战败后,大批不愿接受日本殖民统治的爱国台胞离开台湾。海外的动荡,也使得一些华侨将目光转回了祖国。回到鼓浪屿的台胞、华侨在鼓浪屿的发展建设上的积极投入,开启了鼓浪屿发展变化的新阶段。

从工部局正式成立(1903年)至太平洋战争爆发(1941年)。这一时期大量由华侨主持建造的建筑风格也融合了中西文化,形成了鼓浪屿独特的建筑装饰风格,并在后来发展成为广泛影响厦、漳、泉地区的厦门装饰风格。

1941年日本占领鼓浪屿,1945年中国国民政府在鼓浪屿海滨旅馆对厦门日军受降,收回了鼓浪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鼓浪屿又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保护与发展时期。80年代,逐渐成为闻名全国的风景名胜区。

◆菽庄花园◆

菽庄花园原是台湾富绅林尔嘉的私家花园。

菽庄花园利用天然地形巧妙布局,依海建园,海藏园中,傍山为洞,垒石补山,与远处山光水色互为衬托,浑然一体。既有江南庭院的精巧雅致,又有海鸥飞翔的雄浑壮观,动静对比,相得益彰。

★钢琴之岛

鼓浪屿有个很艺术的雅称叫“琴岛”,方圆1.87平方公里的面积蕴藏着100多个音乐世家。追根溯源,鸦片战争后厦门被辟为通商口岸,英美等国先后在岛上设立领事馆。从十九世纪中叶起,伴随着基督教的传播,西方音乐开始渐渐传入鼓浪屿。得天独厚的优雅人居与环境相融,造就了鼓浪屿的音乐传统。

菽庄花园的“听涛轩”里,坐落着一座世界一流的钢琴博物馆——鼓浪屿钢琴博物馆。走进钢琴博物馆,就像进入一个钢琴世界,这里收藏着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时代的钢琴110多架。每一架钢琴都是胡友義先生的心血,每一架钢琴都是胡友义先生生命的一部分,为此胡先生花光了毕生的积蓄。一世琴缘,毕生乡情。

鼓浪屿是胡友义生命的摇篮,他说:“把珍藏的钢琴放在鼓浪屿,就像是把心爱的东西带回家里一样,总让人放心。”

钢琴博物馆使鼓浪屿“琴岛”之名名副其实,增添光彩!

★诗歌之岛

诗人塑造了城市,诗人的抱负、情怀在与大自然山山水水的情感碰撞中,超越了时空,也超越了自我,用其独特的文化品位引领了一座城市的文化风习,被定格为流芳百世的文化景观。

因为舒婷,鼓浪屿成为一座诗歌之岛,关于鼓浪屿的全部记忆,也早已被舒婷写进了文字里。

舒婷的散文集《真水无香》,是鼓浪屿女儿献给鼓浪屿母亲的厚重的礼物。书的封底打着细细的三句话:“很小的时候,我总问外婆/为什么我会生长在鼓浪屿这样一个地方?/外婆回答得很明确简练:上帝的旨意。”舒婷用她的笔摹写鼓浪屿的一草一木一人一物,叙述小岛的生活点滴以及人世际遇。她在《真水无香》里写道:

我的家族,我的认知,我的生存方式,我的写作源泉,我的最微小的奉献和不可企及的遗憾,都和这个小小岛屿息息相关。

音乐家们强调鼓浪屿的钢琴密度全国第一,以及闻名海内外的音乐天才,诸如殷承宗、许斐平等,“琴岛”之美誉由此而来。到过鼓浪屿的作家朋友却要说,住在鼓浪屿就应该会写诗。他们说的意思我很明白。人们在形容土地肥沃时,习惯性这般感慨:插一根木棍也能生根发芽呵。

虽然资质平常,我却心甘情愿做鼓浪屿这一支幸运的木棍。

……

老诗人蔡其矫写诗,把鼓浪屿比喻成“彩色的楼船”,因为它浮荡在海面之上,似乎随时要驰向天边。有风无风的日子里,它的周边都镶着雪白的蕾丝花边。曾经,我在客居异国引颈远眺时,这样怀念它:

洁净无尘的岛屿

盛在翠玉波纹果盘

发出鲜柠檬香味

……

★美文赏析

鼓浪屿之歌

——恋上浪屿

“鼓浪屿四周海茫茫,海风逐波浪……”

一首情意绵长的《鼓浪屿之波》日日夜夜随着叠叠的波浪,在厦门与鼓浪屿之间被人们称为“鹭江”的海峡间起伏,年年岁岁随不息的海风,在厦门与鼓浪屿被绿树簇拥的街道和花香四溢的小巷里荡漾。

鼓浪屿这座海上花园,让我魂牵梦绕,自小与厦门这座海滨城市结下不解缘分,自然很珍惜漫步鼓浪屿的机会。

怀着满满期许,我身披第一缕晨光,踏上了前往鼓浪屿的轮渡。它是厦门海和南海重重环抱下万顷碧波中的雪莲,在明媚的阳光下绽放,在浩浩长风中飘香,在游客们的瞳中生辉,在我心中久久回荡。扑面而来的是咸腥的海风,夹杂着海滩烧烤的香味,以及一种无法用笔墨描写的那一股海滨城市独特的韵味,它们融于空气之中,我们嗅得到触不到,令人感到舒服和轻松。啊!让我神清气爽,被海风带到了小岛深处。

鼓浪屿处处都有歌!如果你漫步鼓浪屿,请你放轻脚步,因为你正走进一首曼妙的乐曲。

岛上的条条街巷便是乐器的条条琴弦,各种风格迥异的建筑,是形态各异的品柱;而那来来往往的行人就是那拨动琴弦纤长的手指;在那没有汽车机械喧嚣的甚至没有自行车铃的宁静中,只有鸟语花香的怡人清新,一年四季夜尽昼继,鼓浪屿波涛击石声不断,游人笑声也不断;在这歌的世界里,时时刻刻处处都是个歌!波涛与礁石是雄浑的歌,晨雾与小巷是舒缓的歌,露珠与花朵是婉转的歌,鸟儿与落叶则是清脆的歌,有居民家中飘来悦耳的钢琴、小提琴声,鼓浪屿的无垠歌声里,谱写着首首传奇。

如果你漫步鼓浪屿,朋友啊,请你放慢脚步,因为你正走进一个真实的故事里。

你脚下所踏的小路或许是马约翰当年晨练的小路;你在沿坡而筑的石阶上歇脚,也许还能听到殷承宗留下的琴声……刻有“闽南雄风”的巨石,见证着郑成功操练水师的雄壮场景;小巷中不起眼的地下室,深藏日本侵略者关押爱国功臣的地牢;也许,一家现代超市也不平凡,那是革命战士们的联络站……你脚下的土地多么神圣,如同一位老人诉说着他的故事。走入这座历史名城中,似乎穿越历史,这历史并非口号,而是触手可及,有形有色的真实故事。

漫步小岛之上,伸手轻抚古城墙,似乎感觉到了时间长河冲刷着它的棱角;侧耳倾听浪涛拍击海滩怒吼,仿佛见到了日夜潮汐的变迁,涨潮间,鼓浪屿的变化也历历在目。我走在鼓浪屿黄金海岸,自己也融入了脚下无数沙子中,在群沙之间,能感到鼓浪屿的脉搏,任海浪将我带向哪里,早已恋上它——鼓浪屿。

【小编印象】

漫步琴岛

◎清扬

厦门鼓浪屿实在是太有名了,即便你没有来过这座小岛,也一定听过她的名字。这次来福建,因为听了许多福建名人,如陈嘉庚、林巧稚的故事,我的内心一直盈满了爱国爱家的大胸怀的感动之情,就像琴岛的湿润的风一样,把心浸润。

鼓浪屿与厦门本岛隔海相望,从厦门本岛乘船去往鼓浪屿,很近,十几分钟而已。两边的风景却是大不相同。本岛这边高楼林立,满是现代气息,鼓浪屿岛上则是座座别墅,充满文艺和南洋风情。

小岛上植了厦门市的市树凤凰木,也是厦门大学的校花,“叶如飞凰之羽,花若丹凤之冠”,碧绿树上一片红云,色彩鲜艳,极为好看。因为她6月开花,被学子们视为毕业的象征,它的花语也是:离别、思念、火热青春,让人想起那首思念的歌《凤凰花开的路口》。

鼓浪屿被称作琴岛,自然要参观这里的钢琴博物馆。

博物馆位于菽庄花园,里面陈列了爱国华侨胡友义收藏的40多架古钢琴。随着讲解员,一一參观这些名贵的钢琴,不由便被这些琴的主人胡友义的艺术和爱国的精神所打动。

从钢琴馆里出来,外面便是背倚日光岩,面向大海的海滨公园——菽庄花园,行走于这座海滨花园的游廊假山间,坐在海滩上遥望辽阔海面,海水鼓起波浪,思绪也溢满心间。从陈嘉庚、林巧稚到林尔嘉、胡友义,这里诞生了多少仁人志士,又讲述了多少报效家国的中华志气。

短暂的厦门鼓浪屿之行,风光记在脑海,情怀却溢满心间。

★结语

到鼓浪屿去!岛上四季如春,气候宜人,树木繁茂,鸟语花香,让你感到心旷神怡。岛上海岸线蜿蜒曲折,幽谷静谧,峭崖嶙峋,山海相拥,让你感到美不胜收。这里的碧海、蓝天、阳光、沙滩、礁石、峭壁、岩峰、林木、奇草、异花、鸥鸟相映成趣,鬼斧神工,构成了美妙绝伦的热带海滨风情图。这里小楼红瓦,建筑奇特,安静幽雅,无车马喧嚣,洋溢着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色彩。这里有琴声,有海浪声,还有诗人的歌声。

鼓浪屿,这座被海风浸润的艺术小岛之美,在风景,在建筑,在琴声,在诗歌,更在思乡爱国的情怀里。

猜你喜欢
鼓浪屿厦门钢琴
厦门正新
鼓浪屿
“偶”遇厦门
“海上天堂”鼓浪屿
舒婷的鼓浪屿
厦门猫街
食在厦门
鼓浪屿:迷途在这里
钢琴
半夜敲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