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正畸治疗上前牙阻生的疗效观察

2019-09-28 13:39杨兰辉刘莹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24期
关键词:口腔正畸

杨兰辉 刘莹

【摘要】 目的 观察口腔正畸治疗上前牙阻生的临床疗效。方法 74例上前牙阻生患者, 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各37例。对照组采用外科导萌手术治疗, 实验组采用外科导萌手术联合口腔正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预后情况及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优良率94.59%高于对照组的78.38%,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上前牙阻生患者采用外科导萌手术联合口腔正畸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纯外科导萌手术治疗, 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 口腔正畸;外科导萌手术;上前牙阻生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24.036

上前牙阻生的发生与个体牙齿发育过程中牙齿发育不良有关, 受个体饮食差异、体质因素以及生活习惯的影响, 上前牙阻生患者多为女性患者, 轻度上前牙阻生可致使患者牙齿迟萌、错位萌出, 重度上前牙阻生可出现埋伏牙, 从而影响口腔牙齿排列, 影响口腔牙齿咬合功能, 因此及时给以有效治疗是十分重要的[1]。本文探讨2018年1~12月本院37例单纯给予外科导萌手术治疗患者与37例给予外科导萌手术联合口腔正畸治疗患者预后情况以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从而论证口腔正畸治疗上前牙阻生的临床疗效, 现报告

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8年1~12月收治的74例上前牙阻生患者, 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各

37例。实验组患者中男17例, 女20例;年龄最小15岁, 最大37岁, 平均年龄(26.12±4.12)岁;其中萌出异常11例,

多生牙10例, 间隙不足10例, 异位牙6例。对照组患者中男16例, 女21例;年龄最小16岁, 最大38岁, 平均年龄(26.15±4.14)岁;其中萌出异常10例, 多生牙10例, 间隙不足11例, 异位牙6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牙阻生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患者均符合上颌前牙阻生临床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入院后对患者全口腔行X线检查;本次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会同意。排除标准:①排除合并急性牙周疾病患者;②排除合并骨质疏松等全身骨系疾病患者;③排除合并理解障碍等神经系统疾病以及精神心理疾病患者。

1. 3 方法

1. 3. 1 对照组 患者均行外科导萌手术治疗。医师先对患者口腔进行检查, 清洁患者口腔并根据患者上前牙阻生部位给予局部麻醉, 去除前牙阻生埋伏的骨组织、黏膜组织以暴露阻生牙牙面, 而后去除骨阻, 在去除骨阻的过程中医师应手法精准, 避免损伤邻牙, 缝合伤口并给予止血处理。术后患者每2周复查1次。

1. 3. 2 实验组 患者给予外科导萌手术联合口腔正畸治疗。医师参考对照组先实施外科导萌治疗, 去除上前牙阻生骨组织、黏膜组织, 而后翻瓣以暴露患者上前牙阻生牙冠, 充分暴露后止血处理并黏附托槽。根据患者上前牙阻生情况使用橡皮圈、钛镍丝辅弓、拉簧等设备对上前牙阻生进行牵引, 从而正畸固定上前牙阻生, 对上前牙阻生进行固定, 对于局部骨缺损的患者医师应适当植入轻基磷灰石, 从而修复牙体正常结构。牵引、固定正畸治疗的过程中医师应手法轻柔, 避免力度大影响切口愈合。术后患者每2周复查1次。

1. 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两组患者初次治疗后2周复查, 比较两组患者预后情况, 判定标准[2]:优秀:患者治疗后未发生牙列紊乱、咬错等异常情况, 患者上下颌咬合正常;良好:患者治疗后未发生牙列紊乱、咬错轻度异常, 患者偶见牙龈炎症, 患者上下颌咬合较为正常;差:患者治疗后出现牙列紊乱、咬错、牙列紊乱, 患者偶见牙龈炎症, 上下颌咬合不正常。优良率=优秀率+良好率。比较两组牙龈炎症、牙列紊乱、咬错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预后情况比较 实验组患者治疗优良率94.59%高于对照组的78.38%,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实验组患者治疗后1例患者发生牙龈炎症, 1例患者发生牙列紊乱, 1例

患者发生咬错,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11%;对照组患者治疗后4例患者发生牙龈炎症, 有3例患者发生牙列紊乱,

3例患者发生咬错,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03%;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近些来我国卫生部门调查研究显示上前牙阻生发病率逐年增多, 本病多见于15~38岁人群, 上前牙阻生的发生与上颌牙生理解剖结构有密切的联系, 上颌尖牙距萌出平面远且相邻牙齿之间无足够空隙, 致使上颌尖牙难以正常萌出, 牙列拥挤可致上颌牙发生移位, 从而致使患者发生上尖牙发育异常, 除此之外, 个体遗传因素、口腔卫生以及牙周疾病均为上颌牙埋伏阻生[3, 4]。上前牙阻生患者多无明显症状, 绝大多数上前牙阻生临床诊断较为困难, 上前牙阻生患者

X线检查时患牙处于未萌生状态, 患牙两侧尖牙隆起且不对称[5]。上前牙阻生传统治疗为外科导萌手术治疗, 外科导萌手术治疗时去除埋伏牙骨组织以促进埋伏牙萌出, 但是对于尖牙形态异常的患者, 单纯行外科导萌治疗效果较差[6]。外科导萌后正畸治疗可保留患者牙槽嵴, 促使阻生尖牙与周围邻牙关系正常, 最大程度保护患者口腔咬合能力, 减少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7]。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实验组患者治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 对于上前牙阻生患者在外科导萌治疗基础上联合正畸治疗可有效提升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 上前牙阻生患者采用外科导萌手术联合口腔正畸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纯外科导萌手术治疗, 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关雪娇. 口腔正畸治疗上前牙阻生的临床疗效分析.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 8(29):96-98.

[2] 阮翔. 口腔正畸治療上前牙阻生的临床疗效分析. 医药前沿, 2016, 6(8):114-115.

[3] 李先凤. 口腔正畸治疗上前牙阻生的临床效果研究.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 2018, 5(21):49-50.

[4] 刘增印, 曲东显, 邓跃平, 等. 口腔正畸治疗上前牙阻生的临床效果观察. 中国医疗美容, 2018, 8(2):56-58.

[5] 刘文波. 口腔正畸治疗上前牙阻生的临床效果观察. 中国实用医药, 2018, 13(32):82-83.

[6] 张立新. 口腔正畸治疗上前牙阻生的疗效观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5(58):84, 88.

[7] 邱志刚. 口腔正畸治疗上前牙阻生的临床效果观察. 中国医药指南, 2015, 13(14):140-141.

猜你喜欢
口腔正畸
心理护理在口腔正畸患者临床治疗中的价值探讨
口腔正畸治疗对口腔中细菌微生态的影响
口腔正畸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体会
口腔正畸治疗中微型种植体支抗的应用价值分析
循证护理对口腔正畸患儿治疗依从性及口腔健康状况的影响研究
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临床分析
护理工作在口腔正畸中发挥的实用价值
特殊口腔正畸保持器在口腔正畸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微螺钉支抗种植体和口外弓强支抗正畸法用于口腔正畸的效果对比
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