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无限感慨

2019-09-28 02:20樊星
长江文艺 2019年9期
关键词:乔叶祖孙代沟

樊星

关于当代老年题材的作品,我想到了两部中篇小说——朱苏进的《金色叶片》和乔叶的《最慢的是活着》。在我看来,这两部作品聚焦老年题材,却匠心独运,写出了对于人生的无限感慨——不是老年人时光已逝的伤感,而是对于世事玄机的深邃洞察。这样,就超越了“保持晚节”或者“关爱老年群体”的一般思维。

朱苏进是当代军旅文学的重要作家。他发表的中篇小说《射天狼》、《引而不发》、《第三只眼》、《绝望中诞生》和长篇小说《炮群》都曾经饮誉文坛。他擅长刻画和平年代里军人渴望建功立业却壮志难酬的心态。而《金色叶片》则别开生面,这篇发表于1990年的中篇小说通过一位秘书的观察,写出了一位司令员无处不在的威严、严于律己的可贵,以及裁军以后的悲凉结局。在“首长毕生杀人如麻,战功累累”,“首长是无边的,即使死后也一样”这样掷地有声的句子中,作家写出了首长的威严与影响。那是英雄豪杰的强大气场,是扭转乾坤的人才有的凛凛威风。然而,作家没有止于渲染那豪气,而是通过首长身边人的体验写出了首长的另一面——对自己的儿子和秘书都严格要求,却没想到给他们带来的是始料未及的郁闷。秘书离开他多年以后,大家仍然把秘书看作首长的人,以至于秘书“多年处境坎坷”(这一笔,有耐人寻味的弦外之音。因为多少秘书靠着首长的提携得到快速的提拔);还有他的儿子、连长炭头,一直受到首长的严格约束,“可惜效果不好。我本以为可以借此影响军区其他领导……但他们没这么做。他们的子女提拔得比炭头快,我有些后悔……”连炭头也十分郁闷:“当你的儿子不如当个农民的儿子”。这一笔,也掷地有声,既写出了严于律己的遗憾,也道出了无力回天的严峻忧患。这样,作家就写出了一言难尽的人生玄机:“高处不胜寒”。“大有大的难处”,首长也有首长的难处与遗憾。写出了这一点,就写出了世事的微妙、命运的诡异。不是所有的热情都能得到应有的回报,不是位高权重就能解决人生的难题。

小说最后写军区撤销,首长也到了癌症晚期。寥寥数语,点出了英雄末路。裁军是顺应时代潮流、精兵强军的必要之举。可是对于那些戎马一生、与部队休戚与共的老将,他们在情感上难以接受,结局也始料未及、令人唏嘘。

再看乔叶的《最慢的是活着》,此作曾获第五届鲁迅文学奖。乔叶是“70后”作家,这一代作家成长于飞速变化的年代里。“代沟”是这个年代里常说常新的热点话题之一。然而,《最慢的是活着》另辟蹊径,通过祖孙两代人的磨合,揭示出超越“代沟”、感悟贯穿于每一代人活法中的人生智慧的玄机,读来意味隽永。

小说通过孙女的眼光写祖母,令人想起铁凝的长篇小说《玫瑰门》。那是一部通过外孙女的目光审视外祖母的名作,其中浸透了作家对在政治动荡年代里度过大半生、遭际坎坷、个性被扭曲的女性的无限感慨。而乔叶笔下的祖母王兰英,则是一位出身富裕之家的农妇,虽然也经历过生离死别、坎坎坷坷,可一直恪守着朴素的处世之道——勤劳、本分,节俭持家,宽以待人。这是普通百姓世世代代恪守的为人准则啊。

小说中的李小让习惯了和祖母顶嘴:因为“她是家里的慈禧太后”,而且重男轻女,所以“和她顶嘴早成了家常便饭。这顶嘴不是撒娇撒痴的那种,而是真真的水火不容。因为她不喜欢我,我也不喜欢她”。这是“代沟”最基本的表现形态吧,父子之间、祖孙之间,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吵架、拌嘴,在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而渐渐长大的孙女的一些极端行为也让祖母产生了害怕的感觉,这甚至让孙女十分开心。家长的权威因此受到了挑战,而这样的故事在当今不是已经十分常见了吗?然而,生活总有转机。独子(也是李小让的父亲)的意外去世给了祖母沉重的打击。等孙辈们个个长大、离开了家,这位“慈禧太后”也性情大变。“她最终会变成什么样呢?一个人,每天每天都会老,最终会老到什么地步呢?她的性情比以往也有了很大改變。不再串门聊天,也不允许街坊邻居们在我家久坐。但凡有客,她都是一副木木的样子,说不上冷淡,但绝对也谈不上欢迎”。而孙女对她的同情也慢慢代替了儿时的敌意。是啊,“代沟”就是这样在岁月的碾压下一点点被填平的吧!每一代人都有不同的命运,每一代人都有不同的价值观,然而,在不同的命运之下,还有共通的人性;在不同的价值观碰撞的深处,还有不变的文化传统、共同的人生追求。于是,小说中的这一段描写才格外动人——

人在江湖飘,哪能不挨刀。吃过几次亏,碰过几次壁之后,我才明白,以前在奶奶那里受的委屈,严格来说,都不是委屈。我对她逢事必争吵,逢理必争,从来不曾“受”过,哪里还谈得上委和屈?真正的委屈是笑在脸上哭在心里的。无处诉,无人诉,不能诉,不敢诉,得生生闷熟在日子里。

这最初的世事磨炼让我学会了察言观色,看菜下碟。学会了在第一时间内嗅出那些不喜欢我的人的气息,然后远远地离开他们。如果迫不得已一定要和他们打交道,我就羽毛乍起,如履薄冰。我知道,某种意义上讲,们就是我如影随形的奶奶。不同的是,他们会比奶奶更严厉地教训我,而且不会给我做饭吃。而在那些喜欢我的人面前,我在受宠若惊视宠若宝的同时也是小心翼翼的。生怕失去了这些喜欢,生怕失去了这些宠。——在我貌似任性的表征背后,其实一直长着一双胆怯的眼睛。我怕被这个世界遗弃。多年之后我才悟出:这是奶奶送给我的最初的精神礼物。可以说,那些日子里,她一直是我的镜子,有她在对面照着,才使得我眼明心亮。她一直是我的鞭子,有她在背上抽着,才让我不敢昏昏欲睡。她让我知道:这个世界上,总会有人不喜欢你,你会成为别人不愉快的理由。你从来就没有资本那么自负,自大,自傲。从而让我怀着无法言喻的隐忍、谦卑和自省,以最快的速度长大成人。

这一段文字洋洋洒洒,写出了成长中的五味杂陈;这一段文字饱含深情,涌动着“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无限感慨;这一段文字透出了感悟人生的沧桑感,而不同于世俗化浪潮中流行的一地鸡毛的琐碎感。许许多多的过来人都应该有这样的生命体验吧:一家人难免磕磕碰碰,可磕碰过后还有亲情如旧。“血浓于水”,“平平常常从从容容才是真”。倒是一踏入社会,见识过残酷的生存竞争,经历过复杂的人际矛盾,体验过成败的大喜大悲,才真真切切感受到亲情的可贵。小说写出了这一层人生况味,既表达了作家的生命体验,也超越了一般的“代沟”之说,还揭示了世世的不变真谛:有些世代相传的传统,与说教和理论关系不大,却在日常生活的琐细与绵长中与大家的切身感受息息相通。这也是文化的奇迹吧!一直到今天,《增广贤文》、《菜根谭》中的许多格言不是还活在人们的口头和心中吗?一直到今天,勤劳、节俭、谦虚、好学、上进、严于律己、乐于助人不还是大家公认的美德吗?一直到今天,唐诗宋词、“四大名著”不还是大家反反复复谈论的经典吗?在现代化日新月异的年代里,传统其实从来就没有离开过我们的日常生活。而当作家让我们通过这对祖孙的故事对何谓“传统”产生了新的感知时,她也为“70后”文学带来了新的气息。

读这部作品,我想到了余华的《活着》,还有池莉的《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余华的《活着》因为写出了普通人顽强的生命力而感人至深;池莉的《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因为写活了普通市民苦中作乐的活法而令人开心;而乔叶的《最慢的是活着》则写出了在家庭矛盾、祖孙“代沟”之上的深厚亲情、恒久传统:“我们每一个人的血缘里,都有她。她的血缘里,也有我们每一个人。——她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母亲。” 在新的活法层出不穷、新的困惑也此起彼伏的当今之世,“活着”已经成为一个大家都很关切的主题。显然,那些空洞的口号与说教已经在现实问题的重重挑战中显得苍白无力。生存压力、竞争压力的不断增加迫使人们重新直面活着的不易。

如此看来,老年题材的写作是可以写出人生的丰富底蕴的。而《金色叶片》和《最慢的是活着》都是通过年轻人的目光去打量长辈,这样也就将老年人的生活与情感写得更具有透视感了吧!

李商隐诗云:“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其中有美感,也有伤感。万千感慨,一言难尽。

猜你喜欢
乔叶祖孙代沟
祖孙情
亲情祖孙
如果当年足够成熟
祖孙博弈
飞云江的云
聆听爱的声音,让代沟化为无形
赏 析
祖孙接力学雷锋
代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