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在艾滋病感染者心理危机干预中的应用

2019-09-28 02:48黄鸿雁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19年10期
关键词:干预措施心理危机心理护理

黄鸿雁

【摘 要】:艾滋病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传染病,目前尚无有效药物可治愈此病。人在感染艾滋病病毒后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反应,如恐惧、焦虑、抑郁、沮丧、孤独、绝望,甚至出现伤人、自伤或自杀等过激行为。做好艾滋病感染者或病人的心理护理,密切观察其心理变化,与他们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帮助他们树立起对生活的信心和希望,从而使其战胜心理危机,减少过激行为的发生。我院医院咨询热线及心理咨询热线自开通以来,接待了无数求助者,其中不乏艾滋病感染者或艾滋病病人。在对艾滋病感染者或病人的热线咨询过程中,无论是心理咨询师或医护人员,都对其战胜心理危机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心理咨询师或医护人员对艾滋病感染者或病人提供各种心理援助,采取各项措施对他们进行心理危机的干预,然而在这些干预措施中心理护理的实施是不可或缺的。作者通过对一例咨询热线求助的艾滋病感染者进行心理护理、并帮助其战胜心理危机这一干预成功的临床实例阐述,以此说明心理护理在艾滋病感染者心理危机干预中的重要地位和特殊意义,并就心理护理的过程进行了归纳,总结出相应的干预对策。

【关键词】:艾滋病感染者   心理危机   心理护理   干预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9)10-03--01

艾滋病以其高死亡率“著称”,抑郁症以其高自杀率“闻名”。其中任何一种疾病都足以令多数人闻风丧胆,然而,这两者却偏偏有着莫大的联系。据国外研究发现,一般人群抑郁患病率为6.6%[1],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与艾滋病病人的抑郁患病率大大高于一般人群,患病率在20%—79%[2-6],艾滋病患者的自杀率是非艾滋病患者的7.4倍[7],造成艾滋病患者抑郁情绪甚至因抑郁情绪导致自杀的一个重要因素为缺乏心理支持。通过心理护理对艾滋病感染者或病人的心理危机进行干预,给予其社会心理支持,帮助其重塑生活的信心和希望,从而减少艾滋病感染者或病人的抑郁症患病率及因抑郁所导致的死亡率。下面就一例热线求助的艾滋病感染者的心理护理经过,说明心理护理应用于艾滋病感染者心理危机中的重要意义。

求助者,男性,无业,未婚。自诉“失眠、疑人议论1年,自杀企图2天”,拨打咨询热线求助。求助者不时哭泣,有强烈的自杀意愿,不时说“我不想活了”、“我现在忍不住想拿菜刀砍自己”、“谁都不要我了,活着不如死了好”,我一边安抚,一边对其进行劝导。待求助者情绪渐平稳,我开始试着与其交谈。在交谈中得知其感染艾滋病毒两年,一直规律服药,曾在某工厂上班,于10天前辞职。辞职后该求助者将自己整天关在房间里,并停掉艾滋病治疗的相关药物。于2天前拟行割腕,但因突感害怕未实施。求助者自诉自感染艾滋病毒后就觉得自己如行尸走肉,并断绝了所有社交。单位同事并不知道其患有此病,但求助者自患病后在单位开始变得沉默寡言,十分担心自己的病被同事知道。最近一年开始觉得同事对自己指指点点、在议论自己的病,夜间眠差,上班无精打采,于10天前求助者自觉心力交瘁,于是提出了辞职。在与该求助者进一步的交谈中得知,其父母在其9岁时离异,幼年跟随父亲生活,常遭受继母和其父亲的打骂,求助者于12岁时不堪打骂离家出走,漂泊浪迹于各街边小巷,从此与家人断联。于去年其父亲联系上了他,但求助者不愿归家。在此期间,求助者因刑事案件入狱三次,并于两年前感染上艾滋病,之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反应,最终其内心不堪重负,企图选择消极行为得到心灵的解脱。

就求助者的所述,我认真分析了该求助者目前需要解决的心理问题:①因抑郁所导致的自杀意愿及行为。该求助者长时间心境低落,不排除其患有抑郁症的可能,而抑郁症可导致其自杀行为和强烈的自杀意愿,故改善其抑郁心境,必要时给予药物对症治疗,让其重拾快乐,恢复正常的生活,这是急需解决的第一个心理问题。②缺乏心理支持。求助者年幼离家、孤苦无依,无亲人陪伴,患病后顾影自怜,并断绝所有社会交往,心中的悲伤和痛苦无处倾诉,长期的压抑和内心的悲伤导致该求助者内心绝望,从而促使其产生自杀意念并采取自杀行为,以达到能够摆脱残酷现实的目的。③失眠。长期的失眠是因为其抑郁心境所造成,而保证良好的睡眠是拥有良好情绪、改善抑郁心境的方法之一,因此求助者的失眠现状急需解决。④妄想。该求助者自感染艾滋病毒后疑人议论,担心同事会对自己歧视、谩骂,长期的担心、焦虑、主观臆断,对他人的言辞过于敏感,这是造成其抑郁、失眠甚至选择自杀的一个重要原因。⑤心理危机事件。父母离异、幼年缺乏亲情支持、入狱、感染艾滋病毒、人到中年仍未婚、失业,这些是该求助者所经历以及正在面临的心理创伤事件,也是造成其选择结束生命的诱因。

综上分析,我认为求助者目前的心理问题可以通过心理护理进行干预。做好该求助者的心理护理,帮助其战胜心理危机,从而使求助者树立起对生活的信心和希望,重拾生活的美好。故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 将心理治疗技术运用于危机干预中,这是做好心理护理的法宝。

1 此案例首先需要得到求助者的信任,取得信任,求助者才能真正将心中的想法毫无顾忌地表达出来,取得信任也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更有利于咨询员心理护理的开展。如何取得信任,并与其建立良好的关系,我采取了以下心理治疗技术:

1.1 來访者中心疗法,也称求助者中心疗法,是20世纪40年代发展起来的,由人本主义心理流派代表人物罗杰斯所倡导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8]。该疗法的特点是以咨询的求助者为中心,重视求助者的主观经验世界,充分相信求助者有自我实现的潜力。该案例全程以求助者为中心,以真诚的心完全接纳他,对他的哭诉、不满不给予评价,求助者切身体会到自己是受尊重的,因而能够将自己的心中所想完全倾诉出来,当他倾诉完后,自认为痛苦比之前减轻了一些,并对咨询员产生了信任。

1.2 共情。共情(empathy),也称为神入、同理心,共情又译作同感、同理心、投情等。 由人本主义创始人罗杰斯所提出的概念。共情是指咨询员或治疗师对求助者的内心世界有准确的了解,如同感受自己一样,并将他感受了解到的传达给对方[9]。运用共情技术于此案例中,作为咨询员的我设身处地地理解求助者,从而更准确地把握其提供的材料。同时运用该技术让求助者感到自己被理解、被接纳,使咨询员能更好地实施心理护理,从而促进心理危机干预的成功。运用该技术尤其促进了该案例中的求助者的自我表达、自我探索,从而达到其更多的自我了解和更深入的交流。同时运用该技术使求助者感受到咨询员的真诚和被理解,使求助者对咨询员无陌生感从而建立起信任。共情对于那些迫切需要获得理解、关怀和情感倾诉的求助者,有着十分明显的效果。

二 教会求助者应对消极情绪的方法,避免过激行为的发生。

接受过许多艾滋病感染者或病人的咨询求助,他们中最常见的消极情绪有恐惧、焦虑、抑郁、绝望等。当消极情绪产生时,首先应做好情绪的自我调节,以避免过激行为的发生。因此对于该案例的求助者,我采取了以下帮助其改善情绪的方法:

1 注意力转移法。首先要有意识地转移注意焦点。暂时抛开眼前的麻烦不要再去想引起苦闷、烦恼的事,而将注意力转移到较感兴趣的活动和话题中去。多回忆自己感到最幸福、最愉快的事,以此来冲淡或忘却烦恼,从而把消极情绪转化为积极情绪。其次可以自觉地改换环境,如外出散步、旅游参观,调换居住地点等。这样通过新的环境,冲淡、缓解消极的心理情绪。当然还可以通过听音乐、看电视、看书等转移心中的苦闷。

2 合理发泄情绪

所谓合理发泄情绪,是指在适当的场合,采取适当的方法,排解心中的不良情绪。这有以下几种方式:

2.1 哭泣。当精神受到打击心里不能承受时,可以在适当的场合放声大哭。这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排遣紧张、烦恼、郁闷、痛苦情绪的方法。

2.2 倾诉。当心中积满苦闷、烦恼、抑郁等不良情绪无法疏散时,鼓励该求助者向知心朋友尽情倾诉,发发牢骚,吐吐委屈,实在无人倾诉可以写出来或拨打心理咨询热线倾诉。这样使消极情绪发泄出来,精神就会放松,心中的不平之事也會渐渐消除。

2.3 活动。当情绪极度低落时,越不愿参加活动,情绪就越低落。而情绪越低落,又越不愿意参加活动。这样就形成了恶性循环,使不良情绪加重。如果参加一些适当有益的活动,或跑跑步、打打球、干干体力活,或唱唱歌、跳跳舞,就可以使郁积的怒气和不良情绪得到发泄,这样,原本十分低落的情绪就可以改变。因此,鼓励该求助者参加一些适宜的户外活动,改善其不良心境。

2.4 自我控制情绪法

当一个人在陷入消极情绪而难以自拔时,应有意识地用理智去控制,有以下几种方式。

2.4.1 自我暗示。鼓励求助者采取自我暗示,以抑制不良情绪的产生。如当求助者感到绝望、无助时,告诉自己坚持住,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这样其消极情绪就会得到缓解,从而避免因不良情绪产生过激行为。

2.4.2 自我激励。鼓励求助者恰当运用自我激励,以产生精神动力。当他在困难面前或身处逆境时,自我激励能使其从困难和逆境造成的不良情绪中振作起来。

2.4.3 升华转化。鼓励求助者发掘调动思想中的积极情绪,抵制和克服消极情绪。将痛苦、烦恼和郁闷等消极情绪升华转化为积极有益的行动。比如参与一些社会公益活动,从而增强其价值感,重拾生活的快乐。

三 重视社会心理支持,尤其是亲情支持。

家是爱的港湾,温暖的亲情能给一个人爱的感受。当一个人无助、彷徨的时候,亲情能给予其最持久的动力和心灵的帮助。该案例中求助者从小缺失亲情关怀,幼年漂泊流浪,其内心是孤独的,缺乏亲情支持。在与其接下来的交谈中,求助者哭诉其十分渴望亲情,尤其是感染艾滋病毒后孤苦无依的生活,让求助者感到十分孤独和绝望,求助者不仅希望得到社会的理解、包容,更希望得到亲人的理解,得到那份从小缺失的温暖的亲情。于是在征得求助者同意后,我与其父亲进行了电话联系,其父亲十分心痛该求助者,希望其回归家庭,求助者向其父亲表示会好好归家,并表示未来会好好孝顺父亲,好好做人。

四 鼓励求助者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或社会团体活动,从中获得价值感,重拾生活的快乐和美好。

鼓励求助者参加各项社会公益活动或社会团体活动,丰富求助者的文化生活,调动其主观能动性,能使求助者培养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减少不良情绪和消极观念的产生,增强体质,提高心理防御能力。同时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或社会团体活动,可使求助者获得价值感和存在感,使求助者重拾生活的快乐。该案例求助者在后续的随访中表示已经加入当地公益组织,目前在其父亲的店里工作,工作之余就投入到该公益组织的活动中,并表示希望在有生之年帮助每一位需要帮助的人,希望以这种传递爱的方式让自己的人生充满意义。

五 帮助求助者提高个人修养,改变不良信念及行为。

多读书能够提升一个人的修养和气质,对改变不良的信念和行为有一定的帮助。因此鼓励该案例求助者多读一些充满正能量的书籍、多看一些有教育意义的影视剧,从中学习主人翁的一些美好品质,读懂和看懂世间百态,从书中或剧中得到心灵的洗涤,从而更加自信、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挫折与失败,微笑面对人生。该案例求助者在后续的随访中表示已读完一本书籍,从中体会到了人生的真谛,对自己曾经的一些不良信念感到懊悔。

总结:

该案例中热线求助的艾滋病感染者经过心理护理后,其消极情绪明显改善,且对自己的过激行为极其后悔,目前其积极参加社会公益组织,竭尽全力去爱自己的家人,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人,其表示找到了人生的真谛。该求助者还表示将坚持服药、好好活着,会一直心存感恩之心,感恩所有帮助过他、给过他温暖的爱的人,再也不会做出过激行为。艾滋病感染者或病人作为一群特殊人群,其不仅承受着来自躯体的痛苦,同时还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社会各界应对这些特殊人群多一些关心、理解和包容,少一些责备、谩骂和歧视,把温暖的爱心奉献给他们,多给他们心理支持,让他们少一些孤单、绝望,从而使他们树立起对生活的信心和希望,感受到社会各界给他们的温暖的爱。

參考文献

KESSLERR C, BERGLUNDP, DEMLERO, etal.The  epidemiology  of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results  from  the  national  comorbidity su  rvey  replication(NCS-R) [ J] .JAMA, 2003, 289(23):3095 -3105.

LYONDE, MUNROC.Disease  severity  and  symptoms  of  depression  in  black  Americans  infected  with  HIV[ J] .ApplNurs, 2001, 14(1):3 -10.

TURRINAC, FIORAZZOA, TURANOA, etal.Depressive  disorders  and  personality  variables  in  HIV  positive  and  negative  intravenous drug-users[ J] .JAffect Disord, 2001,65(1):45 -53.

BURACK JH, BARRETTD C, STALLR D, etal. Depressive  symptoms  and  CD4  lymphocyte  decline  among  HIV-infectedmen[ J] .JAMA, 1993, 270(21):2568 -2573.

KAHARUZAFM, BUNNELLR, MOSSS.Depression  and  CD4 cell count  among  persons  with  HIV  infection  in  Uganda[ J] .AIDS  and  Behavior, 2006, 10(suppl):105.

JINH, ATKINSONJH, YU X, etal.Depression  and  suicidality  in  HIV/AIDSin  China[ J] .JAffect Disord  2006, 94(1 -3):269 -275.

Judd F, Mijch A, McCauseland J, etal. Depressive Symp-tom in  Patients with  HIV Infection: A Further Exploration[ J ].Aust N Z J Psychiaty,1997,31(6):862-868.

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用书编写专家委员会.心理治疗学[M].2019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235.

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用书编写专家委员会.心理治疗学[M].2019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240.

猜你喜欢
干预措施心理危机心理护理
妊娠高血压疾病的相关因素临床分析
96例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的心理治疗体会
我国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的影响因素与干预措施研究
大学生心理危机表现以及应对策略浅析
大学生心理危机的专业化干预
警卫官兵心理危机干预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