蛛网膜下腔麻醉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中麻醉及术后镇痛的效果

2019-09-29 13:47王威崔崇英辛开荣李家凤
中国医学创新 2019年18期
关键词:麻醉效果右美托咪定子宫肌瘤

王威 崔崇英 辛开荣 李家凤

【摘要】 目的:探究蛛网膜下腔麻醉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中麻醉及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来本院就诊的子宫肌瘤患者100例,患者均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右美托咪定麻醉)和对照组(常规麻醉),各50例。比较两组心率、脑电双频指数、Ramasay评分、术后镇痛效果(VAS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术前,两组心率、脑电频谱指数和Ramasay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30 min和术后,试验组心率和脑电双频指数均低于对照组,Ramasay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使用右美托咪定进行麻醉可以起到较好的麻醉效果,并且与传统麻醉方式相比,该方法安全性高,且镇痛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蛛网膜下腔麻醉; 子宫肌瘤; 麻醉效果

Effect of Intraoperative Anesthesia and Postoperative Analgesia in Hysteromyomectomy after Subarachnoid Anesthesia/WANG Wei,CUI Chongying,XIN Kairong,et al.//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9,16(18):135-139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intraoperative anesthesia and postoperative analgesia in hysteromyomectomy after subarachnoid anesthesia.Method:A total of 100 patients with uterine fibroids who came to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16 to June 2017 were selected,all patients underwent hysteromyomectomy.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they were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Dexmedetomidine anesthesia)and control group(routine anesthesia),5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heart rate,bispectral index,Ramasay score,postoperative analgesic effect(VAS score)and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Before surgery,the heart rate,bispectral index,Ramasay score in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the differences were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30 minutes during and after operation,the heart rate,bispectral index in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control group,the Ramasay score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experimental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P<0.05).The VAS score of experimental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For patients undergoing hysteromyomectomy,Dexmedetomidine anesthesia can play a better anesthetic effect,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anesthesia,this method is more safe and has better analgesic effect,it is worth of popularizing and applying in clinic.

【Key words】 Dexmedetomidine; Subarachnoid anesthesia; Uterine fibroids; Anesthesia effect

First-authors address:Zhongxiang Peoples Hospital,Zhongxiang 431900,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9.18.036

子宮肌瘤又称纤维肌瘤、子宫纤维瘤,主要由子宫平滑肌细胞增生形成,其中偶有少量纤维结缔组织提供支持作用,是女性生殖器官中发病率较高的一类疾病,但通常情况下肿瘤性质为良性,高发于合并患有妇科疾病的高龄女性患者,对于较为年轻的女性患者发病率很低[1]。子宫肌瘤的治疗方式可分为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以及聚焦超声治疗,根据患者年龄、肿瘤大小、肿瘤生长部位和有无恶变等因素可以选择合适的治疗手段。对于期望保留生育功能的女性患者而言,子宫肌瘤剔除术是一种恰当的选择,该手术可以特异性切除肿瘤组织而保留子宫,因此可以在治疗子宫肌瘤的同时保留患者的妊娠能力[2-4]。但是对于大部分患者而言缺乏专业的知识背景,因此在进行手术前容易产生焦虑和紧张的情绪,严重影响到手术进程。右美托咪定作为一种新型的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在临床广泛应用于患者的手术镇定和麻醉。因此为了分析右美托咪定对于子宫肌瘤患者手术的麻醉和镇定效果,本院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来本院就诊的子宫肌瘤患者100例,在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同意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取常规麻醉和右美托咪定麻醉,借此评价右美托咪定在蛛网膜下腔麻醉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麻醉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来本院就诊的子宫肌瘤患者100例,其中59例为肌壁间肌瘤,31例为浆膜下肌瘤,10例为多发性肌瘤,患者均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纳入标准:患者经过B超、X线片以及CT等影像学检查方法被确诊为子宫肌瘤。排出标准:患者不符合诊断或纳入标准;患有严重的血液及内分泌代谢疾病;严重心肺功能障碍患者,对于手术不耐受。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患者均对本研究完全知情且签署过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过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

1.2 方法 患者均采取术前给药的方式,进入手术室后实行心电监护,对患者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以及脑电频谱指数进行监控,建立静脉通路,给予500 mL复方乳酸林格液(生产厂家:华裕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9983022,规格:500 mL);患者于L2~3直路进行蛛网膜下腔穿刺,待见到脑脊液后,于静脉壶注入2 mL 0.75%左布比卡因(生产厂家:珠海润都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0403;规格:10 mL);同时利用氧气面罩给予5 L/min的氧气。(1)对照组采取常规麻醉方式,给予丙泊酚(生产厂家:河北一品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93542,规格:50 mL)进行麻醉维持,药物使用剂量为60 μg/(kg·min),手术结束前5 min停止用药。(2)试验组于10 min内注射1 μg/kg右美托咪定[生产厂家: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90248,规格:2 mL︰200 μg(按右美托咪定计)],之后每小时注射0.5 μg/kg右美托咪定用于麻醉维持。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观察两组术前(麻醉前)、术中30 min、术后(手术完成后)三个时间段心率、脑电双频指数、Ramasay评分;记录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主要包括:恶心、低氧血症、呕吐、心动过缓、呼吸抑制等);手术结束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患者疼痛等级进行判定,评价不同中麻醉方式對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1)Ramasay评分为临床常用的镇定评分:患者为清醒状态,表现出焦虑、不安和烦躁为1分;患者为清醒状态,表现出合作的倾向为2分;有睡意、对指令反应敏捷为3分;浅睡眠状态,对轻叩眉间或强声刺激反应敏捷为4分;入睡,对强声刺激反应迟钝或轻叩眉间为5分;患者为睡眠状态,对轻叩眉间或强声刺激反应无任何反应为6分。(2)脑电双频指数:100代表清醒状态,0代表完全无脑电活动状态(大脑皮层抑制),一般认为脑电双频指数85~100为正常状态,65~84为镇静状态,40~64为麻醉状态,低于40可能呈现爆发抑制。

(3)VAS评分:纸上面划一条10 cm的横线,横线的一端为10,表示剧痛感,另一端为0,表示无痛感,中间部分代表不同程度的疼痛,根据患者所划横线长短评价患者疼痛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9.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基线资料比较 对照组年龄36~50岁,平均(42.1±6.8)岁;肿瘤直径4~8 cm,平均(5.6±1.5)cm。试验组年龄30~55岁,平均(42.3±7.3)岁;肿瘤直径4~7 cm,平均(5.4±1.2)cm。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2 两组心率、脑电双频指数、Ramasay评分比较 术前,两组心率、脑电双频指数和Ramasay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30 min和术后,试验组心率和脑电双频指数均低于对照组,Ramasay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0%(恶心1例、呕吐1例),低于对照组的16.00%(恶心3例、呼吸抑制2例、呕吐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4.000,P=0.046)。

2.4 两组术后VAS评分比较 术后,试验组VAS评分为(3.27±1.23)分,低于对照组的(5.32±1.9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34,P=0.000)。

3 讨论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据数据统计显示大约有20%以上的女性患有子宫肌瘤,在我国该病的发病率为30%~50%。患者临床症状多为继发性贫血、经期紊乱、月经量增加等,严重时会出现排尿、排便困难,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正常生活[5-8]。对于该类疾病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通常体积小的子宫肌瘤可以采用药物治疗的方式进行治疗,但是对于直径≥5 cm的肿瘤则很难采取药物进行治疗,子宫肌瘤剔除术是临床上选择较多的一种手术方式,该手术适用于希望保留生育能力的患者,可以在清除子宫肌瘤的同时避免伤害到子宫,保证子宫的正常功能。但是对于绝大部分患者而言,术前焦虑和紧张是十分普遍的一个现象,这种强烈的情绪反应容易影响到手术的正常进行,严重影响手术效果,增加了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风险,影响了患者的预后情况[9]。右美托咪定是一种新型的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具有抵抗焦虑、镇定麻醉的功效,因此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有文献报道显示,右美托咪定具有十分强的受体活性,镇静效果显著。其作用机制是与神经元突触前后的α亚型受体结合,导致肾上腺素的合成与释放的减少和抑制,从而阻断神经信号的传递,起到镇痛的作用[10-12]。因此本研究选取子宫肌瘤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取常规麻醉和右美托咪定麻醉,借此评价右美托咪定在蛛网膜下腔麻醉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麻醉效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前,两组心率、脑电双频指数和Ramasay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30 min和术后,试验组心率和脑电双频指数均低于对照组,Ramasay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结果说明与常规麻醉方法相比,右美托咪定麻醉方法可以更好地对患者进行麻醉,这一结果也与文献[13-15]研究结果一致。在手术治疗时,根据患者有无生育要求、肿瘤体积大小、肿瘤位置和肿瘤数量等因素需要对患者采取个性化的治疗,此时高效的麻醉成为影响手术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利用右美托咪定对患者进行蛛网膜下腔麻醉,通过腰椎穿刺,将穿刺针穿破硬膜囊,将药物打入蛛网膜下腔,药物起效快,效果确切,可阻滞该部位的神经根,对整个下部分肢体进行麻醉。

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该结果证明右美托咪定安全性更高。研究发现,右美托咪定半衰期短,仅为2 h,因此停药后机体对药物的代谢快,患者可以很快对药物进行消除,发生不良反应的风险也随之降低[16-17]。与传统麻醉方式相比,右美托咪定对肾上腺素受体具有很高的特异选择性,可以特异性结合蛋白,抑制去甲肾上腺素合成与释放过程,阻断疼痛信号的传递,并且人体各部位广泛存在肾上腺素受体,因此右美托咪定与该受体特异性结合,从而抑制交感神经,起到镇静的作用。研究发现,右美托咪定的作用部位是蓝斑核,因此和其他药物相比,该药物可以减少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的发生,刺激性较小,有效提高手术治疗成功率,患者术后恢复快[18-20]。

在镇痛效果的研究中,笔者利用VAS对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量化处理,结果显示,试验组术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该结果说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疼痛感更低,也说明了右美托咪定具有更好的镇痛效果。分析原因可能是因为右美托咪定可以抑制交感神经从而降低患者应激反应,保持血流动力学稳定,从而起到镇静和镇痛的作用。

综上所述,对于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使用右美托咪定进行麻醉可以起到较好的麻醉效果,并且与传统麻醉方式相比,該方法安全性高,且镇痛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唐培佳,梁勇升,黄今肇,等.腰-硬联合麻醉在子宫全切除术的应用[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3,30(2):273-275.

[2]陈洁,汪小海,马正良,等.不同时辰剖宫产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效果及术后镇痛时效的研究[J].药学与临床研究,2017,25(1):39-41.

[3]徐峰,李法印,张先龙,等.行蛛网膜下腔麻醉手术患者1000例低血压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4,13(4):311-313.

[4]仇保洲,赵新民,周志强.皮下局部浸润麻醉时加入麻黄碱可预防剖宫产蛛网膜下腔麻醉后低血压[J].徐州医学院学报,2014,34(3):200-202.

[5]蔡月红,赵霞.外阴侵袭性血管黏液瘤1例[J].疑难病杂志,2013,12(5):370.

[6]王树娟,冯岚.腰弓保护对蛛网膜下腔麻醉后腰背疼痛的影响[J].山东医药,2014,54(24):105-106.

[7]杨贵亭,易端.心率变异性预测蛛网膜下腔麻醉后低血压发生的研究进展[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7,17(4):357-359.

[8]冉小利,吴朋,韩磊.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蛛网膜下腔麻醉的应用与研究进展[J].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2017,9(6):14-17.

[9]王新,郝丽华,张弓.笔尖式25G针单次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用于90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麻醉的体会[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6,16(3):394-395.

[10]成干生,邵庆祝,侯丽娜.右旋美托嘧啶用于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镇静效果观察[J].武警医学,2015,26(11):1150-1152.

[11]时君,姜晓红,袁力勇.麻醉前加温输液对蛛网膜下腔麻醉患者中心体温及寒战的影响[J].医学研究杂志,2015,44(12):85-88.

[12]季加富,张红光,苏帆.连续蛛网膜下腔麻醉对老年下肢手术炎性介质及应激激素水平的影响[J].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2015,36(12):1075-1079.

[13]齐红敏,杨德荣,李胜昔.蛛网膜下腔麻醉下行结肠镜检查的临床观察[J].中国内镜杂志,2015,21(7):770-771.

[14]边步荣,李继周,赵瑛,等.蛛网膜下腔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在高龄患者股骨头置换术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2014,9(6):852-854.

[15]毛晓波,胡胜君.小剂量盐酸罗哌卡因注射液复合舒芬太尼蛛网膜下腔麻醉用于剖宫产的临床研究[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3,16(12):1166-1168.

[16]彭春潮,曾和清,周荣胜.不同剂量羟考酮超前镇痛对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术后疼痛及应激反应的影响[J].山西医药杂志,2018,47(5):498-501.

[17]姜丽华,王雪娜,杨波,等.右美托咪定在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或子宫肌瘤剔除术中及术后的应用[J].河南医学研究,2018,27(9):1572-1575.

[18]吕杰.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应激状态的影响[J].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17,27(4):23-25.

[19]杨定清,李国君,钱红娣.术前应用地佐辛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后疼痛的影响[J].中国基层医药,2012,19(24):3765-3766.

[20]高雪峰.子宫肌瘤手术麻醉方式临床选择研究[J].医学美学美容旬刊,2014(10):775-776.

猜你喜欢
麻醉效果右美托咪定子宫肌瘤
无痛胃镜检查中丙泊酚联合芬太尼的麻醉效果研究
七氟烷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临床研究
临床护理路径在子宫肌瘤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研究B超在妇女子宫肌瘤鉴别诊断当中的临床应用
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剥除术的临床观察
羟考酮复合右美托咪定在颈丛神经阻滞下甲状腺手术麻醉中的应用
丙泊酚联合右美托咪定靶控输注在烧伤休克期的麻醉作用探讨
右美托咪定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的临床研究
腰硬联合麻醉中右美托咪定的应用及意义评析
观察右美托咪定腰硬麻醉在子宫肌瘤切除术中的临床镇静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