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Hcy水平与血管损害的相关性探讨

2019-10-01 14:44吴少南张霜王光磊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23期
关键词:同型半胱氨酸原发性高血压

吴少南 张霜 王光磊

【摘要】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血管损害的相关性。

方法 21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根据Hcy水平分为低Hcy组(<15.0 μmol/L, 98例)、中Hcy组(≥15.0 μmol/L, 且<20.0 μmol/L, 71例)和高Hcy组(≥20.0 μmol/L, 41例)。比较三组患者脉压、24 h收缩压标准差(24 h SSD)、24 h舒张压标准差(24 h DSD)、充血性血管内径变化率(FMD)、踝肱指数(ABI)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 分析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Hcy水平与脉压、24 h SSD、24 h DSD、FMD、ABI和IMT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高Hcy组患者脉压、24 h SSD、24 h DSD和IMT均明显高于中Hcy组、低Hcy组, FMD、ABI均明显低于中Hcy组、低Hcy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Hcy组患者脉压、24 h SSD、24 h DSD和IMT分别为(66.09±5.92)mm Hg(1 mm Hg=0.133 kPa)、(13.81±3.21)mm Hg、(8.23±2.71)mm Hg、(0.88±0.16)mm, 均明显高于低Hcy组的(60.81±5.12)mm Hg、(11.89±3.02)mm Hg、(6.11±2.45)mm Hg、(0.82±0.16)mm, FMD、ABI均明显低于低Hcy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Hcy水平与脉压、24 h SSD、24 h DSD和IMT呈正相关(r=0.328、0.346、0.205、0.291, P<0.05), 与FMD、ABI呈负相关(r=-0.247、-0.216, P<0.05)。

结论 高Hcy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增大, 血管内皮损伤更为严重。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同型半胱氨酸;血管损害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23.014

原发性高血压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 其主要并发症为心脑血管疾病。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 高血压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 其具体机制是学者们探讨的热点。本研究通过分析高血压患者脉压、血压变异性指标和IMT等指标, 旨在进一步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Hcy水平与血管损害的相关性,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7年1月~2018年10月收治的21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中原发性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排除高血脂症、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及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等内分泌代谢疾病患者;患者近3个月内未应用叶酸、维生素B12等影响血Hcy水平的药物。其中男127例, 女83例;年龄48~78岁, 平均年龄(64.2±9.5)岁。根据Hcy水平分为低Hcy组(<15.0 μmol/L, 98例)、中Hcy组(≥15.0 μmol/L, 且<20.0 μmol/L, 71例)和高Hcy组(≥20.0 μmol/L, 41例)。

1. 2 方法 ①三组患者均采集清晨空腹静脉血4 ml, 以2500 r/min的转速离心10 min, 取上清液置于-70℃冰箱内待测, 应用循环酶法检测血清Hcy水平, 仪器选择西门子2400型生化分析仪。②应用便携式血压检测仪进行24 h血压监测, 袖带均缚于右臂, 每30分钟测量1次血壓。记录

24 h平均舒张压和24 h平均收缩压和脉压差, 计算24 h SSD、24 h DSD。③应用ALOKA350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按照文献[2]的方法测定肱动脉介导的FMD。超声检测两侧颈动脉分叉远端1 cm处、颈动脉窦部、颈内动脉起始部IMT值, 取3次测量均值进行研究。④应用VP-2000型全自动动脉硬化检测仪测定ABI, 一侧踝动脉和肱动脉的收缩压最高值之比为该侧ABI值, 本研究分析两侧ABI均值。

1. 3 观察指标 比较三组患者脉压、24 h SSD、24 h DSD、FMD、ABI和IMT, 分析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Hcy水平与脉压、24 h SSD、24 h DSD、FMD、ABI和IMT指标的相关性。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高Hcy组患者脉压、24 h SSD、24 h DSD和IMT均明显高于中Hcy组、低Hcy组, FMD、ABI均明显低于中Hcy组、低Hcy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Hcy组患者脉压、24 h SSD、24 h DSD和IMT分别为(66.09±5.92)mm Hg、(13.81±3.21)mm Hg、(8.23±2.71)mm Hg、(0.88±0.16)mm, 均明显高于低Hcy组的(60.81±5.12)mm Hg、(11.89±3.02)mm Hg、(6.11±2.45)mm Hg、(0.82±0.16)mm, FMD、ABI均明显低于低Hcy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相关性分析显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Hcy水平与脉压、24 h SSD、24 h DSD和IMT呈正相关(r=0.328、0.346、0.205、0.291, P<0.05), 与FMD、ABI呈负相关(r=-0.247、-0.216, P<0.05)。

3 讨论

Hcy是半胱氨酸和蛋氨酸代谢过程的中间产物, 是一种以二硫化物存在的含硫氨基酸, 血液循环中Hcy通过氧化-还原的反应产生超氧化物、过氧化氢等毒性物质, 并生成大量氧自由基, 损伤血管内皮细胞, 降低一氧化氮(NO)的生物利用度, 并使动脉血管的运动调节发生紊乱。Hcy还可对动脉血管基质产生损伤, 从而加重血管壁的损伤, 使其弹性降低, 舒张功能减弱。另外, Hcy还可激活信号传导, 促进血管平滑肌增生, 使动脉血管的顺应性降低。

血压的变异性反应了一段时间内血压的波动情况, 杓型血压昼夜节律性变化有利于机体正常活动, 保护心血管的结构和功能[3];而长期的血压变异性增加是心脏和大血管损害的重要因素。超声检测FMD是评价血管功能的可靠指标, 具有良好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其测定值越小, 表明血管内皮功能损害情况越严重[4]。ABI是全身性动脉病变良好的预测指标, 测定简便、快速, 可重复性, 对血管状态的综合评估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价值, ABI的异常变化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5]。

本研究结果发现, 随着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Hcy水平的升高, 脉压、24 h SSD、24 h DSD和IMT逐渐增加, FMD、ABI逐渐降低, 且血清Hcy水平与脉压、24 h SSD、24 h DSD和IMT呈正相关(r=0.328、0.346、0.205、0.291, P<0.05), 与FMD、ABI呈负相关(r=-0.247、-0.216, P<0.05)。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液内Hcy的含量增加, 血压变异性增大, 血压变异性的增加促进了血管的收缩、痉挛, 顺应性降低, 血管弹性下降, 其FMD值下降, ABI值发生异常改变, 进一步损害了血管内皮功能, 而血管内皮受损也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启动和进展的重要因素。高Hcy有利于血管壁平滑肌内钙离子的聚集, 导致血管收缩, 这也是FDM测定值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6-8]。研究發现, 高血压合并高Hcy血症的患者血清Hcy水平、炎症因子含量均高于普通高血压组,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低于普通高血压组, 并认为血液Hcy含量增加是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H型高血压患者全身炎症反应加剧、斑块稳定性降低的重要因素[9, 10]。

综上所述, 高Hcy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增大, 血管内皮损伤更为严重。在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中应注重血Hcy的检测, 对高Hcy患者应早期干预, 降低Hcy对靶器官的损害, 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杨林飞, 陈敏, 张婷, 等. 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高血压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和性质的关系. 中华高血压杂志, 2018, 26(6):586-589.

[2] 林修, 江金锋, 林长江.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与血管内皮功能关系的临床分析. 福建医药杂志, 2016, 38(3):69-71.

[3] 何菁, 蒋利, 顾北音, 等. 高血压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血压变异的相关性. 中国临床医学, 2017, 24(6):920-923.

[4] 万映, 南瑞霞, 关莹.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分娩前后血管内皮功能的高频超声研究.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8, 28(25):48-50.

[5] 吴俊颖, 徐琳, 梁卫根, 等. 踝臂指数与心脑血管疾病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的关系. 中华全科医学, 2018, 16(8):1325-1328.

[6] 余文杰, 吴海宏.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靶器官损害的关系.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16, 16(5):380-382.

[7] 刘丽丽.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Ghrelin和Hcy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河北医科大学, 2015.

[8] 李青梅, 程海莉, 陈金玲.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分析. 实验与检验医学, 2012, 30(6):638-639.

[9] 孙贻强, 杨文东. 原发性高血压并发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清HCY水平与氧化应激的相关性.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7(8):775-778.

[10] 杨帆, 徐冰馨, 郭平, 等.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变化及相关性研究. 检验医学, 2013, 28(12):1069-1072.

[收稿日期:2019-01-25]

猜你喜欢
同型半胱氨酸原发性高血压
对高血压患者给予社区护理干预对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
临床检验学中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超敏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及脂蛋白a联合检测变化研究
脂联素、同型半胱氨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与高血压的关系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靶器官损害的关系
依托团队服务的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家庭血压自我检测模式的效果评价
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在社区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老年患者的治疗效果
高血压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血脂关系分析研究
急性脑梗死辨证分型与ADC、Hcy及hs—CRP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