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鲁司特钠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1 b对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

2019-10-01 14:44文燕雄王多干张小珍柳希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23期
关键词:炎性干扰素支气管炎

文燕雄 王多干 张小珍 柳希

【摘要】 目的 研究分析孟鲁司特钠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1 b对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92例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与实验组, 各46例。参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治疗, 实验组患儿采用孟鲁司特钠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1 b治疗,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以及血清炎性因子指标水平[包括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2(IL-12)、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白三烯E4(LTE4)]。结果 实验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3.48%, 明显高于参照组的76.09%,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IL-10、IL-12、ECP、LTE4水平均显著优于参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应用孟鲁司特钠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1 b治疗, 可有效改善血清炎性因子指标水平, 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重组人干扰素α1 b;孟鲁司特钠;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血清炎性因子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23.048

喘息性支气管炎属于临床综合征, 是指婴幼儿急性支气管炎, 并伴有喘息表现, 好发于1~3岁小儿, 在通常情况下, 肺实质很少受到累及, 少部分患儿随着病情发展, 容易发生支气管哮喘[1]。受流感病毒、肺炎支原体等感染以及体质敏感等均是导致发病的原因, 在治疗时如何正确选择方案对疗效以及预后改善等方面有着直接影响。通过常规药物进行治疗后, 可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改善临床症状, 但远期效果并非十分理想, 加上小儿自身特点, 依从性较差, 如何选择正确方案进行治疗尤为关键[2]。基于此, 本文研究分析孟鲁司特钠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1 b对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8年2月~2019年1月收治的92例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 纳入标准:①均由其家长签订知情同意书;②伴有喘息、咳嗽等多项症状患儿;③经X射线检查, 存在炎性病变、肺纹理增粗等现象。排除标准:

①伴有呼吸衰竭、心力衰竭患儿;②伴有先天性心脏病患儿;③存在支气管狭窄现象患儿。将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与实验组, 各46例。参照组患儿男26例, 女20例;年龄1~6岁, 平均年龄(2.31±1.55)岁。实验组患儿男27例, 女19例;年龄1~7岁, 平均年龄(2.33±1.57)岁。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参照组 患儿接受常规治疗, 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陕西金麒麟药业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19999073), 利巴韦林注射液10 mg/(kg·d)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中, 静脉滴注, 持续治疗7 d。

1. 2. 2 实验组 患儿接受孟鲁司特鈉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1 b治疗, 给予孟鲁司特钠片(Merck Sharp & Dohme Australia Pty Ltd, 注册证号H20120359)口服, mg/次;重组人干扰素α1 b行雾化吸入, 5万 U/(kg·d)。持续治疗7 d。

1. 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以及血清炎性因子指标(IL-10、IL-12、ECP、LTE4)水平。疗效判定标准:发热以及咳嗽等多项症状基本消失, 为显效;发热以及咳嗽等多项症状均有所改善, 但改善现象并非十分明显, 为有效;发热以及咳嗽等多项症状均未得到改善, 病情甚至更加严重, 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儿治疗效果比较 实验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3.48%, 明显高于参照组的76.09%,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儿血清炎性因子指标比较 实验组患儿IL-10、IL-12、ECP、LTE4水平均显著低于参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在临床中属于常见的一种呼吸系统疾病, 患儿多伴有咳嗽以及呼吸困难等症状, 如果不能够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干预, 会对生命健康产生较大威胁[3]。选择常规药物治疗后, 如利巴韦林注射液等, 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临床症状, 控制病情, 但远期效果并非十分理想, 且预后不佳。近年来, 孟鲁司特钠、重组人干扰素α1 b等药物在临床中多用于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 且获得了理想的效果。

孟鲁司特钠为白三烯受体拮抗剂, 给药后能够直接对病灶发挥作用, 从而更好的改善症状, 除此之外, 对于平滑肌白三烯产物(LT)多肽活性能够发挥阻滞作用, 从而帮助改善血管通透性, 减少对呼吸道所带来的炎性物质刺激, 进而改善支气管以及痉挛等现象。LTE4属于半胱氨酰白三烯, 可改善支气管收缩现象, 且维持时间较长, 并通过激活嗜酸性粒细胞(EOS)产生活化脱颗粒, 进而生成LT, 会增加气道炎症反应[4-8]。因此, LTE4、血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两者之间同气道高反应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对于辅助性T细胞1型(Th1)/辅助性T细胞2型(Th2)而言, IL-10以及IL-12属于帮助确保平衡的关键因子, 如果Th1、Th2功能下降, 会加重气道高反应, 因此可有效反映气道高反应。重组人干扰素α1 b通常是通过雾化吸入方式治疗, 其直径多在0.5~5.0 μm, 因此给药后能够直接对呼吸道发挥作用, 发挥药效的时间较短, 且局部药物浓度较高, 同肌内注射方式比较, 其副作用更小, 顺应性情况理想。联合治疗后, 则能够发挥出协同作用, 共同促进康复[9, 10]。

本研究结果显示, 实验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3.48%, 明显高于参照组的76.09%,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IL-10、IL-12、ECP、LTE4水平均显著低于参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提示将孟鲁司特钠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1 b治疗应用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疾病中的效果可观。

综上所述, 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应用孟鲁司特钠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1 b治疗, 可有效改善血清炎性因子指标水平,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金瑄, 王丽. 干扰素α_1b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海南医学, 2017, 28(4):654-655.

[2] 沈海广, 唐远平, 王柱, 等. 馥感啉口服液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及其对患儿IgE、INF-γ、IL-10、TNF-α的影响. 海南医学, 2017, 28(2):232-234.

[3] 郑建珅. 金振口服液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支气管炎的临床研究. 现代药物与临床, 2018, 33(3):537-540.

[4] 丁淑玉, 李亚伟, 杨新丽, 甲泼尼龙联合阿奇霉素对小儿闭塞性细支气管炎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7, 14(20):3048-3050.

[5] 刘纯, 陈久艳, 尚尔宁. 干扰素α1b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84例疗效观察. 儿科药学杂志, 2011, 17(6):

29-31.

[6] 黄生才. 应用孟鲁司特钠联合干扰素α1b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疗效分析. 当代医学, 2014(16):121-122.

[7] 包宇. 孟鲁司特钠联合干扰素 α1b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的临床疗效. 中国民康医学, 2017(2):39-40.

[8] 彭森荣. 干扰素α1b辅助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 中国当代医药, 2018, 25(34):142-144.

[9] 李晓娅, 叶章宇, 胡艳霞. 雾化吸入重组人干扰素α1b对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中国妇幼保健, 2019, 34(2):109-112.

[10] 胡湘萍, 王耀光, 段永彬, 等. 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炎临床疗效分析. 临床心身疾病雜志, 2018(3):163-

164, 179.

[收稿日期:2019-03-07]

猜你喜欢
炎性干扰素支气管炎
冬病夏治综合疗法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
头孢他啶钠联合阿奇霉素对支原体肺炎患儿炎性因子及不良反应的影响
盐酸氨溴索联合抗生素在慢性支气管炎治疗中的作用分析
硫酸镁对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的治疗分析
干扰素 你了解吗
干扰素在猪治疗病毒性疾病中的应用
神经节苷脂钠治疗急性重症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观察
CLCA4基因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与其临床意义
干扰素在猪治疗病毒性疾病中的应用
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