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困生在数学阅读中启航

2019-10-06 04:34吴俊香
文理导航 2019年32期
关键词:阅读数学

吴俊香

【摘 要】当前数学阅读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数学教育工作者重视。苏霍姆林斯基曾说:“阅读是对学生,尤其是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智育的重要手段。”所以对数困生来说,通过数学阅读活动可以让他们重新点燃对数学的希望,重拾学好数学的信心。

【关键词】数困生;数学;阅读

一、数困生的定义

数困生一般也称数学后进生,我们这里把数困生定义为:相对于同一层次有较强数学学习能力或数学学习能力中等的学生而言,对学习过的数学基本知识理解起来有较大困难,基本数学题目错误率较高,数学成绩经常性不及格的学生,我们把他们称为数学学习困难生,简称数困生。

二、对数困生数学阅读中目前主要问题的分析

(一)阅读时注意力不集中

学困生往往在阅读时注意力不集中,经常导致漏看或错看已知条件、所求问题,没弄清题目中的已知、未知以及各种量之间的关系就盲目做题,出现审题错误。

(二)信息提取和信息处理能力较低

学困生信息提取和信息处理能力较低,在信息理解题中此点表现尤为突出。很多数困生读完一段数学材料后,不知道哪些是有用信息哪些是无用信息、它们之间的关系怎样、怎样加工这些信息等。他们也不善于挖掘题目中的隐含信息、隐含条件。

(三)畏难情绪比较严重

学困生在遇到叙述性语言较多或者问题结构复杂的题目,又或者阅读中遇到困难时,就放弃阅读,从内心排斥阅读。很多数困生在阅读时缺乏耐心,并且缺乏克服困难的毅力和勇气。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不解决数学阅读中存在的这些问题,数困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就得不到提高。而数学阅读能力的强弱是其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因素。所以在笔者近几年的教学工作中尝试了一些解决数困生数学阅读中主要问题的方法,力图帮助数困生进行无障碍阅读,从而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

三、解决数困生数学阅读中主要问题的方法

(一)选择恰当的阅读材料,激发数困生的阅读兴趣

数学阅读材料在选题上要完全符合数困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数困生的数学学习能力较薄弱,如果阅读的材料对他们来说存在较大认知障碍,阅读只会变得毫无乐趣,就如英语不好的人看到英语单词就头疼一样。没有了兴趣的阅读材料不过是中文汉字,当然无法快速找出哪些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条件,也更谈不上挖掘隐含条件。因此,在进行阅读活动时如果遇到比较抽象的问题不妨转换一种表达形式,让数学阅读对学生来说并没有那么无趣。在阅读函数概念时,尽管在我们看来定义的每个字眼都很清晰,但数困生不知道“每一个x”是针对哪个集合,也搞不清楚“唯一”是针对哪个量,甚至无法理解对应法则是什么,总之他们的思维没有形成这一概念,所以遇到与函数概念相关的问题只能束手无策。而我们如果将函数概念形象化,以一种具体形式出现,如:以韦恩图的形式表示出集合A,B,通过图形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每一个”是针对集合A中的元素,唯一性是针对集合B中的元素,对应法则是让集合A中元素与B中元素产生联系的人为规定,只是用“f”表示。我们在教授新课时也可以充分利用教材中的问题情境,尽量将材料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他们感受到數学即生活,激起他们阅读的兴趣,学生便会主动阅读材料探索知识。

(二)改变被动阅读为主动阅读,增强数困生的自信心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如果一直被动学习,学习效果必然不佳。被动式的传统阅读方式只会让学生将知识简单拼凑与机械代入。数困生由于本身知识结构不完整,所以不能迅速地将已有知识与阅读材料联系起来,造成阅读活动的困难,他们不知道自己将要干什么怎么干,以至于连求什么也不清楚。而主动式阅读是一种自主探索式阅读,是带着问题进行阅读。在阅读前,一般需要教师先设置一些问题,如:已知什么?求什么?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有什么关系吗?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进行阅读时,会自然分清条件与所求,在这一过程中实际上就实现了解题的第一步----审题。举个简单例子来说:已知sinα=1/3,且α为第二象限角,求tanα。带着问题,学生很快就可以得出已知条件有两个:①sinα=1/3②α为第二象限角,求tanα的值。其次,联想到sinα与tanα的关系,即商数关系。主动阅读具有较强的目标性与指向性,可以提高提取信息的速度。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学生就会主动阅读,甚至能够主动探索。数困生会发现自己在审题方面有较大进步,拿到题目也不再无所适从,看漏条件看错条件的情况也会减少,学习数学的信心被重新点燃。只要有了学习目标及动力,学习注意力自然能够集中起来,学习效率也得以提高。

(三)指导数困生采用批注的方法进行数学阅读

所谓批注就是边读边写下自己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和体会。数学批注可以是指导学生在阅读数学概念、定理、公式时写下注意点与自己的理解,也可以是在阅读完材料之后对题目的分析或者疑问等等。数学符号是数学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能够进行数学阅读的前提条件,所以学生必须掌握每一个数学符号的含义。比如“∪”集符号,表示的是“或”的意思,但在数学中与语文中的含义不近相同。语文中“或”表示不是A就是B的意思,而数学中却包含了三层意思:是A或者是B又或者A与B都成立。所以,在学习时应在旁边加些批注加深印象,也为复习做好准备。

能够顺利进行数学阅读是数困生学习数学的前提条件。通过阅读活动数困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对数学不再敬而远之,重塑了学好数学的信心,感受到了数学学习的乐趣,数学不再成为他们取得进步的绊脚石,让他们在提高解题能力的路上不再搁浅,重新扬起启航的风帆!

【参考文献】

[1]常美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J].机械管理开发,2011

[2]王连国,傅海伦.数学阅读的批注方法及其价值[J].数学通报,2011

猜你喜欢
阅读数学
我们爱数学
基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以读促写”与“以改促写”英语写作教学对比研究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
阅读教学:“吻醒”文本的过程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