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实验,给初中化学教学增添一丝灵动

2019-10-06 04:34王伯友
文理导航 2019年32期
关键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

王伯友

【摘 要】化学是一门跟实验密切相关的科学,在实验过程中学生能探究化学的原理、知晓化学的变化、走进化学的奇幻世界。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化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地将实验与训练、探究、讲解对接起来,使学生的素养能得到真正的生长。为使实验能更好地对接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师也要不断改变实验教学,使他们获得最适切的化学教育。

【关键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素养生长

在目前的化学教学中似乎存在这样一种现象,为实验而实验,使实验成为教学的负担。其实实验与教学是联系在一起的,教师要在教学中穿插实验,使实验成为学生能力生长的一部分,成为让学生燃起兴趣的一种方式。

一、改进教材实验,对接健康生长

教材实验考虑的是大多数学校的条件状况以及大多数学生的平均水平,但具体到不同的学校、班级、学生就有许多需要调整的地方,教师不能不考虑基本学情,直接将实验展示在课堂上。换言之,实验就是要为学生的身心发展奠基。

以微粒运动这一章节为例,这是化学里相对比较抽象的认知,做实验能给学生带来更真实地感受。教材中地实验是用一只大烧杯将浓氨水和酚酞试液倒扣在里面。但这个实验对这个班上的学生而言,有需要改进的地方。首先这个实验中现象出现比较慢,学生在等待两三分钟之后,才能看见酚酞试液开始变红。对中学生来说,他们能有意注意的时间较短,这容易造成之后的观察敷衍了事。其次,这样的实验比较浪费药品,其实只需要一点点浓氨水就完全够呈现现象了。再次,这个实验中浓氨水会发出刺激性很重的气味,这对学生的健康是一种伤害。

基于此,教师可以对微粒运动的实验进行些许改进。首先教师取出一支单球干燥管,然后用棉花团塞在干燥管的球中,再用注射器从干燥管的细口处往棉花团里注入少量的稀硫酸,让学生猜第一个步骤的目的是什么。而当整个实验呈现出来的时候,学生就会知道这是为吸收过多的氨气。再接着,教师用酚酞试液湿润的长条滤纸平铺于干燥管中,然后将干燥管的粗口端塞上橡皮塞,紧跟着用注射器吸取少量的浓氨水戳入橡皮塞,再让干燥的管竖直向上。最后,教师用注射器推入一点点浓氨水,学生立刻就能观察到滤纸在由下向上依次变红。

这个实验就很安全,没有氨气的污染,也没有药品的浪费,还可以让学生直接观测到微粒运动的过程。

二、探究基本实验,对接思维发展

对学生而言,教师将抽象的认知以实验的形式加以演示,他们就容易理解事物之间的变化与联系,这个理解的过程也是一个探究的过程,不是让学生将教材实验重做一遍,而是让他们深度思考一回。

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为例,教师首先是让学生仔细阅读教材中的有关内容,然后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实验的原理、步骤、注意事项,以激发对实验的渴望,让其在真正实验的时候能全身心地投入,能有的放矢地去检验认知。

学生讨论的问题,都是他们自己提出的。有小组问,哪种情况会收集不到气体;如在实验过程中发现水槽中的水变红,你认为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另一个小组就想方设法问出不同的问题来,这样他们的思考也就更深入了。他们问,哪些操作会使试管破裂;如果制取的氧气不纯,又会是哪些原因导致的。有小组问了,就有另外的小组来回答。他们在问与答中知道了在制取气体前必需要检验装置气密性,否则就难收集到气体;同时他们也知道在实验时试管口要放棉花,不放棉花的话水槽中的水会变红。当然,学生问的问题,都是基于他们自己的学情而提出的。比如就试管为什么会破裂这一问,学生就要去巩固第一单元给固体加热的正确操作方法,即排水法集气结束后,要先移出导管后熄灭酒精灯的原因。待在学生理清实验思路之后,教师再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操作。而这个操作的过程就是体验讨論成果的过程,也是解决学生自己疑虑的过程。

三、尝试家庭实验,对接生活体验

化学也是一门与生活紧密相连的学科,教师在设置实验的时候也要尽可能地与生活对接。一方面能让学生获得更鲜活的体验,另外一方面也能提升他们对化学的兴趣。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也可以这样说,生活即化学。有些有趣的实验可让学生在家里做,既能减少其找不到器材的困惑,又能给家庭增添浓厚的化学氛围。

比如教师布置这样一道习题,让学生探究雪碧中CO2的存在。学生听到这个实验立即就兴奋起来,原来自己喜欢的饮料里竟然有CO2。他们在回家的路上就在彼此讨论着怎么去做这个实验,学习化学的兴致一下子浓厚起来。在讨论中学生自然会想到要检测CO2的存在,就要了解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他们发现书上是这样写的,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能也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学生接着想,家里没有澄清石灰水,只有用小木条了。回家后,学生将半瓶雪碧轻轻摇晃,然后将一个燃着的小木条从瓶口放进去,接着发现木条熄灭了。尽管这个结果是预料之中的,但在第二天讲起来的时候,学生还是一脸兴奋。所谓家庭实验,没有教师的现场帮助,只有家长作为观众在旁边陪伴。这样的实验能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也能让他们的能力真正得到生长。家庭实验能更好地将家庭、学校与学生连接起来,并巧妙地形成一个整体。家长能参与学生的成长,也能见证他们的成长。

结束语

实验是学生了解外部世界的一个窗口,也是学生进行深度学习的一个窗口。做实验不仅是为解决问题,更是为了发现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使化学学习灵动起来。

猜你喜欢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
LabVIEW下的模拟电路实验教学创新对策
基于科学探究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探索
网络与云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复变函数级数展开的可视化实验教学
复变函数级数展开的可视化实验教学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初探
初中化学课堂个性化有效提问策略
试论农村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教学瓶颈及解决策略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