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冈丝弦研究述评

2019-10-07 12:28戴玲艳
艺海 2019年7期
关键词:丝弦曲艺

戴玲艳

〔摘 要〕武冈丝弦作为一种地方性民间曲艺,具有独特的地域特色和较高的艺术价值。武冈丝弦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受到关注,尤其是2011年被列入全国第三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后,其理论研究成果有了新的突破。笔者对这些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整理,总结出武冈丝弦近年的研究动态,以期为研究武冈丝弦的学者提供一份参考资料。

〔关键词〕丝弦;武冈丝弦;曲艺

武冈丝弦是流传于以武冈为中心及周边邵阳、隆回、洞口、城步、新宁等县地的一种民间曲艺,是湖南丝弦的重要分支。20世纪五六十年代,随着民族民间音乐收集与湖南音乐普查工作的开展,武冈丝弦这一曲艺艺术也出现在学者们的视野。1978年,第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文艺政策拨乱反正,曾被一度中断的曲艺学术研究又重新焕发生机。《中国曲艺音乐集成·湖南卷》(上、下)以及《中国曲艺志·湖南卷》等几部集成志书中记载的关于武冈丝弦的形成、艺人介绍、曲目类型及谱例等内容,成为武冈丝弦研究工作的重要资料。随着武冈丝弦先后于2006年、2011年成功申报湖南省第一批与全国第三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后,其学术研究成果出现从音乐本体、美学视角、传承发展以及其他等诸多类型。笔者选取中国知网、读秀、超星、移动图书馆等检索平台中涉及武冈丝弦研究的相关著作十余部和二十篇期刊文章等资料作为研究对象,经系统化地整理与分析,将其研究发展分为萌芽期、发展期以及繁盛期,并对其进行归纳总结,旨在概括出武冈丝弦学术研究的历史脉络与发展趋向。

一、萌芽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收集整理民族民间音乐的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展开。武冈丝弦作为一种曲艺艺术形式,是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时期(20世纪50-70年代)关于武冈丝弦的研究成果,笔者在上述检索平台未查询到其专业性的著作,但以下著作中的部分章节关于武冈丝弦的记述,对武冈丝弦的研究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由湖南文化事业管理局音乐工作组整理、湖南人民出版社于1955年出版发行的《湖南丝弦音乐》是目前记录湖南丝弦音乐较早、并附有曲目谱例的著作。书中附有朱之屏的文稿《湖南丝弦音乐介绍》,对湖南丝弦的界定与源流问题做了考证,另对丝弦流行的原因及区域、分类等问题进行了阐述,认为武冈丝弦这一湖南丝弦的分支,音乐上与四川清音确实有一定的关系;但是从长江下游传来的说法更具说服力。书本还记录了邵阳武冈丝弦《摘葡萄》《獨对孤灯》《鸳鸯自叹》等曲目,是一份对研究武冈丝弦形成、曲目、分类等问题有着重要意义的著作。1960年出版的《湖南音乐普查报告》是1956年中国音乐研究所对湖南省音乐所做普遍性调查后编写的报告。全书歌曲、风俗音乐、歌舞音乐、说唱音乐、戏剧音乐、器乐及宗教音乐七个类别中的戏剧音乐部分对丝弦(又称老丝弦或丝弦戏),这一主要流行在湖南城市中的一种戏曲清唱形式的历史沿革、艺人种类、唱腔分类等内容做了记述,其中小调丝弦的《喜报三元》《闹五更》、牌子丝弦的《越调》《满江红》、丝弦戏的《双下山》《秋江》与过场牌子的《全八板》等曲牌与剧目依旧现存于武冈丝弦音乐中,其中武冈地区的《十字调》丝弦唱词出现在此书,并做了录音。这两本著作为武冈丝弦后续的研究工作提供了文献参考。

这一时期,在党中央对民族音乐普遍调查与收集工作的重视下,武冈丝弦的研究进入了初步阶段。关于武冈丝弦的形成,我们需究其湖南丝弦的源起。虽然湖南丝弦的传入年代,也缺乏可考的证据①;但从“上江说”与“下江说”两种说法上看,四川清音与湖南丝弦二者即使存在曲牌名相同、曲调相似的情况。但据胡度《关于四川清音》一文中:“清光绪年间,以叙府(今宜宾)泸州一带最为流行……”②。记载湖南丝弦可能要比四川清音早至少一百多年出现,因此认为从四川传来的“上江说”不成立。而从长江下游地区传入的“下游说”则较为可靠,并且笔者在实地考察过程中,对武冈丝弦省级传承人邓星艾老师进行采访时,邓老对此说道:一是历史上曾经有过江西填湖南的大迁徙,自然他们也将那边的生活习俗和地方音乐一并带入,如江西民歌《斑鸠调》对武冈丝弦的《悄悄话》、江西弋阳腔对武冈丝弦的《王昭君》《浪淘沙》等都有着一定的影响。二是武冈历来为侯国、军、路、府、州、县治,其历史璀璨、文化辉煌,因此驻军及其家属以及吸引过来的生意人们将他们的音乐带到了武冈,如《反闹五更》《三月踏青》就是武冈丝弦老艺人李安石(人称石娘娘)于1947年向一位军官太太(扬州人)学的。还有如《卖杂货》《带起满妹子回》等音乐则是外来商人丰富武冈丝弦曲牌曲调的佐证。三是清末,由于列强的入侵,战争频发,使得长江中下游一带繁华城市中的许多歌伎为躲避战乱,逃生至相对安定的武冈暂时栖身,为武冈丝弦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条件。听说《扬州相思》《月朗风清》可能就是这个时候传入的。

综上,武冈丝弦在这一时期的研究以记述与整理为主,这些文献在一定程度上对武冈丝弦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但结合笔者的实地调查,并依据相关知情人透露,因特定历史发展时期,造成了这一时期部分专门性武冈丝弦研究资料的缺失;这对武冈丝弦延续性发展有了一定的阻碍,但同时也对武冈丝弦研究的后续工作提供了诸多可能。

二、发展期

1979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和中国音乐家协会联合发出《收集整理我国民族音乐遗产规划》的通知,要求全国各地重新启动收集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工程;随后以中国音协原主席吕骥同志为首的一大批学者致力于收集、整理全国各民族、各地区的音乐工作中。《中国曲艺音乐集成·湖南卷 》(上、下)此书从宏观、整体的角度阐述湖南地区曲艺艺术的概貌。汉族部分第一类丝弦小调,从时间上概述了湖南丝弦的发展历程,从音乐本体对曲牌体与板腔体结构、牌子与小调丝弦等种类、坐唱与站唱等演唱形式、伴奏乐器、腔词关系等内容进行阐述与分析,在人物介绍中对武冈丝弦艺人张坦宜、李国珍、杨瑞详有着较为详细的记录,并收录武冈丝弦艺人杨瑞祥先生演唱的《兰房调》《探亲调》《跷板》《徵板》等丝弦曲目。

俗话说:“盛世修志。”诞生于良好社会生活环境和条件下的《中国曲艺志·湖南卷》以及在此基础上编订的《湖南曲艺音乐集成》记载了湖南丝弦来自江浙一带,后因地理位置、经济文化交流、各地方言差异等原因,产生了一系列分支,如长沙丝弦、常德丝弦、武冈丝弦、浏阳丝弦等,还将丝弦归为湖南曲艺歌唱与说颂类别中的说唱类曲种。地方志:《武冈县志》(1997年)民间艺术曲艺部分中记载:“明成祖永乐二十二年(1424),岷王朱楩迁徙至武冈,嗣后王府即派员往苏杭一带招募女乐歌伶,江浙地方的丝弦音乐随之传入武冈……”③。关于武冈丝弦的形成、发展的叙述,成为很多学者研究武冈丝弦形成于明朝、音乐受长江中下游音乐影响的参考依据。这一系列成果的问世,汇集了学者们的心力与智慧,为我国丰富多彩的曲艺艺术及地方民间音乐的研究开启了新的纪元。

这一时期(20世纪80年代-21世纪初),我国的曲艺艺术与戏曲等民族民间艺术一样深受政府的重视与人民的欢迎。虽然这一阶段还没有武冈丝弦的专题性研究成果,但是随着民间艺人说唱交流会的开展、丝弦收集整理工作会议的召开、群众艺术馆专业干部的培养等一系列工作的实施,使得丝弦音乐拥有新的生命力。从此,武冈丝弦音乐的研究之路也正向前迈进。

三、繁盛期

2006年与2011年武冈丝弦分别成功申报湖南省第一批与第三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学者们开始对这一具有丰富学术与审美价值的曲艺艺术做专题性的学术研究。

音乐本体的学术研究主要有刘国平《湘西南武冈丝弦初探》(2011年)、刘国平《武冈丝弦艺术特征》(2012年)、《民间音乐艺术瑰宝——武冈丝弦初探》(2013年)、王静《湖南武冈丝弦探析》(2013年)、王蓉芳与安炜成《武冈丝弦<武冈是个好地方>的音乐特征分析》(2016年)、郑爱华《武冈丝弦艺术研究》(2010年)和《武冈丝弦艺术特色及表现手法探究》(2017年)、唐佳乐《浅谈武冈丝弦的艺术特征与表现形式》(2018年)等。其中,王蓉芳、安炜成《武冈丝弦<武冈是个好地方>的音乐特征分析》(2016年)一文选取武冈丝弦新腔作品《武冈是个好地方》作为实际研究案例,立足于作品的音乐特征进行分析,从作品的曲牌、旋律、调式调性及伴奏乐器四个方面进行论证,展示武冈丝弦的艺术魅力,为今后研究武冈丝弦作品的学者们提供一份有价值的参考。李虹、荣博得《武冈丝弦的审美特征初探》与郑爱华硕士学位论文《武冈丝弦艺术研究》都对武冈丝弦的种类按曲调分为牌子丝弦与小调丝弦进行分类与阐述,并都选取《打扫街》《瞎子腔》《渔家乐》《独坐绣楼》等几个谱例在音乐上从曲调糅合与转调、节奏重叠与旋律重现、唱词的雅俗与多样性及其念白的处理进行分析、最后肯定武冈丝弦的价值,是武冈丝弦音乐本体研究的开端。而唐佳乐《浅谈武冈丝弦的艺术特征与表现形式》(2018年)一文则选取《摘葡萄》《鬧五更》《双下山》《跌落金钱》《城墙谣》等曲目做具体的音乐形态分析,分别阐释牌子丝弦、小调丝弦、戏曲丝弦、间奏曲牌及其新腔丝弦的音乐风格、调式调性、曲牌特点及其唱腔方面的独有特色,是音乐形态研究的一大进步。李虹《非遗视野下的湖南地方传统音乐文化研究》(2014年)收录包括武冈丝弦在内的8种地方传统音乐事物,它主要从武冈丝弦的形成与发展、武冈丝弦的人文地理环境之概述;武冈丝弦的种类、音乐形态、唱腔、表演形式、突出的戏剧因素等艺术特征;武冈丝弦艺术的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性与实践意义、生存现状、传承之路做了系统的阐述,是目前为止武冈丝弦研究中较为全面的一份参考资料。

武冈丝弦丰富多彩的内容、深厚的音乐文化与美学意蕴,吸引了部分学者从美学角度去探索武冈丝弦的艺术魅力。刘叶波《生态美学视野下的武冈丝弦》(2017年)一文肯定了武冈丝弦与当地人民、生态环境构成的和谐、平衡的审美关系;认为武冈丝弦作为一种传统文化的具体事物,它的音乐形式与其他传统事务一样,具有生态性、活态性、传承性和流变性;并分别从武冈丝弦源流及其发展、艺术内容以及伴奏乐器所呈现的不同的生态美,展现出武冈这一地区特有的生态音乐文化之美,从而确定了武冈丝弦具有的丰富社会、历史、艺术及其审美价值。次年发表的《论武冈丝弦的生态美学思想》(2018年)与郑爱华《基于生态美学视角下对武冈丝弦的分析》(2017年)两文在对生态美学的概述、武冈丝弦其蕴含的唱词内容、伴奏乐器的生态美武冈丝弦源流及其发展、艺术内容以及伴奏乐器所呈现的不同的生态美的内容大同小异,后文篇幅中增加了武冈丝弦已有的保护和应有的保护之内容。

近年来,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全面展开,考察曲种生存状态与传承保护之热度有增无减。武冈丝弦这类的学术研究成果包括曾艺《武冈丝弦的传承与发展》(2008年)、伍光辉和王帅兰《论武冈丝弦的传承策略》(2014年)、郑爱华《湖南武冈丝弦的现状分析及传承思考》(2017年)、罗群《武冈丝弦的价值与传承保护研究》(2017年),刘大坚《湖南武冈丝弦的现状分析及发展思考》(2016年)与向云驹《略议曲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若干问题——以湖南武冈丝弦为例》(2012年)两篇文章从武冈丝弦传承保护目前所存在的问题着手,进而为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对策。而郑爱华《武冈丝弦在地方院校教学中的实践研究》(2018年)则是通过武冈丝弦引入地方院校教学中的必要性、在地方院校非专业教学中实践的重要性以及地方院校专业教学中实践的设想三个方面对武冈丝弦在地方院校教学的运用以及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保存探求一条新路,是武冈丝弦非遗进校园传承发展之路的实践性研究。

关于武冈丝弦的保护,近年来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也已经做出了一些努力,如2006年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领导小组;2011年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办公室;2012年成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等。这些工作的实施对武冈丝弦的保护与传承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笔者基于实地调查,对武冈丝弦的传承发展还提出一些实质性的建议与思考:第一,政府行为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作用就好似“导航仪”,引导着文化产业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因此,笔者认为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招纳专业研究、创作人员,加大研究与曲目创新力度,以解决武冈丝弦研究中存在的资料收集不全面、研究思路不健全、专业研究与创作人员以及研究方法不完善等问题。第二,任何一种舞台形式艺术的发展都与“观众”有着密切的联系,重视夯实群众基础、重建受众群体是武冈丝弦这一以舞台演出为主的曲艺形式发展不可忽视的问题。第三,丝弦艺术工作者是振兴和发展武冈丝弦的关键因素。以人为本、解决好丝弦工作者的工作问题,是解决目前武冈丝弦的传承与发展面临着的后继无人近况的关键因素。第四,将武冈丝弦与市场化运作有机的结合起来。笔者认为如果可以将武冈的传统丝弦艺术与新宁的自然人文景观相结合,并搭建好丝弦演艺人员与旅游景点的良好协作关系,将是一个双赢的项目。第五,“人”是受教育的主体,要想把丝弦发展、推广好,就必须要跟教育结合起来。将武冈丝弦纳入学校音乐课程、考虑是否将其纳入高考加分项目是传承发展武冈丝弦最直接有效的方式。

此外,李峥嵘、赵小平《旧时王谢女伶调,武冈传承赋新生——武冈丝弦非遗传承人邓芷鹤访谈录》(2018年)采用访谈的方式对传承人邓芷鹤老师进行采访,并将其访谈的内容以问答的方式进行写作,通过整理主要呈现出武冈丝弦的渊源与音乐特色、价值与教育功能、困境与内外成因、保护传承与创新等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典 下》(2012年)第718页中介绍了武冈丝弦这一曲艺形式,说明武冈丝弦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占据着自己的一席之地。由刘虎云、邓星艾主编、武冈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于2012年出版发行的《武冈丝弦音乐集成》曲谱集,收录了按牌子丝弦、小调丝弦、戏曲丝弦、间奏音乐、新腔丝弦分类的武冈丝弦曲目共200余首,其中《西宫词》《喜报三元》《隔河相思》《武冈是个好地方》《忆秦娥 穿城河游春》等是人们熟知并喜爱的曲目。目前这本曲谱集已被用于武冈市老年大学武冈丝弦课程的教学用书,悠扬婉转的丝弦旋律给予他们精神享受与生活乐趣的同时,也充分体现了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社会价值。

一个地方的传统音乐文化隐喻着这个地区人民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反映了群众的精神与现实生活,体现着这个地域的人文情怀与文化底蕴。武冈丝弦这一历史悠久的艺术形式,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饱含着丰富的社会功能与文化内涵。关于武冈丝弦音乐的专业性研究是自2006年武冈丝弦被列为湖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后,学者们开始着手并从音乐本体、美学、传承发展、教育教学等几个研究层面对武冈丝弦进行系统的调查与研究,但是在关于武冈丝弦源起与形成过程问题的探索上,仍然缺乏从历史、文化、音乐曲牌特点与板式变化等多个角度真正厘清它与元杂剧、南曲、小令、江南絲竹音乐之间渊源关系的学术研究成果;其次,武冈丝弦的演唱形式、文本、音乐曲牌曲调、板式变化等系统的音乐本体分析,也是目前武冈丝弦研究需要重视的若干方面。最后,“人”在音乐艺术的发展过程当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但从目前看来针对于武冈丝弦剧团、传承主体、受众群体等的调查研究几乎还处于空白的状态。因此,笔者认为学者们可以从上述几个方面展开更深入的研究,从而真正做到对武冈丝弦的全面性关注,这不仅完善了我国传统丝弦乐的系统化研究,同时更是对我国民族民间音乐整体化研究的一个有益补充。

注 释:

①湖南省文化局音乐工作组.《湖南丝弦》[M]长沙市:湖南人民出版社,1955年:第5页。

②湖南省文化局音乐工作组.《湖南丝弦》[M]长沙市:湖南人民出版社,1955年:第5页。

③武冈县志编纂委员会.《武冈县志》[M]北京市:中华书局出版社,1997年: 第586页。

参考文献:

[1]湖南省文化局音乐工作组.《湖南丝弦》[M]长沙市:湖南人民出版社,1955年:第5页。

[2]武冈县志编纂委员会.《武冈县志》[M]北京市:中华书局出版社,1997年: 第586页。

猜你喜欢
丝弦曲艺
思诗史为曲艺批评与创作赋能
发掘消失的明代曲艺——《金瓶梅词话》所载明代曲艺探赜
南国冬日暖总闻丝弦声
曲艺名城张家港 曲苑魅力扬四方
钢琴组曲印象常德
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
——以石家庄丝弦为例
河北深州西辛庄村:“老丝弦”焕新生
媒体时代曲艺批评应以曲艺活动为中心
浅谈曲艺的创作与表演
湖南辰溪丝弦的音乐形态与表演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