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生活教育中的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思考

2019-10-07 12:57周德美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9年30期
关键词:幼儿学前教育常见问题性格

周德美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社会和家庭也越来越重视培养人才,人们同时也越来越关注幼儿的学前教育。幼儿园的生活教育是儿童人格和习惯形成的重要阶段。本文以当前幼儿教育中的问题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提出了一些思路和方法,希望对我们的学前教育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幼儿学前教育 常见问题 策略 性格 习惯 创新能力

引言

学前阶段是孩子性格和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发展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孩子后续的成长与发展,但是在我们的传统教学理念,依然还存在灌输式教学的情况,造成幼儿及家长对学前教育的担忧与困扰,甚至出现个别家长用家庭教育代替了幼儿园进行学前教育。传统的灌输式教学过于注重孩子文化知识的理论学习,造成对孩子潜力挖掘的不足甚至是忽视,教师不能满足孩子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例如,教师在教授唐诗这部分知识的过程中,往往要求幼儿死记硬背,而不解释其内涵,造成幼儿学习兴趣的降低,甚至产生抵触情绪。不利于幼儿身心健康的良好发展。

一、现代幼儿园生活教育中的常见问题

1.掌控式的教学依然能存在

学前阶段的孩子普遍年龄较小,自制力较差,普遍不好管理。所以,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通常都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过于强调课堂纪律。直接反映出传统教学观念的思想固化,教师本位的思想依然很严重。其次,也不排除部分教师虽然知道幼儿的习惯和性格,但却为了减轻自己的教学负担而疏于管理,不愿抛弃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

2.家庭教育与校园教育存在脱节

学前阶段的孩子普遍好奇心重、活泼好动但是却有很强的接受能力,但是孩子的区分是非对错的能力还不足。而幼儿教育的主要环境除了校园就是家庭,但是由于部分家长教育理念还比较落后,和教师的教学理念之间还具有一定得差距。其次,家长与教师直接缺乏必要和充分的沟通,这些因素给我们的幼儿教育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困扰,造成幼儿管理的困难。

二、幼儿园生活教育中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策略分析

1.注重良好社交习惯的培养

在进行幼儿教育的过程中,社交是非常重要的环节,良好的社交能够有利于幼儿综合素质的发展。所以,做好幼儿的社交工作,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社交习惯,对幼儿的全面和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实际的幼儿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创建良好的教学情境来增强幼儿的社交体验,例如,在教学中可以通过买东西、问路、请求别人帮助等方式来构建对应的教学情境,通过幼儿与他人的交流来增强幼儿掌握请、谢谢、对不起、您等基本术语,为幼儿良好的社交能力的养成打下基础。其次,良好的道德习惯对于幼儿的成长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幼儿教师可以通过家园合作的方式对幼儿进行道德教育,让他们认识到家长的辛苦与不易,从而改变自己,促进学生孝敬长辈,礼貌待人等良好道德习惯的养成,为幼儿打下良好的道德习惯和道德基础。

2.注重启发式教学的应用

幼儿阶段的孩子其智力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这个阶段的孩子普遍具有很强的接受能力。因此,在学前教育阶段我们的教学应该采用启发式教学法,通过对幼儿的启发来促进幼兒的全面发展;而启发式教学的核心思想是,要求教师要注重幼儿的个性化发展,要发掘幼儿的天性与专长,并注重对幼儿学习兴趣的培养。其次,教师可以采用情景教学法以此来提高幼儿的课堂注意力。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给予孩子及时的鼓励,鼓励幼儿进行交流与对话,让孩子能够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和需求,从而促进教师对幼儿需求与心理变化的及时掌握。最后,教师要重视对孩子的创新能力培养,为幼儿后续的学习打下牢固的基础。

3.注重树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中,过于强调教师的主体地位,而不重视甚至是忽视了学生的地位。对学生的教育也只是一味的要求幼儿要听话不能调皮等。对孩子的个性需求也不够重视。这种落后的教育理念限制了我们学前教育水平的提升,也不利于幼儿未来的发展。而要提高我们幼儿学前教育的水平就必须丢弃传统的教学理念,在我们进行幼儿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要坚持幼儿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教师要以这一理念为指导完成对幼儿的启蒙教育。所以,在我们的幼儿教育中一定要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关心幼儿并鼓励幼儿的个性化发展,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4.注重校园与家庭的合作与交流。

校园的学前教育与家庭教育对幼儿的性格及幼儿习惯的养成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解决当前家庭教育理念与校园教育理念之间的差距,是推进我们幼儿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我们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如果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教育理念相协调, 那么对我们的幼儿学前教育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反之就会给我们的幼儿学前教育带来一定的阻力。所以,加强校园与家长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就显得十分必要,通过沟通教师就可以全面了解幼儿的情况,有利于教师的教育教学,也有利于孩子的教育与成长。我们可以通过家长座谈或者是亲子活动等方式来加强沟通,通过这些活动不仅增进了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感情, 也可以让父母对幼儿在校园的教学情况和生活情况有一个充分的掌握。

结语

总而言之,幼儿阶段是幼儿性格和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发展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孩子后续的成长与发展。为了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同时为幼儿的后续发展打下牢固的基础, 我们应该重视对幼儿创新能力的培养, 重视我们的学前教育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于雯.幼儿学前教育教学中常见问题和对策初探[J].好家长,2017(48).

[2]曹雪媛.幼儿学前教育教学中常见问题和对策的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7(18).

[3]何淑贤.幼儿学前教育教学中常见问题和对策的研究[J].新课程(上),2017(6).

[4]毕雁南.幼儿学前教育教学中常见问题和对策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7(5).

[5]马莉.幼儿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学园,2017(10).

猜你喜欢
幼儿学前教育常见问题性格
猫的性格爪知道
浅析新课程理论下幼儿学前教育现状和对策的研究
机械自动化设计与制造的常见问题分析
公路工程监理存在的问题和一些改进措施
刍议幼儿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现状及对策
情感开发幼儿学前教育的桂冠明珠
你的性格像《哆啦A梦》中的谁
性格描绘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