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胃功三项评价功能性胃肠病应用药物联合心理治疗的效果

2019-10-08 09:01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胃肠病功能性心理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 洛阳 471000)

功能性胃肠病是一组由诸多不同因素导致的常见的临床疾病,将会在较大程度上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1]。目前临床中关于该疾病的发病机制尚未具有统一定论,但诸多医生认为与基因、环境等因素具有密切关联[2]。目前临床医生多采用药物联合心理干预治疗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能够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3]。本文探讨功能性胃肠病应用药物联合心理干预治疗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5月~2018年10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12例功能性胃肠病患者,依照患者就诊时间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56例,男33例,女23例,年龄为29~64岁,平均(46.5±4.9)岁,其中20例为功能性消化不良,26例为肠易激综合征,10例为功能性便秘,病程为1~4年,平均(2.5±0.1)年;试验组56例,男32例,女24例,年龄为30~64岁,平均(46.9±5.1)岁,其中21例为功能性消化不良,27例为肠易激综合征,8例为功能性便秘,病程为2~4年,平均(2.9±0.1)年。家属在了解相应的治疗方式后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经病理诊断均符合功能性胃肠病标准[4];未患有心、肝、肾等合并症。排除标准:对实验药物过敏;存在胃部手术史。

1.2 方法

患者入院后,分别对两组患者予以抗酸药物、胃黏膜保护与促胃功能药物等基础治疗。

对照组予以药物治疗,例如使患者服用替普瑞酮胶囊(卫材(中国)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93656),3次/d,每次50 mg,于饭后服用;并服用盐酸伊托必利片(苏州爱美津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0977),3次/d,每次50m g,于饭前服用,对于便秘患者需要增加聚乙二醇(重庆赛诺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1086),若腹泻则需要增加止泻与肠道菌群调节类药物,连续服用2周。

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心理护理:与患者商定护理时间,对患者进行健康宣导,使其明确疾病的相关知识,并告知其按时服药与参加心理护理的重要性,以便能够提升患者的治疗与护理依从性。同时还需要依据患者的实际心理与疾病情况为其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从而提升其康复信心;若患者症状较为严重,则可对其予以催眠护理,以便使患者养成良好习惯,使其获得强化治疗效果。

胃功能三项检测:告知患者晨起空腹,抽取其4 mL静脉血,进行离心处理后取上层清液,按照相关的试剂说明进行检测,以明确患者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值,进而计算出胃蛋白酶原比值(PGR)。

1.3 观察指标

治疗前与治疗2周后汉密顿焦虑(HAMA)评分、抑郁(SDS)评分情况,依据汉密顿焦虑量表[5]评价焦虑情况,总分大于29分为严重焦虑,21~28分为显著焦虑,14~20分为存在焦虑;7~13分为可能存在焦虑,低于7分则无焦虑;依据抑郁评分量表评价抑郁情况,53~62分为轻度抑郁,63~72分为中度抑郁,73分以上为重度抑郁。治疗前与治疗2周后的生活质量评分,运用国人普适量表(QOL35)[6]评价。临床治疗效果,显效:症状消失,6个月内无复发;有效,临床症状改善,6个月内出现复发现象;无效,临床症状未缓解,停止治疗后即刻复发。胃功能三项检测结果。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患者治疗前后HAMA与SDS评分情况比较(见表1)

表1 患者治疗前与治疗2周后HAMA与SDS评分情况比较 分

2.2 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见表2)

表2 患者治疗前与治疗2周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分

2.3 临床治疗效果(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例

2.4 两组患者的胃功能三项检测结果比较(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的胃功能三项检测结果比较

3 讨论

功能性胃肠病是一组较为复杂的临床疾病,诸多医生一致认为与基因、环境等因素相关,并且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可知,该疾病的发生亦与心理因素具有较大关联,主要原因在于随着心理不良情绪的程度增加,患者的肥大细胞倾向于脱颗粒,从而对患者的消化道黏膜的正常功能造成不良影响,进而较易导致患者发生胃肠疾病[7]。基于此,临床医生多采用药物联合心理干预的方式进行治疗。但在进行药物治疗前,临床医生多对患者进行胃功能三项检测,临床中将胃功能三项检测作为诊断早期胃癌的有效手段,该种方式具有无创、无痛、安全、经济等优势,采取此种检测方式能够有效的明确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值,进而计算出胃蛋白酶原比值(PGR),从而可作为界别不同功能性为疾病的主要指标,在明确患者的疾病类型后方可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采用替普瑞酮胶囊、盐酸伊托必利片等药物能够在较大程度上缓解患者的不良临床症状,从而在较大程度上缓解患者的痛苦;对患者联合心理干预治疗能够有效的排除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并且能够使患者了解心理护理干预的重要性,使其树立坚定的康复信心,以便能够能够积极配合治疗。同时对患者进行胃功能三项检测,能够明确患者的疾病情况变化,便于采取针对性的治疗。依据实验结果可知,患者的HAMA、SDS评分明显降低,并且生活质量评分显著提升,主要原因在于药物治疗能够有效的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从而避免患者对自身病情过度担心,同时联合心理干预能够在较大程度上使患者摆脱不良心理情绪,从而能够积极配合治疗,进而有效的提升了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本文认为以胃功三项检查结果作为评价指标,使得应用药物联合心理治疗功能性胃肠病效果显著,不仅能够提升临床治疗效果与生活质量,同时能够有效的缓解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可作为今后治疗功能性胃肠病的首选联合方式。但临床医生仍然需要加强对此种治疗方式的研究,以便能够更进一步的提升患者的预后质量,使其能够积极面对疾病,从而提升治疗效果,消除不良心理情绪。

猜你喜欢
胃肠病功能性心理
基于十二指肠异常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研究进展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胃肠病学》征订启事
心理小测试
《胃肠病学》征订启事
《胃肠病学》征订启事
心理感受
一种功能性散热板的产品开发及注射模设计
舒肝解郁胶囊在功能性胃肠病中的治疗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