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时间对新鲜冰冻血浆的质量参数影响

2019-10-08 09:01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凝血因子冰冻全血

(商丘市中心血站,河南 商丘 476100)

新鲜冰冻血浆(Fresh frozen plasma,FFP)是血液在采集后6~8 h内分离,-50℃迅速冷冻,-30℃中保存1年,包含几乎全部凝血因子(不稳定因子FⅤ和FⅧ),新鲜冰冻血浆主要包含免疫球蛋白、凝血因子及血浆蛋白,主要治疗和预防出血性疾病、凝血性疾病及大量输血导致的凝血功能障碍[1-3]。目前我国医院尚未全面实行冷链箱,无法对血浆应用全程监控,血浆的不稳定性及融化后不及时输注严重影响临床治疗效果[4]。研究表明多袋血输注时间多为190~330 min,无法证明所输血液是否符合存放要求,超出时限的血液是否应当报废,是目前无法解决的事情[5]。本研究收集100份输血科发出的血浆,分析不同时间点的血浆凝血因子及凝血功能,旨在探索不同时间对新鲜冰冻血浆的质量参数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6年12月~2017年6月100份输血科发出的血浆,所有血浆均来源于中心血站采集的无偿献血者,并完全合格血浆。无偿献血者年龄选取18~22岁,采取3 300 g,15 min低温离心,所有血浆均采用虹吸法制备,每份要求血站留取15~20 mL。-20℃保存。

1.2 方法

37℃血浆融化仪中融化100份新鲜冰冻血浆,融化后的冰冻血浆于超净台中,遵循无菌操作对其进行分袋处理,共6袋,分别室温下放置0 h、0.5 h、2 h、4 h、8 h、12 h,分别对应对照组、实验组A、实验组B、实验组C、实验组D、实验组E。因不同人血液成分基础值有较大波动,故以同一血浆标本在室温下放置0 h 为对照组,排除个体差异的干扰。实验中主要仪器及试剂血浆融化仪(NAI-XYJ,上海那艾精密仪器有限公司),生物安全柜(1300 系列 II 级 A2 型,赛默飞公司),全自动血凝仪(CS-2000,日本SYSMEX公司),PC,ATⅢ,FⅤ和FⅧ凝血因子试剂盒等均由sigma公司生产。凝血因子FⅧ∶C、凝血因子FⅤ∶C、抗凝血酶( AT) 和蛋白C( PC) 均采用sigma公司生产试剂盒检测,凝血酶原时间( PT)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 、纤维蛋白原( FIB)均采用全自动凝血分析仪进行检测。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对照组与实验组凝血因子变化情况(见表1)

2.2 对照组与实验组凝血功能变化

0.5 h、2 h、4 h、8 h、12 h后的PT、APTT、Fbg及INR与0 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对照组与实验组凝血因子变化情况

注:1)与对照组比较,P<0.05

表2 对照组与实验组凝血功能变化

3 讨论

新鲜冰冻血浆是目前医院常见的血液成分,主要治疗和预防出血性、凝血性疾病或大量输血导致的凝血功能障碍,同时也有利于提高患者的血浆蛋白水平[6]。《临床输血技术规范》指出37℃水浴后的新鲜冰冻血浆应当最多在室温放置2h输注,即使不能2h之内输注应当低温(2~6℃)保存24h之内。但冷链箱无法在临床普及,因此临床科室执行具有一定的困难。目前,室温放置时间对新鲜血浆质量的影响尚无权威研究[7]。凝血酶原时间( PT) 是外源性凝血系统筛选试验,主要反映凝血因子Ⅱ、Ⅴ,Ⅶ、Ⅹ和纤维蛋白原的功能与水平,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是内源性凝血系统筛选试验,主要反映凝血因子Ⅷ、Ⅸ、Ⅺ功能与水平,纤维蛋白原( FIB)是凝血过程中主要蛋白质,以上指标均能够反映血浆凝血功能。凝血因子Ⅴ为不稳定因子,容易降解,凝血因子Ⅶ和Ⅷ在不同时段制备差别较大,半衰期为8~12 h,随着融化后时间的延长将不断下降,直至完全失去活性[7]。

本研究显示,PT、APTT、Fbg及INR在0.5 h、2 h、4 h、8 h、12 h均与0 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T为外源性凝血系统,主要反映Ⅱ、Ⅶ、Ⅹ等凝血因子,12h之内无变化。表明外源性凝血因子多为稳定因子。Fbg可能是特殊的稳定结构导致12 h之内无变化。但APTT随时间的变化与陈敬银等[8]报道的不一致,可能原因分析为本研究所有100例血浆均为未经滤白全血虹吸法制备的。国外学者[9]报导全虑白全血制备血浆与非虑白全血制备血浆相比较,能够减弱止血功能的细胞微粒。

凝血因子Ⅴ和Ⅷ均为不稳定因子,体外时间越长活性降低越多。本研究发现,放置8h后凝血因子Ⅷ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能与半衰期具有一定的关系。与陈敬银[8]报道较为一致。本研究还检测了37℃水浴后的新鲜冰冻血浆的AT和PC活性,超过8 h的AT和PC活性明显降低。输注新鲜冰冻血浆不仅能够增加促凝因子,还增加抗凝血因子,输注新鲜冰冻血浆不仅仅只有止血功能。国外研究报道,全血采集后24 h后分离血浆检测生物学效价与8 h分离血浆的凝血因子Ⅷ略有下降,其他成分(PC、PS及AT)无变化,但与本研究中放置12 h的AT、PC、FⅧ∶C 下降的结果不一致,可能与解冻过程相关。

综上所述,37℃水浴后的新鲜冰冻血浆放置8 h后AT、PC等抗凝成分和FⅧ∶C促凝成分均减少,APTT、PT、INR、Fbg甚至放置12 h之内基本无变化。

猜你喜欢
凝血因子冰冻全血
控制冷沉淀凝血因子在室温下制备时长的临床意义
献血间隔期,您了解清楚了吗?
全血超量采集原因分析及返工制备可行性分析
不足量全血制备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的研究*
了不起的冰冻动物园
少见凝血因子缺乏症3例
1例凝血因子Ⅻ缺乏症个案分析并文献复习
冷沉淀凝血因子临床应用调查分析
冰冻的情感
冰冻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