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宫素联合宫腔下段放置双腔球囊在引产中的应用分析

2019-10-08 09:01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双腔宫素生理盐水

(三门峡市中心医院,河南 三门峡 472000)

引产是指妊娠12周之后,因胎儿或者母体方面的原因,终止妊娠的益处大于继续妊娠,须用人工方法诱导子宫收缩而结束妊娠[1]。据引产的孕周,将引产分为中期妊娠引产(14~28周)与晚期引产(28周以后),当孕妇具有阴道分娩的条件且未自然临产,可进行引产。但临床大多数需要引产患者的宫颈的条件不成熟,引产成功至关重要的因素是临床促宫颈成熟的效果[2]。临床上常规应用小剂量的缩宫素来促宫颈成熟,但一些药物的应用会伴有较严重的并发症,如普贝生可致羊水栓塞。近年来,引产术逐渐开始应用双腔球囊来促进宫颈成熟,且效果明显、引产率高。本研究旨在探究分析缩宫素联合宫腔下段放置双腔球囊在引产中的应用效果,现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2月~2018年2月于三门峡市中心医院治疗的160例需引产分娩的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80例。所选患者均同意参与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该160例均符合引产标准,均为单胎。排除标准:排除高血压合并其他重要脏器功能障碍的患者(心脏、肝脏、脾脏、肾脏等),排除其他慢性疾病患者,排除认知障碍的患者,排除阴道分娩禁忌患者,排除缩宫素药物过敏患者。观察组中患者年龄22~34岁,平均(28.39±3.22)岁;孕周27~42周,平均(37.53±2.13)周;对照组中患者年龄22~31岁,平均(27.21±3.05)岁;孕周28~41周,平均(39.38±1.06)周。两组患者在年龄、孕周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缩宫素促宫颈成熟(2.5U缩宫素+500mL生理盐水进行静脉点滴输注),专门的护理人员观察患者情况,依照宫缩状态调节用量及点滴速度,最大滴速不可超过48滴/min。观察组患者采用缩宫素联合宫颈腔下段放置双腔球囊促宫颈成熟:患者取仰卧位,进行常规的消毒、铺巾,应用阴道窥器将宫颈暴露之后,使用卵圆钳将双腔球囊导管插入患者宫颈至宫颈口,将40 mL生理盐水注入子宫球囊中,轻且缓慢的牵拉导管使子宫球囊紧压宫颈内口,阴道球囊置于宫颈口外,向阴道球囊输注生理盐水20 mL。检查确认两球囊置于宫颈内外后,取出阴道窥器。依次向两球囊输注生理盐水,每次10 mL,直至双球囊液体容量均达到 ,将球囊导管紧贴患者的大腿内侧以便固定。放置双腔球囊12 h后实施人工破膜,于破膜1 h后输注缩宫素(2.5 U缩宫素+500 mL生理盐水进行静脉点滴输注)并依照宫缩状态调节用量及点滴速度,最大滴速不可超过48滴/min。

1.3 观察指标

宫颈成熟指标按照Bishop评分,为两组患者行引产前、后进行Bishop评分,评分指标:术后Bishop评分增高分数在3分或以上为显效,Bishop评分增高2~3分(不包括3分)为有效,术后Bishop评分增高分数在2分以下为无效。Bishop评分为7分或以上时表示促宫颈成熟成功。自引产开始至72 h临产表明引产成功[3]。记录分析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观察比较两组的不良反应及引产成功率。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患者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宫颈成熟率及宫颈Bishop评分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宫颈成熟率及宫颈Bishop评分比较

2.2 两组患者术后引产效果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引产效果比较 例

2.3 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比较

观察组出现胎膜早破6例、胎盘早剥1例、胎儿异位0例、产道裂伤3例、羊水粪染8例、新生儿窒息2例、产褥感染2例;对照组出现胎膜早破7例、胎盘早剥0例、胎儿转位1例、产道裂伤4例、羊水粪染10例、新生儿窒息2例、产褥感染1例。观察组与对照组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我国人口众多,剖宫产率也一直居高不下。近年来,我国放宽计划生育政策,经历过剖宫产的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存在着极大风险,包括子宫去留、胎盘黏连、前置胎盘、瘢痕妊娠、胎盘植入、产后大出血、早产等。

因多种原因,孕妇的临产期未到却要终止妊娠且无剖宫产指征,所以应对其进行引产;但多数患者宫颈条件不成熟,需进行人工促宫颈成熟来提高引产的成功率。引产的成功与失败取决于患者宫颈成熟度,理想中的促宫颈成熟的方式和宫颈自然成熟的程序相似,且不会导致胎膜早破、宫缩过强,不危害母亲与胎儿健康,不影响子宫胎盘的循环[4]。

目前临床上使用常规的缩宫素药物促宫颈成熟,可直接使子宫变软,也可作用于子宫的平滑肌致子宫收缩,可其存在致敏性,部分患者对其十分敏感,可出现强直性宫缩、胎儿窘迫、宫缩不协调、子宫破裂甚至羊水栓塞等风险[5]。对患者采取小剂量静滴缩宫素来引产,通过静滴方式与相关受体结合,但其分布于宫颈部位的缩宫素较少,所以促宫颈成熟的疗效较差,且静滴时间较长且见效较慢,静滴过程中限制患者活动,后期引起继发性的宫缩乏力、羊水粪染、产后出血、胎儿窘迫等并发症的概率增高明显。实施宫腔下段放置双腔球囊的方法促宫颈成熟,通过轻缓的机械刺激使宫颈逐渐扩张,同时于球囊入处的局部胎膜剥离,使子宫蜕膜分泌出前列腺素,且球囊压迫刺激宫颈释放垂体后叶素来诱导宫缩,从而促进宫颈软化及扩张,提高宫颈成熟度。双腔球囊具有封闭性,不宜引发宫内感染[6]。

本研究中,与常规应用单一缩宫素相比,实施缩宫素联合宫腔下段放置双腔球囊来促宫颈成熟并进行引产,患者无明显不适感且能自由活动,明显的提高了宫颈评分与促宫颈成熟率;操作简单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双腔宫素生理盐水
Physiological Saline
生理盐水
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在高危妊娠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的选择:单腔还是双腔?∗
双腔中心静脉导管冲封管连接器的制作与临床应用
分娩镇痛联合微泵静注缩宫素的临床效果观察
牛羊双腔吸虫病的诊治
自制生理盐水
空气系统双腔模型的压力动态特性分析
早期应用低温生理盐水协同诱导亚低温对心肺复苏后昏迷患者脑电图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