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性护理干预在原发性肝癌围术期的效果及对生存质量的影响

2019-10-08 09:01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针对性原发性肝癌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 洛阳 471003)

原发性肝癌属于发病率比较高的常见肝病,近年来发病率不断增加,存在较长治疗周期,严重干扰患者身心健康[1]。手术是治疗是主要措施,但可能发生心理应激反应,进而产生不良情绪[2],因此予以患者有效护理尤为关键。本研究探讨了在原发性肝癌患者中使用针对性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93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分析对象,2017年8月~2018年1月就诊患者纳入对照组(44例),2018年2~8月就诊患者纳入试验组(49例)。对照组男23例,女21例,年龄33~81岁,平均(52.55±3.54)岁。试验组男28例,女21例,年龄32~80岁,平均(52.35±4.11)岁。两组基础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纳入标准:经临床检查确诊为原发性肝癌[3];自愿参与研究;对于知情同意书患者和家属表示认同签字;将研究方案提交伦理委员会后被许可。排除标准:严重门脉高压患者;精神疾病患者;免疫系统疾病患者。

1.2 方法

两组样本均开展常规检查,术前禁食,做好相关备皮工作,术后予以饮食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密切观察患者术后生命体征,限制探视次数和时间,做好健康教育工作,及时开窗通风,定期消毒。试验组开展针对性护理:a)文献调查及科室讨论。应组建针对性护理小组,并搜集与原发性肝癌相关的文献,结合患者的病情,考虑护理中容易发生的问题,以此为基础制定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b)入院护理。患者入院后,护士详细为其阐述医院情况,陪同患者开展检查工作,及时和患者交流,建立和谐的护患之间关系,为患者提供舒适环境。c)心理护理。护士观察患者的情绪状态,发现患者产生不良情绪后,及时和患者进行沟通,询问情绪产生的原因,解答疑问,疏导情绪,采取成功案例法提升患者信心,提升患者配合度。以病房为单位,每天开展小组活动,鼓励患者进行相互的沟通,分享对疾病的认知和感受,提出自身所面临的问题,鼓励大家集思广益,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的生活态度,使患者感受到病友的理解和关心。d)术前干预。术前护士对患者床上排便进行正确指导,为后期正确排便提供参考,让患者保持睡眠充足,或者选择听音乐方式辅助患者睡眠。e)术后干预。密切观察术后患者各项生命体征(脉搏、血氧饱和度)变化情况,24 h加压包扎穿刺点,告知充分卧床休息的意义,对穿刺位置变化情况密切观察,及时向主治医师汇报身体异常情况,有利于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明确标识腹腔引流管,维持通畅的引流,观察引流液性质、量以及颜色。f)健康教育护理。向患者讲解原发性肝癌发病机制与具体的治疗方式,结合患者文化背景与年龄等状况,科学合理地采用健康宣教的方式。其中,可以选择模板宣教或者是口头宣教的方法,也可以设置宣传栏或者是播放视频,以保证患者可以深入了解原发性肝癌疾病。要结合患者生活习惯,鼓励患者形成良好习惯。同时,遵循少食多餐原则与口味,为患者制定科学化的食谱。在选择食材方面,要尽量规避坚果或者是刺激性食物,以免使病情恶化。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焦虑评分、抑郁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护理满意度。不良反应包括呼吸系统感染、泌尿系统感染、消化系统感染、其他系统感染。选择SAS(焦虑评分量表)与SDS(抑郁评分量表)评价焦虑情绪和抑郁情绪。护理满意度包括十分满意、满意、不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对 例

2.2 两组患者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比对 分

注:1)与护理前比较,P<0.05;2)与护理后比较,P<0.05

2.3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对照组十分满意16例,满意20例,不满意8例,满意度为81.82%,试验组十分满意26例,满意20例,不满意3例,满意度为93.88%,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0,P<0.05)。

3 讨论

肝癌疾病在早期通常表现为肝部隐痛的情况,发展到晚期这种疼痛程度会大大加重,而且患者通常表现腹胀和局部刺痛的情况,在夜间以及活动频繁后疼痛加剧。目前在对治疗原发性肝癌疾病临床治疗中手术措施为主要模式,但围术期可能发生不良心理情绪,容易诱发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最终对手术效果造成影响。围术期开展针对性护理干预可将并发症出现率减少,有利于预后。入院前护理干预、术前护理干预、术后护理干预等针对性措施可改善护患关系,及时疏导患者不良心理问题,尽可能将其不良情绪消除,促使患者以最佳心态面对疾病,同时采取分散注意力模式将其不良情绪缓解。对患者实施健康知识教育,有利于提升患者依从性和疾病认知度。

此研究显示,针对性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疏导不良情绪,减少并发症,患者护理满意度较高。有利于提升预后效果,同时也能够改善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针对性原发性肝癌
应时而著,为事而作——议论要有针对性
晓有机化学必考方向 提升备考针对性
学会“针对性”写作
有的放矢,始得鲜明——议论要有针对性
LCMT1在肝癌中的表达和预后的意义
原发性肾上腺平滑肌肉瘤1例
颅内原发性Rosai-Dorfman病1例影像学诊断
microRNA在肝癌发生发展及诊治中的作用
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1例报道
Rab27A和Rab27B在4种不同人肝癌细胞株中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