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力范例:落实统编教材写作训练点的教学策略

2019-10-08 07:43林世凤
语文建设·下半月 2019年1期
关键词:总分范式景物

林世凤

去年秋季全国小学三年级启用统编新课本。打开新课本,给人耳目一新之感。通读新课本,深切感受到以学生成长为中心、以学生的学习为出发点的教育理念得到进一步落实。尤其是写作方面,目标明确、一致,写作情境丰富,更贴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实际。(详见表1)

结合表1可以明晰新课本在写作上有三个突出的亮点。一是写作训练点更加明确集中。单元导读的语言非常简洁,指向颇为明确,且分段表述阅读与写作的训练点;每个单元的导读结构一样,学生一目了然。每个单元的写作训练只聚焦一“点”,目标明确,更贴近学生的认知水平。阅读训练点与习作要求相吻合,改变了阅读与写作“两张皮”的现象,为落实读写结合、学以致用提供了保障。二是范例的形式更加丰富。写作训练点在阅读导读中呈现,意在要求本单元紧扣单元训练点引导学生阅读,力求做到课文聚焦一个侧面,单元习作时略加引导便水到渠成,体现课文是主要的写作范例;例文的回归凸显了仿写仍是小学生重要的写作策略;单元习作呈现多样性,有的提供几组词语让学生想象,有的提供几个角度让学生选择,有的提供例文让学生仿写,有的提供片段让学生续写,有的图文并茂让学生乐写,有的例文与问题牵手让学生易写等。三是范例的功能更加突出。范例具有体会乐趣、激发兴趣、学习观察、学用段式、丰富语言材料、拓展写作角度,以及主题的延伸、批改的比照等功能,让范例在寫作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那么,如何聚力范例落实单元写作的训练呢?

一、发掘范例的“趣”

三年级是写作起始年级,让学生充分“体会写作的乐趣”是首要目标。让学生“乐于书面表达”,首先要发掘范例的“趣”。

1.想象画面,体味“趣”

如第—课《大青树下的小学》,让学生边读书边想象有趣的画面。各民族的同学穿着不同的服饰,把校园打扮得绚丽多彩;上课时,同学认真学习,鸟儿、蝴蝶、猴子也好像在静听;课间,同学尽情玩耍,连松鼠、山狸也来看热闹;校园里,古老的铜钟,凤尾竹的影子……一幅幅颇有情趣的画面在学生脑海中铺展开来。教师充分发掘文本的“趣”,让学生真切感受语文书真有趣,语文课真有趣,从而爱语文书、爱语文课。

2.链接生活,发现“趣”

新学期,新气象,我们的校园里新添了哪些设备?新来了哪些同学?新换了哪些教师?原来的同学经过—个假期有哪些新变化?用这些问题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他们着实感觉到新学期有许多新的情趣,同时为习作《你猜他是谁》丰富了素材的积累。

3.再现生活,表达“趣”

习作内容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呈现形式丰富多样,这是新课本的一大亮点。如第四单元习作以过生日为范例“续编故事”,这是小学生津津乐道的话题。要放大范例的功能,让学生回忆自己过生日的场面,或回忆别人过生日的场景。情动而辞发,学生定会纷纷为“李晓明过生日父母不在身边”支招。这时,续编故事不仅使学生“乐于表达”,还会呈现出许多新奇、有创意的表达。起始阶段的写作范例,不仅仅让学生“得言得法'_—怎样写,更重要的是让他们“乐于表达”——喜欢写,因此要引导学生感受文章范例的感情激流,体会字里行间的情趣意蕴,想象妙趣横生的生活画面,这是写作范例的应有使命与应有价值。

二、盘活范例的“言”

刚迈进三年级的学生,生活阅历浅,阅读经历少,语言材料积累自然不够丰富,这给其写作带来莫大的困难。“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课标中的这句话为解决这一难题指明了方向。语言材料积累的主阵地在语文课堂。教材中选人的课文文质兼美,优美语句俯拾即是。但语言有积极语言和消极语言之分,教师要充分利用范例创设语言实践的隋境,让学生反复实践,如此才有可能将课本中的语言转化为积极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

1.词语运用式积累

如学习《海滨小城》,积累描写大海的词语“浩瀚”“海天交界“来来往往”“飞翔”等,结合自己看见的大海,以“啊,大海真美”写一段话。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时,积累描写海水的优美词语“五光十色”“瑰丽无比”“相互交错”等,并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以“海水真美”写—段话。这样到单元习作《这儿真美》时,学生如果写“大海真美”,教师稍加引导,从“远望大海一近看海水一写自己最喜欢—景物”写,他们就会胸有成竹。

2.句子组合式积累

引导学生将《美丽的小兴安岭》中描写树木的句子与《海滨小城》中描写庭院树木的句子进行组合,细细品读,并找出“有新鲜感的词句”,以“这地方真美”为题写一段或几段话,尝试从“树多——种树很美”写,可运用范例中“有新鲜感的词句写,学生定会乐此不疲。

3.段落补充式积累

如《海滨小城》中写“小城的公园更美”,只写了“榕树枝繁叶茂”和“树下乘凉的人们”。如果写《公园真美》,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所写的公园还有哪些美丽景色,选择一两处,尝试运用范例中的语言材料进行描写。运用范例的语言材料不仅降低了写作难度,而且学生通过运用,可以把课文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语言有温度,要充分利用文本资源,采取词语运用式、句子组合式、段落补充式等方法盘活范例中“有新鲜感的词句”,创设语境让学生反复进行语言实践,融语言表达与人文内涵为一体,在与作者产生心灵共鸣、共振的同时,也深刻感受到语言表达的精妙与魅力。

三、聚焦范例的“形”

范例的“形”指显性的写作范式,如别样的句式、段落的构成、篇章的结构等学生易于发现的写作范式。学写段,是三年级写作的核心目标。写好段,首先要明确段落的结构,即段式。常见的有总分式、递进式、因果式、承接式、转折式等。总分式是三年级上册最为重要的构段范式,这从提供的写作范例可以看出。如《猜猜他是谁》提供的四个范例、《这儿真美》提供的三个范例、《我有一个想法》提供的两个范例,都是总分式的结构。

首先,变换范例的表达顺序,感悟“总分”的不同样式。如《带刺的朋友》采取“分总”的段式描写“聪明的小东西(刺猬)偷枣的本事可真高明”,如果变换成“总分”的构段样式,总述句应写在何处,让学生尝试运用,从中悟出“总分”样式的构段总述句在段首。同样,如果变换成“总分总”的构段样式,段首总述句,段末总结句,让学生在实践中明晰总分式构段有三种不同样式。

其次,聚焦范例的表达方式,学习“总分”描写范式。如《大自然的声音》全文以及每一段都是用总分式写的。课后以思维导图的形式,以“大自然有许多美妙的声音”为总述句,让学生围绕总述句选择描写的景物;小练笔以“小鸟是大自然的歌手”或“厨房是一个音乐厅”为总述句,让学生写一段话。如何把课文作为范例,分步到位地学习“总分”描写范式?先画出每一段的总述句,让学生明确总述句的位置;接着找出每段描写的景物,让学生悟出分述的内容必须围绕总述句写。总分式中的“分”怎样写,这是教学难点,要充分利用范例分步训练。如“动物是大自然的歌手”这段,先让学生找出总述句,接着用思维导图填上课文“分”部分描写的景物,再拓展训练“如果你来写会选择哪些景物”,进一步明晰“分”的描写。

最后,链接生活的写作素材,形成“总分”的语用技能。用总分式的三种构段洋式,描写生活中的景、物、人以及生活场景,达到熟练运用、自觉运用的境界,学生才能形成语用技能。因此,范例应成为写作的训练场,创设各种情境进行语言实践,采取填充、扩展、组合、迁移的形式进行多层面的训练。但不能驻足于表达形式的发现与感悟,也不能满足于语言形式的迁移与运用,应让语用技能的推进与人文思想的深化相辅相成。

四、感悟范例的“神”

范例的“神”指隐性的写作范式,如情节的设置、篇章的构思、主题的表达等学生难以发现的写作秘妙。如《这儿真美》,要求“试着运用课文中学到的方法,围绕一个意思写”。如何把本单元的课文作为范例,落实“围绕一个意思写”的写作训练呢?

《美丽的小兴安岭》《富饶的西沙群岛》《海滨小城》三篇课文都是围绕“美”这一个意思写的,但体现“美”的内涵不同:好看是美,茂盛是美,奇特是美,壮观是美,品格是美,洁净是美。这为学生写好单元习作《这儿真美》丰富了主题内涵和写作素材。同时,三篇课文聚焦“美”的角度不同:《美丽的小兴安岭》写出“山”之美,凸显一年四季的景物都是美的;《富饶的西沙群岛》写出“水”之美,突出每一种景物都是美的;《海滨小城》写出“城”之美,突出每一个地方都是美的。接着让学生从表2“

公园”“秋天的森林”“家乡的池塘”中选择—个,照着例子填上“描写的景物”和“突出‘美的角度”。学生在填写中经过深层思考,真切感受到处处都有美的景物与美的角度,从而拓展自己的写作视角。

课文是范例,习作例文是范例,习作提供的例子也是范例。如习作《我有一个想法》提供了两个简单的例子,如何引导学生写作呢?具体做法如表3所示。

总之,聚力范例,不仅仅要发现“这个”范例的写作范式,更重要的是通过范例悟出“这类”的写作范式;也不仅仅要从范例中悟出写法,更重要的是把写作方法转化为可操作的写作策略,如此学生才能形成写作技能,才能实现“从仿到创”的跨越。因此要注意两点:一是范例与写作要精准链接。如《这儿真美》,从课文范例中发现可以写山美、水美、城美,还有哪些地方是美的?精准链接生活让学生悟出公园美、森林美、池塘美等,可见处处都有美的景物和描写美的角度。再如《我有一个想法》,通过范例引导让学生悟出描写的角度有“为什么有这样的想法”和“怎樣的想法”,写作时可以选其中一个角度写,也可二者兼之;具体描写“我的一个想法”的模式很多,让学生选择一种模式写,可以按提供的材料写,也可写自己喜欢的材料。二是“悟法”与“用法”的时间要科学安排。任何一种技能都是通过反复实践才能习得的,写作也不例外。一般是阅读教学重在“悟法”,写作课堂重在“用法”。作文课上范例的写法可以用表格的形式呈现,用复习的方式展示,简化教学环节,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这是范例式写作教学的一大优势。

猜你喜欢
总分范式景物
基于SCP范式的贵州省食用菌产业分析
谨言慎行
从教师视角谈“读思达”课堂范式——以“百分数的认识”为例
工商银行与第四范式正式签约共建银行AI核心系统
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测试
一年级下册期末考试
一年级下册期末复习题
写好家乡的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