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教育培训提质增效应当注重提升工作“六性”

2019-10-08 05:29吴道锋
农民科技培训 2019年9期
关键词:农技实训农民

吴道锋

农业农村部提出,2019年开始,启动农民培育三年提质增效行动。为更好地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全面提升质量效能,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实施农民教育培训提质增效应当注重提升工作“六性”。

一、提升培训的精准性

一是培训对象精准。按照农业农村部《“十三五”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发展规划》,到2020年,高素质农民队伍总量超过2000万人的目标。以县为单元,广泛开展宣传发动和摸底调查,摸清县域内有意愿参加培训的农民底数及需求,按照每个行政村不低于30人的标准审核录入,用3年时间建立湖南省100万人对象库。组织培训对象登录中国农村远程教育网“农民教育培训申报系统”或手机下载全国“云上智农App”或“湘农科教云App”报名参加培训。县市区农业农村部门要加强与产业部门沟通协作,支持行业重点工作人才培养需求,分类型遴选入库。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遴选重点面向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小微农企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带头人开展轮训,提高新型经营主体生产经营水平和带动小农户发展能力;现代创业创新青年遴选重点面向返乡创业大学生、中高职毕业生、返乡农民工和退伍军人等农业后继者,补齐农业农村知识短板,增强创业兴业能力;农业经理人遴选重点面向农业企业和新型经营主体的经营管理人员,提升其经营管理及市场开拓能力,促进农业企业和主体健康发展,带动农民共享产业增值收益。二是培训内容精准。强化培训课程的模块化设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要强化品牌创建、市场营销、企业管理、融资担保等内容;现代创业创新青年,要强化职业素养、团队合作、科学发展等内容;专业大户等生产型农民,要强化新技术、新品种、新成果、新装备的推广应用;农业经理人的培训是以能力为导向的复合型人才培养,要着力提高其管人的能力、管事的水平。科学设置通用课程、专业课程、现场学习、生产实践等教学环节,着力培养农民市场品牌意识,提升规划、经营和开拓市场的能力,能与市场进行有效对接,提升产业效益。三是精准推进分类分层培训。分类实施农业经理人培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轮训(含现代青年农场主)、现代创业创新青年培养和农业产业精准扶贫培训等4个计划。推进分层培训,农业农村部组织杰出农民和师资培训,省级着力抓好农业龙头企业及示范性合作社带头人、农业经理人、培训师资等拓展培训,县级重点抓好实用型、技能型农民培训,加快构建立体化培训格局,县市区农业农村部门要树立“以对象为中心”理念,遵循农民需求、遵循客观规律,精心组织实施培训,抓实落细关键环节。

二、提升教学的开放性

加快建立“一主多元”的开放教育培训体系。统筹用好农广校、涉农院校、农业科研院所、农技推广机构等教育培训资源,引导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农民专业技术协会等发挥自身优势参与教育培训工作,坚持激励约束并重,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给予相应补助。各地遴选教育培训机构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原则,明确标准和程序,主动接受社会监督。每个项目县承担任务的培训机构不宜超过5个,县市区(市州)农业农村局选定的培训机构,报省农业农村厅备案。开门遴选优秀师资,用3年时间建立全省教育培训1万人师资库,遴选推介一批高水平名师,优先聘请优秀教师授课。师资要先按规定入库再遴选授课,从农民师资库内选择率要达到100%。推进农民教育培训基地建设,实训基地分类型、分产业,打造符合当地县市区主导产业发展的整个产业链基地2~4个路线,着力推动打造全省1000个优秀培训机构和国家级、省级优秀实训基地,培训任务要优先向优质基地倾斜。加快精品教材建设,按照统分结合、择优选用的原则,建设高质量通用教材和区域教材,每期班至少要给每位学员发3本教材做为必修教材,必修课教材要从《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推荐教材目录》中选用。

三、提升培训的有效性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集中培训与现场实训相结合,线上培训与线下培训相结合。采取“一点两线、全程分段”的模式,即以产业发展为立足点,以生产技能和经营管理能力提升为两条主线,在不少于一个产业周期内,分阶段组织集中培训、实训实习、参观考察和生产实践。落实好培训班各项制度,每个培训班要到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或省级以上农业科技园区实训1次,切实提高培训的灵活性和实用性。按照农业农村部发布的培训标准规范,结合实际制订培训标准规范。生产经营型农民培训时间累计不少于15天,课堂教学不低于80学时、课外实训教学不低于40学时;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农民培训时间累计不少于7天,课堂教学不低于30学时、课外实训教学不低于26学时;晚上要安排学员讨论,争取每个学员有10分钟发言时间。遵循成人学习规律和特点,加强教学互动,综合运用案例法、头脑风暴法、角色扮演法等,通过参与式教学增强培训吸引力,让参训者在学中用、在用中学,实现自主、理性参与学习。大力推行农民田间学校,探索菜单式学习、顶岗实训、创业孵化等多种方式。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组织农民走出去,开展跨区域和国际交流。推进职业培训与职业教育衔接贯通培养,实行农学结合、弹性学制、送教下乡等培养模式,就地就近定向培养具有中高等学历的高素质农民。

四、提升服务的持续性

创造有利于农民成长发展的政策环境,提升务农兴业含金量,让农民真正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一是强化激励机制,鼓励农业科技人员和有关社会机构积极参与农民工作。根据农业农村部关于做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组织实施的精神,整县开展农技人员为农民提供增值服务并合理取酬试点,在激励农技人员创新创业等方面形成一批行之有效的做法经验。鼓励将“农民示范基地”和“全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相结合,开展农民教育培训和技术示范推广,将基地打造成基层农技人员指导服务农民的综合平台。示范基地补助主要用于示范基地开展农民实训中实施教学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推广应用等开支。探索农技推广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新机制,引导支持各级农业部门部署和使用云平台,力争基层农技推广人员通过信息化手段开展服务比例超过80%。整合政策资源,引导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向参训农民倾斜支持,鼓励其流转土地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优先承接进城落户农民退出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加大融资担保力度,鼓勵农业信贷担保公司面向农民开展符合规定的信用贷款担保业务,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开展农民个人信用担保贷款。引导符合条件的农民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险。二是支持抱团发展,加强对农民协会、联合会、创业联盟等组织的指导和服务,帮助健全管理制度、完善运行机制,促进健康发展。支持广大农民组织、参加多种形式的展览展示、发展论坛、项目路演和技术技能比赛,创造机会条件,让参训农民跨省区交流,拓展理念视野。三是开展多形式合作,支持农民在产业发展、生产服务、营销促销等方面开展联合与合作,通过专业合作、资金合作、股份合作等形式发展多元化、多类型合作经济组织,开展各具特色的引领活动,搭建展示舞台和平台,引导农民与市场充分有效对接。

五、提升培训的规范性

一是规范教学管理。在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领导下,依托农民科技教育培訓中心(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等专门组织管理机构,搭建新农民工作基础平台,做好需求调研、对象遴选、计划和方案编制、认定管理事务、数据库信息维护和培训标准编制、师资库建设、教材开发、绩效评估等基础工作,连接多种资源和市场主体,对接跟踪服务和政策扶持,提高工作的专业化、规范化水平。二是规范资金管理。培训补助资金按照“钱随事走”的原则,使用范围主要用于与农民直接相关的支出。重点是培训需求调研、学员遴选及培训宣传、考核、监督管理等支出,培训及实训支出,参观交流支出,聘请师资支出,利用信息化手段培训指导支出。三是规范培训环节。分为三个环节,启动申请:机构在工作启动前,要向区域内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提交申请和计划、教学方案、实训路线、跟踪服务协议等资料,待确认后组织实施。日常监督管理:培训机构开展培训期间,农业和财政主管部门应派人到现场核查,并邀请审计和纪检检察部门参加,采取不同形式和手段进行随机督查,做好监督记录。检查验收:机构完成相关任务后要及时做好总结,并向主管部门提出验收申请,主管部门验收不合格,要及时整改。四是规范认定管理。为建立稳定的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农民队伍,必须加强认定管理工作。原则上由县级以上(含)人民政府制定认定管理办法,主要认定生产经营型农民,以职业素养、教育培训情况、知识技能水平、生产经营规模和生产经营效益等为参考要素,明确认定条件和标准,开展认定工作。有条件的地方可探索建立按初、中、高三个等级开展分级认定。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不得强制或限制农民参加认定。

六、提升线上的普及性

制定湘农科教云平台在线学习管理办法,加强“湘农科教云平台”推广应用,组织发动各类专家、农技推广人员和广大农民下载使用云平台,支持各地组织农民在线学习,探索线上线下融合培训模式,以从事生产经营的农民为主要对象,利用云平台开展在线学习,不断提升在线课程比重,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支付在线学习费用。制定湘农科教云平台农技推广在线服务工作方案,激励农业专家、农技推广人员、培训机构、培训教师利用云平台开展指导服务。强化网络课程应用,加强内容资源开发建设,以职业素养、农业绿色发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村生态环保等主题为学员量身打造一批精品课程,通过2-3年,在线学习能占到整个培训课程30%以上,便于农民在线学习。

(作者单位:湖南省农业农村厅科教处)

猜你喜欢
农技实训农民
有一种坚守叫农技推广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秋冬种及冬季农业开发农技行动”启动实施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培育乡镇农技人员立足当下更要看重长远
看仪陇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
虚实结合实训平台的开发与应用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