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磨劳技课堂 成就工匠精神

2019-10-08 04:45陈冲
求知导刊 2019年20期
关键词:工匠精神教育

陈冲

摘 要:工匠精神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精神理念,基础教育是培养学生基本能力和处事态度的关键期,因此教师必须注重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在劳技课程中,技能和态度的培养是同样重要的,所以在劳技课中,工匠精神的培养应该采用多种教育方式和手段,以促进学生工匠能力和精益精神的共同发展,培养新一代的工匠精神的传承人。

关键词:工匠精神;教育;劳技课堂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26-0051-02

引    言

技术在社会经济发展和进步中起着推动作用,技术水平的发展也反映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因此,劳动与技术教育是一种提高未来社会成员基本技术素养的教育,它能够开发潜能,促进思维发展,是人人必须接受和经历的教育。在基础教育阶段,劳动技术课程是中小学生在教育者的引导下,通过独立活动或与他人合作,在设计、制作、使用、维修等一系列劳动体验和实际探究的技术活动过程中学习技术知识,掌握技术操作,增强技术意识,提高技术素养的一门基础课程[1]。工匠精神精准地总结了劳动与技术课程所应该承载的内涵与目的。

一、工匠精神的概念及意义

什么是“工匠精神”?我们可以一分为二地看待这个概念:“工匠”与“精神”。“工匠”是有工艺专长的匠人。在劳技课程中,学生需要掌握一定的操作技能和技术知识,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并把这些技能与能力实施到实际生活中,形成一定的作品。工匠技术并不仅是粗略地掌握技艺,更多的是打磨的艺术只有打磨技术才能成为一名真正的匠人。工匠的精神是工匠对自己产品的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在劳动与技术课中,工匠的精神要求学生在操作中保持严谨的态度,秉承一丝不苟、不投机取巧的标准理念,专注而又耐心地做好每个环节,用心完成每件事,完美地做好每件作品。

当今社会心浮气躁已经成为一种常态,手机、电脑、游戏充斥着生活,学生意志力比较薄弱,容易被周围的绚丽浮躁的事物所吸引,短平快虽然能够立竿见影,但是难以持续性发展。因此,教师需要在劳技课堂上让学生静下心来,细心打磨,这是当今社会对教育迫切的需求。

二、打磨工匠之路

1.工匠之打磨技术活动多样化

劳动与技术是以学生掌握基本知识、技能为基点的课程,应让学生了解材料、工具的基本知识,掌握相关工具的使用技术及操作规范,并能用所学的技能完成基本的操作。

在小学劳技课程中,学生需正确使用一些生活中常见的手工工具,如剪刀、刻刀、尖嘴钳等,而这些工具如果仅由教师介绍而不实际操作,学生是很难掌握的。把铁丝弯成直角、弯成钩子、弯成一个圈、夹断铁丝,一把尖嘴钳就足够了,工匠就是利用这个简单的工具完成一些精巧的作品。所以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活动时,可以把某一类工具的使用技巧整合在一起,或者把某几样工具进行整合联合完成作品,从而达到巩固工具技能使用效果的目的。

例如,金工在使用尖嘴钳时,遵循循序渐进、由简到难的规律,从运用繳(做铁丝小人)到弯(衣架)到组合(桌面垃圾桶),课堂活动一步步深入,明确了学生对尖嘴钳的使用的精确程度,使学生由简单认识到熟练运用。在每堂课上,教师还可以设置“工匠之星”奖项,不但能促进学生打造优质作品,而且能提高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在课外进行再次操作的欲望,使之成为完美作品中必要的自我训练。

2.工匠之打磨思想意识开放化

劳动技术教育在实施过程中应培养学生对技术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敢于创新、善于创造的精神和勇气。工匠有自己的手艺和思想,如果仅仅是模仿那只能叫作工人。拥有自己独特的思想,不是一节课就能够培养出来的,需要教师在日常活动中加以打磨,激发学生的思维,只有这样才能在课堂中收到惊喜的成果。

例如,在用纸杯制作纸杯小人时,学生往往只会按照教师所展示出来的作品进行模仿或者稍做修改,如何让学生自主创作呢?教师可以创设相应的情境,让小组成员讨论,如有《西游记》《格林童话》《白雪公主》等,情境一旦丰富,那学生的想象空间自然就得到拓展,孙悟空、猪八戒、白雪公主等形象也就随之而来,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制作出相应的作品。教师在活动中,应从不同侧面激发学生创作的兴趣,提高学生参与的热情,打磨学生的思想意识和创新精神。

3.工匠之打磨教育实训生活化

人们用技术来改造自然界以适应自身的需要。教育活动着重于鼓励学生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实践,拓宽技术学习的视野,培养自身的综合实践能力。劳动与技术教育通过设计一个项目、完成一件制作、满足一种需求、解决一个问题等活动,让学生经历一系列的过程,并从中学习和掌握基本的技术学习方法,提高应用知识与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工匠的培育并非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它不仅需要在理论教育中融入,更需要在实训中亲身体会。因此,在劳动与技术教育中,教师要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不断打磨工匠技能。教育的本质应该是从生活中来并最终回到生活中去。劳动与技术教育本身就是基于生活,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做准备的。

例如,在劳动与技术教育的活动中有一些家政活动,让学生在家里进行实地操作,并撰写心得,待回到学校后进行交流,分享经验。再如,劳动与技术教育课程中常常会制作一些家用物品,像衣架、小蒸架等,这些作品虽然在课堂中完成了,但是否真的实用,还需要学生在家里试一试,看能否满足日常的需求。教师可以专门安排一节课,让学生交流自己的作品和商场中买的相比有何不同,如何进一步地打磨作品并加以完善等。因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同时,实践也是检验自身技能的唯一途径。

猜你喜欢
工匠精神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
教育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