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学生的梦 走进学生的心

2019-10-08 04:45陆艳
求知导刊 2019年20期
关键词:关雎中学语文情境教学

摘 要:初中生处于爱“做梦”的年龄。在文本教学中,语文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文本创设相应的情境,聆听学生不同的“梦境”,走进学生的内心,从而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伟人细胞》的教学中,笔者通过聆听学生五彩缤纷的“伟人梦”,使学生明白了“任何伟大都来自平凡”的道理,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在教学《关雎》《蒹葭》两首经典爱情诗时,笔者通过听学生的“爱情梦”,帮助学生体会爱情的真正意义,使其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关键词:中学语文;情境教学;《伟人细胞》;《关雎》;《蒹葭》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26-0059-02

引    言

十四五岁的少男少女正处于多梦的年龄。他们天真活泼,对新事物充满好奇;他们年轻朝气,对未来充满憧憬。所以他们每天都在“做梦”,他们的梦是多姿多彩的。作为初中语文教师,我们应该在语文教学中,利用不同的文本,设置不同的情境,在品字赏词的过程中,多多聆听学生五彩缤纷的“梦”,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从而真正做到教书育人。

【案例一】伟人之梦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的语文书里有一篇课文《伟人细胞》,这是当代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秦文君的小说《男生贾里》的节选,因为贴近学生生活,所以深受学生喜欢。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个叫作贾里的初一男孩,他渴望成为一位伟大的人物,为此也做了很多他认为的“大事”,可最后都是以失败告终,他并没有成为他期待中的伟人。后来,他自告奋勇接受了一套其他同学不肯要的破旧课本,反而引起了大家的注意,甚至上了“明日之星”的榜单。这让他明白了一个道理,所有的不平凡都是从平凡做起的。这篇课文引起了学生的共鸣,大家在读了课文后,纷纷表示有话要说,笔者知道,这时,学生心中的一个梦被点燃了,这就是大家的“伟人之梦”。

于是,在课堂上,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你想成为哪个领域的伟人?”学生的答案五彩纷呈,有的学生说教育,有的学生说美食,有的学生说体育,也有的学生说艺术。笔者认真地聆听着学生的回答,笔者知道这就是他们的梦,这些梦就是他们对未来的向往,也是他们的理想和目标。记得美国作家杜鲁门卡波特说过:“梦是心灵的思想,是我们的秘密真情。”学生的畅所欲言,是在教师面前释放自己的情感。他们不同的“梦”流露了他们的秘密真情。而我们在此时应该耐心倾听,并且要在听的基础上仔细分析引导,这样我们的心与学生的心就靠近了。有人说倾听的耳朵是虔诚的,倾听的心灵是敏感的,有了倾听的耳朵和愿意倾听的心,你才会拥有忠实的朋友。在日常教学中也是如此。教师用心倾听,才能换来学生的信任。

当笔者再进一步询问“那么具体在这个领域你想做什么呢”时,答案就更多了,有的学生说警察,有的学生说护士,有的学生说工程师,等等。说的时候,学生脸上洋溢着自豪和期待,笔者知道这是学生美好内心的外在表现,他们等待的是教师的嘉许和赞同。于是,笔者竖起拇指,连连说:“同学们的想法很精彩,老师听得很欣慰。那么正如贾里所说,不平凡从平凡而来,同学们想成为伟人,就请从现在开始为你的伟人梦努力吧!”这堂课到这里就达到了高潮,学生纷纷点头,文本的主旨也在这里呼之欲出。

这堂课在学生快樂和自信的眼神中结束,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效果,就在于教师在这堂课里一直在认真地聆听学生的“梦”。戴尔卡耐基教导我们:“如果希望成为善于谈话的人,那就先做一个致意倾听的人。[1]”所以我们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要想把一篇文章真正地传授给学生,就要在品字赏句的基础上进一步体会文本的思想价值。那么我们必须先学会在课堂上耐心地聆听学生的“美梦”,并与他们一起快乐地“做梦”。这样的梦连接了教师与学生,更连接了学生与文本。

【案例二】爱情之梦

“爱情”两个字对十四五岁的少男少女来说,既陌生又熟悉,虽然他们在电视网络里接触过不少,却总是羞于启口。他们的内心都有一个自己的粉红色的“爱情之梦”。而在我们语文的文本中,“爱情”这个词也常常会出现。笔者想与其在课堂上遮遮掩掩,一带即过,倒不如和学生开诚布公,揭开“爱情”的神秘面纱,让学生对爱情有具体直观的理解,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的语文书中选录了《诗经》中的两首经典爱情诗《关雎》和《蒹葭》。借这一教学契机,笔者打算再次聆听一下学生的梦,了解一下学生的爱情之梦。

这节课的一开始,笔者设计了一个问题:“在你眼中,爱情是什么颜色的?”这个问题一提出,就引起了窃窃私语,有的女学生甚至羞红了脸,但是并没有人举手回答。笔者知道这是个敏感的话题,于是微笑着说:“爱情是美好的,你们的心中一定有一个小小的爱情之梦,它的颜色肯定都不一样,让老师做一回倾听者!”笔者虔诚地聆听,学生似乎被笔者的诚意所打动,纷纷打开了话匣子。有的学生说“爱情是紫色的,因为它很神秘”;有的说“爱情是粉色的,因为它很浪漫”;也有人说“爱情是红色的,因为它很炽烈”。这些回答正是藏在学生内心深处的关于爱情的一个个五彩的梦。这些梦在某种程度上折射着他们的爱情观,对教师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信息。

在十四五岁的中学生中,以身试“恋”的大有人在。有些学生正是缺乏正确的疏导,心理才受到创伤,一蹶不振,所以引导他们走出心灵的误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爱情观是必要的。在倾听中,笔者慢慢地了解到了学生的爱情观。他们正值芳华,眼里、心里都是美好的,他们的爱情观是那样纯洁无瑕。在大家一番畅谈后,我们回归语文教材,回归经典诗歌的品味欣赏。在读到“窈窕淑女,琴瑟友之”时,笔者告诉学生真正的爱情是心灵的交融与契合,是情感的高标;在读到“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时,笔者告诉学生爱情需要坚持不懈,百转千回。笔者还进行了拓展迁移,给学生讲了马克思和燕妮的爱情故事,想让学生明白真正的爱情是志同道合;笔者还讲起了钱钟书和杨绛先生的爱情,想让学生明白爱情更是患难与共、互相扶持;笔者又让学生聊了聊家中父母之间的爱情,想让学生明白爱情更是一种对家庭的责任。课堂上,学生更加活跃了,看着大家兴奋的脸孔,笔者知道自己又读懂了学生的一个“梦”。

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曾在《致女儿的信》深情地对女儿说:“万物生存、繁殖、传宗接代,但只有人才能够爱。同样,从人本身来说,只有能以人的方式去爱的人,才成为真正的人。如果不善待爱情,便不能提高到人类美这一高度,就是说它仅仅是能够成为人、但尚未成为真正的人的一种生物罢了。[2]”爱情是高尚的字眼,身为教师,面对处在花季的学生,必须与他们进行心灵的交流。对于青春期的中学生,教师只有与学生一起做梦,一起解梦,他们才会真正地容纳你,才会真正接受你的教育,文本的教学才能真正升华到精神的洗礼。

结    语

语文课不但是传授语文知识的载体,而且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关注学生心灵发展的重要阵地。中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这时他们的心灵敏感而脆弱,所以需要教师特别关注他们的心灵成长。那么关注学生的心灵,就从聆听他们的梦开始吧。他们有渴望成功的梦,有环游世界的梦,有拥抱亲情的梦,还有许多许多五光十色的梦,当我们都读懂时,我们就真正走进了他们的心灵。

[参考文献]

戴尔·卡耐基.卡耐基经典:语言的突破[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1.

苏霍姆林斯基.爱情的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陆艳(1979.6—),女,江苏启东人,中学一级教师。

猜你喜欢
关雎中学语文情境教学
纪录片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走出经验主义、拿来主义迷津——苏宁峰《表现论视野下中学语文的批判性解读》序
走出经验主义、拿来主义迷津——苏宁峰《表现论视野下中学语文的批判性解读》序
《〈诗经〉二首》随堂练习
浅析中学语文的教学方法
贤贤易色
中西方早期爱情诗审美风貌对比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情境教学模式探究
浅析情境教学法在中职会计课堂中的应用价值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