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經濟,城市新動力

2019-10-08 03:35
澳门月刊 2019年9期
关键词:遊客消費旅遊

隨著港珠澳大橋的開通,交通越發便利,澳門上半年入境旅客錄得2000萬人次的驕人成績,尤其作為港珠澳大橋開通後的首個暑期,今年七、八月份的客量同比增長兩位數。區域融合的紅利已經逐步顯現,但與此同時,從政府到業界紛紛討論如何提高旅遊接待能力、服務品質等問題,其中發展夜間旅遊成為一大突破口,這既是紓解日間旅客“爆棚”的有效措施,也是增加過夜旅客提高旅客“品質度”的重要方式。

其實,對於一座城市來說,夜間也隱藏著巨大需求,蘊藏著巨大生產力,食、遊、購、娛、體、展、演等各項活動都賦予了夜間消費巨大的潛能。促進夜間旅遊,培育“夜經濟”,已成為各地發展的新型旅遊模式,它作為城市活力的重要指標,有著鮮明的拉動內需、促進消費等導向。今年以來,北京、上海、天津、重慶等城市紛紛推出舉措,提出要建立夜間經濟示範街、地標型夜市。相比之下,澳門“夜間”與“日間”旅遊態勢反差大,夜間活動很少,店舖結業時間早,消費場景單一,以及相關的配套管理和公共服務等不足,限制遊客夜間體驗。本期主題探討“夜經濟”發展,邀請本澳專家學者、業界領袖、政府官員等齊聚分享在“夜經濟”熱潮下,探討如何更好啟動城市“夜經濟”,讓城市“夜活力”釋放出更多增長動力。

第一板塊“歷史溯源”,澳門街坊會聯合總會李卓君副理事長娓娓道來,以數十年經歷所見及豐富的實踐經驗,分享澳門各街市古早以前的歷史文化背景,亦提到從上世紀60年代起,澳門的夜間消費文化就早有雛形。街坊歎茶文化早已形成“一盅兩件”的特色,大家休閒地坐在鋪頭裡“傾傾計”,非常有人情味。談及康公夜市的初衷,亦指出其出發點是希望通過場景重現,活化上世紀一些有文化、有趣味的街市面貌,可以讓年輕人感受到當年父輩一代的生活場景,領略到當時的文化氛圍。

進入第二板塊“感悟澳門”,旅遊局文綺華局長指出澳門作為世界級的旅遊目的地,除了政府部門主導的各類主題活動,娛樂綜合度假村也經常開展一些大型的活動,還有由社團、業界組織的美食、娛樂等活動。夜間可以為居民和遊客提供比較豐富的消費、悠閒的地方和活動。提到當前為體驗經濟時代,遊客對旅遊消費的要求日益豐富而多元,旅遊消費觀念越來越成熟並且走向高層次,對沉浸式和體驗式的旅遊需求越來越高漲。因而,夜間經濟和夜間旅遊要與城市歷史文化深度融合,體現城市的文化底蘊,打造城市特色品牌,為居民和遊客提供差異化、多元化的夜生活,讓他們通過一系列心理感知和理解,感悟澳門精彩。

來到第三板塊“潛力探索”, 澳門政治經濟研究協會唐繼宗理事長,從經濟學的角度分析,指出發展夜間經濟對於促進消費升級,擴大內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透過夜間經濟活動,增加旅客和居民的夜間活動時間,創造消費供需空間,進而刺激旅客和居民夜間消費活動,帶動關聯行業的發展,形成晚間購物、餐飲、旅遊、沐浴、美容美髮、休閒、保健、學習、教育、歌舞、影視、娛樂等內容的夜間經濟消費業態,進而讓繁華的夜景成為城市的名片,提升城市軟實力。

在第四板塊“夜市經濟”,群力智庫雷民強副理事長提到,發展夜間經濟是旅遊發展不可或缺的部分。毫無疑問,夜經濟在城市商業版圖中的重要性也越來越明顯,縱觀世界各地發展旅遊經濟,其中促進夜間旅遊經濟從來都是非常重要的元素之一。他認為A區有空間有條件發展夜間經濟,可以探索發展成能體現澳門飲食文化、民俗風情且滿足海內外遊客多元消費需求的“地標型夜市”,形成特色街、餐飲集聚型夜市廣場和商旅文娛融合型夜市,令遊客入境落地後,可以直接在A區消費,不至於直接流失,也可以緩解其他地方人流擁擠的問題。

進入最後的第五板塊“特色創新”,邀請澳門旅遊學院的兩位學者:陳偉雄先生、盧振邦先生共同探討並分享,他們的觀點認為“夜經濟”是一種多業態融合的複合型經濟,離不開吃、喝、遊、購、娛等因素和環節,商旅文各種業態的綜合發展,才能更好地滿足消費者對多種夜間消費活動體驗的需求。因應越來越多遊客多元化的需求,甚至包括一些專業的、以自我提升為目的的高層次精神追求,兩位學者提到創新旅遊體驗項目,如觀星、海洋夜遊、夜間旅遊路線拓展等活動。

不同界別的嘉賓在促進澳門特色夜經濟發展的主題分享上,深入淺出,既深刻剖析了各種問題所在,亦指明未來發展的方略和願景,為澳門夜經濟、多元經濟發展提出來了更多更深入的探索、思考。

猜你喜欢
遊客消費旅遊
“新青年消费”,你中了几条
2017年全球旅遊投资将超8396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