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风琴艺术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本土化、民族化研究

2019-10-08 05:26刘一鸣
神州·上旬刊 2019年9期
关键词:手风琴民族化本土化

摘要:手风琴作为键盘乐器的一种,产自于欧洲,自20世纪初传入我国后,在短暂的百年时间里迅猛发展。然而近些年,手风琴在我国的影响力无论在学习队伍还是接受群体上都出现了大幅度的下降。所以,对于手风琴音樂中国本土化、民族化的研究和实践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拟对我国手风琴音乐本土化、民族化研究方面的成果进行归纳、梳理、分类和总结,旨在为今后的研究者更好地把握该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知晓研究中的空白、薄弱环节提供帮助,以促进研究更加深入。

关键词:手风琴;本土化;民族化

“一项文献综述成果的完成,在任何学术领域中都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和价值,包括民族音乐学在内的所有音乐学学科领域的音乐文献综述亦不例外”。(1)手风琴产自于欧洲,是一种键盘乐器,它的制作原理源自中国传统乐器“笙”的竹簧发音原理。关于笙被带至欧洲的其人其时,以及手风琴来到中国的方式、路径,学界现有多种说法。经过百余年的衍变和发展,作为外国友人的馈赠礼品手风琴在20世纪初期又回到了中国,并逐渐被中国人民所接受和喜爱。

本文首先拟通过“中国知网”(http://www.cnki.net/)这一平台,对手风琴本土化、民族化问题的研究情况作一概略性观察,旨在提高已有文献资料的可利用性,给学界提供一些有关这一问题的研究信息。这一“网络检索”视角,除了快捷方便之外,还有侧重“定量”的优势。当然,“中国知网”这一平台所能检索的文献,主要为期刊论文及学位论文。因此,文中所统计数据均不包含专著图书及未刊发的文献资料。(2)

一、手风琴本土化、民族化研究发文概况

所谓发文概况,是指该领域学者在不同时期发表论文的基本情况。从这一角度进行观察,我们可以大致了解其发展的总体趋势,以及不同时期该领域在学术界的关注程度。通过检索“手风琴本土化”、“手风琴民族化”及“手风琴中国化”,共收集到96篇文献。按发表年代绘制如下图(见图1)。

由图1可知,这一研究领域的发文量具有一定的阶段性。从总的趋势来看,是逐渐增长的。手风琴本土化、民族化问题自1991年开始被学界所关注,但1991—2004年间受关注程度并不高,每年发表的论文数最高为2篇,最低0篇;2005年后发文量开始有所增长,2008—2011年间增长迅速,并于2011年达到高峰。

从手风琴全部总的发文量来看(见图2),手风琴的作品研究仍旧占据主导地位,占全部发文量的一半以上;而作为手风琴音乐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学界对于手风琴本土化、民族化问题的研究关注程度并不高,仅占6%左右。在90余篇研究文章中,期刊论文有60篇,约占63%(17篇发表在核心期刊,约占28%);硕士论文35篇,约占37%。通过以上3组数据对照可知,手风琴本土化、民族化问题的研究在我国还很不成熟,急需加强。

二、多维度分析手风琴的本土化、民族化研究

(一)概念厘定

在进行进一步分析之前,笔者认为应先厘清几个重要概念,特别是对于还未成熟的研究领域,厘清关键术语的核心内容和内在联系,正确地使用这些术语和概念,并将之合理地运用到研究实践与论文写作之中,是尤为重要的。

1.何为“民族化”

首先了解一下“民族”的含义。不同语境和社会条件下的“民族”的概念和内涵是有显著差异的,尽管中国早期的“民族”概念来源西方,受西方政治学说影响,但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社会文化变迁,目前国内广泛应用的“民族”概念和内涵已与西方有了明显差异。(3)马戎教授总结了西方社会科学文献中与“民族”相关的词汇,在英文文献中,与“民族”相关而又常用的有4个词:“race”“ethnicity”“nationality”和“nation”。(4) (见表1)

目前汉语里的“民族”包含着多重含义:一是与国家概念紧密联系的民族,有的学者引述为“国族”,如中华民族,相当于英文的“nation”;二是狭义的民族,如我国的56个民族,是国族的组成部分;三是小民族或民族内部的支系。(5)

本文所指的“民族化”概念主要是以狭义的民族概念为主,即我国的56个民族,并兼有部分“国族”概念。

2.何为“本土化”

“本土化”概念应理解成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目的。一般而言,是指为了适应当前所处的环境,事物所做的变化,通俗的说就是入乡随俗。“本土化”概念与“国际化”“全球化”概念就像是一个硬币的两个方面。它内涵丰富,原指经济贸易领域,还包括语言本土化、宗教本土化、风俗本土化、教育本土化、习惯本土化等多方面内容。(6)

而本文所指的音乐“本土化”概念主要关注的是当地人对于外来乐器的接受程度、依赖程度,以及对其乐器本身身份的认同感。

(二)区域视角

笔者在梳理文献资料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即,在区域视角分类下,国内区域主要集中在我国云南、内蒙古、新疆等少数民族地区。如马大粟的《云南手风琴音乐民族化创作发展及作品研究》[1](2016年硕士论文),主要从创作角度对云南本土手风琴原创音乐作品的素材选择、素材应用、创作手法几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王艳的《蒙古族音乐风格在手风琴演奏艺术中的文化阐释》[2](音乐创作2016年第10期),主要是将西洋乐器得以民族化、进而使得蒙古族民族风格的音乐作品通过手风琴展现独特魅力的原因进行了解读与阐释;马茜的《伊犁手风琴音乐文化发展状况及其特征》[3](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12年第3期),文章对自20世纪初到新世纪不同阶段伊犁手风琴的音乐教育情况作了系统的梳理和分析,指出伊犁手风琴音乐在不同方面呈现出的鲜明的多样性特征。还有《新疆手风琴室内乐民族化研究——以伊犁师范学院为例》《云南手风琴音乐创作的民族化探究》《蒙古族民歌在中国手风琴作品中的应用》等相关文章。

从音乐本体来看,手风琴并非中国民族乐器,但为什么恰恰是在民族地区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度高,手风琴乐器本身的音色特质与民族风格的表达之间有什么内在的先天性联系;从音乐风格来看,地理环境对于音乐的生成有着巨大影响,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下的手风琴音乐风格定有很大差异,这种风格是如何形成的,其早期形态、演变过程又是怎样的,作为外来乐器的手风琴最终如何实现本土化过程的,这些问题在既有的研究成果中还未涉及。

结语

在当下,我国对于手风琴本土化、民族化的研究和实践是非常迫切的。它虽是一件“舶来品”,但其以我国五十六个民族的文化宝藏作后盾,在立足本土文化的基础之上,融合现代的创作技巧与表现手法,相信会为我国的手风琴艺术注入更多新鲜血液,重新焕发出生命力,使中国手风琴作为整体上具有鲜明民族性和时代感的音乐艺术,真正扎根于中国。

注释:

伍国栋.音乐学视野下的文献综述与综论[J].交响.2011(1).

蔡际洲,胡建.当代戏曲音乐研究概观(1950—2011) ——来自“中国知网”的研究报告[J].交响.2012(4).

谷禾.云南跨境民族身份认同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

马戎.民族社会学——社会学的族群关系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郝时远.中华语境的“族群”及其应用泛化的检讨[J].思想战线.2002(5).

https://baike.baidu.com/item/%E6%9C%AC%E5%9C% 9F%E5%8C%96/3162866?fr=aladdin

参考文献:

[1]马大粟.云南手风琴音乐民族化创作发展及作品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昆明:云南艺术学院,2016.

[2]王艳.蒙古族音乐风格在手风琴演奏艺术中的文化阐释[J].音乐创作,2016(10).

[3]马茜.伊犁手风琴音乐文化发展状况及其特征[J].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12(3).

作者简介:刘一鸣(1993.9-)女,汉族,山东青岛人,陕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17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音乐学,研究方向:民族音乐学。

猜你喜欢
手风琴民族化本土化
动画片《葫芦兄弟》的造型民族化特征分析
徐昌俊手风琴独奏《两首前奏曲》和声研究
多元文化视域中的油画民族化创新探析
徘徊于民族化与现代性之间——以《云中记》为例
诉前强制调解的逻辑及其本土化建构
美乐家迎来本土化元年
手风琴音乐在室内乐实践中的研究
论电视节目的本土化
键盘乐器的起源与发展(之十五)手风琴(下)
键盘乐器的起源与发展(之十四)手风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