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推“三大合力”创新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机制

2019-10-08 05:26赵宁
神州·上旬刊 2019年9期
关键词:合力载体党组织

摘要:基层党组织建设是高校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该项工作直接影响高校教育和发展等活动,需予以重视和完善。基于此,本文以创新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必要性作为切入点,予以简述,再以此为基础,论述创新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实际问题。最后重点论述“三大合力”下,创新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机制的方法,并就管理合力、建设合力、载体合力等内容进行具体分析,服务于后续工作。

关键词:“三大合力”;基层党组织建设

前言:

高校是培育人才的摇篮,也是从事科学研究、推动技术进步、加快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这对高校管理提出了很高要求,也使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得到普遍重视。党组织的完善建设,可保证高校发展具有明确的方向指导,也能通过以点带面的积极效应,使党的号召、精神得到积极响应和扩散,助力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本文尝试分析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问题,以及“三大合力”下相关问题的解决方式,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机制创新提供理论参考。

一、创新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必要性

(一)高校改革的需要

我国高校数目众多,学术研究、教育活动的重点存在差异,着眼于长期发展,大部分高校均面临改革需求。包括教学模式的改革、研究模式的改革、研究重点的变化等等。各项改革活动是否能够契合时代发展、符合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充分履行高校社会责任,需要来自党组织的领导,党组织领导的基本方式和载体则是完善的基层党建活动。在高校工作中,党建具有重大意义,加强院级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坚持党对高校领导的基础,是促进高校改革的重要依托,可视作保证高校各项工作高质量有序开展的先决条件。

(二)人才培育的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十三次全国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加强对高校党的建设工作的领导和指导,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切实把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落到实处。”我国社会自20世纪中后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建设成就,这与人才的大量培育直接相关,也与党组织的有效领导密不可分。高校党组织建设作为高校工作的核心内容,对人才培育具有决定性影响,包括人才培育的方向、人才培育的规模、力度等,尝试进一步发挥高校培育人才的作用,也必须强化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

(三)社会发展的需要

基层党组织是贯彻、执行党政策、号召的重要一环,《党章》明确规定“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党的十九大也明确指出了基层党组织的“堡垒作用”。高校工作中,院级基层党组织同样具有上述作用,其培育的人才,能够在学校发挥积极价值,也是未来社会建设的骨干力量。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高校院级基层党组织的作用与其他机构党组织作用相同,甚至更为突出,这也要求不断加强、创新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其应有作用。

二、创新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实际问题

(一)权责不清晰

创新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需要来自多个部门和工作人员的支持,因我国高校中很多领导岗位工作人员工作热情饱满,且存在行政管理人员兼顾思政工作管理的情况,过度高涨的管理热情,使党组织建设出现了权责不清晰的情况。如党组织建设工作理论上应由党组织负责人和各级人员配合开展,但在进行积极分子和预备党员的筛选时,又需要获取对应人员的档案资料,有赖于行政部门的帮助和参与,在此过程中,行政工作人员的建议也具有参考价值,针对入党积极分子和预备党员的评估出现意见较多、难以确定客观标准的情况。同样,在进行宣传活动组织时,党组织负责人和行政管理人员也需要配合工作,使得很多环节的责任不够清晰化,效率也因此下降。

(二)工作片面化

工作片面化的情况,可见于大部分高校党组织建设工作中,本质上看,高校工作的核心是人才培育和学术研究,党组织建设属于基础性工作,与高校核心工作带有内在关联。由于当前高校党组织功能可以正常履行,没有严重影响基层党建,其创新需求尚不迫切,工作片面化的情况难以避免。如高校可能选择投入较多精力进行学术研究、扩大校园面积、采买教学设施等。此外,部分高校虽然尝试创新学院基层党组织建设,但缺乏明确方向和指导,工作思路偏狭,或被动接受上级建议、领导,或片面强调扩大党组织人员规模,没有获取最理想的工作框架、也未能明确重点环节,基层党组织建设态势并不完全理想。

(三)积极性有限

积极性有限的情况并不普遍存在于各地高校,主要体现在部分环节、部分人员对工作认知的偏差、执行不到位等方面。如高校在进行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过程中谋求创新,并鼓励所有党员就党建工作献言献策,理论上有助于基层党建更加灵活、多元化开展。但党员对于党建工作的重点不够了解,因此献言献策的过程中内容较为混乱,无法进行高质量的汇总分析,对实际工作的帮助有限,这使得其积极价值削弱,党员在后续工作中参与基层党建的热情和积极性也可能下降。此外,因高校各个学院的党组織发展态势和需求并不完全相同,完全分散开展的基层党建、高度集中进行的基层党建都缺乏适用性,也会影响人员积极性。

三、“三大合力”下创新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机制的方法

(一)管理合力下的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机制创新方法

管理合力,是指在现有基层党组织建设管理、学院行政管理等工作的基础上,谋求管理活动、模式、组织上的有机结合,使此前割裂开展的各项工作能够得到统一。基本方式包括提升党员教师素质、结合党建与常规业务、加强党员作用三个方面。党员教师素质的提升,可借助“三会一课”模式积极进行,每周均选取固定时间,对学院内的党员教师进行轮流培育,使其政治理论素质得到提升,坚定党性,并积极将职业需求和党性培养融为一体,投入到实际工作中,这一举措使基层党组织建设和教学管理形成合力。

党建与常规业务的结合,则重视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加强党建活动渗透。如学院内教师考取职称的过程中,需要进行资料学习,以掌握過硬的专业知识。学院可将该项工作和基层党组织建设谋求结合,组织尝试考取职称的教师进行集中学习,教师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向其传递党组织建设的理论,对觉悟较高和党性坚强的教师,均予以记录,积极分子等也应进行培育加强。该模式下,教师可通过集中学习提升学习效果,以求获取理想的职称考核结果。集中进行的党建工作也能获取范围化成效,管理结合了个人发展、基层党建两个层面,价值突出。

加强党员作用,主要强调结合现有党员管理工作以及学院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如“党员先锋工程”,强调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作用,通过“党员先锋工程”的组织实施,学院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以进一步发挥。可在学院日常工作中,要求党员承担更多责任、履行更多义务,如在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号召对院内贫困学生进行一对一帮扶,号召广大党员对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进行帮助和考察,吸纳其中思想坚定、觉悟较高的学生作为积极分子和预备党员,并在合适的时机下将其介绍入党。该模式下,“党员先锋工程”提升了现有党员的管理效果,也扩大了党组织影响力,有助于优化学院基层党组织的创新建设效果。

(二)建设合力下的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机制创新方法

建设合力,是指将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学院常规建设予以结合,实现二者的起头并进,扎实推进高校全面发展、基层党组织建设完善。具体措施包括制度规范化建设、领导模式建设、学科建设三个方面。制度规范化建设,要求将基层党支部与学院建设实现思路上的统一,尤其是长期思路。如高校某学院的规模持续较大,未来三年内预计招生数目达到现有规模的1.5倍,这使得党支部工作人员数目不足。以制度规范化建设为要求,应拟定基层党组织扩展计划,当年内宣传部门应增加1-2名党员,组织部需增加1-2名党员以契合工作扩大需要。三年内基层党组织的党员数目应在现有基础上增加10%-20%,实现与学院规模的同步扩大。该模式下,以制度指导建设行为,推进基层党组织科学有序进行创新建设。

领导模式建设重视将党组织领导人和学院行政事务领导人的作用进行有机统一,在明确各自工作权责的基础上,互相监督、互相帮助,确保党组织创新建设活动高效进行,也确保学校日常工作扎实推进。建议每个月组织一次校内监督表彰会,由党组织工作人员指出学院日常工作的不足,并给出能够有效履行份内工作责任、工作积极努力的人员予以表彰;由行政事务工作人员指出学院党组织工作的不足,并给出优秀人员、积极分子名单等,予以表彰、酌情吸纳入党。该模式下,领导权责明确,工作上也能相互推动,形成合力后,可使基层党组织建设逐步完善,影响力和党员质量、思想觉悟等也可得到提升。

学科建设方面,强调提升思想政治相关内容占比,由学院党组织根据专业开设课程的情况,提出建议,增加思政工作的课时和渗透性,优化学科建设的同时使党组织建设工作灵活融入日常工作中。此外,还应提升教育教学培养质量,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优势,集思广益、汇聚各种资源,使学院的学术研究在现有基础上向思政方向扩展,借助学术研究扩大党组织的影响力,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创新建设效果。

(三)载体合力下的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机制创新方法

载体合力,是指更新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方式,利用更多的渠道载体,使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工作能够在更大范围内开展。具体方式包括网络载体运用、课外远程载体运用、多平台统筹运用三个方面。网络载体运用,是指在常规教学活动、党建活动中,保持一般性的组织形式,在此基础上应用网络工具,便捷的收集和运用各类资源,同时提升信息交互效率,学生、教师能够在吸收知识的同时获取党组织宣传的信息内容,党建工作和教育、培育工作同步开展,传统载体和网络载体共同使用,提升工作效率和时间利用率。

课外远程载体运用,是指将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的范围扩大,延及日常生活和课下活动中。如学院吸纳了一批学生积极分子,在校期间,积极分子学习压力偏大,无法充分进行党组织工作、理论学习。可在课下远程发送各类学习资料,鼓励积极分子利用课外时间进行学习。校内、校外的教育载体实现结合,这一模式有利于人员灵活分配时间,提升学习效果,并最终提升学院基层党组织建设机制创新成效。多平台统筹运用需要党组织和学院其他管理部门进行交流,使不同平台的优势得以发挥,同时避免相似平台作用冲突,导致事倍功半的问题。如课堂媒体平台和远程平台相似,教师与学院党组织可就教育内容进行沟通,避免重复,教师重视传递各类与课堂知识相关的思政教育内容,党组织则重视做宏观指导,给出与基层党建关联度较高的结构化理论,使载体实现间接融合,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机制得到创新、完善。

总结:

综上,创新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机制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着眼于高校改革、人才培育、社会发展三个视角,均需要在现有基础上谋求高校各项工作的完善。目前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实际问题则体现在权责不清晰、工作片面化、积极性不高等方面。为求予以应对,可在“三大合力”的支持下,借助管理合力、建设合力、载体合力从多个角度应对问题,综合改善高校基层党建工作。

参考文献:

[1]滕建勇,曹鹏,杨成龙.高校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现状分析及对策——基于上海高校的调研[J].思想理论教育,2016 (12):74-79.

[2]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建工作的系列讲话精神[R].

[3]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意见[Z].2007.

[4]戴志伟.高校二级学院党建工作[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09 (4):28-31.

[5]王丹琼.高校二级学院党建体制研究[J].科技资讯,2008 (13):113-114.

[6]孙培龙,马骏,黄一岚,等.加强高校二级学院党建工作的思考[J].高教与经济,2012 (1),47-51.

[7]刘申.新时期加强高校二级学院党建工作的基本思路-以海南大学热带农林学院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17 (19):133-134.

[8]邱金英,沈文静.高校二级学院党政联席会议制度规范化运行模式构建[J].现代交际,2017 (9):18-19.

[9]马莹.落实从严治党强化基础党组织建设[J].企业文化,2018 (7):40.

基金项目:2018年度辽宁省高校党建研究课题:“助推“三大合力”创新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机制”(2018GXDJ-QN025)。

作者简介:赵宁(1988-)女,辽宁凌海人,硕士学位,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基层党组织建设。

猜你喜欢
合力载体党组织
创新举措强载体 为侨服务加速跑
清华党组织公开
“芪”心合力
坚持以活动为载体有效拓展港澳台海外统战工作
合力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TiO_2包覆Al_2O_3载体的制备及表征
合力同行 创新共赢
在“合力”中呵护未成年人
创新德育教育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