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棉花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2019-10-08 07:18王桂峰王安琪秦都林魏学文
棉花科学 2019年4期
关键词:产业振兴山东省

王桂峰 王安琪 秦都林 魏学文

摘要:通过对山东省棉花产业链实地调研和查阅统计资料,结合国内外棉花产业形势剖析了山东省棉花生产更替演变、棉花产业情况和棉花全产业链条运转情况,分析了山东省当前棉花产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国内外棉花产业变化与进展,全国棉花生产格局调整进行了分析,从乡村振兴与棉花产业振兴,建立现代棉花生产體系、经营体系,重构现代棉花产业体系的角度,提出了山东省棉花生产发展和棉花产业振兴的思路与措施。

关键词:山东省;棉花生产;产业振兴;思路与措施

中图分类号:S5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143(2019)04-003-13

DOI:10.3969/j.issn.2095-3143.2019.04.001

0引言

棉花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物资商品和大宗农产品,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和纺织工业三大原料(化纤、纤维、粘胶)之一,亦是全球五大天然纤维(棉、麻、毛、丝、竹)之首,且为低碳型天然纤维原材料,也是植物食用油、饲料、食品蛋白质的原料来源。

棉花种植生育周期长,供求弹性较低,其自然风险、弱质性、不稳定性比其他作物更为突出;棉花产业链长,产业资本密度高、市场风险大。因此,棉花具有金融衍生品属性,易受到国际市场及经贸条件和国际资本的垄断性操控,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更加突出。

山东省是全国重要的棉花生产、消费、纺织品服装出口大省,棉花产业经济总量及国际市场竞争力居全国前列。近十年来,山东省棉花种植面积和产量收缩减幅较大,棉花全产业从业人员在260万~300万区间变化,棉花产业在山东省是传统植棉区(8市23县)农民及城镇职工就业创业及收入的重要渠道。

纵观山东省棉花生产、棉花产业经济在改革开放40年、棉花市场化改革20年来的发展变化历程。积极把握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及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窗口期;创新棉业发展体制机制,提升产业链,注重科技进步和规模经营;对推进山东棉花产业振兴,助力乡村振兴意义重大。

1 山东省棉花生产稳步发展与衰减更替进程演变

棉花和粮食一样是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物资、商品和大宗农产品,事关民生衣可蔽体、食可果腹。山东省是农耕文明史上的传统植棉业大省,明清时,鲁西北的高唐、夏津植棉生产和棉纺业发展较快,带动了农村经济和当地生产、交换、消费、贸易繁荣,素有“金高唐、银夏津”称谓,意味棉花在经济社会中占有特殊“货币”等价物储备的重要地位[1]。20世纪70年代,原惠民地区滨县杨柳雪村作为周恩来总理树立的全国“粮棉双高产典型”,被誉为当时中国棉区的一面旗帜,红遍大江南北。

1.1 棉花生产变化周期逐步加速调整、传统植棉业呈收缩衰退趋势,徘徊筑底企稳明显

自20世纪80年代,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我国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不断完善,农民家庭经营成为独立经营决策主体,经济作物种植结构规模和产量快速增加,山东省棉花面积和产量占到全国四分之一,出口量占到全国五分之一,棉花种植面积和产量连续12年居全国首位。

山东省植棉面积及总产量最高峰值为1984年,最大植棉面积和最高总产曾达到171.24万hm2(2568万亩)和172.5万t,分别占全国的24.7%和27.6%[2]。21世纪前十年,山东省常年植棉面积一直稳定在53.33万hm2以上,其中有9个年在66.67 万hm2(即1000万亩)以上;棉花总产基本稳定在80万吨左右,其中2004年、2006年过百万吨;单产水平2008年提高到1172.0 kg/hm2。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山东省棉花生产量由此呈现逐年下滑态势,2017年棉花种植面积已下降到174667 hm2、产量20.7万吨,植棉规模总产降至1949年以来最低水平(见图表1)。2018年筑底企稳显现,棉花面积、总产量适度反弹,分别为183300 hm2、21.7万吨[3]。

据山东省农业农村系统2019年3月统计核定2018年植棉情况显示(见表2),菏泽、济宁两市组成的鲁西南植棉区植棉面积为92746.67 hm2,占全省的53.48%;环渤海湾的滨州、东营、潍坊三市构成的鲁北植棉区的植棉面积为50253.33 hm2,占28.98%;德州、聊城、济南三市形成的鲁西北黄河故道植棉区的植棉面积为23866.67 hm2,占13.77%;其它地区植棉面积占3.77%。当前山东省棉花种植主要分布在鲁西南、鲁北、鲁西北传统植棉区16个县市区,其中鲁北属黄河三角洲滨海盐碱地一熟传统植棉区,鲁西北属于黄河故道两熟、一熟混作老植棉区,鲁西南为两熟套作及轮作高效植棉区,鲁中鲁南为岭地旱薄地旱作与植棉交叉分布。棉花植棉区域大幅收窄,生产区域结构细碎化加剧,植棉业规模化和集中度降低。

棉花是C3 木本作物,其具有抗逆境生理发育和耐盐碱性特性,生物量、固碳量、耐土壤盐碱量、重金属吸附量相对较大。山东省以金乡大蒜品牌棉经产业经济,形成生态优化、市场优化选择的棉蒜椒“两白一红”三元高效种植模式,平衡了单一作物种植的自然生态风险和市场风险,有效支持了农民的综合收益和生态效益,其2018植棉面积为黄河三角洲滨海盐碱地自然禀赋比较优势植棉区的1.85倍,已成为全省植棉规模化最大集中区域。

当前,山东省植棉业基本面下滑走势基本趋向平稳。据2019年4月,山东省棉花生产技术指导站选择省内6个主产棉市进行了植棉意向调查,结果显示2019年全省植棉面积呈现与上年持平或略升态势,预计全省植棉面积约182666.7 hm2左右。植棉意向调查的6个主产棉市中,济宁、滨州、菏泽、德州4个市植棉面积增加,聊城、东营2个市植棉意向面积减少。2019年植棉意向是近十多年来,全省棉花种植面积首次趋于平稳态势。

与此同时,国家稳定棉花生产保障优势产能政策加强,2017年国务院规划确定全国233.3万hm2(3500万亩)棉花生产保护区,同时山东省也确定了26.7万hm2(400万亩)棉花生产保护区,是近次于新疆的棉花生产保护区省份[4]。目前山东实际植棉面积已低于划定的棉花保护区基本规模的32.5%,远低于新疆并低于河北。据山东省农民人均耕地规模和区域差别分布估计,目前山东省仍有160万~200万农民主要从业棉花生产,纺织服装业作为地方区域经济支柱产业主要分布在滨州、德州、泰安、济宁、菏泽等黄河故道植棉区以及潍坊、青岛等地。

1.2  棉花生产品质偏低,棉花中低端产能较重

据2018年国家纤检局报告数据分析,山东省2018年棉花品质指标情况(见表3):颜色级占比是白棉为46.27%,淡点污棉为51.05%;轧工质量比例是P1︰P2 ︰P3=0%︰99.93%︰0.03%,大多数属于偏粗糙且含疵点种类;棉花长度平均为27.85 mm,低于全国平均值28.55 mm;马克隆值分档占比是A︰B1 ︰B2 ︰C1 ︰C2=1.29%︰0.15%︰54.80%︰0.16%︰42.6%,大多集中B2和C2档,属于成熟较过、纤维较粗、纤维抱合力较差的类型,成纱强力和条干均匀度不理想;断裂比强度平均为29.29 cN/tex,长度整齐度指数平均为82.17%。

由于山东的棉花产区集中度低,植棉区域随机分散碎片化加重,棉花采收用工成本高,棉花采收人员少且采收时间普遍较晚。且棉花品种市场杂乱、品种生育期均衡度低、棉花区域标准化程度低,造成地产棉纤维一致性和可适纺性差,仅适纺40支以下的中短支纱。从2017/2018年度多点调研全省地产棉流通流向得知,山东地产棉基本流向江苏、浙江、福建一带,而本省纺织业几乎全部采用新疆棉及外棉。

2  山东省棉花产业链前端弱且分散和同质过剩、中后端集群式发展强劲、副产品资源丰富产业潜在价值高

棉花是大田种植业生育期长、产业链最长的主要经济作物,商品率高达95%以上。棉花产业涉及种植、加工、纺织、印染、服装、储运、贸易等多个行业,主要包括轧工、纺织、棉花副产品加工等,既是大量城乡劳动力就业和增收渠道,也是纺织工业发展的重要支柱。

2.1  全省棉花加工环节分散,棉花流通技术标准度降低

2016年以前,山东省400型棉花加工企业389家。随着棉花生产资源减少、产地分散随机碎片化、产量和集中度降低和棉花加工资格的认定取消,严重冲击了400型棉花加工企业的正常经营,导致部分400型与200型收购加工企业转产转型或转移新疆或各类小包棉等无证企业混存竞争,且生产的小包棉多为“白板包”,技术标准化程度低,正常运行的400型棉花企业不到10家。山东省棉花收购加工业的原有规模集中优势演变为棉花标准化收购加工成本高的短板。棉花加工环节一头连着棉花种植者,一头连着纺织企业,全省棉花加工业的散小混存状态严重影响了棉花产业链、供给链、价值链的有效运行机制,促使棉花一、二、三产业链条分离脱节。

2.2  山东省纺织服装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纺织服装产业已成为山东省五大万亿级产业之一,包括纺纱、服装、家纺、产业、化纤、制造、纺机等纺织产业链条构成的全部产业细分门类,主要产品产量均居全国前列,是全省工业经济的支柱、制造业创新发展的典型代表。全省纺织服装产业体系完善、协同发展能力强、规模体量大、产业集群分布较广,具有一批规模实力强、产业链完整系统的综合性纺织服装企业集群;家纺、服装、产业用纺织品三大终端产业发展有特色已占到全行业比重1/3,是全國纺纱规模最大的省份。

2017年全省3944户规模以上的纺织服装企业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8万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总收入8%左右。2017年山东纺织服装准收入已达到1.2万亿,该行业总收入约占2017年全省GDP16.5%,居全国第二位,仅次于江苏。

山东省纺织服装行业实现了科技化、绿色化、时尚化产业发展新定位。2018年,全省拥有纺织服装产业集群26个,规模以上纺织服装企业3700家,居于全国第四位,仅在该年度1~10月,全省3700家规模以上纺织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分别达到7769.15亿元、308.18亿元;全行业员工规模约89万人。据粗略估算,2018年26个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500亿元左右,分别为全省46%和全国18.4%。2018年全省纱线产量459.32万吨,占全国总量(2976.03万吨)的15.43%。山东省拥有全球大型家纺生产企业,是国内家纺大省。2018年1~11月,规模以上家纺企业1861家,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930.32亿元,家纺制成品出口同比增长6.8%,实现利润总额105.76亿元。山东省纺织服装业重点区域产业格局结构、规模、材料和创意等均时尚分明且特色明显,产业技术支撑雄厚,产业结构、创新能力、品牌效应的优化提升潜力大。

2.3  山东省棉花副产品资源存量大,其资源化研发和商品化应用具有巨大产业价值

棉花具有抗逆性、无限生长性、再生能力强等生物特性,光合积累生物量大,产业价值高,可开发多功能稀缺产品。棉花经济产量中纤维占约40%,棉籽约占60%;棉籽中有7%~10%短绒、40%为棉籽壳,其余为棉籽仁。棉籽仁含有丰富的油脂和蛋白质,含油率高达35%~46%,蛋白质含量高达30%~35%,且富含多种氨基酸(其含量是小麦的1~2倍);有些品种的棉籽仁含蛋白高达35%~38%,高于大豆。脱酚棉籽油不饱和脂肪酸占70%以上,其中双烯脂肪酸—亚油酸占50%以上,其营养能高于花生、油菜籽。棉籽壳是生产多种食用菌和药用菌的天然培养基。棉花主要副产品,棉秆富含纤维素(60%)与木质素(22%)、多缩戊糖(13%),化学成分同比木材。按山东省年均棉田面积20万hm2算,每年可产棉籽40万t,棉短绒4.8万t,棉籽壳8.4万t,棉籽油6.4万t,棉籽饼20万t;又按2018年山东省棉花产量21.7万吨和棉秆与皮棉比5.0计算,棉秆资源约108.5万吨。

据山东省棉花生产技术指导站2018年11月对山东省棉花副产品加工企业格局的初步统计,全省规模以上棉籽油、棉籽饲料加工企业15家,主要集中分布在夏津(7家)、临清(2家)、博兴(2家)、嘉祥(2家)和菏泽(2家)等地,年加工能力500万吨,其中夏津416万吨、博兴22万吨、临清7万吨、嘉祥40万吨。其棉籽油、棉籽饲料加工业基本为初级棉籽油、色拉油,初级棉籽粕饲料等。

山东省棉花副产品资源丰厚殷实,提高棉花副产品精深加工技术集成创新能力,拓展棉花产业链从“棉籽→榨油→高档食用油”延伸到“棉籽蛋白→高蛋白食品→低聚糖→饲料”,从“棉花→纺织”延伸到“棉秆→板材、包装纸、发电→生物肥料”,从“棉酚→抗肿瘤、抗癌医药”棉花全产业绿色生态循环,整合棉花副产品资源优势转为新产业、新业态的高商品开发优势,降低棉花生产市场、生态风险,拓展提升棉花产业价值,增加棉农收入,延伸稳定植棉业态,产业创新意义重大。

3  山东省当前棉花产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过2016年10月~2019年4月,农业农村部(原农业部)棉花专家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业农村部以及山东省棉花生产技术指导站赴夏津、临清、金乡、莒南、无棣、滨城深入调研以及棉花种植基层组织、棉企反映情况看,当前棉花生产和产业发展面临如下实际困难和问题。

3.1  棉花生产成本高、质量效益偏低

据山东省棉花生产技术指导站,于2019年2~3月对全省6个产棉市的54个乡镇、377个村的11649户棉农调查统计,2018年种植棉花平均籽棉产量为3537.0 kg/hm2,折皮棉产量为1410.0 kg/hm2;销售籽棉平均价格为6.54元/kg,售棉收入(含棉籽)为23400元/hm2;植棉成本19410元/hm2,其中物化成本6348元/hm2,活劳动力成本11874元/hm2(按日工时费60元算),土地成本1432.5元/hm2(综合平均),植棉纯收益为3982.5元/hm2,比2017年减少1245元/hm2。

从植棉效益角度分析,受干旱和气候影响,2018年植棉效益与种植粮食的比较效益缩小。根据调查,抽样户小麦、玉米两季平均纯收益为11760元/hm2,比上年减少1650元/hm2。按小麦和玉米一年两季的种植模式,小麦和玉米两季比种植一季棉花多收入7776元/hm2。

据2019春季播种气候情况分析,预计山东省2019年棉花生产成本为23985元/hm2、籽棉产量為3450 kg/hm2、皮棉产量为1345.5 kg/hm2、棉花(皮棉)平均成本价格17830元/吨。

3.2  棉花产业链条处于分割短窄状态,全产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低,产业融合驱动体制机制缺失

山东省棉花生产有效供给的基础薄弱,全省棉花品种育繁推一体化体系和原种保种繁育体系肢解化严重,棉花品种市场及生产用种杂乱无序,棉花生产品质远低于遗传品质。棉花生产供给技术源端严重制约棉花产业的供给质量结构和竞争力水平。产业链中后侧向前端延伸驱动不足,植棉者和企业间的利益联结不紧密,地产棉生产结构产需不协调,全产业运行体制不健全。棉花加工环节与纺织服装环节需求分离,又与棉花生产供应链完全分离,棉花加工环节两端的孤立运营助推了全省棉花400型和200型加工企业大多转产转型,棉花加工系统碎片化解体、加工技术标准呈无序化态势,是棉花供给侧结构性问题的主要成因,且棉花一二三产融合市场构建机制缺失。

3.3  山东省棉花生产比较效率低,棉花生产供给基础极其薄弱,产业链条脆弱而非均衡,产业素质不高,产业竞争力下行压力大

根据2018年全国及各省(区、市)棉花生产情况(表4)分析得出以下结论:新疆播种面积占全国的74.3%,棉花产量占全国83.8%;山东棉花播种面积占全国5.467%,棉花产量占全国3.56%。山东的棉花生产效率为新疆的57.72%,明显低于新疆,并且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相对环比均低于当地其他大田作物,棉花生产转移及衰退较重。

另外,再通过山东省2018年棉花生产与纺织服装业主营业务收入比较,分析棉花产业素质现状(见表5)。据山东省纺织服装协会统计,2018年山东省纺织服装业就业熟练劳动力约89万人,准收入1.2万亿元(可粗略估算为产值),因而年人均产值为134.83万元;而植棉业的183333 hm2棉花耕种管收按365天都做工算需用人15万以上,产出全省为47.52亿元,则年人均产值为3.168万元。棉花一二产业人均劳动产值相差较大,植棉业不到纺织服装业的2.35%(见表5)。棉花产业供给效率过低,对棉花产业的支撑能力甚微,棉花一产和二产技术断层和效率反差凸显,棉花产业素质整体不高。

3.4  棉花生产供给端生产要素净流出渐多,棉花产业整体要素配置活力不足

产业资本对棉花生产方式调整升级支持引导匮乏,棉花产业创新与技术进步有效支撑不足。实现棉地流转适度规模化经营有效路径狭窄,棉花经营主体的人力资本支撑缺乏。

综合上述情况,我国棉花产业资源和市场已经融入经济全球化,山东省生产供给结构性的市场需求导向机制缺失;生产机械化作业与生产规模条件不对应,农机装备研发产品结构与棉花生产现状配套能力低,棉花生产萎缩衰退,本质上是传统植棉业原有生产要素的比较优势地位加速下降,新的棉花消费市场拓展十分有限,重大技术突破能力严重不足,规模化生产和棉花社会化服务体系构建的体制机制基础薄弱。棉花生产要素长期处于净流出转移出植棉业,植棉新型高新技术、知识、信息、数据等全新生产要素更新转换滞后于现代棉花产业发展的市场要求,距离现代棉花生产体系的专业化、规模化、品牌化格局甚远。

4  国内外棉花产业进展,中国棉花生产格局调整分析

4.1  棉花产业区域间重构再造逐步加快,技术进步与规模化推动产业链提升

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发展,推动棉花消费需求结构的不断调整升级、生产要素优化配置调整和价格变化、区域市场规模扩大和社会重新分工和细化,导致区域间发生产业转移。受产业效率、全要素生产率影响,棉花产业再造式转移与现代棉花产业链优化并购重组、棉花产业链提升环境下的棉花全产业集群式发展综合交织,可能是大概率趋势。

4.2  全球纺织产业及其制造中心迁移路径和变更

全球纺织产业迁移路径及其制造中心变更历经了6个阶段: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和20世纪初的美国成为纺织制造中心;二战后转向日本;20世纪70年代后开启转移到韩国、中国台湾和香港地区;中国在1992年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速对外开放,2001年加入WTO对外经济贸易合作进一步加快,成为全球新的纺织制造业中心;2010年以后,东南亚国家劳动力成本比较优势承接劳动密集型制造产能渐强,纺织制造中心向东南亚国家转移趋势凸显。与此同时,从国内看,作为目前全球纺织制造业中心地位,我国内陆纺织产业正从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加速转移。

4.3  国内外棉花生产供给和市场需求格局构成趋于稳中变化适度拉宽

棉花市场走势的四大因素:全球经济运行及贸易条件;棉花产业政策调整及棉花储备情况;自然条件和气候因素,棉花作为大田经济作物生育期长,气候因素影响较重;全球金融市场状况,棉花作为大宗农产品供求弹性较低,具有很强的金融衍生品属性。在国际市场棉花供给竞争力结构组成中,奥棉、美棉、巴西棉、印度棉、以色列棉稳而趋强。

我国棉花生产取决于土地、水、劳动力资源禀赋结构差异,以及生产成本、比较收益区别,棉花供给体系结构由政策、资本、科技、产业组织等因素综合决定。

首先基于棉花产业政策和植棉生产效率差别影响,2017~2019年新疆实行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政策,目标价格是18600元/吨,内地“9省+1市”实行的是棉花定额补贴,二者相差20%~30%;且内地补贴发放时间滞后,棉花生产时效性不高。当前棉花财政支持政策基本仅有棉花目标价格补贴,内地棉花补贴标准低且补贴方式时效性差,保持植棉意向稳定作用十分有限。在3~5年一定时期内,棉花生产发展受土地、水、气候等自然资源条件约束增强,棉花生产成本提高、比较收益持续下降的态势不会根本改变,山东省棉花种植面积不易出现大幅度回升。

4.4  当前棉花生产格局或基本态势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分析,2018年全国棉花面积和产量分别为3352.3千公顷、609.6万吨,分别增长3.8%、7.8%;其中新疆棉花面积和产量分别是2491.3千公顷、511.1万吨,棉花面积和棉产量分别占全国74.3%和83.8%,棉花产量增长11.9%,增速高于全国4.1个百分点。内地“两河”植棉流域与新疆植棉区产业集中度、产业效率差别显著,“二八”现象短期内会适当扩大,不会缩小。

据山东省统计局统计数据分析,山东省2018年棉花面积、产量分别为183.3千公顷、21.7万吨,比上年分别增加4.9%、4.8%,在全国占比分别为5.467%、3.56%。从此看出,山东省植棉生产率、全要素生产率在目前棉花产业政策支持下均低于新疆,尤其是植棉生产率。

2017年,我国出台棉花生产保护区规划,全国2333.3千公顷(3500万亩),其中新疆1600.0千公顷(2400万亩),山东266.7千公顷(400万亩)、河北200.0千公顷(300万亩)、湖北133.3千公顷(200万亩)、湖南和安徽各66.7千公顷(100万亩),这是我国稳定棉花基本产能和棉花产业安全的战略性产业政策保障[3]。

从全球农业国际合作和农产品贸易看农业农村发展,从农业农村产业发展观棉花产业,从棉花产业经济看棉花生产。未来一定时期,我国植棉面积稳定在2800千公顷~3333.3千公顷(4200万~5000万亩),棉花供给保持在500万吨~590万吨,棉花消费稳定在700万吨~800万吨,供需缺口在180万吨~200万吨区间,进口量保持在200万吨左右。

伴随着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推进政策强劲和加快乡村产业振兴,山东省以棉花生产保护区为稳定棉花基础产能的棉花产业政策结构性调整及机制完善,力度在持续加大,棉花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步伐加快,棉花产品质量结构与产业需求适宜性提高,棉花生产发展新动能支撑力和棉花产业竞争力逐步稳定并适度提高[5]。

5  山东省稳定棉花生产发展与推进棉花产业振兴的思路和措施

从20世纪80年代末到21世纪初,我国内地棉花生产经由种子过量式稀硫酸脱绒包衣处理技术、地膜覆盖精播技术、转基因抗虫棉技术(包括重大高新技术棉花品种的选育成功及更新换代普及,如鲁棉1号、33B、中棉所12、鲁棉研15、鲁棉研28的突破性育成和普及)等不同时期重大科技的突破性成功与进步,强力引导山东省植棉业态的开拓更新升级,棉花生產保持了大致20年产业高速扩张期和10年产业成熟期后,棉花产业技术惯性较为平淡、结构僵化、重大技术集成更新缓慢,传统植棉业处于衰退态势和棉花产业竞争力下降。

棉花产业是集合概念,从棉花供给角度,棉花产业是以社会分工为基础,使用相同原材料、相同农艺工艺技术、在相同价值链上生产具有替代关系的产品或服务的经济活动集合;从棉花需求角度,棉花产业是在产品和劳务的生产和经营上具有某些相同特征的企业或单位及其活动的集合。

棉花生产发展是棉花产业振兴的基础和前提,按照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总体决策部署,强化生产发展支撑的现代棉花生产体系构建规划引领及政策导向,加快构建现代棉花产业体系、培育壮大经营体系。

总体思路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山东省棉花生产绿色高效高质量发展方式转变,以棉花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围绕棉花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和棉粮经饲结构调整优化总体布局,聚集要素整合、聚焦组织创新,聚焦重大生物技术创新和集成技术突破及技术扩散,聚焦棉花全产业链式发展并形成产业集群,注重大规模定制的棉花适度规模化专业生产运营模式[6],转换新旧动能,形成棉花产业竞争力生产能力,建立有高度国际竞争力的山东棉花高质量品牌棉花供给体系和产业融合高效运行体制机制,实现新时代山东棉花产业振兴。

棉花产业振兴主要内在涵义:一是棉花技术创新动力能力潜力强、技术更新进步持续升级,产业素质和技术成熟稳定、生产农艺工艺技术标准化程度高,平均成本不断下降使得在国民经济和整个产业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增强,劳动生产率、全要素生产率和就业率高;二是市场集中度、产业关联度适宜、产需契合旺盛,产业创新及盈利能力的内生驱动力强,产业收入弹性稳定性强;三是棉花产业内市场结构合理、市场绩效较高,产业效率和社会性相统一。

山东省棉花振兴发展的主要措施:加强结构转换、产业重组、绿色发展、名牌推进,提高产业链水平,注重重大技术突破与集成创新和规模效应,形成竞争优势,培植棉花产业集群。

山东省棉花产业发展战略重点是稳定和强固266.7千公顷(400万亩)棉花生产保护区的基础产能,构建棉花产业有机统一的三个集成体系,加快棉花全产业链融合发展机制,推进建设棉花产业园区并形成产业集群规模经济体系高效运行架构[7]。

围绕上述基本思路、措施和重点应做好以下工作。

5.1  根据棉花生产保护区规划,全面改善夯实保护区棉田生产基础设施,确保产能稳定的基础条件

加强调研棉花生产保护区支撑体系建设,规范夯实生产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耕地质量保护,激励棉花产业重大高新技术突破和集成技术创新、产业创新,扩大对外合作,健全棉花生产社会化服务体系,培育壮大稳定新型棉花经营主体。

实施鲁北、鲁西北棉花生产保护区传统植棉大县区的集中连片低产棉田耕地质量提升工程,进行土壤整治、完善灌排水利电力工程设施、耕地质量保护。棉花生产保护区集中连片的村镇重点建设植棉小农户急需的通田到地末级灌溉渠道、机耕生产道路、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等设施。建立合理棉花耕作制度体系,防止棉田土壤污染、流失、土壤肥力下降等。

5.2  加强提升棉花生产物质装备配套,加快适宜农机机型研发、全程机械化进程和智能化进度

提高现行农村基本经营体制度下的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率,是应对生产成本高的关键。实现棉花生产耕种管收、植保统防统治、农机作业机型技术标准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与土地经营规模适度化模式的装备衔接配套,开展物化投入绿色高效、产销衔接电子商务即时服务、产业运行智能管理流程试验示范推广。

5.3  通过重大技术突破和充分运用高新技术集成进行改造和武装植棉业,重新配置棉花产业活力要素,实现并保持棉花新的产业成长成熟周期

科技创新、技术进步是产业强盛的根本,产业创新是产业发展不竭动力。

要加大进行现代生物技术、机械技术、信息技术、数字技术、产业技术、工程技术、产业技术前沿跟踪的实践应用研究和引进并融植入,全面引发诱导传统植棉业要素更新和产业升级,抑制棉花生产萎缩、产业衰退,在全局性、高度化和合理化上推进新产业周期的高技术化、生态化循环。

5.3.1  构建棉花高技术产业发展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公共服务平台

在全省棉花生产保护区的产业集聚重点产区,配套建立地方优势产区生产生态与产业融合技术综合试验站,发挥辐射效应带动。规划建设(重组)市场高效的省市县三级配套的棉花良种育繁推体系及种质资源基地、宜纺或可纺性棉花新优品种与农艺技术展示区。强化构建棉花纺织加工重组优化的新产业及新科企业应用技术集成的创新主体,并推动棉花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壮大产业支持引领工程,培育棉业科技创新型企业、棉花生产合作社,支持符合条件的棉花产业组织牵头承担技术合作创新项目。

5.3.2  开展棉花优质专用新品种及配套技术集成攻关与集成技术示范

加大棉花生产体系标准化的产业融合支撑的农艺、工艺、工程、农机、信息技术关键技术联合攻关,在品种布局、熟制调整、棉作制度、简化栽培、绿色统防、规模化机械化配套和农机农艺融合全程作业等方面,集成绿色高效高质生产新技术和新模式,提升农民规模化专业化植棉科技水平。

要关注质量数据在棉花品种培育、改善植棉农艺、匹配生产工艺中技术衔接协调,运用高新技术提升棉花供给质量。加大对适度规模化的中小型采棉机配套的棉花品种选育、农艺管理措施、机械采摘技术、纺织加工工艺方面的组装统筹研发力度,深入研究中小型机型的本土化棉花机采棉相关技术质量指标,使机采棉与手摘棉分别契合纺纱结构需求。

强化现代棉业发展的前沿技术、边际边缘技术领域和科技高点、高位、高端创新的支撑研究,建立棉花产业资本实体为主的现代棉花产业侧重应用技术的创新体系、多元化推广服务体系融合体制机制,保持棉花产业创新发展能力,使棉业新兴主导产品开发能力长居“卖方市场”的更新升级版商品系列化地位,确保棉花生产供给端的就业创业率和收入水平。支持现代工业设备、纺织加工业技术、生物与信息技术等最优化成果不断融汇到棉花生产中,实现新机具和生产技术的集成配套和农机农艺融合、农机化信息化融合。

5.4  提高棉花產业素质,优化棉花区域生产结构,提高产业效率,建立现代棉花生产体系、经营体系,重构现代棉花产业体系

棉花产业素质,是指棉花产业系统的质量情况,是决定棉花产业系统整体功能的主要依据。棉花产业素质主要描述棉花产业间的技术水平联系与断层、劳动生产率的比较与反差情况。

棉花植棉业(即一产)与二产纺织服装业出现技术断层和劳动生产率巨大反差,致使棉花产业素质低,棉花产业竞争力后劲不足。以棉花全产业链式、集群式发展进行产业创新,造就新型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改造提升生产体系,加快实现棉花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目标任务,建立产学研用一体化的科技创新体制,优化棉花产业体系。

5.4.1  全面科学规划棉花生产保护区,提升种植结构布局

地方棉花区域生产结构的散乱是棉花产业链条割裂的内因,棉花生产结构的优化重组是棉花产业振兴的技术基础和必然要求。优化棉花关联的各产业构成比例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一是在生产结构上,棉花关联作物互作生态稳定性构成比例;二是在产品结构上,主要是棉花生产的早中晚熟不同产品之间的组成比例;三是在品种结构上,主要表现为同一季节生产出的产品中不同品种之间的比例关系。

加速推进棉花生产适应消费市场质量结构需求的生产方式制度性转变,建立棉花生产保护区高质量生产和产销直接衔接的棉花生产组织机制。特别是以棉花生产保护区规划为基础,全面优化全省传统棉花生产区域结构,实现棉花纺织工业的棉花需求完全订单式生产,全面优化地方农业产区棉粮经饲种植结构,同步提高棉花产业综合效益、生态效益,形成植棉业新模式、新业态。

优化棉花品种结构,促进棉花生产品质与遗传品质的相一致,要调优生产方式及棉作制度,实现棉花遗传品质生产品质农艺性状契合适纺工艺,加快推广全省棉花绿色高效高质生产技术规程。

大力促进棉花生产结构优化升级,发展高品质棉、高效旱作棉、优质短季棉、天然彩色棉、区域有机棉,推进标准化、规模化、专业化、品牌化生产。

5.4.2  提高产业效率,重构三个现代棉花有机合成体系

生產体系即生产能力的提升,生产条件和技术的完善程度,生产力支撑;产业体系要侧重有机化程度与比例的合理性,产业链条的完善及分工协调功能互作,产业融合与横向兼容;经营体系是经营者的有机组分与合理组成,主要是人力资源的资本化能力结构支撑度。

5.4.3  建立优化棉花生产体系,提升生产效率

现代棉花生产体系中的两大问题是经营主体和适度规模经营,是影响植棉业劳动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关键。

根据山东省棉花生产的自然资源、产业资本、技术熟化的密集程度,深入调研“美棉”、“澳棉”和“以色列棉”的品牌模式和生产体系,以其为参考在产地形成属地的优化生产体系,对接国内先进的棉花消费端产业构置融合为全产业链价值提升体系。

在棉花产业集聚生产主产市县区,引导国际化棉花纺织企业优化重组棉花400型加工企业,进行棉纺加工一体化运营体系的重置,并加强“一带一路”棉花产业经济合作。推进现代棉花产业园区、中外棉业合作园区,推进“美棉”、“奥棉”、“以色列棉”三大国际棉花品牌的鲁棉属地化技术标准模式生产体系试验规划建设。

通过棉花产业规划政策、财政金融政策的创建和设立,引导棉花二三产业资本建设可纺性高的商品棉花生产专用基地,建设棉花种业应用技术研发中心或农艺工艺技术融合创新平台,支持棉花产业资本组建棉花生产社会化服务的组织体系。鼓励棉花纺织产业资本延伸产业链,打造棉花规模化、专业化经营的示范带动型主体。

加强启动黄河三角洲地区优质专用棉花生产示范基地建设规划调研。通过黄三角地区集中连片的大规模土地整治,适宜配套棉田水利设施和物质装备,推进黄河水灌区续建及节水技术改造,推进现代棉花产业工程技术体系建设。加快建设黄河三角洲地区“一带一品一产”优质棉花产业带,形成国内特大型标准化棉花产地市场公用品牌。

5.4.4  重构现代棉花产业体系

实现棉花产业横向拓展和纵向延伸的有机统一,棉花资源要素更新重置。现代棉花产业体系是棉花供给效率、棉花产业素质和竞争力协调统一的重要标志。

拓展棉粮经饲产业协调生态互补效应,提高相关技术连接架构。促进产业融合发展,调优做强棉花第一产业、优化重组棉业第二产业(即纺织业并购重组加工业)、健全壮大第三产业,强化一产对二产的质量产能支撑,提高棉花全产业链整体化收益。一是棉花产业链延伸到植棉业端,带动转变传统植棉业并打通增值空间,保障棉花供应链高质量产能,通过棉花品牌塑造和营销创新,提高效益存量增加效益流量,提升价值链。二是横向拓展凸显棉花生产生态价值、社会化公共产品和传统棉作文化文明传承等非生产功能。充分发挥老棉区乡村特色资源、生态和文化优势,拓展棉作文明业态。

5.4.5  培育现代棉花经营体系

棉花产业振兴的主体是政府引导的传统植棉区的新型职业农民、植棉大户、棉花社会化服务组织、成长性的棉花企业。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探索“确股、确利润、不确地块”等承包权,实现土地多种形式对第三方经营权的权利权能的具体赋权,为新型经营主体的形成提供制度性支撑,加快培育高素质、规模化经营新型主体和社会化服务主体,构建职业型棉花专业经营者多种效率合作模式,促进多种形式的棉花生产规模经营。要创新棉花产业合作经营形式、方式,引导新型棉花经营主体串联到棉花产业经济高效循环链接运行体系。

要认真探索山东省传统植棉区和棉花生产保护区农村土地利用制度改革的措施,利用好国家相关政策,加大鲁北、鲁北黄河三角洲地区植棉区的中低产田土地集中连片的整治力度,并优先承包给新型棉花经营主体和棉花产业资本,大规模推进棉花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发展、品牌化经营,提高全程机械化作业区,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利用效率、全要素生产率。

发展棉花新型社会化服务业体系。支持供销、农业服务企业、农民合作社等开展多元推广、土地托管、代耕代种、统防统治、烘干收储等棉花生产性服务。

研究引导发展“数字棉业”,推进全省棉花全产业链大数据平台建设。建立信息化棉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电商产销链接直营业态,依托“互联网+”推动棉花产业经济通过社会化服务和公共服务向棉花生产层面全面拓展并入,使分散的小农户经济和分散的村落棉花自营经济直接对接外部市场。

5.5  加快研究现代化棉花生产技术规程,总结推广植棉新技术、新模式,加大优质短季棉和棉花副产品综合科学利用研发力度并开拓形成棉花生产新业态

技术、知识、信息、数据是当今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生产要素,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是推动新时代棉花产业振兴的强大动能。

结合山东省鲁北土地禀赋传统一熟植棉区、鲁西北黄河故道一熟两熟混作植棉区、鲁西南生态高效植棉区的光热水土气候和社会经济状况,借鉴 “美棉”、“奥棉”、“以色列棉”三大国际棉花品牌的技术标准与种植方式、管理模式,在本土化进行科学试验总结,推进外国先进植棉模式适宜区域属地化生产进口技术工程战略。

猜你喜欢
产业振兴山东省
RCEP对山东省高质量对外开放的影响
两名造纸相关领域企业家获山东省优秀企业家称号
北风催眠曲
再见,雪姑娘
关于远安县乡村产业振兴的调查研究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之我见
论如何促进当前景德镇陶瓷产业振兴
“两南”临夏定西脱贫攻坚与城镇化建设中产业兴旺和特色小镇建设研究
乡村振兴战略下江苏特色小镇建设问题研究
产业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