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翻译理论指导下的新闻翻译研究

2019-10-08 14:54赵颖
校园英语·中旬 2019年9期
关键词:功能翻译理论新闻报道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翻译所涉猎的范围越来越广,功能翻译呈现出多样化方式,为各行业的文化交流与交往提供了便利,对推动经济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功能翻译理论指导下的新闻翻译更加强调目的性与实际应用功能,以求新闻报道达到预期宣传效果与社会影响力。新闻翻译因其特殊性与其他文学类翻译不同,即在力求还原事实的基础上更加注重语言的精炼与逻辑。本文对功能翻译理论指导下的新闻翻译进行了深入研究,针对其语言特点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并对新闻翻译稿件的编组、增减模式以及翻译策略、翻译原则进行了细致阐述。

【关键词】功能翻译理论;新闻报道;新聞翻译

【作者简介】赵颖(1983.10.28-),女,北京世纪智慧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硕士,河北保定人,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引言

由原始社会的符号传递开始,“信息”经过社会变迁,逐渐发展成为文字形式的书信、报纸以及网络社会的广播、电视等,传播信息的新闻行业应运而生。新闻翻译在行业发展的浪潮中通过不断改革与进步,展现出更加历久弥新的实力。新闻翻译水平直接影响到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沟通,为了更好地服务大众,更加直观、真实、有针对性地为广大读者受众传播信息,在翻译过程中凸显新闻的功能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功能翻译理论概述

功能翻译理论由德国莱斯(Reiss)首先提出,她主张要根据文本及需求的不同采用相对应的翻译策略,以达成不同的翻译效果及目的。之后她的学生以莱斯(Reiss)的理论雏形为基础提出了翻译的目的理论,即一切翻译要以实现原作者预期效果与目的为准则,强化翻译的沟通、交流效用,实现交际功能,在不断的实践中,经过一系列的发展与变革,形成了目前的功能翻译理论。

功能翻译理论以达成目标为主要准则,使翻译过程更加单纯、有针对性,即以翻译目的为主要考评,灵活运用翻译技巧及策略,针对不同交流实质确定更加适合的翻译模式,在对原文意图表述清楚、不违背原意的基础上,对译文进行适当的加工,以更加符合接收者文化背景、阅读习惯、阅读预期等的要求,使接收者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原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及思想。

二、新闻翻译的特点

新闻翻译以事实为基础,运用翻译的手段使新闻报道满足五个要素条件,即对时间、地点、人物、事情起因、经过等进行完整呈现,以达传播新闻信息的目的。新闻翻译有别于其他文种,呈现出不同的翻译特点:(1)新闻摘译。新闻翻译的呈现方式较为具体,并不是将原文逐字逐句进行翻译,而是对新闻报道内容进行重点段落截取,或对新闻点进行高度概括,这种新闻摘译的特点使新闻本身想要传达的重点信息更加突出与明显,更具宣传意义;(2)新闻编译。新闻翻译的传输与接受方由于语种的不同会存在文化差异,价值体系与对文字的解读也大相径庭,通常两语种之间语句结构及表达习惯不同,如果进行直译很可能造成词不达意或语序上的错乱,为使新闻译文更加通顺,事实表述清楚、重点突出,译者在进行新闻翻译的同时要对文章顺序进行调整,对语句进行修改,即对原文章做出适当的调整与改变,以缩短原作者与接收者双方对同一篇新闻报道信息理解的差距,不断打破新闻直译带来的局限性。所以,新闻翻译要根据其特点运用适合的翻译技巧及方式来达成新闻传播的目的。

三、功能翻译理论指导下的新闻翻译

新闻翻译模式主要有编组模式和增删模式,无论哪种翻译模式,都要为广大新闻受众群体带来更好的视听感受,帮助读者、观众能够获取更加直观、真实、准确、生动的新闻资讯,以功能翻译理论为指导,灵活采用新闻翻译手段,为受众提供更好的新闻服务,满足受众实际需求与心理预期。

1.编组模式。传统的新闻翻译模式是在高度还原的基础上,对原文章每个自然段、语句进行“全译”,这种翻译模式无法适用于全部新闻,一味进行“全译”会造成译文的死板与杂乱,使新闻内容表意不清、缺乏重点,无法激发受众群体的阅读、观看与订阅兴趣。对原文章篇幅较长、词句赘述较多、内容重复且结构松散的新闻文章应当采取编组模式进行翻译,以功能翻译为指导,对原文章次要内容进行适当提炼与删减,满足文字版面安排及节目时长,还要有选择性地对原新闻稿件进行编译及重组,使译文更加通顺,以满足目的语要求。在进行新闻翻译的重新编组过程中,还应注意一定要照顾到源语及译入语之间表达方式与文化的差异,不仅要在新闻编排的过程中准确传递源语的风格特点,还要兼顾接收者对译入语语境、情感表达、阅读体验的实际需求,以增强原作者与接收者之间的沟通与联系,真正发挥好“桥梁”和“纽带”的作用。

2.增删模式。为了充分体现新闻翻译的目的性,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在不改变原文意境及中心思想的基础上对新闻进行适当的增加与删减,以保证目的语读者对新闻内容的有效解读。例如,在新闻汉译英的过程中,对中国较为典型的文化背景进行介绍时常会运用成语、谚语、歇后语、文言文、诗词等特殊语句,此时很难进行文章内容的直译,这就要求译者在充分了解中国历史背景及表达方式、文化特质的同时,对原新闻内容进行适当的补充与说明,运用增添的段落与文字对原文难以传递与直译的内容给予合理的解释,有效帮助目的语受众更多地了解中国文化,激发阅读兴趣,达到预期的新闻宣传目的。常见的汉语多渲染与煽情等表达方式,其中的曲折与伏笔多与西方简单直接的表现方式相背离,如对原报道进行直译,则无法实现原文想要展现的渲染与反转效果,这就要求译者对可能产生歧义与干扰的文字内容进行适当删减,保留原报道最直观的结论信息进行翻译,才能不影响读者对新闻的接收与理解程度。

四、功能翻译理论指导下的新闻翻译应用

1.翻译策略 。功能翻译理论指导下的新闻翻译策略主要是编译。简单来说就是要同时进行编辑与翻译,译者要根据接收者的审美取向与实际需求先对原新闻稿件进行编辑与整理,再进行翻译。编译就是依据客观事实将原文加工成读者感兴趣的符合报道规范的文体,同时进行合理编排、增删、筛选、重组排序,拉近读者与新闻信息之间的距离及联系,再对编辑好的新闻进行翻译,译者要注重对原文表达混乱的部分进行重点纠正与更改,使报道更加通顺有条理。

新闻翻译是信息传递的重要工具,承担着文化交流的重要任务,译者要在确保原文意图不被篡改、逻辑一致的前提下,实施“摘译”及“重组”的翻译策略。即对原文重点段落或语句进行截取并翻译,并以接收者的阅读习惯为参考对新闻内容进行结构的调整与重组,适当进行顺序更改,达到方便受众阅读的目的。

2.翻译原则。为达到功能翻译的目的,实施翻译策略要遵循以下三点原则:(1)忠实性原则。新闻翻译要以原文为主要参考依据,明确一切翻译工作都是为原文服务。编译的特殊性要求对原文内容进行修改,虽然不用逐字逐句与原文契合,但要对译文做整体把控,确保译文与原文精神与内在主体的高度一致,忠于原文;(2)注重实效性。即确保新闻译作及时有效发布,抢占新闻头条位置与市场先机,发布更多的独家新闻译作,同时将新闻翻译的重点放在关注点较高的时事政治、国际贸易、军事战略等焦点问题上来;(3)可读性原则。译者要清楚新闻翻译的最终目的是为读者提供更多的阅读选择与体验,新闻译作应当符合读者阅读习惯,符合大众阅读审美体验。新闻翻译的过程要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与文化积累下进行,不同的生活经验、价值观体系与形成规律的行为习惯都对新闻翻译有着不同的影响与判断,所以译者要以目标读者为主要服务对象,以读者的审美取向与本国文化为主导,创作出更加有针对性的新闻译作。

五、结语

新闻的信息传播功能使新闻翻译的目的更加明确,读者对新闻信息的接收程度与译者的新闻翻译密切相关,读者只对原文的部分或重点内容进行信息索取,所以译者要以读者为主要服务对象,了解读者的文化背景、阅读习惯以及阅读适应能力,依靠功能翻译理论,为读者进行新闻的全新解读。

参考文献:

[1]葛瑞红,许明武.论报刊英语新闻翻译的编译[J].中国校外教育,2012.

[2]方梦之.应用( 文体) 翻译学的内部体系[J].上海翻译,2014(2).

[3]方梦之.应用翻译研究的新起点[J].上海翻译,2013(3).

[4]方梦之.应用翻译研究30年(1980-2010)[J].上海翻译,2012(2).

[5]穆雷,邹兵.翻译的定义及理论研究:现状、问题与思考[J].中国翻译,2015(5).

猜你喜欢
功能翻译理论新闻报道
论新闻报道中的流行语
浅析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彰显以人为本
目的论指导下的化妆品广告翻译策略研究
深化“走转改”在新闻报道中践行群众路线
新闻报道隐性失实的四种表现
如何让新闻报道鲜活起来
新闻报道要求真实的细节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