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华氏451》中的社会隐喻

2019-10-08 14:47曲杨
校园英语·中旬 2019年6期
关键词:华氏麦卡锡布拉德

【摘要】美国著名科幻作家雷·布拉德伯的长篇科幻小说《华氏451》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谴责麦卡锡时代对文化界实施审查制度,对知识分子进行迫害的经典之作。在这部作品中作者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焚毁书籍、禁锢个人思想的集權社会。通过把文学语言转译成社会学语言,我们可以解读《华氏451》中的社会隐喻,从而了解上世纪五十年美国社会的真实状况。

【关键词】《华氏451》;社会隐喻

【作者简介】曲杨,女,中国医科大学公共基础学院英语第二教研室,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在由其短篇小说《消防员》改写而成的《华氏451》中,美国著名科幻作家雷·布拉德伯里向我们展示了一个钳制个人自由思想的集权社会。在这个社会里,消防员的工作不再是灭火而是焚烧书籍。尽管科幻小说很多时候不被认为是主流文学作品,但《华氏451》却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谴责美国五十年代初麦卡锡主义对文化界的实施审查制度的经典之作。

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家普列汉诺夫认为:文学作品并非神秘产物,也不能仅仅通过作家自身的心理状态来解释… 存在着把文学语言转译成社会学语言可能,也就是能找到文学作品中各个要素的“社会对等物”。在《华氏451》中,作者给出了上世纪五十年美国社会状况的真实写照。

雷·布拉德伯里的《华氏451》正是这一时期美国社会的生动写照。书中的故事发生在未来的24世纪,作者在开篇向我们展示了主人公盖·蒙塔格在自己的工作—焚烧书籍中所得到的愉悦感。在书中设定的未来,房屋都是防火的,作为一名消防员,蒙塔格需要做的不再是救火,而是焚烧书籍和藏匿这些书籍的房屋。因为书籍被认为会让人产生异端思想,危害社会的稳定。做了十年的消防员,蒙塔格从没质疑过自己在午夜出任务,看着书页被烈火吞噬所带给他的满足感。在与一名看似古怪却有着各种奇思妙想的十七岁的少女克拉莉丝接触后,他开始对既定的制度产生了质疑。之后,他的妻子米尔德里德服用安眠药过量以及她长期丧失自我将自己沉浸在三面电视墙和广播中再一次使蒙塔格感到震惊。米尔德里德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还有创新思考的能力,她只能通过不断地观看电视,收听广播和服用安眠药来逃脱现实带给她的痛苦。可悲的是,她认为自己是快乐的,因为没有人告诉过她这样并不是真正的快乐,她缺少自我思考的动力。这使蒙塔格开始反思自己无爱枯燥的婚姻以及他所处的冰冷无情的社会。

随着故事的推进,又一事件对蒙塔格造成了更深的震撼。一天深夜,接到报警后,蒙塔格和同事们来到了一栋藏有书籍老房子。房子的主人—一位老妇人拒绝离开即将被焚毁的房子,并亲手点燃火柴将自己,房子和房子里的藏书都付之一炬。在混乱中,蒙塔格偷偷拿走了一本书。回到家中,他仍无法摆脱刚刚发生的事件对他造成的震撼,也因偷藏了书籍而惴惴不安。次日清晨,蒙塔格醒来后觉得自己病了,不能确定自己能不能去上班。他躺在床上,偷来的书就藏在他的枕头下。他告诉妻子米尔德里德他想停止工作一段时间。米尔德里德没有表示任何关切,反而对此非常不解和反感。她甚至变得非常愤怒,因为蒙塔格不工作就意味着没人为电视和娱乐节目付钱了。她无法理解一个不相干的老妇人和她的书怎么会对自己的丈夫造成这么大的影响。蒙塔格却确信:“书里面一定有什么,有我们想象不到的东西,才会使得一个女人情愿与屋子俱焚。书本里头一定有什么。人不会平白无故情愿这么做。”

真正推动了蒙塔格彻底觉醒的却是消防队的比提队长。比提队长似乎意识到蒙塔格会不舒服,晚上可能会请假。他来到蒙塔格家向蒙塔格宣教社会是怎样进化成现在这样机械刻板的。现今的社会是不允许有人偏离既定的轨道,大家都要同流一致不能有任何异端。

比提队长的讲述可以说是对禁锢思想自由的上世纪五十年代美国社会的真实反映。在涉及到民众的盲从和随波逐流时,作者通过比提队长对学校的描述向我展示了冰山的一角。“学校教出来越来越多的赛跑选手、跳高选手、赛车手、补锅将、投机取巧者和游泳选手,而不是检察官、评论家、万事通和创造者,那么, ‘知识分子这个名词当然就必然成了骂人的字眼。人总是害怕不熟悉的事物。…当然是,大家都得一模一样才行。…人人不是生而自由平等的,并不像宪法上说的那样,人人是被造成平等的。…隔壁人家有书,就等于有了一把装满子弹的枪。烧了它。”在作为既定社会制度的维护者,比提队长认为,书的危险之处就在于它让人们思考,让人们认识到他们终究是不同的个体。因而,书籍必须被烧毁,这样人么才能平等,人们之间的冲突才会减少,每个人才能生活得更好。同时,对于可能拥有书籍,甚至读过书籍,受到书籍内容影响的诸如小女孩克拉莉丝这样的“异类”应该被铲除。

这一切都是上世纪五十年代的美国发生的真实事件的写照。在麦卡锡及其助手于1953年进行的书籍清查中,美国左翼作家白劳德和史沫特莱等75位作家的书籍全被列为禁书。著名作家马克·吐温的作品也被列入“危险书籍”之列。更有甚的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也打上了“可疑”的标签。此外,知识界和文化界的很多知名人士如“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和电影大师卓别林等都受到麦卡锡及其同伙的迫害。在这种社会氛围下,舆论自由被扼杀了,民众也变得对政治避而不谈。普通民众不去寻求自由,而是沉浸在令人麻木的肥皂剧和益智类问答中。对于他们来说追求愉悦远远比追求自由、理想和尊严更重要。

比提队长就是这种无处不在的压迫的化身。他看到了蒙塔格的动摇,他向蒙塔格说教:“我们是中流砥柱,抵抗那一小撮想用矛盾的理论和思想使大家不快乐的人。我们的手顶着沟堤。撑住,别让忧郁阴晦的哲学浪潮淹没了我们的世界。我们仰仗你。我想你大概并不明白,对于我们这个快乐的世界,你,我们,是多么重要。”此外,在比提队长离开蒙塔格家以后,仍在蒙塔格家屋外徘徊的机械猎狗也是当时美国无处不在的集权政治的另一个体现。猎狗能随时随地追踪和消灭自己的猎物,让人无处可逃。上世纪五十年代美国政府和麦卡锡的爪牙也正如这些猎狗一样, 对共产党人和不愿与其同流者予以了不断地迫害。这种社会氛围给民众造成了恐慌,使他们变得麻木。

普列汉诺夫曾指出:“艺术都是源自一定的世界意识形态;不可能存在完全脱离意识形态的艺术作品。然而,文学作品并不是对主流意识形态的简单反映,它往往会对所处时代的既定的意识形态发起挑战。”正如我们在文中最后看到,主人公蒙塔格为追求自由和真相,像凤凰一样浴火重生,也成了众多流浪 “书者”中的一员。他背诵着 “拆毁有时,建造有时。静默有时,言语有时…”向希望中的城市走去。

《华氏451》成书于由于麦卡锡主义肆虐,美国处于近乎于集权政治的时代。作者布拉德伯里通过对当时的社会意识形态的审视,向我们展示隐藏在繁华与宁静下的真实的美国社会:民众随波逐流、空虚麻木,言论没有自由。出版六十余载后,《华氏451》还一直被当作是对言论自由强烈诉求典范,它对上世纪五十年初美国社会现实的揭露和抨击仍时刻让世人警醒。

参考文献:

[1]Terry Eagleton, Edited by Zhu Gang. Literature and History. Twentieth Century Western Critical Theories[M].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Shanghai,2001.

[2]James L. Roark, and Micheal P. Johnson. The American Promise- a Hi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 from 1865[J]. vol. 2. Bedford Books: Boston,1998.

[3][美]雷·布拉德伯里,于而彦译.华氏451[M].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2.

[4]Alan Brinkley. The Unfinished Nation——a survey of American history[J]. vol. 2. McGraw-Hill,2000.

猜你喜欢
华氏麦卡锡布拉德
一瓶老酒
一瓶老酒
麦卡锡为何不受坚定保守派待见?
马克·布拉德福特:洛杉矶
《华氏9/11》导演又拍《华氏11/9》
修身齐家
一字之差引来近万罚单
让对方说“是”
你今天心情不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