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来华留学生讲述“中国情结”(新中国成立70周年)

2019-10-09 04:45霍文黄培昭丁雪真
环球时报 2019-10-09
关键词:蒙古国埃及巴基斯坦

本报驻蒙古国、埃及、巴基斯坦特派记者 霍文 黄培昭 丁雪真

编者的话:总结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成就和对世界的贡献,不能不提留学生这个话题。1950年,35名国家公派留学生分两批赴波兰、匈牙利等国留学,开创了新中国成立后派遣留学生的先河。同年,来自保加利亚、匈牙利等国的33名留学生来到中国,拉开新中国来华留学教育的序幕。统计显示,来华留学生数量、生源国数量、接受院校规模均逐年增长。2018年,共有来自196个国家和地区的49.22万名留学生来华留学,其中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人数约占53%。在中国,他们有的学习中文和中国文化,有的学习中国的先进技术,更重要的是,他们见证了中国的发展,也用在中国学到的知识建设自己的国家。《环球时报》记者有代表性地采访了一些国家的留学生,他们讲述了“留学中国成为时尚”的故事。

蒙古国330万人口,在华留学生超过1万人

新中国成立后,蒙古国赴华留学生从上世纪50年代“仅有数十人”到一度中断,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恢复再到现在“300多个蒙古国公民中就会有一个来中国留学”,这一系列变化的背后有很多故事。而成千上万名在中国学成回国的留学生,也成为蒙古国社会各行各业的骨干人才,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1949年10月16日,中蒙两国正式建交。1952年10月中蒙两国签署经济文化合作相关协议后,蒙古国在随后几年派出数十名赴华留学生。《环球时报》记者近日阅读2016年出版的《蒙古国汉学研究历史》一书时,看到蒙古国学者玛娜勒扎布这样回忆:“1954年我16岁,到北京大学中文预科班学习。1956年我和鲁布桑扎布进入北大中文文学班学习,1961年毕业。回国后一直从事语言研究和汉语教学工作。”她写道,那时候,蒙古国向中国派留学生是当时国家为培养汉语人才的一项重要政策。首批赴北大留学的楚龙·达莱,后来成为蒙古国院士、著名科学功勋活动家。鲁布桑扎布、玛娜勒扎布也都成为享誉蒙古国的语言学专家。如今他们的学生遍布蒙古国的各行各业,为蒙中关系增砖添瓦。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蒙古国选派赴华留学生工作一度被迫中断。上世纪80年代末,中蒙关系实现正常化,该项合作也逐渐恢复。今年7月获得“中蒙友好贡献奖”的蒙古国国立大学孔子学院蒙方院长其米德策耶教授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1986年10月,其米德策耶作为1960年后第一批赴中国的两名蒙古国留学生中的一员,来到北京语言学院(现在的北京语言大学)学习汉语。如今,这位汉学家的研究成果丰硕:参与蒙文版《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翻译工程,潜心研究《论语》《大学》《中庸》《孙子兵法》等多部作品,获得蒙古国翻译作品最高奖……

很多赴华留学生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耕耘。上世纪80年代末曾经去中国辽宁大学进修中文的蒙古国外交部邻国局参赞雅·冈巴特尔一直在外交系统从事蒙中关系工作,他告诉记者,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入,蒙中两国人文交流得到长足发展,到中国的蒙古国留学生逐年递增。蒙古国科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中国室主任旭日夫博士是专门研究中国问题的知名专家。他清楚地记得,1991年9月初的一天,自己乘坐乌兰巴托至北京的国际列车到达北京站,然后坐地铁2号线到西直门站,再换乘375路公交车到位于五道口的北京语言学院……蒙古通讯社中文版《蒙古消息报》社长孟和图拉与中国渊源深厚,1999年和2003年两度赴华留学,并于2007年获得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专业博士学位。孟和图拉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她在华中科技大学读博期间,正在读本科的蒙古国留学生布拉根图雅(图①)和她是校友。2006年布拉根图雅本科毕业后,回国担任了蒙古人民党书记职务。2016年,35岁的布拉根图雅被任命为财政部副部长,成为本届政府最年轻的副部级官员。

今年30岁的娜尔恩是一家在蒙中资企业的业务经理和金牌翻译。她15岁中学毕业就开始独闯北京,在中国拿到硕士学位。娜尔恩说,当时父母建议她去中国或日本留学,她选择了中国,这也成为她人生道路的转折点。在来华留学生数量上,蒙古国目前以超过1万人排名世界第14位,如果按该国330万人口总数计算,蒙古国来华留学生的比例名列前茅。不少学生回国后还成立联谊会或校友会。如2014年1月,吉林大学蒙古国留学生校友会成立大会暨首届蒙古国在华留学生联谊会在乌兰巴托中国文化中心成功举行。▲

“去中国读书对我和家人来说是一种荣耀”

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著名风景区夏克巴里安山上有一片枝繁叶茂的“友谊林”,其中每一棵树都是多年来到访巴基斯坦的中国领导人亲手植下的。1964年,周恩来总理第二次访问巴基斯坦时在此栽下了第一棵友谊树。正是从1964年起,中国开始接收巴基斯坦留学生,他们见证了新中国建设初期的发展。上世纪80年代,在华的巴基斯坦留学生目睹了中国的改革开放,也经常听到中国人说“巴基斯坦是中国的铁哥们儿”。现在,新一代“巴铁”留学生们又幸运地融入共建“一带一路”的大潮中。

泽米尔·阿万(图②)是改革开放后第三批赴华留学的巴基斯坦学生之一,他告诉《环球时报》记者:“1980年,我们去中国读书都是政府派出的公费留学生,由于名额有限,想要拿到留学资格,每个人都要通过优中选优的严格考核,因此每个学生都格外珍惜自己获得的留学机会。”阿万说:“那个年代能去中国读书对我和我的家庭来说都是极大的荣耀。”1980年9月21日,阿万离开巴基斯坦那天,全家上下20多口人专门租了一辆中巴车,从老家赶到伊斯兰堡机场为他送行。这让阿万暗自下决心:“我一定不能辜负他们的期望。从那时起,我接触汉语,慢慢爱上中国和中国文化。回首往事,就是那一天改变了我的整个人生,我一辈子也忘不了。”

在北京语言学院读了一年汉语后,阿万进入上海大学机电工程专业学习,一晃就是6年。2010年,当阿万以巴驻华使馆科技参赞身份再次回到上海时,一座座闪烁着霓虹灯的高楼大厦令他有种“难以置信的超现实感”。回忆起在上海的留学时光,阿万说:“那时候我们周末没课就骑自行车去浦东郊游,经常骑很久也见不到几户人家。但今非昔比,改革开放这场伟大的社会变革,不仅改变了中国经济社会的面貌,也改变了世界看待中国的目光。”他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所取得的巨大发展成就为全世界发展中国家树立了良好的典范,赴华留学的巴基斯坦学生是中国发展的见证者,对于他们而言,学习中国经验推动巴基斯坦国家发展是崇高的追求。

在阿万看来,目前巴基斯坦年轻人非常幸运,“‘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巴经济走廊为他们提供了施展抱负、实现报国理想的最佳舞台”。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巴掀起一股“留学中国热”。数据显示,从1964年至2013年,来华学习的巴学生总数为10941名,而中国教育部今年4月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仅2018年在华留学的巴学生数量为28023人,排在韩国(5.06万人)、泰国(28608人)之后。如今,最令阿万感到欣慰的是“阿万家和中国的情谊正在传承”。他的两个儿子现在都在中国求学,大儿子在天津大学攻读建筑学博士,小儿子在上海交通大学读机械工程本科。

阿万说:“虽然他们都能讲流利的汉语,但我更希望他们学成回国后,抓住‘一带一路的机遇为巴基斯坦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自己的贡献,而这也正是巴中友谊不断推动巴基斯坦前进的一种体现。”阿万说,“年轻一代有更多的机会,也有更多的责任,他们要成为巴中友谊的继承者和发扬者,也要成为‘一带一路和中巴经济走廊的建设者和守护者。”

2016年阿万卸任回国后,来到巴基斯坦国立科技大学从事中国研究。阿万最近正筹划在巴基斯坦成立一个留华学生的联谊会,他告诉记者:“我希望把热爱中国的老同学和新朋友都聚起来。几十年来,我们见证着巴中两国的特殊友谊,更凭借在中国的所学所获为巴基斯坦的国家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我们都是种子,现在开花结果”

“获得2019/2020学年中国政府奖学金的364名埃及留学生已全部赴华。”这是《环球时报》驻埃及记者国庆节前从中国驻埃使馆了解到的信息。几乎是同一时间,一位埃及老留学生——苏伊士运河大学孔子学院埃方院长哈桑·拉杰卜(图③)故地重游,回到中国,在天安门前拍照留念。拉杰卜常说:“我们这些留学生就是种子,现在开花结果,尤其是在埃及高校里搞汉语教学,成果丰硕。”

哈桑·拉杰卜给自己取了个中国名字,叫“大海”,他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他1980年开始在埃及艾因·夏姆斯大学学习中文。该校是新中国成立后埃及最早开办汉语教学的高校,历史可以从埃及高教部1958年批准其试办中文班算起。拉杰卜在本科期间赴中国留学,先是在中国语言学院学习,结束学习后回埃及,不久再次赴中国,到北京大学进修汉语。拉杰卜说,像他这样老一代埃及赴华留学生,不少在教育领域工作,如有的人任中文系主任,有的任孔子学院埃方院长。此外,还有的在旅游、 商贸、外交等领域促进埃中之间的往来。拉杰卜说,在中国留学的埃及学生,不管从事何种职业,名气是大是小,都对中国怀有深深的感情,可以不夸张地说,在他们内心深处,都有一个深藏着的“中国结”。

拉杰卜说,赴华留学生曾酝酿成立“埃及留华同学会”之类的机构,但很可惜,由于种种原因,至今还没有落实。他希望,能早一点成立这样的同学会,可以便于大家相互联系和交流。拉杰卜表示,过去能到中国留学或旅游的埃及人还是少,因此大家见面都很亲切。

现在,埃及年轻人到中国留学或游玩的机会多了。埃及开罗大学中文系二年级学生哈立德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中国是希望,中国也代表着未来,能到中国留学,是我的一个愿望。”记者在苏丹、埃塞俄比亚、阿尔及利亚、突尼斯等非洲国家采访时,经常遇到来华留过学的当地人,他们常说,日益富强和不断崛起的中国是一个值得学习的国家。埃塞俄比亚前总统穆拉图·特肖梅年轻时曾被公派到中国学习,从一个赴华留学生到治理国家的领导人,这在非洲国家被传为美谈。特肖梅1976年来中国留学,先后在当时的北京语言学院学汉语,到北京大学学习哲学和国际政治。在非洲,很多高级军官也有在中国留学的背景。一些非洲国家的媒体呼吁学生到中国留学,学成后为国家建设服务。在这一大环境下,埃及等非洲国家学生对能赴中国留学有着强烈的意愿,许多国家的青年不再盯着欧美,他们以到中国留学为时尚。▲

猜你喜欢
蒙古国埃及巴基斯坦
Hide-and-seek for Halloween万圣节捉迷藏
蒙古国被列入反洗钱“灰名单”
蒙古国也想接办美朝峰会(相关链接)
埃及
蒙古国任命新总理
埃及火车追尾25人死
埃及两车相撞至少8人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