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是印刷中间商

2019-10-09 05:19
今日印刷 2019年9期
关键词:印刷厂竞争对手订单

“万山不许一溪奔,拦得溪声日夜喧。到得前头山脚尽,堂堂溪水出前村。”这是南宋诗人杨万里的诗句,今天用来描写产业趋势的变化倒是很适合。当一个趋势变成常态时,大家才会想到最初被忽略的小溪流。

最近,市场上已经可以买到5G手机了,看来物联网就要进入我们的生活了,国内印刷大环境受到数字化、互联网、电商、新零售、智能制造的洗礼,被不同阶段的时代潮流冲向了未来。

印刷生意会是越来越难做还是会触底反弹?

回首看这几年的印刷产业变化,我们不得不承认网络的便利是改变的原动力。2013年,连续几年受到“双十一”惊人的销售数字的刺激,行业内掀起了电商热潮。各式各样新创的印刷电商陆续出现,虽然大部分的印刷电商并没有对行业造成影响,却给整体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加上印刷下游的各行各业的创新此起彼落,更给行业带来了危机感。

其实,这几年全国GDP增长变慢,从我们主要的下游行业如电脑、手机、家电、烟酒、广告、出版等来看,除了受互联网的影响以外,他們或因市场成熟,或因为竞争壁垒被外来的新势力打破,导致增长乏力。

因为大环境停滞不前,许多印刷同行都开口闭口生意难为,一方面为了疏解自己的心理压力,另一方面试探别人是不是也和自己一样。

如果你看看以下两组数据,就知道生意难为并不是普遍现象。①国内进口胶印机的总金额统计数字:2017年国内胶印机进口的总金额同比增长了30.92%,2018年更是同比增长了35.06%。②全国印刷利润总额:2016年同比消退3.34%,2017年增长仅0.2%,总利润不见增加,生产设备的投资却大幅增加。全国的统计数据提供了鸟瞰整体产业的放大镜,投资新印刷机的同行如果不是钱太多的新手,那一定是找到了别人没看到的新订单的老手。有实力的新手非常有限,而且印刷利润总额持平,表示行业里也没有出现新的印刷需求,那么,投资新生产设备的同行一定是找到了吸引别人订单的秘诀。

一家印刷厂发觉自己的订单渐渐流失,老板难免要抱怨生意难为,但是抱怨无法解决问题,弄清楚订单跑到哪里去了才是重点,从数据上看,一定是被新投资印刷机的竞争对手吸引走了。

在同一个行业里,大家干的活都一样,效益好的供应商自然会吸引更多的订单,互联网的便利更进一步加速了这个效应。

参考一下科技产业的发展历史,全球市场每年有近10亿台手机的需求,供应商却只有十几个品牌,生产手机的代工厂更是只有几家,一个成熟的市场供应链一定得效益非凡,把其他供应商的订单都集中过来,最后形成这样的现象。

印刷由于生产工序复杂,全国有10万家印刷厂,经过数字化、产品化的洗礼,以及互联网和快递服务便利度快速提升,订单集中的趋势越来越   明显。

从同行聚集的印刷展览会或是研讨会上,我们发现,上台讲演或是租下大展台的公司,不全是技术供应商来推销产品,越来越多的是印刷厂借机大力邀请同行来合作,让其服务某一段生意流程。

在科技商品集中生产的发展过程中,最早的方向应该是有效益的制造厂发现终端客户,不如去说服竞争对手放弃生产,让竞争对手变成上下游的合作伙伴,一起分享效益,最后就出现了只有几家代工制造厂为全球的科技商品服务生产的场景。

国内印刷业经过了供过于求、环保政策的冲击,加上阅读媒介电子化,下游需求趋缓的压力,已经接近改变的临界点,今天有能力的印刷厂无不大力改造生产和管理的智能化,一旦整体效益真的能够发挥时,自然会想出分享效益给竞争对手的策略。

研讨会、展览会上的变化就是这种现象的冰山一角。

其实,今天在中国台湾已经有超过50%的印刷厂做“头手”生意,将全部或部分活委托代工厂印刷。

最近,甚至有人预言“一半的印刷厂将变成中间商”,这算不算是危言耸听?

责任编辑:王蕾 wl@cprint.cn

猜你喜欢
印刷厂竞争对手订单
基于实例的竞争对手专利技术布局分析
春节期间“订单蔬菜”走俏
替竞争对手跑生意
新产品订单纷至沓来
选个对手超越自己
“最确切”的幸福观感——我们的致富订单
分析师观点:WiFi将成为5G技术的最大竞争对手
怎样做到日订单1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