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检验分析前质量管理的质量指标应用价值

2019-10-09 04:09张媛
中国卫生产业 2019年20期
关键词:应用价值质量管理

张媛

[摘要] 对检验分析前质量管理的影响因素探索,促使检验分析的质量程度加深,能够有效提升临床检验的质量。在实施临床检验分析之前,质量管理是对检验结果准确性提升的重要前提,而这一过程中对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因素产生影响的因素比较多,从患者准备检验标本到检验医师加以标本采集和送检等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的处理出现问题都会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程度,这就需要加强检验人员的专业技能,提高检验质量。该文从临床检验分析前质量管理内容、指标确立及提升临床检验质量措施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关键词] 临床检验分析;质量管理;质量指标;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 R44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9)07(b)-0043-02

随着当前医疗水平的提升,检验医学逐渐在临床诊疗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其也成为医疗行为的支撑,为当前临床诊疗工作提供较为明确的诊疗信息内容,使得临床医生在得到的检验结果中及时对患者及时诊断和治疗,如果检验出现一定程度上的误差,也就容易产生检验结果和患者病情不相符合的现象,临床医生在不当检验结果作为依据进行诊断治疗的时候,容易对患者造成严重伤害,甚至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需要增强临床检验分析前质量管理,提升临床检验质量。只有提高检验质量和精确的检验结果,才能够提升临床诊疗工作的治疗,为患者提供治疗效果显著的医疗服务。

1  临床检验分析前质量管理相关内容

质量管理属于实验室管理过程中相对重要的内容,也是较为核心的部分,其中,质量管理和质量保障等方面都存在着比较高的要求,需要对各个行业实验室的运行情况实施规范化管理,ISO族是在世界贸易各行业中统一应用的质量管理标准认证总体准则,ISO/IEC17025是对实验室技术能力检验和校准等方面工作完善的通用要求,对实验室的质量管理而言是较为适当的,医学检验实验室和其他行业实验室在对比的基础上存在着明显差距。20世纪末期的时候,国际标准化组织专家确定医学检验实验室的方案内容,这一方案也就是《医学实验室质量管理》的具体方案,在文件中也存在着检验分析前和检验分析后等相关质量要求内容,这一文件也是和当前我国临床检验实验室质量管理要标准符合程度较高的文件,故有指导性特点[1]。完整的检验过程包含的横向过程比较多,其中医生选取正确项目和患者准备及护理采取标本等内容,根据标本横向流程能够将检验过程划分为分析前和分析中及分析后等阶段,分析前阶段涉及到的纵向过程比较多,包含有以下几个方面内容[2]。

首先临床医生需要对检验项目的实验诊断原理及实验检验意义等有效掌握,帮助医疗人员能够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病史等情况选择项目实施诊断治疗,及时对患者诊断项目及方式的最新进展等方面加以掌握,护理人员需要对每项实验对标本的要求深入了解,明确患者服用的药物及生理状态,在适当条件下进行相关标本选择,在这一基础上明确标本检测的相关结果,医疗人员需要对标本运送时需要的条件加以明确,掌握这些条件的基础上,促使临床医生和护理人员等方面的分析因素能够对患者病情的合格标本真实反映出来,从而产生较为直接的影响,因此需要对分析前的环节也需要实施必要的质量管理,也就是分析前检验质量管理,分析前检验质量管理是全程检验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涉及的人员数量比较多,因此在质量管理的时候相对困难,需要加以关注和重视[3]。

2  临床检验分析前质量管理中质量指标的确立

美国病理学家学会和国际临床化学及检验医学联合会等率先在国际上实施系统性的临床实验室质量指标调查研究,CAP实施质量探索计划,其中包含着质量跟踪计划Q-Tracks计划等参与实验室的性能也存在着明显改善,我国卫生部检验中心组织相关专家,根据美国病理学家学会质量探索和质量跟踪计划等方面的质量指标和《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等文件对临床实验室质量和管理实施有关要求,和我国基本国情综合在一起制定临床实验室质量管理与控制指标[4]。

2.1  評估分析质量对具体医学决定的影响

临床检验分析前质量管理中质量指标在确立的时候,也需要明确分析质量对医学的影响情况。检验结果不准确的情况下会使得其检验过程中出现医学决定错误的现象。不准确的程度之间存在的差异也会使得错误划分比率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在适当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对偏差或分析不精密度与错误划分比率之间的关系有效处理的过程中,如果在这一基础上规定接受的错误划分率,相对应的偏差或不精密度是能够达到分析质量的要求标准[5]。临床检验分析的方式能够使检验质量直接和医学后果之间紧密联系在一起,也就被认为是最理想的质量指标设定方式[6]。

2.2  根据文献资料所显示的现代技术水平设定分析质量指标

现代技术水平在文献和资料中能够更加充分体现出来,也就是室间质评结果和方法学研究结果等方面需要能够满足相关要求,根据这些结果设定的情况对检验质量指标的达成程度明确,这一内容和当前其水平也需要提供较为重要的质量信息,但是这些指标的缺点和临床需要之间并没有直接联系。

3  提高临床检验质量的措施

3.1  对检验分析前质量进行督察

对于检验科室检验结果的准确程度也需要进行有效监督,对检验科室的检验环境实施定期检测,一方面对检验人员的专业技能和仪器设备操作技能等方面要能够得到更加有效的检验,对于不熟练的检验人员需要促使这些人员能够对自身的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等方面提升,另外也需要对检验科室的仪器设备实施定期检验,使各类仪器能够在检验分析的过程中得到正常运行和使用,对仪器设备的检验误差也要有效减少,对检验结果的准确程度提升[7]。

3.2  完善检验科室的管理制度

在检验科室对常见或常用的检验项目实施规范化管理实施的时候,需要对SOP文件内容充分掌握,从而使得各类检验可以具有更加坚实的依据,并且对特殊和突发的检验项目实施深入探讨处理,准备好相关的检验试剂及仪器等相关内容,明确临床科室的具体管理情况,而由于患者病情需要而制定检验结果事件,也需要明确应急预案的相关内容,如果对标本直接采取,需要能够得到协作单位和上级单位等相关单位的支持。

3.3  出现检验误差时的处理

在标本检验的过程中如果检验的结构存在着不正常等现象的时候,检验人员需要和临床科室医务人员之间也需要深入沟通,掌握患者的病情,深入了解检验结果和患者的病情之间所具有的匹配程度,如果检验所得到的结果和患者的病情之间符合程度不高,在核实之后确定为患者的标本之后需要分析其中可能会出现的失误情况,对患者再次采取标本并实施检验前分析,在对其中认为和仪器设备因素等排除之后,如果检验结果相似就需要寻求协作医院或上级医院协作检验,如果这一基础上的结果仍然具有较高的相似度,则说明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较为突出,如果出现不一致的情况,则需要进行及时纠正,充分对患者的标本加以检验,对患者标本检验的结果准确程度提供保障[8]。

4  结语

临床檢验在诊疗工作中所产生的较为明显的支撑作用和指导作用,在使检验工作质量提升和成为当前医疗行业的关注点的基础上,明确检验过程中的任何纰漏都可能会造成检验结果和患者的实际病情不相符合的现象发生,从而影响临床医生对患者病情情况的诊断,对医生治疗方案的确立也存在着不利影响,容易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甚至严重的情况下对患者生命也容易造成严重威胁,对检验分析前的质量管理情况而言,我国并没有制定统一有效的管理标准,多数情况下是医院检验科室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实施自我督察管理处理的,这一过程中容易存在检验标准不一致的情况,容易对临床工作的开展造成一定阻碍,随着我国医疗体制的完善和发展,需要检验分析前质量管理制度完善,有效提高临床检验的质量,为广大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检验服务。

[参考文献]

[1]  曹政媛.临床检验全面质量管理的实验室信息系统应用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53):183,186.

[2]  吴海燕,郭梅,王宏宇.部分临床检验专业医疗质量控制目标(2015版)的调查结果与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8, 39(4):501-503.

[3]  贾彩云.质量管理对临床生化检验的重要性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8,15(3):143-144.

[4]  薛桂林.临床检验质量管理工作和风险意识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7,14(13):41-42.

[5]  裴世静,万艳红,刘金萍,等.山西省15项临床检验质量指标调查结果与分析[J].中国医院管理,2017,37(2):30-32.

[6]  陈海芬.加强检验分析前质量管理 提高临床检验质量[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6,24(12):74-75.

[7]  师玉环.临床检验分析质量指标的设定[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23):4781,4784.

[8]  胡玉梅.临床检验分析质量指标的设定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9(5):67-68.

猜你喜欢
应用价值质量管理
企业金融管理应用价值分析
基于项目管理的企业年度重点工作管理
浅谈智能建筑电气施工管理及质量控制
入厂抽样检验规程的编制
浅谈在公路桥梁施工环节的质量管理及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