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科质量管理中持续质量改进的应用价值分析

2019-10-09 04:10李书
中国卫生产业 2019年22期
关键词:检验科持续质量改进质量管理

李书

[摘要] 目的 分析检验科质量管理中持续质量改进的应用价值。方法 根据检验科质量管理实施的具体步骤,结合医院当前现状,对检验科质量管理中应用持续质量改进前后进行比较分析,即2016年1—12月实施前设为对照组,2017年1—12月实施后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检验质量评分、医务人员和患者等满意度情况。结果 在检验质量评分方面,观察组质检效果、安全管理、病房管理、工作环境等评分较对照组均显著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医务人员满意度方面,观察组为96.0%(24/25)较对照组80.0%(20/25)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者满意度方面,观察组为94.0%(47/50)较对照组78.0%(39/50)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检验科质量管理中持续质量改进的应用效果显著,即可缓解医护人员压力,有效提神其检验工作质量,还可提升医务人员和患者对检验工作的满意度,因此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关键词] 检验科;质量管理;持续质量改进;检验质量

[中图分类号] R197.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9)08(a)-0025-02

近几年,尽管我国社会经济获得了飞速发展,但临床上各种疾病发生率不断增加,医院就诊患者逐渐增多,因此医院为满足越来越多患者的需求,则需不断研究新型的诊疗方案,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提升临床诊疗水平[1-2]。随着我国医疗体制的不断改革,现代化的社会水准要求不断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管理技术等水平。在临床检验科,通过采用持续质量改进,其可进一步的提升医护人员的工作质量和效率[3-4]。该科室自身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且為了满足患者治疗需求,减少医患纠纷,通过引进持续质量改进对检验科加强质量管理,不仅利于患者疾病诊断和治疗,还能极大进提升其自身的检验工作质量[5]。因此该文即对检验科质量管理中持续质量改进的应用价值做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根据检验科质量管理实施的具体步骤,结合医院当前现状,对检验科质量管理中应用持续质量改进前后进行比较分析,即2016年1—12月实施前设为对照组,该组共调查医务人员25名、患者50例;2017年1—12月实施后设为观察组;该组共调查医务人员25名、患者50例,两组医务人员中,男女比例各为8:17、10:15,而患者男女比例各为27:23、24:26;医务人员年龄22~37(30.3±2.5)岁、患者年龄15~70(45.3±14.5)岁。两组医务人员、患者等基础相关资料信息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质量管理,而观察组在质量管理中应用持续质量改进,具体措施为:①前期目标。首先检验科需对各种仪器档案予以建立和完善,要对仪器保养记录登记本、定标校准、准备使用等做好相关的工作记录,同时涉及试剂有效期、数量、体积、批号、购入登记等,需要认真核对和登记入册,以对试剂的储备情况进行掌握。其次在院内开展相关讲座,如“血细胞分析仪评价、校准、质量控制”等,要求检验科工作人员需对检验质量管理和控制知识的相关培训教育做好记录,且要对检验科室内质量控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予以充分认识。②中期目标。首先对检验科标准操作文件以及质量管理文件等进行完善和修订,以对检验科工作质量予以不断提升。其次采取岗位责任制,即对不同人员岗位进行调动,甄选出具有具有高学历、热爱本职专业的年轻工作人员担任组长。为提升患者对门急诊化验室窗口服务工作的满意度,则还需对其相关工作加强优化,注意加强质量控制管理,并对微生物组工作水平进行进一步强化,对生化免疫整体水平进行进一步提升,加强菌株管理,细化管理流程,以提升检验科的检验质量。③后期目标。首先强化“安全第一、岗位第一、服务第一、质量第一、患者第一”的理念,对职业道德、医德医风、劳动纪律等进行进一步强化教育,促使检验科工作人员真正做到“以患者为中心,为人民全心全意服务”等。其次为提升检验科人员的整体水平,还需组织其加强业务培训和学习,即支持和鼓励检验科工作人员对相关准专业知识加强自主学习,为提升自身的业务技术水平,还需积极参与进修学习。对于外出学习或开会归来的人员,则需要求其开展全科范围的讲座和专题汇报,并做好交流和讲解,以促进检验科人员的共同进步。最后是与临床之间加强合作和沟通,共同促进临床医、教、研等工作。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检验质量评分(采用医院自制量表进行评估,内容涉及质检效果、安全管理、病房管理、工作环境等四项,各项分值均为100分,分值越高检验质量越高)。医务人员和患者等满意度(均采用医院自制满意度问卷进行调查,总分为10分,评分>9分为为非常满意,评分6~8分为基本满意,评分5分以下为不满意)。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检验质量评分对比

在检验质量评分方面,观察组质检效果、安全管理、病房管理、工作环境等评分较对照组均显著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医护人员满意度对比

在医务人员满意度方面,观察组为96.0%(24/25)较对照组80.0%(20/25)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满意度情况对比

在患者满意度方面,观察组为94.0%(47/50)较对照组78.0%(39/50)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由于医疗行业的飞速发展,人们对医院检验科工作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且要求医院对其质量管理模式予以不断研究和更新,以适应患者的诊疗需求[6]。在检验科质量管理工作中,其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涉及安全隐患、质检流程、临床与检验科的沟通、医护人员技术水平、医护人员与患者的态度、工作环境等[7]。为减少安全隐患,提升质量管理工作效率马蹄肾患者对检验科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以及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度,则需采用质量持续改进模式对检验科加强质量管理,其不仅能极大地提升检验科的工作质量,还能提升医务人员的技能水平,且可对各种不良事件予以有效减少和规避,进而提升检验工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8]。该文的研究中,在检验质量评分方面,观察组质检效果、安全管理、病房管理、工作环境等评分较对照组均显著较高(P<0.05)。在医务人员满意度方面,观察组为96.0%较对照组80.0%明显较高(P<0.05)。在患者满意度方面,观察组为94.0%较对照组78.0%明显较高(P<0.05)。因此可见,检验科质量管理中持续质量改进的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和意义。

综上所述,檢验科质量管理中持续质量改进的应用效果显著,即可缓解医护人员压力,有效提神其检验工作质量,还可提升医务人员和患者对检验工作的满意度,因此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  黄晨韵.检验科质量管理中持续质量改进的应用价值[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8,26(18):141-143.

[2]  吴玲燕.持续质量改进在基层医院检验质量管理中的实践[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8,26(17):120-122.

[3]  郑小艳.持续质量改进在医院临床检验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8,15(5):82-83,90.

[4]  郭蕾.持续质量改进在血细胞检验标本质量控制中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15):42-43.

[5]  杨宾利.持续质量改进在检验质量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转化医学电子杂志,2015,2(5):137-138.

[6]  尹红芹.持续质量改进在肾脏内科尿标本留取管理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4,29(18):1648-1650.

[7]  刘岩琳,邓建琴.持续质量改进在血液标本采集中的应用[J].内蒙古中医药,2013,32(36):109.

[8]  徐鲜丽.持续质量改进在检验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2,32(8):809-810.

猜你喜欢
检验科持续质量改进质量管理
医院检验科生物安全隐患与防护
JCI临床实验室评审标准在检验科危急值管理中的应用
基层医院检验科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持续质量改进在管理PICC带管出院患者中的应用
基于项目管理的企业年度重点工作管理
入厂抽样检验规程的编制
浅谈在公路桥梁施工环节的质量管理及控制
持续质量改进在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持续质量改进在预防神经外科术后感染护理中的应用
持续质量改进方法在呼吸感染护理中的运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