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危孕产妇预警管理技术的效果分析

2019-10-09 04:10孙元平朱秀丽李淑莲王明欢甘雨
中国卫生产业 2019年22期
关键词:效果分析

孙元平 朱秀丽 李淑莲 王明欢 甘雨

[摘要] 目的 分析高危孕产妇预警管理技术的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高危孕产妇60例为对象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基于此观察组实施预警管理技术。比较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满意度以及生存质量。结果 在不良事件上,观察组孕产妇、围产儿等病死率、新生儿重度窒息率等较对照组均显著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满意度上,观察组为96.67%较对照组83.33%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生存质量上,观察组各项指标评分较对照组均显著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危孕产妇实施预警管理技术的效果非常显著,即可显著降低孕产妇、围产儿等病死率,且可提升其满意度以及生存质量,因此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關键词] 高危孕产妇;围产儿;预警管理技术;效果分析

[中图分类号] R473.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9)08(a)-0027-02

在临床上,孕产妇病死率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即为高危孕产妇护理不当,对于此类孕产妇而言,其由于合并一系列妊娠并发症,如产后出血、前置胎盘、肝病、高血压、心脏病等,且具有病情变化快、发病急骤、病情严重的特点,这就对母婴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1-2]。为了提升此类孕产妇的救治成功率,可根据其病情严重程度对高危孕产妇实施不同颜色的预警,并采取对应的持续性评估和相应的早期处理,配合临床医疗等,以提升护士对辨别和反应患者病情变化的能力,通过提前给予护理干预,建立护理评判性思维,并实施针对性的护理,这样即可改善母婴结局,减少各种并发症[3-4]。因此该文选取该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高危孕产妇60例为对象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即对高危孕产妇预警管理技术的效果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高危孕产妇60例为对象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年龄为21~45岁,平均年龄为(34.5±2.7)岁。孕周35~41周,平均孕周(37.4±2.4)周。合并症:合并血小板减少1例、合并肾炎1例、合并肝炎1例、合并糖尿病4例、合并心脏病1例、合并高血压6例、胎盘早剥2例、前置胎盘4例、产科出血10例。观察组年龄为22~46岁,平均年龄为(35.6±3.1)岁。孕周36~40周,平均孕周(38.2±2.3)周。合并症:合并血小板减少1例、合并肾炎1例、合并肝炎1例、合并糖尿病6例、合并心脏病1例、合并高血压5例、胎盘早剥2例、前置胎盘5例、产科出血8例。两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基于此观察组实施预警管理技术,具体为:①评估疾病。即对高危孕产妇病情进行评估,并实施预警分级,分为三级,即蓝色、黄色、橙色等,危险程度由低到高。②设计并建立预警标识。即根据分级情况建立三角形闪烁预警标识,红色、黄色、蓝色对应相同的分级,并设置在信息系统医嘱栏上。将三角形相同颜色标志贴在病历夹封面、床头、护士站患者一览表上,采用五角星形对胎儿设置单纯预警标识。③制定快速反应的标准与流程。即根据患者相关项目如腹痛、胎心音、生化检验、运动功能、血常规、泌尿、循环、呼吸等系统以及意识改变等,制定预警等级反应流程和相关标准,一旦发生任何预警绩效,则需将快速反应小组立即启动以便处理。④护理监测与实施。红色预警:即患者安排高年资护理组长担任,建立高危风险评估表,并悬挂红色标识,对患者病情变化密切观察,对产科情况以及生命体征每5~30 min检测1次。蓝色预警:悬挂黄色标识,检测30~60 min进行1次,其余同上。蓝色预警:悬挂蓝色标识,检测记录60 min进行1次,其余同上。⑤加强培训,完善制度。即建立专科表单,完善各项产科制度,对产科护理人员定期进行培训与考核,要求其对各项护理技能予以熟练掌握,以确保其在抢救危重症患者期间做到有条不紊,心里有数。⑥健康宣教。即对孕妇及其家属加强心理疏导,将高危的影响因素告知患者,并进一步解释高危因素的预防和解决措施,以提升其配合度和治疗依从性。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满意度(采用自制问卷进行调查,总分为100分,分为非常满意(85分以上)、基本满意(65~85分)、不满意(65分以下)三个等级。)以及生存质量(采用SF-36量表[5]评定生存质量,内容包括情感职能、生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等,评分高低与生存质量高低呈正比)。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不良事件对比

在不良事件上,观察组孕产妇、围产儿等病死率、新生儿重度窒息率等较对照组均显著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满意度情况

在满意度上,观察组为96.67%较对照组83.33%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生存质量对比

在生存质量上,观察组各项指标评分较对照组均显著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在临床上,高危孕产妇主要是指妊娠期间某种因素可能引起难产或危害新生儿、胎儿、孕产妇的病症。近几年由于我国全面落实二胎政策,临床上高危孕产妇发生率逐渐增多,且其不仅存在较多的妊娠合并症、并发症等,且病理妊娠具有较高发生率,这就使得高危孕产妇发生率逐年攀升。针对此类孕产妇,临床采取积极有效的预警管理技术加强管理意义重大[6]。即通过对孕产妇实施预警分级,并采取相应的预警标识进行分区,这样即可系统的评估患者病情,并针对出现的变化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加以干预,从而提升高危孕产妇的抢救效率,进而减少各种不良事件等[7]。该文的研究中,在不良事件上,观察组孕产妇、围产儿等病死率、新生儿重度窒息率等较对照组均显著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满意度上,观察组为96.67%较对照组83.33%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生存质量上,观察组各项指标评分较对照组均显著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可见,高危孕产妇实施预警管理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和意义。

综上所述,高危孕产妇实施预警管理技术的效果非常显著,即可显著降低孕产妇、围产儿等病死率,且可提升其满意度以及生存质量,因此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  杜晓娜.五色预警技术在高危孕产妇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84):275,282.

[2]  陈培英.高危危重孕产妇高危管理中高危因素干预与母婴预后结局研究[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8(10):11-12.

[3]  李菲菲,徐先明.妊娠期高危孕产妇风险管理及分级预警的应用[J].中华产科急救电子杂志,2018,7(2):68-71.

[4]  瞿礼华,闻亚军,王娟.急诊高危孕产妇的风险评估与预警管理[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18):197-198.

[5]  钟琳,肖婷婷,甘淑珍,等.三色预警技术在高危孕产妇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医疗装备,2017,30(18):150-151.

[6]  董晓静,常青,李力,等.重庆市危重孕产妇预警管理、救治和转诊系统构建与实施[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7, 33(5):539-543.

[7]  胡丽娜.二孩政策下高危孕产妇风险预警体系构建的思考[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7,33(1):52-54.

猜你喜欢
效果分析
子宫动脉栓塞治疗产后出血效果分析
分析阿奇霉素联合痰热清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效果
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与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疗效对比
案例教学法在Photoshop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我国理工农医类高等学校科研财政投入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