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内科护理管理中风险管理的应用

2019-10-09 04:10刘宗英
中国卫生产业 2019年22期
关键词:呼吸内科护理管理风险管理

刘宗英

[摘要] 目的 探究呼吸内科护理管理中风险管理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该科室收治的144例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两组(n=72);参与研究的护理人员共14名,将其随机分入两组(n=7)。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管理中添加风险管理,对比两组的应用效果。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在风险管理认知、风险意识、风险管理态度和风险管理行为意向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护理投诉纠纷、无菌操作不当、护理记录有误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风险管理应用于呼吸内科护理管理中,可以有效降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应用效果显著。

[关键词] 呼吸内科;护理管理;风险管理;护理机制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9)08(a)-0059-02

护理过程中对风险的管理,主要是指通过有效措施,减少护理工作中的护理风险事件[1]。结合大气污染越发严重的环境因素考虑,呼吸内科就诊患者数量呈逐渐上升的趋势[2],且患病因素复杂,导致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增加,由多种主客观因素作用下的潜在护理风险也在逐渐增多[3]。该文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该科室收治的72例呼吸系统疾病患者进行研究,以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科室收治的144例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两组(n=72),其中对照组男47例,女25例,年龄38~76(57.7±1.7)岁;观察组男49例,女23例,年龄40~75(56.8±1.4)岁。参与该次研究的护理人员共14名,均为女性,将其随机均分入两组(n=7),其中,对照组护理人员年龄21~44(29.73±4.35)岁,包括护师1名,主管护师2名,责任护师4名;观察组护理人员年龄24~45(33.73±2.79)岁,包括护师2名,主管护师2名,责任护师3名。该次试验参与研究的患者及护理人员均获知情权。两组患者及护理人员的年龄、性别、教育背景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对比性。

1.2  管理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措施及健康宣讲,住院期间,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进行药物指导等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配合护理人员接受护理风险因素的管理:①心理防护:呼吸内科护理需要护理人员给予患者充分的信任和关心,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需要对存在的风险因素展开分析和评估,并进行区分。由于呼吸内科的工作任务较繁杂,护理人员的责任较重,为了避免其因精神或工作压力影响工作情绪,管理者需密切关注护理人员的情绪波动,合理安排护理人员工作与家庭之间的平衡,使护理人员在上班之余可以有效兼顾其家庭。并定期为护理人员进行心理疏导,使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具备高效的责任意识,以良好的护理态度展开护理,提高与患者的沟通技巧,避免因沟通问题引起护理纠纷。

②法律风险防护:呼吸内科在护理风险管理中,应提高护理人员对法律法规、护理制度及风险管理知识的认知程度,以形成护理人员工作时的严谨作风,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应对能力。资深护理人员可结合影视资料、真实案例等,指导护理人员掌握处理突发事件的有效方法,强化护理人员在护理风险管理中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

③完善护理管理机制:护理管理者可结合科室工作强度,定期组织小组探讨会,就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探索有效措施,避免以后出现类似现象,并主动完善管理制度中的基础护理管理、安全管理、消毒灭菌等制度。落实消毒隔离机制,规范护理人员的洗手、消毒操作,并在护理工作交接过程中,实行双人核对机制,交接双方共同签名,以防范交接工作中产生的风险。

④患者管理:在现有的护理工作基础上,护理人员需加强对患者的管理,实施有效预防措施,如,对易跌倒、坠床的患者安置床挡措施;对安置引流管的患者做好固定管道措施。在患者住院期间,需严格遵从医院制度,如患者独自外出时,需经主管医生批准,在外出责任书上签字。除此之外,护理人员需在自身责任范围内,从生理和心理两方面需求出发,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1.3  观察指标

①自制风险管理知识考核试题,考核两组患者的风险管理知识掌握程度,包括风险管理认知、风险意识、风险管理态度和风险管理行为意向等项目[4]。满分100分,单项评分范围在0~25分,分值越高,表明护理人员对风险管理的相关内容掌握程度越高,二者成正比例关系。

②纪录并统计两组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发生的护理风险事件和投诉纠纷事件等情况,包括护理投诉纠纷、无菌操作不当、护理记录有误等。

1.4  统计方法

以SSPS 19.0统计学软件对收集到的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病例和护理人员的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 检验,以(x±s)表示,计数资料[n(%)]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风险管理情况

护理后,观察组在风险管理认知、风险意识、风险管理态度和风险管理行为意向的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56、3.631、2.911、3.188,P<0.05),見表1。

2.2  风险事件和投诉纠纷事件

护理后,观察组的护理投诉纠纷、无菌操作不当、护理记录有误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47、5.405、4.347,P<0.05),见表2。

3  讨论

目前,医院在医疗护理方面承担的风险较大,在控制和预防方面稍有不足[5]。在护理过程中实施风险管理,可以对现有的医疗风险进行有效识别[6],排除潜在的风险因素,通过提前预防或处理[7],以减少医疗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有效避免損失[8]。呼吸内科作为医院的重要科室之一,在护理工作中实施风险管理,结合护理人员、患者、管理方式、管理机制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虑[9]。护理人员在护理风险事件中,需及时发现问题,并制订相应的解决措施,使风险事件的影响范围在可控范围内[10]。将风险管理内容融入到呼吸内科的护理工作中,可有效提升护理人员的护理技能,降低科室护理工作中的风险事件发生率,减少医患纠纷,使医患关系趋于和谐稳定,提升患者的护理体验。

综上所述,在呼吸内科护理管理中应用风险管理,可以通过完善法律机制、提高护理人员应对风险的能力,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在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和避免医院经济损失方面,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潘炜.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5,32(8):66-67.

[2]  许辉,李晓光,陈艳妮,等.护理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呼吸内科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J].河北医药,2017,39(13):2055-2057.

[3]  韩建敏.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患者静脉留置针输液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7,32(3):274-276.

[4]  孙方玲.强化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护理中的临床价值[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4(5):144-146.

[5]  陆雯静,李海燕,卢菁,等.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多中心应用研究[J].护理研究,2016,30(6):673-675.

[6]  李俊慧,程诗巍.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临床误诊误治,2016,14(b6):111-112.

[7]  吴清梅.呼吸内科护理风险事件相关因素分析及对策[J].世界中医药,2017,12(s2):301.

[8]  孙方玲.强化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护理中的临床价值[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4(5):736-738.

[9]  黄玮.护理风险管理在肝胆外科临床工作中的应用[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5(6):503-505.

[10]  巩越丽,刘春艳,赵淑玲.护理风险预测预警体系在综合医院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21(6):711-713.

猜你喜欢
呼吸内科护理管理风险管理
住房公积金风险管理信息化审计探讨
风险管理在心内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养老保险精算的分析与风险管理的研究
养老保险精算的分析与风险管理的研究
呼吸内镜在呼吸内科诊疗中的应用探讨
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外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管理的方法及效果
呼吸内科危重症哮喘的诊断及治疗效果观察
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呼吸内科实施安全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