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2019-10-09 04:10宿令令张超
中国卫生产业 2019年22期
关键词:不良事件护理质量

宿令令 张超

[摘要] 目的 该文主要是针对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采取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所取得的应用价值进行研究。方法 该次研究对象,主要为2018年1—10月期间该院手术室就职的护理人员,其中2018年1—5月期間,未接受质量控制小组模式进行管理的护理人员为对照组,2018年6—10月期间,接受质量控制小组模式管理的护理人员为研究组,对两组护理人员工作期间的护理质量、以及相应时段患者满意度等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研究数据显示,研究组的护理质量、以及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护理人员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人员,两组数据相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中采取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在有效加强护理质量以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的同时,也可有效降低出现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对医院的管理工作有着极大的影响意义。

[关键词] 质量控制小组;手术室护理管理;护理质量;不良事件

[中图分类号] R47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9)08(a)-0092-02

完整的医院组成体系中,手术室是其中最主要的一项组成部分,手术室的护理质量对于手术的成功率以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均有着极重要的影响,因此对手术室护理工作进行有效的管理是目前医院管理中的重点工作,且对于有效改善医院的医疗水平以及各项工作均有着极大的影响[1]。目前大部分医院对于管理工作的方法,仍旧主要集中在常规管理方法,对于提高手术室的护理质量仍旧无法达到预期的希望。该文主要是针对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采取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所取得的应用价值进行研究,详细研究内容见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次研究对象为该院手术室就职的护理人员,共40名。其中护理人员的年龄在21~32岁,平均年龄(25.21±2.11)岁,其中护士30名,护师10名,其中最低学历为大专,最高学历为研究生。该次研究取得全部参与研究护理人员的同意,并签署参与研究同意书。

1.2  实验方法

对研究组采取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①建立质量控制小组:选择院内符合质量控制小组成员的工作人员组成,人员筛选要求包括:具有较强的工作能力以及专业能力;具有一定的法律知识储备;具有较强的管理能力以及考核能力。质量控制小组人员结构为:1名小组组长,4名小组组员,共建立4个质量控制小组。②质量控制小组成员职责:质量控制小组组长,需定期对护理工作进行详细且全面的调查,并不定期抽查已出现问题的工作环节,并进行评分,一旦发现问题,应及时进行组内会议,对相关人员进行处理,并及时解决相关问题;每周各质量小组应根据评分要求以及标准,对手术室护理工作进行评分,并每个月定期进行讨论会和汇报会。③质量控制小组管理内容:各小组应对各自工作职责进行明确,包括负责进行教学、五常法、管理质量评分等工作,工作过程中,各小组成员需对各项管理规章制度进行学习,做到熟练掌握,并对各护理工作流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了解以及明确,对于消毒隔离工作流程进行管理监督,对于无菌产品的管理也需加强,并对各项物品的处理时间进行确定[2]。④护理文书组护理人员应该对表格真实性、完整性以及正确性进行检查;教学组护理人员应该合理安排对实习生以及实习护士的相关教学计划,提升科室护士的整体技术水平[3];五常法组护理人员需要对手术室卫生进行检查,划分手术室的区域,合理摆放手术药物以及器械,记录手术室不良事件,准备好应急药物以及麻醉药物,有效处理医疗废物;明确质量控制人员的责任与义务,提出合理的质量控制措施,制定有效的质量管理标准,建立质量控制相关手册,不断进行学习并改进。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参与研究的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进行评分,评分项包括护理文书、五常法、教学、消毒隔离、以及管理质量检查评分,满分50分;对两组参与研究的护理人员所负责的100例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并记录评分;对两组参与研究的护理人员研究期间发生的不良反应进行记录观察。

1.4  统计方法

使用SPSS 16.2.1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对比使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x±s)表示,对比使用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研究人员的护理质量评分情况

研究组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评分明显要高于对照组护理人员的各项护理质量评分,两组数据相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研究人员的患者满意度情况

研究组护理人员的患者满意度,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人员负责患者的满意度,两组数据相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2.3  两组研究人员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研究组护理人员的不良事件发生几率明显要低于对照组护理人员的不良事件发生几率,两组数据相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医疗服务的要求也在不断的增加,手术室属于医院体系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手术室的工作过程中,患者手术时的成功率,与手术室护理质量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加强护理手术室质量,对于提高手术室的治疗成功率以及患者的满意度等均占有极大的重要性[4]。

高质量的手术室护理工作,不仅可以减少手术室中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且可以有效辅助医师顺利完成工作,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是指通过建立质量控制小组,对手术室中的护理工作进行直接管理,加强管理效果的同时,对护理人员的能力进行提高,且每一季度护理管理中心应交叉进行监督检查,并对护理工作进行详细评分,并对骨干护理人员进行培养,激发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以及提高敬业态度[5]。

综合研究数据以及临床文献等分析,可发现在对手术室进行管理工作的过程中,采取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可有效的加强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以及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借此加强对患者的治疗效果,且可有效减少护理人员工作过程中出现不良事件的几率,对于医院管理手术室护理工作有着极大的影响价值。

[参考文献]

[1]  徐小华.“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19):237.

[2]  李萍.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以及效果评价[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3):113-114.

[3]  刘恒媛.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3):116-117.

[4]  孟庆华.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8,15(12):106-107.

[5]  孙明俐.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卫生产业,2018,15(14):102-103.

猜你喜欢
不良事件护理质量
早期颅骨修补治疗脑外伤的临床应用优势
我院125例住院患者使用丹参酮IIA磺酸钠注射液的安全性分析
前列腺增生患者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意义探析
25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循证护理效果研究
内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和护理对策
不良事件报告体系在大型综合医院的应用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