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传染性肝病管理模式的临床应用分析

2019-10-09 04:10张开洪
中国卫生产业 2019年22期
关键词:临床应用管理模式

张开洪

[摘要] 目的 探讨慢性传染性肝病管理模式的临床应用方法与效果。方法 从2018年1—12月,共选取患者200例作为案例进行研究分析。对所有患者实行慢性传染性肝病管理。结果 在管理模式执行之前200例患者对于疾病中疾病进展、并发症以及治疗方案知晓率分别为78.0%、79.5%、40.5%;执行后200例患者对于疾病知晓率分别为97.5%、94.0%、9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之前200例患者对于临床诊治的依从或完全依从例数134例,依从率67.0%;干预后200例患者对于临床诊治的依从或完全依从例数188例,依从率9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传染性肝病管理模式的临床应用显著,能够提高患者对于疾病的认知与控制能力,优化临床干预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关键词] 慢性传染性肝病;管理模式;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 R51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9)08(a)-0123-02

Clinical Application Analysis of Management Model of Chronic Infectious Liver Disease

ZHANG Kai-hong

Qijiang District People's Hospital, Chongqing, 40142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methods and effects of the management model of chronic infectious liver disease. Methods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2018, a total of 200 patients were selected as case studies. Management of chronic infectious liver disease is performed on all patients. Results Prior to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management model, 200 patients had 78.0%, 79.5%, and 40.5% of disease progression, complications, and treatment options, respectively.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the awareness rate of the patients in the 200 patients was 97.5%, 94.0%, and 95.0%, respectively.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groups was statistcally significant(P<0.05). The compliance rate of the 200 patients who underwent the clinical consultation was 134 cases, and the compliance rate was 67.0%. After the intervention, 200 patients were in compliance with the clinical diagnosis or treatment. There were 188 cases of complete compliance, and the compliance rate was 94.0%. The difference between groups was statist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the management model of chronic infectious liver disease is significant, which can improve the patient's ability to recognize and control the disease, optimize the effect of clinical intervention, and is worthy of promotion in the clinic.

[Key words] Chronic infectious liver disease; Management mode; Clinical application

慢性传染性肝病主要是以HCV、HBV感染所導致的肝硬化、肝癌以及肝炎等慢性疾病为主,全球慢性传染性肝病患者的数量已经接近4亿,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慢性传染性肝病,其中肝硬化与肝细胞癌属于占比最高的死因[1]。慢性肝病患者的长期治疗以及疾病本身的传染性会对患者形成严重的身心影响,如何有效管理疾病是保障患者的康复,同时也是社会安全的热点话题之一[2]。对此,该文以该院2018年1—12月收治的200例慢性传染性肝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慢性传染性肝病管理模式的临床应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该院门诊就诊和肝病医学科住院治疗的患者200例进行研究分析。所有患者中年龄最小19岁,最大71岁,年龄中位数43.5岁,男性患者121例,女性患者79例。所有患者均满足疾病相关防治指南的诊断标准,并对研究知情且同意参与。

1.2  方法

①为患者提供疾病认知干预,应用讲座的方式以一对一形式开展宣传教育,在慢性肝病相关知识宣传方面需要涉及到疾病因素、传染途径、预防措施、疾病症状、复发诱发因素以及征兆等。同时还需要为患者提供药物方面的教育,及时为患者提供指导帮助,帮助患者一同制定具体的个性化治疗方案,指导患者合理用药。

②提供心理干预。为患者提供心理疏导,在掌握患者心理情绪的同时及时发现患者的心理负面情绪问题。

③生活干预。应用全面性评价的方式分析患者的营养情况,同时提供个性化干预的帮助,对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并发症等进行针对性干预。对于肝病复发、常见不适症状等方面的控制,促使患者掌握健康的生活模式以及异常现象的干预急救能力。

1.3  观察指标

疾病知晓涉及到传播途径、预防知识、疾病进展、并发症以及治疗方案,以知晓、不知晓进行评价,知晓率=知晓例数/总例数×100.0%。

依从率采用自制量表进行统计,评价结果以患者的实际检查依从频次、指南规定检查频次为标准进行计算,根据得分划分为完全依从、部分依从以及不依从。

1.4  统计方法

该次研究应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实现对所有数据的统计、总结以及分析对比。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疾病知晓情况

在管理模式执行之前200例患者对于疾病中疾病进展、并发症以及治疗方案知晓率分别为78.0%、79.5%、40.5%。执行后,200例患者对于疾病知晓率分别为97.5%、94.0%、9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依從率

干预之前,200例患者对于临床诊治的依从或完全依从例数134例,依从率67.0%;干预后,200例患者对于临床诊治的依从或完全依从例数188例,依从率9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慢性管理主要是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和风险因素的定式检查、连续监测以及准确评估和综合干预管理的过程[3-4]。慢性管理模式属于健康管理医学中的重要内容,其目标是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慢性疾病防治效果,其主要涉及到疾病的宣传教育、心理情绪的控制干预以及生活行为的针对性指导,借助这一些措施可以更好的稳定患者疾病症状,尤其是对于疾病的复发、并发症的控制等多方面影响突出[5]。

综上所述,慢性传染性肝病管理模式的临床应用显著,能够提高患者对于疾病的认知与控制能力,优化临床干预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参考文献]

[1]  邱新野,朱晓虹,尹月,等.替诺福韦艾拉酚胺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8, 14(12):41-42.

[2]  陈伟,孙长甲,刘文恩.前白蛋白、总胆汁酸和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在慢性肝病中的临床应用研究[J].中国医师杂志,2017,19(2):239-240.

[3]  明芳,秦刚,李民,等.FibroTouch在慢性肝病中临床的应用及与多参数模型的比较[J].重庆医学,2017,46(36):522-523.

[4]  张丽君,刘明军,王帅,等.高尔基体蛋白73和透明质酸对HBV相关慢性肝病进展的诊断价值[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8,31(11):140-141.

[5]  庄辉.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自然史及其新命名—2017年版欧洲肝病学会《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管理临床实践指南》解读[J].中国病毒病杂志,2017,23(5):5-7.

猜你喜欢
临床应用管理模式
浅析涌泉穴
高校网站安全管理研究与探讨
残疾人高等教育外聘教师管理模式初探
浅谈高校图书馆随书光盘的编目与管理作用
基于承包商管理的系统化基建安全管理模式的分析
渭南地区道地药材沙苑子应用研究
工程应用型本科机械专业学生考研管理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