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护理管理中护士层级管理的应用效果分析

2019-10-09 04:09曾萍
中国卫生产业 2019年21期
关键词:急诊护理质量护理管理

曾萍

[摘要] 目的 探讨急诊护理管理中护士层级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该院急诊科自2017年6月开始实施护士层级管理,以实施前一年作为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管理,实施后一年为观察组,比较实施前后护理情况。结果 护理质量比较,组间在各指标评分方面均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人员对自身工作的认可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护理层级管理方式的实施有利于提高急诊护士管理效果,改善医患人员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可推广应用。

[关键词] 急诊;护理管理;护士层级管理;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9)07(c)-0069-02

急诊科为医院抢救急危重症患者重要场所,因该科室患者的病情多较为严重,且具有较强的突发性与风险性,其发生医患纠纷、护患纠纷的几率也相对较高,故而对护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2]。因此,加强对该科室护理人员管理的重视,尽可能提高护理质量非常重要。该院自2017年6月开始实施护士层级管理,并对其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院自2017年6月开始实施护士分层管理,以实施前一年为对照组,选取该阶段内护理人员20名进行研究,其中男3名,女17名,年龄21~43岁,平均(27.9±2.1)岁;其中副主任护士2名,主管护师4名,护师4名,护士10名;以实施后一年为观察组,同样以实施前1年中所选取的10名护士为研究对象;同时分别在实施前后选取50例就诊的患者进行研究;该研究经该院医学伦理会通过,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具有同质性(P>0.05),可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以常规方式进行护理管理,观察组则行护士层级管理,具体如下。

①护士层级划分。急诊中心医护人员需按照护士长-组长-护士-助理护士4个层级进行划分,并根据划分方式进行行政管理。其中责任组长需为护师以上职称,工龄超过4年,入科2年以上;同时责任组长均需通过理论、技术考核。

②明确工作职责。责任组长具有行政管理权,需负责沟通协调,并以实际情况为科室成员进行合理排班,并需对护理人员工作进行检查、考核,对抢救工作进行组织、指挥;同时需组织查房、解决问题等;此外,还需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培训。而责任护士则为护理工作的执行者,需服从上级命令,严格执行各项护理工作;同时责任组长对根据护士情况合理进行人员调配,抢救区护理工作需由能力较强者负责,留观区则可安排能力较弱者进行;明确各层级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与责任,确保责任落实到人,以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与责任意识;同时科室还需实行分层级奖惩机制,根据护理人员工作情况进行相应的奖励或惩处,且各层级护理人员间奖金额度也可进行适当区分,但各层级间相差程度不得超过15%,以激发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

③分级培训。科室需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护理培训,并需根据各层级核心能力制定相应的培训方案与计划,包括基础与专业知识技能、教育培训、协调组织能力等;按照逐级培训方式开展培训干预,即由上一层级人员对相邻下一层级的护理人员开展培训,从而在提高护理人员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提高护士对自身工作的认可度;此外,科室还需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考核,对于考核成绩不合格需进行适当的惩处,以改善护理人员的工作态度,促使其以更积极主动的方式应对培训与日常工作。

1.3  观察指标

①对比实施前后护理质量情况,以自制护理质量评估量表进行评估,量表共包含消毒隔离、急救药品、无菌技术、护理文书、护理安全等几项;各项评分均为0~100分,分值与护理质量呈正比;②护理满意以自制护理满意度问卷调查表评估,包括不满意、满意及非常满意3项[3];③评估护士对自身工作的认可度,以自制问卷调查表进行评估,量表评分为10分,分值越高表示认可度越好[4]。

1.4  统计方法

数据资料以SPSS 20.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护理质量评分、认可度评分)用(x±s)表示,组间比较以t检验,计数资料(年龄、性别、护理满意度)用频数(n)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以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质量对比

护理质量比较,观察组各指标评分相对于对照组均显著升高(P<0.05),见表1。

2.2  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对比

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护理人员对自身工作的认可情况比较

观察组护理人员对自身功能的认可度评分为(8.9±0.4)分,对照组为(7.1±0.5)分,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t=8.890,P=0.000)。

3  讨论

急诊科是医院的重要科室之一,也是抢救急危重症患者的重要科室,其具有较强的复杂性,对医疗水平及护理水平的要求均相对较高;同也是最能反映医院服务水平的科室[5]。因此,加强对该科室护理管理的重视,尽可能提高护理质量非常必要。

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的应用有效的改变了传统的护士长“一手抓”的现象,以逐层培训的方式组织科室护理人员进行培训还可有效改善传统集中培训效果不明显、针对性不强的弊端,能够真正落实培训计划,提高培训效果,促使护理人员真正掌握培训内容[6];同时由上一层级护理人员为相邻下一层级护士开展培训还能够提高护理人员自身对工作的认可度,激发其工作积极性与工作热情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同时通过明确各层级及各岗位的护理职责与任务、制定明确的奖惩制度还可真正做到责任到人,对提高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改善护理人员的工作态度,促使护理质量得到有效提高具有重要意义。该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质量各项指标评分、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及护理人员对自身工作的认可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也证实了上述观点。

综上所述,护理层级管理方式的实施有利于提高急诊护士管理效果,拉近护患关系,并可提高护理人员对自身工作的认可度,可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夏利.护理层级管理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29):159-161.

[2]  张国虹,杜月明.层级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7,14(7):97-99.

[3]  杨志华,黄心茹,叶丽花.护士分层级管理在提高急诊护理质量的效果分析[J].中外医疗,2013,32(36):157-158.

[4]  刘玉卿,殷桂花.浅析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在護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卫生产业,2016,13(36):140-142.

[5]  靳芹.分层次管理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1):51-52.

[6]  区彩庆.基层医院护士层级管理与绩效考核的方法与效果分析[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4(7):186-187.

猜你喜欢
急诊护理质量护理管理
急性左心衰的急诊护理措施
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外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管理的方法及效果
前列腺增生患者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意义探析
25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循证护理效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