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二孩”政策下妇幼专科医院人力资源现状分析

2019-10-09 04:10储梁华李海波
中国卫生产业 2019年22期
关键词:全面二孩人力资源

储梁华 李海波

[摘要] “全面二孩”政策出来之后,医院职工生育热情高涨。该文以南通市妇幼保健院为研究主体,统计2014—2018年医院女职工二孩生育情况,以了解、分析在二孩政策出台之后,对医院的人力资源管理带来的挑战。医院制定相关的应对政策,在保障医院正常运营的基础上,维护女职工合法权益,促进医院在新形势下健康有序发展。

[关键词] 全面二孩;妇幼专科医院;人力资源

[中图分类号] R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9)08(a)-0176-02

2015年10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全面宣布开放二胎政策[1],致使医院工作量激增,尤其是给妇幼保健专科医院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女职工占比极高的大型公立妇幼专科医院,生育二胎的现象比较突出,这对医院的正常管理而言,无疑是一项挑战[2]。为提高自身服务质量,保证医院正常平稳发展,该文对南通市妇幼保健院二孩生育情况进行调研,并从医院人力资源配置等方面提出相应对策,不断调整医院人力资源配置,以满足职工和患者的实际需要。

1  医院卫生人力资源现状分析

1.1  基本情况

“十二五”时期南通市人口继续保持人口自然负增长态势,“二孩政策”全面放开后,2015年末全市人口出生率保持在7‰左右,自然增长率长期负增长态势有所减缓,对于缓解该市超低生育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对于妇幼保健院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机遇是城乡适龄夫妇生育需求陆续释放,出生人口数量有所增加,会有越来越多的家庭前往医院(尤其是妇幼保健院)生产,可以极大地提高妇幼保健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挑战是每家妇幼保健院的条件、接收能力(包括医生数、床位数等)都是有限的。南通市妇幼保健院(南通市儿童医院)是一所集医疗、保健、科研、教学于一体的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还同时承担了南通全市730万人口的妇幼健康及生育指导等职责。医院现有职工946人,其中女职工为765人,占比81%。见表1。

1.2  二孩生育率调查分析

“全面二孩”政策实施以来,该院职工二孩生育意愿热情较高。根据调查统计,医院女性职工一孩生育情况,2014—2018年分别为42、53、48、49、30位;二孩生育情况,2014—2018年分别为7、9、12、18、10位。二孩生育率呈逐年增多的趋势,2017年达到峰值,2018年趋于平缓。根据国家规定,取消晚婚假,增加1个月的产假,此外男性职工增加了陪产假的天数,这些措施均给医院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带来不小的挑战。见图1。

1.3  生育二孩年龄分布

根据调查统计,各个年龄层二孩生育情况,25~30岁占比18%;31~35岁占比68%;36~40岁占比14%;大于40岁占比0%。其中中间骨干力量31~35岁职工生育二孩的比例最大。见表2。

2  讨论

2.1  院内人员:二孩政策对临床人力资源管理带来挑战

二孩政策全面的开放,由图1可见,临床医护二孩率相对较高。该院护理人员均为女性,部门女职工休2次产假,必然会对临床工作产生影响。医务人员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执业资格、从业经验等要求,短期内无法找到合适替代人选。女职工因为生育经历妊娠期和婴幼儿抚育期,大约需1~2年的时间,使其无法全身心投入工作,这给科室工作安排带来了较大的挑战。部分科室工作人员几乎全是女性,且生育需求集中,必然影响正常工作的运转[3]。

2.2  就诊人员:二孩政策致产、儿科就诊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

实施二孩政策导致了生育率短期显著回升,出生人口增长将对妇产儿医疗资源造成一定压力,并呈现蓄积增长。高龄产妇的增加给产科、儿科,尤其是出生缺陷儿及新生儿重症监护带来了巨大压力[4]。医疗质量安全不断提高,医院影响力不断扩大。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放开,医院整体运行指标进一步提升,尤其是妇产科。2014—2018年分娩数分别为:7 712、8 997、11 864、10 625、10 648。医院目前有7个产科病区,其中包括1个一体化病房,2个家庭化病区和3个普通病区。目前,产科的床位数量紧张,正在通过缩短平均住院日、加速床位周转等途径缓解压力。

3  对策

3.1  与时俱进,优化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通常情况下,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在我国未颁布全面二孩政策前并未考虑该政策对医院工作的影响,致使其制度内容与制度实施情况存在很多问题[5]。在二孩政策的直接影响下,该院对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进行积极调整,在关键岗位上,对传统的轮休方式进行优化,采用弹性工作制度,结合医院与患者的实际需求进行管理制度的完善与补充,以对二孩政策要求与患者就医要求进行适应。

3.2  招兵买马,增加医护岗位人员职位

在二胎率相对较高的情况下,医护人员医疗工作责任大、风险高、专业性难以代替,特别是妇幼保健医院的工作量上升特别明显。对于患者的增多,医院首先考虑到的必然是增加人员。在这种形势下,如果医院不能够有效的增加医生护士人员储备,很难提供有效的服务。因此,增加医生护士人才的储备,成为妇幼儿童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首要任务[6]。

3.3  合理配置,提高人力资源利用效率

医院管理者秉承着“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制定规定,孕期医护人员可以根据个人身体情况提交报告,人事科、医务科、护理部统筹全院岗位需求,将孕期妇女临时调整到不需要值夜班的岗位,这样既避免了人员请假赋闲在家而导致人员紧张,又让她们心情愉悦地继续工作,提高医护人员工作满意度,从而达到医院与职工的双赢。

3.4  有序引导,避免科室扎推生育二胎

医护人员生育二胎的比例相对较高,尤其医护人员在怀孕前7个月仍然需要上夜班,在怀孕初期请假安胎的人员比较多。科室内容易发生孕妇与哺乳期妈妈积聚现象,严重影响了科室正常上班的秩序。因此,协同医务科、护理部进行人力资源调配,在各科室之间进行人员轮换,防止发生一个科室孕妇扎推,合理调配。

4  结语

目前,医院医护人员紧缺,尤其是产、儿科医生人数无法满足实际需求,部分新入职员工正在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随着“全面二孩”政策放开,产儿科病区床位供需失衡,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这些与大学生的就业选择、医院在周边的影响力、国家政策都有着紧密的联系。医院既要帮助女职工平稳地度过生育期,还需保障医院管理正常有序开展,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医院积极响应“全面二孩”政策,通过发生的问题,合理进行人力资源配置,不断进行优化,即承担了社会责任,同时也保障了医疗质量,提高了医疗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  杨文慧.关于放开二胎政策对人力资源的影响的思考[J].经济与法,2015(10):192.

[2]  余滨冰.“全面二孩”政策下大型公立医院用工管理的挑战和对策[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8,21(3):79-80.

[3]  蔣万彪,蒋胜男.医院女职工“二孩”生育意愿调查及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J].调查研究,2017(4):262-263.

[4]  邵莹.基于二孩政策实施下的浙江省儿科卫生资源与服务现状分析[J].卫生软科学,2016,30(5):295-297.

[5]  孙晓妙,孔剑侠,叶笑梅.二孩政策下医院人力资源管理提高时效性探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8,26(10):90-91.

[6]  张静荣.二胎政策下妇女儿童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如何提高实效性[J].人力资源管理,2017(4):228.

猜你喜欢
全面二孩人力资源
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经济管理的应用与发展
山东青岛市张远问: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具体指什么
“全面二孩”政策下的护理人力资源调查分析及对策
二孩时代,人口生态重建的理性思考
浅析“全面二孩”政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全面二孩”政策下女性生育权的保障
关于我国民营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现状与对策的思考
人力资源管理统计学
企业人力资源投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