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在建筑工程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以梧州市城市建设技工学校为例

2019-10-10 07:17黄赛雄李丽君
就业与保障 2019年17期
关键词:赛手技工学校工匠

黄赛雄 李丽君

工匠精神,在2016年的全国两会上,第一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说,培养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相对来说,建筑业是比较能体现工匠精神的技术行业,鲁班奖是中国建筑行业最高荣誉奖。鲁班是把劳动和创新结合在一起的典范,它的文化核心就是精湛、创新。技工学校作为实用型技术人才的培养基地,在日常的教学中,特别是建筑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就要给学生进行工匠精神的教育渗透,在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目标、课程标准以及该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设计等各个方面,都要不断地融入工匠精神的内容,积极推进传统理论教学与技术技能实践相结合,以达到把大部分学生都培养成良好技能的工匠型技术人才。

一、工匠精神的含义和体现

所谓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不断追求更完美品质的一种精神。

工匠精神在建筑行业体现为:1.精益求精、注重细节、保证质量;2.一丝不苟,不投机取巧,必须确保每一道工序的质量,对每一关的检验都要采取严格的标准,不达到建筑规范要求,绝不能签字确认,即使一根钢筋的偏位,也不能放过;3.耐心、专注、坚持。4.不断提升和改进每一道工序,保证好工程品质;5.具有创造精神、精益求精的精神和执着奉献精神,打造出本行业最优质的工程质量。

二、技工学校建筑工程专业渗透工匠精神教育的必要性

技工学校学生的文化基础参差不齐,许多学生对工匠精神也是一知半解。老师的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概念或者口号上,而要从对理论的认识与实践的训练中进行引导。一直以来,技工学校培养学生大多都是以侧重职业技能为主,常常会忽略对学生职业精神的引导,一般只是在准备出去顶岗实习前做些实习前指导,或者在德育课程里简单介绍,做得都不够深入。因此,教师要注重工匠精神与建筑专业教学融合,不断提升技工学校学生的人文素养,强化其责任意识与创新意识。此外,在技工学校的教学里,建筑专业具有特殊性。在人才培养上应侧重于学生的实践实操能力的培养。建筑行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关系到各类民生工程,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工作、生活、学习息息相关。建筑工程追求安全、可靠,必须严格按照建筑工程规范进行施工建设,保质保量地完成工程项目,容不得半点马虎和虚假。工匠精神的精髓是精益求精,它是一切创新发展的基石,只有具备了这种精神,才能更好地传承鲁班文化。因此,要想培养高技能、高素质的建筑专业技术人才,就要在技工学校专业教学中不断深入、系统地做好工匠精神的教育渗透。

三、工匠精神与建筑专业课程的融合发展

(一)工匠精神应体现在建筑专业课教学中

在建筑专业课程教学中渗透工匠精神,要从建筑工程最基础的专业课程教学开始,譬如:建筑材料、建筑制图等课程,以及砌筑工、钢筋工、抹灰工、装饰装修工等各个建筑工种的综合操作进行训练指导,引导学生在理论学习过程和实操技能练习中,注重细节、不厌其烦、勤学苦练,熟读建筑工程规范,在各个环节的操作中,都要进行详细的读图分析后,才能开始实际的操作。从最先的各部的尺寸测量、材料的准备及施工步骤等,每一道施工工序都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操作,尽可能达到精准水平,追求技艺不断提高,质量上要求精益求精。建筑专业课程教学实训性比较强,以建筑专业砌筑工教学为例,最简单的砌筑一米高的墙体,有清水墙和浑水墙,砌筑形式有“一顺一丁砌式”“梅花丁砌式”以及“三顺一丁”等多种砌筑方式。在实操中学生必须能正确看懂建筑施工图纸,选择对应的砌式,准备好所需要的工具,譬如:砖刀、吊锤、灰池等工具,必须按照建筑施工规范要求,操作过程要细心、谨慎,同时要确保安全。这些都需要学生具有工匠精神,在实训过程中做到理论联系实践,不断地认真操练,才能稳步提升自身的技能。教师要在授课过程中,坚持对学生进行工匠精神的引导,要求学生在平时学习和操练中养成良好的习惯,无论做任何工种、任何工序,都要严格按照企业操作标准和建筑工程规范来实操,把握好每道工序的要领。

(二)应用技能比赛突显工匠精神

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态度决定一切。为了更好地让学生领悟工匠精神,梧州市城市建设技工学校每年举办一次校内的“砌筑工小能手”比赛、“建筑工程制图”比赛和“工程测量”比赛。在比赛过程中,学生个人、同班同学之间、班级与班级之间相互竞技。通过比赛,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及兴趣,这种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方式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很好地弥补传统授课方式的不足。同时,也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市级及区级的技能竞赛。这几年在培养技能赛手方面,学校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要有一个具备工匠精神的指导老师。具有严谨的工作态度,是一名优秀工匠最基本的素养,而作为指导学生参加技能比赛的老师,同样也要认真地钻研竞赛的规程,包括竞赛里所使用的设备和工具,以及往年竞赛题目的图样,对比赛的流程以及要求了解透彻、精准把握,才能更好地指导参赛选手。

2.培养赛手创新创造能力。在实训过程中,要让学生自由训练、自由发挥,培养参赛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精神及合作意识。同时,在训练过程中,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发挥,并承担由此带来的失败,让学生在失败中慢慢成长。比如,测量技能竞赛,测量仪水平方法很多。指导老师提供赛手的水平方法通常是最为直接的,也是用时最少的,但是有些赛手觉得自己的方法可能更好。指导老师应允许赛手用自己的办法实施,规定出完成时间。学生通过对比不同的方法,才能找出最为快捷、科学的方法。

3.培养赛手持之以恒的毅力。赛手的训练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很多赛手到了训练后期会出现松懈的状态。有些赛手在训练的时候一直无法走出技术瓶颈,出现消极的表现。这就需要指导老师在平时训练过程中,多鼓励赛手,帮助突破瓶颈难题,不断地超越自己。

4.要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素质。因心理因素造成赛手发挥失常,影响比赛成绩的现象在技能赛场上经常出现。特别是对赛点不熟悉的赛手或者是比赛设备不是训练设备的赛手,很容易产生紧张情绪,从而影响比赛,造成比赛过程频频出错,甚至出现有些无法完成的比赛项目。类似这些问题,指导老师在平时训练过程中,要多做模拟,带赛手到不同的点进行训练或者让赛手和其他学校的赛手进行一些单项比赛,以适应竞赛的氛围。同时,老师在训练过程中可以不定时设置一些障碍来锻炼参赛学生的临场应变能力。通过各种各样的训练,使参赛学生很快地适应比赛环境,做到遇事不慌,沉着冷静,正常发挥自身应有的水平。

2018年,梧州市城市建设技工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市级建筑测量和建筑CAD两个赛项比赛,梧州市城市建设技工学校学生取得较好的成绩,包揽了两个赛项的所有奖项。2018年、2019年,梧州市城市建设技工学校建筑专业学生代表梧州市参加广西中等职业学校建筑CAD比赛,均获得第三名;建筑测量比赛也取得较好的成绩。

四、对技工学校建筑专业学生进行工匠精神教育的建议

技工学校要把工匠精神教育,纳入各个课程体系,贯穿于技能人才培养当中。同时,还要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以及个人品质的培养,让学生具有民族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以及锻炼学生的个人实践能力及创新精神,为培养工匠型技术人才打好坚实的基础。

(一)加强校企合作

进一步明确校企业合作目标,把工匠精神的培养作为校企双方共同的培养方向,学校与企业共同把工匠精神融合到人才培养方案之中,以企业技术为依托,开展跟岗实习和顶岗实习等多种实践教学形式,让学生在实践过程及实操环节中,对所学专业技能具备更深的认识,使学生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以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投入本职工作中。

(二)营造校园文化

工匠精神在技工学校建筑教学中的教育渗透,要有相应文化氛围的营造。学校可以通过宣传栏的橱窗展示、张贴标语等方式,宣传建筑专业里不同工种的典型工匠榜样的优秀事例,在各班教室和教学楼通道设置工匠精神的名言警句,张贴在世界技能大赛中获奖选手的宣传海报等。也可以通过不定时举办工匠精神专题讲座,邀请当地建筑行业的工程专家学者来讲解工匠精神;每个学期在校内举办建筑工程各工种的技能比赛,选拔优秀的学生参加职业技能比赛等。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把校园工匠精神文化的氛围营造起来,更好地带动学生对工匠精神的认识,进行全方面的渗透。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技工学校的建筑专业教学注重实操技能,建筑专业教师在实操教学中向学生传授专业技能时,不仅要把技术传授给学生,而且也要把工匠精神传递给学生,让职业道德、敬业精神、质量意识等正确的观念根植于学生心中,做到言传身教、德技同授。同时,通过校企合作、青年教师到企业实践等方式,邀请企业家与建筑专业的教师共同研究教学内涵建设等工作,从而实现学生内涵及精神层面的提高。促进培养具备工匠精神品质又具有高超技艺的高素质师资队伍。

(四)不断创新培养方式

技工学校作为工匠精神教育的主要阵地,可根据教学经验及企业反馈,不断优化工匠精神的人才培养方案,修改教学计划,深化建筑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教学目标、教学计划、教学内容等方面要紧紧围绕工匠精神这个主题进行开展,指导并帮助学生不断地养成以工匠精神为支柱、对技艺有追求并具有专注细节的良好品质。同时要把专业实践教学作为工匠精神培养的方向,让学生努力做到知行合一。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品德素养,完善自我,更好地教授学生文化和技艺,加强对技工学校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并与工匠精神的精髓更好地结合起来,引导技工学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建筑专业课程学习当中自觉地把工匠精神融合到实际工作中,从而提高真正的教学水平,收获应有的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赛手技工学校工匠
小赛手 大比拼
90后大工匠
工匠风采
工匠神形
对全国职工职业钳工大赛的几点思考
漯河水利技工学校
信阳水利技工学校
技工学校体育选项课在传统班级授课制下的应用研究
工匠赞
祖母级赛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