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下的语文课堂教学策略

2019-10-10 07:03张建荣
甘肃教育 2019年16期
关键词:语文教学核心素养策略

张建荣

【关键词】 语文教学;核心素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9) 16—0077—01

“核心素养”是教育部门为深化教育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所提出的重要教育理念。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基于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教学,不应只注重学生知识传授,还应该将思维启迪、价值引领、品格塑造等作为教学重点,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下面,笔者将结合教学经验谈谈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一、研读教材,构建核心结构

教材是教学的执教依據,在基于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比以往更加深入地研读教材,这样才能全面地把握部编教材框架,了解教材编制者的意图,从而做到抓住每一单元的核心目标,进而有步骤、有条理地展开教学,这样才能将教材之中的人文价值挖掘出来,真正做到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展开教学。笔者在执教过程中,纵观整个初中语文教材框架,发现初中语文教材是以单元为主题展开的,在强化语文基础知识积累的同时,还统筹学习方法和学习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依照教材,构建核心教学结构,从而有所侧重,并将相关知识点一个一个落实,这可以为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提供保障。以《爱莲说》这篇文章教学为例,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在强化古汉语知识的同时,将士大夫高洁的品性精神作为教学核心,这是教师充分研读教材的体现,可促使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更好的培养。

二、角色转换,凸显主体地位

基于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关键就是要“培养什么样的人”,而这要求教师要时刻从学生的立场出发,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中心,从而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以促进每一位学生得到最优的发展。而为了能够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在今后的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要明确学生才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要放下高高在上的师道尊严,注重学生学习地位,这样才能为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提供保障。以《小石潭记》这节课教学为例,为了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提升学生的主体知识构建能力,教师应改变以往“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尝试进行文章翻译,并体会柳宗元在撰写本篇文章时所抒发的情感,教师从旁做出协助指导。这种转变能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有助于学生核心素养得到培养。

三、活跃气氛,触发思维火花

传统的初中语文课堂多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致使课堂教学气氛死气沉沉,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之中,思维不会惊起一丝波澜,核心素养培养自然也是无从谈起。因此在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打破这一滩死水的教学方式,不断活跃课堂教学气氛,促使学生智慧的思维火花得到碰撞。如,在学习《威尼斯商人》这节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文章中的夏洛克、安东尼奥、巴萨尼奥等几个角色进行课本剧表演,这样的教学将使课堂气氛变得更加轻松自如,促使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培养。

四、柔化课堂,孕育情感基地

在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人文情怀”是核心素养的基点因素,在整合初中阶段的教材文章之中,人文情怀渗透到每一个知识单元之中,因为人文情怀的存在,使语文学习熠熠生辉,因此想要促使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得到提升,教师从人文情怀因素下手是有必要的。很显然,生硬的课堂是无法彰显人文情怀因素的,教师只有不断地柔化课堂,通过情感教育的方式展开教学,从而将语文课堂打造成情感基地,这样人文因素才能得到彰显,而学生核心素养才能因此得到提升。如,在进行《驿路梨花》这节课教学时,教师要将学生的情操陶冶和心灵净化作为教学目标,使学生通过语文学习得到道德修养的塑造。为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工具,为学生展现与文本有关的视频和图片,同时也可以将梨花带到课堂,然后通过情感交流的方式,引导学生与本文进行深层次的对话,这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文章的体会,并实现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目的。

总之,在当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重点。因此,今后的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响应课改要求,对基于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策略进行研究,从而确保初中语文教学不仅停留在基础知识、技能与方法上,还应强化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上,要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发展提供保障,而这也是当下每一位初中语文教师的责任与义务。编辑:张慧敏

猜你喜欢
语文教学核心素养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