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运动对《共产党宣言》基本内容的实践

2019-10-10 04:09周国瑞
关键词:世界性共产党宣言五四运动

周国瑞

摘要:在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领导下,五四运动实践了《共产党宣言》的基本内容。五四运动昭示了《共产党宣言》阶级斗争的基本思想;五四运动体现了《共产党宣言》所表明的一切真正意义上的革命都是意识形态革命的基本认识;五四运动彰显了《共产党宣言》所阐明的无产阶级革命具有世界性的基本特征。五四运动与《共产党宣言》基本内容的高度契合,推动中国人民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这表明五四运动是一场深刻的革命而非一般意义上的启蒙运动。从此,中国民主革命进入了新时期。

关键词:五四运动;《共产党宣言》;阶级斗争;意识形态革命;世界性

中图分类号:K2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5595(2019)03-0059-07

发生于1919年的五四运动,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它以中国北洋政府在巴黎和会中的外交失败为导火索,迅速发展成一场声势浩大的群众反帝爱国运动,同时进一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工人运动的结合,开启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新时期。但是,近些年带有政治倾向和意图的历史虚无主义试图歪曲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革命史,公然污蔑五四运动把民族传统文化赖以生存的东西截断了。①从实质上讲,这是历史虚无主义在消解五四运动中的马克思主义因素,直至否定五四运动的爱国和革命传统。历史虚无主义的意图充分表明我国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复杂性和严峻性。因此,只有从不同角度准确认识五四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关联,方能有力回击上述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全面巩固意识形态阵地。本文将通过探讨五四运动所体现出来的《共产党宣言》的基本内容,回应历史虚无主义对五四运动的歪曲,从而表明五四运动的革命性。

一、五四运动实践了《共产党宣言》的基本思想

2018年4月23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共产党宣言》时,习近平指出,“《共产党宣言》是第一次全面阐述科学社会主义原理的伟大著作”,“为世界社会主义指明了正确前进方向”,“值得我们反复学习、深入研究,不断从中汲取思想营养”。[1]也就是说,《共产党宣言》的基本思想一直在推动着中国革命乃至世界革命不断向前发展。那么,何谓《共产党宣言》的基本思想?对此,1888年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英文版的序言中曾有明确概述,即“每一历史时代主要的经济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所赖以确立的基础,并且只有从这一基础出发,这一历史才能得到说明;因此人类的全部历史(从土地公有的原始氏族社会解体以来)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即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之间、统治阶级和被压迫阶级之间斗争的历史;这个阶级斗争的历史包括有一系列发展阶段,现在已经达到这样一个阶段,即被剥削被压迫的阶级(无产阶级),如果不同时使整个社会一劳永逸地摆脱一切剥削、压迫以及阶级差别和阶级斗争,就不能使自己从进行剥削和统治的那个阶级(资产阶级)的奴役下解放出来。”[2]12质言之,《共产党宣言》提供了一种新的世界观,要求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进行坚决彻底的斗争。而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既要包括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革命斗争,又要包括文化领域的革命斗争。

自鸦片战争始至五四运动止,中国人民进行了持续的反侵略、反压迫的革命斗争,但是这些革命斗争不同程度地表现出了盲目性、落后性和妥协性,只有五四运动表现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性。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农民起义的最高峰,为中国人民推翻封建势力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可是,太平天国运动具有一定的盲目排外性和落后性。所谓盲目排外,是指太平天国对外来势力采取了不加分辨的态度,并且一味地以不平等的姿态对待对方。如英国委派的大使丁渣到南京觐见洪秀全,却被要求行叩头礼。导致这一现象的深层原因则在于它的落后性,即太平天国运动仍然是旧式的农民运动,它所预期的结果也只是王朝的更替。对此,孙中山曾说:“太平天国即纯为民族革命的代表。但只是民族革命,革命后仍不免为专制,此等革命,不能算成功。”[3]相比之下,义和团运动更是充满了盲目性和落后性。一方面它不加区别地排外,一方面又不能正确地认识中国封建势力的真实面目,以致被清政府利用,惨遭中外反动势力的残酷镇压。何以如此?“归根到底,是因为当时中国经济文化还十分落后,缺乏先进社会力量的引导。”[4]32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王朝,但是对于造成中国国势陵夷的资本帝国主义国家依然秉持了妥协的态度,这便决然无法改变帝国主义对中国政治、经济的控制,也就无法解决近代以来中国的根本矛盾。正如董必武所说:“近代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经济基础,更是原封未动。中国的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的革命任务并没有完成。就这个意义说,辛亥革命是失败了。”[5]

相比之下,由受马克思主义影响的青年学生率先发起,并迅速吸引工人阶级、小知识分子、商人等加入其中的五四运动,克服了上述革命运动的不足,形成了席卷全国、声势浩大的群众运动。五四运动因山东问题而起,它的口号是“外争主权,内惩国贼”。这表明它斗争的对象是国外的帝国主义和国内的封建军阀。为支持学生的爱国之举,商人以罢市、工人以罢工的形式给予配合,造成北京、上海、济南等大城市交通瘫痪、商业凋敝。最终迫使北洋政府释放爱国学生,并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可以说,五四运动取得了彻底的胜利。五四运动的胜利,在于它认识到帝国主义和国内的封建军阀是一丘之貉,反帝而不反封或反封而不反帝都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而这一点正是五四运动与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反侵略、反压迫的革命斗争的不同之处。正因为如此,毛泽东指出:“五四运动是反帝国主义的运动,又是反封建的运动。五四运动的杰出的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为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这就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国主义和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封建主义。”[6]699

此外,五四运动也是中国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在事实上清算和根除中国封建思想的荼毒,彻底荡涤封建思想的污泥浊水。为何要如此?原因在于人们反思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认为“根本原因在于缺少一场对旧思想、旧文化、旧礼教的彻底批判,大多数国民的头脑仍被专制和愚昧牢牢地束缚着,缺乏民主和科学的觉悟”[4]147。从这个层面讲,文化领域的批判封建文化和政治领域的反帝反封建是五四运动互为表里的两个方面。鲁迅作为文化新军的伟大旗手,他要求冲破一切传统思想,从而使得中国人摆脱“苦于背了这些古老的灵魂”。也就是要求中国人民打破封建文化的桎梏,从而成为拥有民主和科学觉悟的人,以便形成更加坚决地反帝反封建的主力军。所以毛泽东高度评价道:“五四运动所进行的文化革命则是彻底地反对封建文化的运动,自有中国历史以来,还没有过这样伟大而彻底的文化革命。”[6]700而事实上,随着历史的发展,五四运动的文化革命所产生的实践作用具有长效性,不仅作用于当时,而且作用于以后的中国革命运动。正如毛泽东所总结:“五四运动所开始的新的文化事业,它为现在的革命战争与将来的革命建设而服務,没有它,革命战争与革命建设的胜利是不可能的。”[7]

由此可见,五四运动在事实上是《共产党宣言》基本思想的一次践行。虽然《共产党宣言》中文版在中国的发行是1920年4月的事情,但是五四运动对其基本思想的践行充分表明,先进中国人的革命选择和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真理具有实践和理论上的异曲同工之处,为此后中国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既然五四运动符合《共产党宣言》的基本思想,那么它就是一场革命。

二、五四运动是一场意识形态的革命

意识形态问题在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经典理论和实践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意识形态反映了一定阶级、集团的价值和行为取向,它的存在及巩固关乎一定阶级、集团的生死存亡。马克思曾直言不讳地指明意识形态的重要性:“如果从观念上来考察,那么一定的意识形式的解体足以使整个时代覆灭。”[8]毛泽东更是强调:“凡是要推翻一个政权,总要先造成舆论,总要先做意识形态方面的工作。革命的阶级是这样,反革命的阶级也是这样。”[9]也就是说,意识形态足以颠覆一个政权,进一步讲,掌握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就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不二法门。既然如此,革命必然难逃意识形态的裹挟。

那么,马克思主义认为的革命和意识形态之间又是何种关系呢?当代著名学者侯惠勤先生认为,《共产党宣言》表明的是:真正的社会革命都是意识形态革命。进而他又指出,其含义有二:一是通过把握未来的共同理想,凝聚人心、动员群众,实行以创建新社会制度为追求的社会变革……。二是支撑社会革命理想的世界观,没有新的世界观就没有真正的社会大革命。[10]根据此研究,如果一场运动具备了上述含义的两个方面,那么就可以界定为是一场真正的社会革命。

首先看五四运动是否是把握未来的共同理想,凝聚人心、动员群众,实行以创建新社会制度为追求的社会变革。

通过对中国社会的科学“把脉”,五四运动找到了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共同理想的形成源于人们对中国国情的认知,正如毛泽东所说的,认识近代中国的国情乃是认识一切问题的根本。近代中国是一个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从根本上讲,这样的社会是由于西方资本帝国主义入侵而中国落后的封建势力又充当他们的代言人所造成的。所以只有准确地认识到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都是中国革命的敌人并付诸实际,才能形成真正的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中国人却无法揭开帝国主义虚伪的面纱,并持严阵以待的态度对待之。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不外乎如下几方面:一是中国的封建阶级、资产阶级曾一度“以夷为师”;二是资本帝国主义不自觉地充当了历史的工具,一定程度上瓦解了封建经济基础,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这两个原因限制了封建地主阶级和中国资产阶级代言人的想象力,蒙蔽了他们的双眼,从而使他们无法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并列为中国人民的共同敌人。譬如面对中国国内混乱的政局,他们开出的“良药”有:“这样的恶疮恐怕不经洋先生们下刀子,终究是割不动的。但是这外国刀子,并不轻易割的,还须国民觉痛挣扎。人家知我们有活的希望,才能下手呢!若还不然,即便割了,我们也是鱼肉了。”[11]在他们看来,中国的事情已经病入膏肓,决然不能由中国人自己解决,唯一的方法就是求助于帝国主义者。对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他们又用“公理战胜强权”的口号美化帝国主义、掩盖他们的战争本质,以致会产生这样的错误认识:“美国大总统威尔逊屡次的演说,都是光明正大,可算得现在世界上第一个好人。”[12]既然无法分清敌友,也就无法认识近代中国国势陵夷的真正原因,当然也就无法取得革命的胜利,难以找到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对此,毛泽东一语中的地指出:“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中国过去一切革命斗争成效甚少,其基本原因就是因为不能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攻击真正的敌人。”[13]这正是对五四之前的革命运动成效不大的准确总结。

与之不同,五四运动正确地区分了敌友,它不但反对封建主义而且反对帝国主义。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是五四运动的导火索,它使中国人反思“为什么总是先生侵略学生呢”这样的问题,从而掀开帝国主义虚伪的面纱。五四运动当天,陈独秀就撰文质问帝国主义,“巴黎的和会,各国都重在本国的权利。什么公理,什么永久和平,什么威尔逊总统十四条宣言,都成了一文不值的空话”,进而指出帝国主义是世界和平的真正障碍,“我看这两个分赃会议,与世界永久和平、人类真正幸福,隔得不止十万八千里,非全世界的人民都站起来直接解决不可”。[14]这就明确了造成中国社会混乱的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而封建北洋军阀对学生运动的镇压,又促使学生们认清了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一丘之貉的丑陋面目。参加过五四运动的杨振生先生明确指出:“北洋军阀又都是和帝国主义相勾结的,当时的当权军阀段祺瑞是亲日派。事实教导我们,把内奸与敌国联系起来了。”[15]那么,应该如何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呢?许德珩回忆道:“六三以后,知识分子的学生运动,便与工人阶级结合起来了,这一结合,五四运动的意义就与以前不同了,它指示了政治运动的路线,增加了运动的力量,同时也使工人阶级觉悟了。”[16]事实上,“六三”以后,五四运动就由一开始反对反动军阀发展到反对具有浓厚封建色彩的北洋军阀的资产阶级政权了。尽管没有明确提出推翻资产阶级政权,但是已经模糊地表明了这一态度,“由多数的平民——学界、商会、农民团体、劳工团体——用强力发挥民主政治的精神(各种平民团体以外不必有什么参政党),叫那少数的政府当局和国会议员都低下头来听多数平民的命令。无论内政、外交,政府国会都不能违背平民团体的多数意思”[17]。由此看來,五四运动已经在探索国家富强、民族独立的共同理想。

那么实现这一理想的主要依靠力量是什么呢?显然是中国广大的人民群众。吴玉章回忆:“处在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伟大时代,我的思想上不能不发生一种非常激烈的变化。当时我的感觉是:革命有希望,中国不会亡,要改变过去革命的办法。虽然,这时候我对中国革命还不可能立即得出一个系统的完整的新见解,但是通过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教育,必须依靠下层人民,必须走俄国人的道路,这种思想在我头脑中日益强烈、日益明确了。”[18]这在当时是一种普遍的认识。

由此看来,五四运动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认识已经上升到理性阶段,找到了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共同理想,并提出依靠广大的人民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实现社会变革。

其次看五四运动是否有支撑社会革命理想的世界观。

什么是世界观?1959年毛泽东明确指出:“世界观是辩证唯物主义,这是共产党的理论基础。无产阶级专政与阶级斗争的学说是革命的理论,即运用这个世界观来观察与解决革命问题的理论。”[19]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一部分,只要能够表明五四运动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一次运动,那么就可以说它具有支撑社会革命理想的世界观。

一方面,从五四运动的领导者看,他们已经充分熟稔马克思主义,并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来分析和解决中国的社会问题。“在五四运动里面,起领导作用的是一些进步的知识分子。大学教授虽然不上街,但是他们在其中奔走呼号,做了许多事情。陈独秀是五四运动的总司令。”[20]显然,五四运动真正的背后推手应该是陈独秀、李大钊等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教授学者。从时间上讲,李大钊接受马克思主义要早于陈独秀。早在留学日本期间,李大钊就已经是一名马克思主义战士了。据高一涵回忆:“(李大钊)一看到河上肇博士介绍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论著,就手不释卷。他从一九一七年俄国二月革命起,经过十月革命以后,一直在研究马克思主义的著作。”[21]李大釗回国后对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和研究更是不遗余力。1918年,李大钊与陈独秀一起创办《每周评论》,刊载宣传马克思主义的译文,以及他们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中国和世界问题的文章。至1920年夏,陈独秀“已经在理论上承认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并且成了颇为有名的社会主义思想的宣传者”[22]。

另一方面,从五四运动的实际参与者看,他们未必深刻掌握马克思主义,但是他们的行为受到马克思主义的影响。首先出现于五四运动先头的是数十万学生,而这些学生又主要来源于北京地区。众所周知,由于李大钊、陈独秀在北京大学对马克思主义的积极宣传,使得北京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重镇。而最早成为马克思主义的受众者,当属北京的大学生。

由上可见,《共产党宣言》所表明的真正的社会革命都是意识形态革命的基本含义已经在五四运动中得到充分体现。虽然五四运动存在未能与工农群众结合的缺憾,但是并不能就此否认五四运动是一场真正的社会革命,不能否认它鲜明的意识形态色彩。正如时人所评价的五四运动的意识形态价值:“另一方面在思想上和文化教育上却展开这一个伟大而彻底的文化革命运动,它是在为1921年宣告成立的中国共产党准备下的思想基础和干部训练,它又是在为五卅运动与北伐战争开拓了前进的基地和成功的先河。”[23]

三、五四运动具有无产阶级革命的世界性特征

《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主义者的行动纲领和第一个宣言,对世界各国无产阶级革命产生了广泛影响。从理论源泉看,德国哲学家黑格尔的世界历史理论是《共产党宣言》的直接理论来源。黑格尔的世界历史理论强调世界历史是一体的,只有各民族连接为一个整体,真正的世界历史才能形成。因此,《共产党宣言》写道: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从事实看,《共产党宣言》展示了它的世界性。1890年,恩格斯在德文版《共产党宣言》的序言中写道:“‘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当42年前我们在巴黎革命即无产阶级带着自己的要求参加的第一次革命的前夜向世界上发出这个号召时,响应者还是寥寥无几。可是,1864年9月28日,大多数西欧国家中的无产者已经联合成为流芳百世的国际工人协会了。”[2]19-20由此可见,《共产党宣言》主张的无产阶级革命具有显著的世界性特征,这是一种世界各国平等的天下观。

天下观作为一种政治思想,反映的是在世界秩序中如何认识和定位自我与他者的关系。对于一个政党而言,只有树立正确的天下观,方能更好地彰显自己的正当性和合法性。五四运动时期,虽然中国共产党尚未成立,但是已经有了诸多的马克思主义者和马克思主义团体。他们在参加五四运动的过程中,渐次形成了带有革命特征的天下观。

中国人对世界的认识——中国人的天下观是从清朝末期逐渐转变的。近代以来,受西力东渐的影响,以儒家传统礼仪等级秩序为特征、以中国为中心的天下观趋于瓦解。对于不同帝国主义在世界各地相互竞争的局面,广大的士大夫将此比拟为中国古代春秋时期列国争霸的局面。这种比拟意味着晚清人改变了中国就是世界的自大观念,开始认为中国也是世界的一部分。①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儒学的天下观发生了本质的改变,只是时人改变了处理中国与世界问题的方式,并借用方式的改变以图尽可能地维持中国在东亚世界的中心地位。[24]

直到甲午战败,中国失去了最后的属国朝鲜,中国人的这种世界认识才被彻底撕破,民族国家才开始形成。

传统天下观破灭后,中国人则要形成新的天下观以应对自身以及自身与世界的问题。实际上,这两个问题是彼此交融在一起的。

① 参见王尔敏的《中国近代思想史论续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97页),费正清编、中国社会科学院等译的《剑桥中国晚清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217页)。

在传统天下观的理念中,我们是有等级秩序之分的。可是甲午之后,在敌强我弱的客观现实下,显然不是我们能否平等对待之的问题,而是对方是否能够平等对待我们的问题。而解决这个问题,则需要首先解决中国自身的问题。如何解决中国自身的问题,则需要一个来自世界的切实可行的参照,即要符合当时的世界潮流。

那么,当时世界的潮流又是什么呢?

无疑,革命是当时世界的潮流。五四运动前夕,李大钊批判一战所带来恶果的同时,指出欧洲的德国、奥地利、匈牙利等国解决自身问题的手段是革命,“革命的情形和俄国大抵相同,赤色旗到处翻飞,劳工会纷纷成立,可以说完全是俄罗斯式的革命,可以说是二十世纪式的革命”[25]。这表明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革命已经是时代的潮流。这种潮流对中国的工人阶级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十月革命后,“世界革命潮流的消息当时在中国报纸上真是‘日不绝书的,中国工人的文化程度虽然落后,虽然百分之九十是不识字不能直接看报,然而街谈巷议,工人们是听着的。中国工人经济生活那样极人世间少有的痛苦,迎受世界革命潮流,不用说是很自然的;特别是俄国十月无产阶级大革命的胜利,更使得中国工人阶级受到深刻的影响和强烈的鼓励”[26]。正因为如此,《新青年》杂志就公开表示拥护马克思主义,宣布“我承认用革命的手段建设劳动阶级(即生产阶级)的国家,创造那禁止对内对外一切掠夺的政治法律,为现代社会第一需要”[27]。可见,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意识到革命是世界的潮流,并主张用革命的手段来处理中国的问题。

中国的问题要用革命的手段来解决,那么,中国革命又在世界革命中居于何种地位?一开始,仅把中国革命等同于某一国的革命,这集中表现为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对朝鲜“三一运动”的赞扬和支持。五四运动爆发的第二天,青年学生向总统徐世昌致书:“山东问题关系国家存亡,谁人不知。日人利用我南北和议不协,以对待朝鲜手段,利用李完用其人,隐为操纵。于欧洲和会提出强硬之主张,岂仅目无公理,直为亡国导线。我等与其坐而待毙,如朝鲜今日之现象,万劫千亿而不能复;孰若乘一息尚存之时,及早唤醒卖国之贼,以谋挽救。”[28]这表明,当时中国人已经把朝鲜作为一个平等国家来对待,但对中国革命的认识,充其量是东亚的层面认识。随着五四运动的不断深入,时人对中国革命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加深。1921年1月,毛泽东在新民学会长沙会员大会上讲:“至用‘改造东亚,不如用‘改造中国与世界。提出‘世界,所以明吾侪的主张是国际的;提出‘中国,所以明吾侪的下手处;‘东亚无所取义。中国问题本来是世界的問题,然从事中国改造不着眼及于世界改造,则所改造必为狭义,必妨碍世界。”[29]这充分表明,随着五四运动的不断推入,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已经认识到中国革命乃是世界革命的一部分,中国革命的进步与否关系到世界革命的进步与否。当然,对于单个国家的革命与世界革命的问题,列宁发展了《共产党宣言》的思想,他在1920年做过理论性的分析,即“一个国家的无产阶级斗争的利益服从全世界范围的无产阶级斗争的利益”,而“正在战胜资产阶级的民族,有能力有决心为推翻国际资本而承担最大的民族牺牲”。[30]这表明,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和列宁的认识与《共产党宣言》是一致的。

1921年中国共产党作为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成立,此后接受共产国际的指挥。而共产国际秉持列宁的世界革命思想,“世界各民族中,只要是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无论是否属于本民族,都是自己人,而一切帝国主义和剥削阶级,则是共同的敌人”[31]。因此可以说,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天下观具有鲜明的革命性。

在革命成为世界潮流的背景下,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领导了五四运动。在认识中国问题和世界问题的过程中,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形成了新的天下观来领导五四运动,而这一天下观与《共产党宣言》所提倡的无产阶级革命具有世界性的特征是一致的。因此,从这一逻辑上讲,五四运动是一场当之无愧的革命。

综上所述,在实践中,五四运动实践了《共产党宣言》阶级斗争的基本思想。在意识形态方面,五四运动有支撑社会革命理想的世界观,有共同理想,凝聚人心、动员群众,实行以创建新社会制度为目的的追求。这符合《共产党宣言》所揭明的真正的革命都是意识形态的革命。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是在革命成为世界潮流的背景下领导了五四运动,同时又从世界的层面认识五四运动。这与《共产党宣言》所提倡的无产阶级革命具有世界性是根本一致的。因此,从这三个方面讲,五四运动是一场革命。从现实意义讲,具体到目前的意识形态斗争,深刻剖析和积极宣传作为中国红色文化起点的五四运动[32],是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深刻感悟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N].人民日报,2018-04-25(1).

[2]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 孙中山.在南京同盟会会员饯别会的演说[M]//孙中山.孙中山全集:第2卷.北京:中华书局,1982:319.

[4]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第1卷[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5] 董必武.在辛亥革命五十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M]//董必武.董必武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493.

[6]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M]//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7]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下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186.

[8]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手稿)[M]//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70.

[9] 毛泽东.凡是要推翻一个政权,总要先做意识形态方面的工作[M]//毛泽东.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0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194.

[10] 侯惠勤.真正的社会革命必然是意识形态革命——纪念《共产党宣言》问世一百七十周年[J].世界社会主义研究,2018(2):21-27.

[11] 止戈.南京通讯[N].每周评论,第4号,1919-01-20.

[12] 只眼.发刊词[N].每周评论,第1号,1918-12-22.

[13] 毛泽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M]//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

[14] 只眼.随感录[N].每周评论,第20号,1919-05-04.

[15] 杨振生.回忆五四[M]//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五四运动回忆录.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3:39.

[16] 许德珩.五四回忆[M]//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五四运动回忆录.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3:22.

[17] 只眼.山东问题与国民觉悟[N].每周评论,第23号,1919-05-26.

[18] 吴玉章.回忆五四前后我的思想转变[M]//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五四运动回忆录.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3:8.

[19] 毛泽东.马列主义基本原理至今未变,个别结论可以改变[M]//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

[20] 毛澤东.如何研究中共党史[M]//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03.

[21] 高一涵.回忆李大钊同志[M]//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五四运动回忆录(续).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116.

[22] 沙健孙.中国共产党通史:第1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6:266.

[23] 于力.北京高师参加五四学生游行示威的情况[M]//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五四运动回忆录.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3:49-50.

[24] 金观涛,刘青峰.观念史研究——中国现代重要政治术语的形成[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2:236-238.

[25] 李大钊.BOLSHEVISM的胜利[J].新青年,1918,5(5):447.

[26] 邓中夏.中国职工运动简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1.

[27] 陈独秀.谈政治[J].新青年,1920,8(1):9.

[28] 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三所近代史资料编辑组.五四爱国运动资料[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194.

[29] 毛泽东.在新民学会长沙会员大会上的发言[M]//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

[30] 列宁.为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准备的文件[M]//列宁.列宁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19-220.

[31] 杨俊,程恩富.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J].中国社会科学,2014(9):162-184.

[32] 史杰.中国共产党推动红色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启示[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4):29-35.

责任编辑:赵 玲

Abstract: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early Chinese Marxists, the basic ideas of Manifesto of the Communist Party were put into practice in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The practice of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shows the basic thought of class struggles in Manifesto of the Communist Party. It manifests the basic understanding demonstrated in Manifesto of the Communist Party that all revolutions in the real sense are ideological revolutions and that the proletarian revolution has the universal basic characteristic. The practice of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highly accords with Manifesto of the Communist Party, which encourages Chinese people to choose Marxism. Therefore,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is not an enlightenment movement but a profound revolution. Since then, Chinese democratic revolution entered a new period.

Key words:the May Fourth Movement; Manifesto of the Communist Party; class struggles; ideological revolution; universal

猜你喜欢
世界性共产党宣言五四运动
既有民族性 又有世界性
论五四运动的启蒙辩证法
科学家白蕊:我就是要解决世界性难题
《过五四运动赵家楼》
林俊:中国皮革业的世界性求索者
浅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的全面发展重要思想的指导意义
95年前的“五四运动”
全球华人与中国哲学的世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