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行业要有一定的利润支撑

2019-10-10 03:26
英才 2019年9期
关键词:宋志平中国建材英才

整合新动作

《英才》:怎样理解整合对于中国建材的重要意义?

宋志平:中国建材是通过大规模整合快速成长起来的,如同一座移民城市,像深圳、浦东这些地方的原住民很少,大部分居民都是后来才去的,但是这些城市都发展得很好。企业也是一样的。中国建材一路发展到今天,中间陆陆续续加入了很多成员,经过深入的内部整合优化,形成了一个紧密的组织。

过去这些年来,中国建材在“联合重组+资本运营”两个轮子的驱动下,重组混合近千家企业,创造了世界水泥发展史上的奇迹。这场整合意义深远,不仅实现了自身迅速做大做强,也推进了行业的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中国建材现有5.21吨水泥产能,为集团快速成长和新业务发展提供了支撑,可以说是起到了压舱石和稳定器的作用。在中国建材大规模重组的带动下,我国水泥产业集中度由12%提升到了超过60%,重塑了竞争有序、健康运行的行业生态。

《英才》:如何看待企业文化对于企业之间整合的作用?

宋志平:整合的成功,实际上取决于整合者的文化有多强大。整合者的文化强大了,那么新的企业进来以后,就会迅速被他的文化所融合。如果一个企业没有强大的文化,整合后形不成共同的价值观,就会产生文化冲突。

任何企业都有自己的文化,区别只在于是先进还是落后。在整合中,尤其要防止坏文化带来的负面影响和渗透力。如果好文化不去同化坏文化,就会被坏文化同化和侵蚀,一旦坏文化站稳脚跟,就会一点一点地危及企业生命。最终的结果就是,新组建的公司迅速崩盘,这样的例子是不少的。老话讲,“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好文化和坏文化不能同时并存,中国建材在重组中有一个底线,就是不认同集团文化的企业和企业家,—律不予接受。

《英才》:中国建材集团在整合方面有哪些新的动作?

宋志平:中国现在水泥一年销售22亿吨,骨料一年销售200多亿吨,是水泥的十倍。西方大公司自己销售的骨料都是水泥的2-3倍。没有好的骨料和砂石,就做不出好的建筑。在过去的整合里,中国建材没有做这—块,最近按照“水泥+”模式,我们在尝试做一些骨料等领域的整合,这就是细分市场的精耕细作。

此外,我们也在整合一些新材料业务。经过长期培育,中国建材集团的新材料业务异军突起,利润达到100个亿,占集团利润的1/3。过去我们主要是玻璃纤维、石膏板这些新材料,现在搞六大新材料,包括光电材料、复合材料、膜材料,石墨材料,工业陶瓷、人工晶体。围绕这六种材料,一方面我们会自己发展,另一方面也会做一些整合。

从收工厂到收股权

《英才》:过去几年国家层面的供给侧改革一直在推进中,你认为这些政策未来会如何演进?

宋志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3年多来取得了阶段性成果。钢铁、煤炭行业“十三五”去产能目标任务基本完成,一大批“僵尸企业”出清。从水泥行业来说,国家出台了国办34号文,相关部门出台了错峰生产政策,在行业协会的促进下,在大企业的引领下,在众多企业的共同努力下,水泥行业通过错峰生产、淘汰落后、环保治理、行业自律等手段,顺利走出低谷,实现稳健发展。

2016年以来,水泥行业利润稳步提升,2018年超过1500亿元。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的改革不动摇,提升产业链水平,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是—项长期任务。

《英才》:整合兼并都伴随着杠杆的放大,对于企业来说,降杠杆的过程是怎样的?需要企业做出哪些改变?

宋志平:正如你所说,整合兼并伴随着杠杆的放大。中国建材集团曾是个资不抵债、年收入只有20亿元的草根央企,这些年靠资本运营和联合重组发展壮大起来,但也形成了杠杆偏高的问题。

例如,重组南方水泥和西南水泥时,分别遭遇美国金融危机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回A股时又赶上国内IPO关闸。但做事情要抓主要矛盾,机遇不等人。阿拉伯人说“不能花没有到手的钱”,而我们的重组就相当于花了没有到手的钱——用贷款的方式解决了重组的资金需求。

去年,中国建材集团业务经营的净现金流有585亿元,具备良好的银行负债本息偿付能力,所以集团的资产负债率也快速下降,这恰恰是这种联合重组的大企业的发展规律。

在经历了重组整合中小企业后,中国建材不断创新区域整合模式,投资入股海创、亚泰等7家大型水泥上市公司,实现了从收工厂到收股权、从与中小企业产业融合到与大企业资本融合的转变。

近年来,我们在国资委指导下进行了有效压减,企业层级由七级减为四级,减少法人户数470户,资产负债率下降了12个百分点,正是这些压减,使得企业营业收入和利润均快速增长,在国资委央企业绩考核中连续获评A级。

盈利要合理

《英才》:2019年有一些企业因为产品提价过快导致企业增长放缓,水泥行业是否会出现类似的情况?

宋志平:水泥价格的回升与你提到的这些企业情况不太—样。水泥这个产业很特殊,改革开放以来,水泥的价格就基本没涨过,而煤炭、钢铁的价格翻了好几番。

二三十年前,水泥价格是煤炭的两倍,现在煤炭价格是水泥的两倍;全世界水泥和钢铁的比价都是1:3,在中国则是1:10。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水泥消费国,但也是世界水泥大国中价格较低的。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水泥价格基本都是100美元以上,而中国还远不到100美元。而且水泥行业长期以超低的利润供应建筑,我国的房地产价格涨了这么多,而房地产中每平方米中水泥的成本才60元左右,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虽然水泥用量在不停地增加,但因为供应量一直比用量增加得还快,这就使得水泥的价格非常低,企业还一直打价格战。在国家政策的引导和行业协会的协调下,这两年水泥行业加强自律竞合,用高技术、高质量、高服务服务建设,促进了水泥价格理性回归,这也是正常的。

另外,现在水泥成本记入的只是历史成本,没有考虑环保、资源、减量等成本,未来水泥行业淘汰过剩产能、去产能任务艰巨,企业的环保投入将继续加大,如果水泥行业要可持续发展,承受的成本就要用合理的价格来支撑。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从企业自身来看,企业要盈利,但要合理和适度,这对企业的短期和长远发展都是有益的,也保障了消费者能得到高质量的产品和良好的服务。

中国建材的水泥平均毛利率也只有30%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45%左右的毛利率水平,这正是考虑到了在保证企业的合理利润的同时,还要充分保障客户的利益。

《英才》:你还任职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你认为目前中国上市公司的整体质量如何?

宋志平:我国资本市场到现在也只有29年的时间,时间并不长,而美国发展了270年的时间。到7月31日,我国上市公司有3665家,总市值为58万亿,仅次于美国。如果没有这么多家的上市公司,也就沒有今天中国的经济基本面,应该看到上市公司的贡献也是非常大的。

这些年如果没有这么多上市公司的努力,我们的经济也没有今天这样的基础。上市公司不仅是经济的支柱力量,企业通过上市转变成公众公司,也提高了公司治理水平,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通过一大批上市公司引入现代化的治理,也为我们的国际竞争提供了支撑。现在“一带一路”的骨干企业大多是上市公司。

上市公司也在结构调整、转型升级中发挥了引领作用。上市公司是经济的压仓石、定盘星,是所有企业中的优等生,我觉得这些评价都是非常中肯的。

同时也应该看到我国上市公司整体质量上还有待提高。资本市场取决于经济的基本面和上市公司的质量,因此,要想有健康良好的资本市场必须有良好质量的上市公司群体做支撑。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在规范治理方面还有差距,整体经济效益也有待提高,尤其是个别上市公司还出现了重大违规问题,给上市公司群体带来了不良影响。根据中央关于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有关要求,证监会易会满主席对上市公司提出了“四个敬畏”和“四条底线”的要求,我出任上市协会会长到现在只有三个月的时间,但我已召开了多次会议,也对不少上市公司董监高进行了旨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培训,我还找了多个上市公司董事长进行深入交谈,我相信,经过上下共同努力,我国上市公司质量会有实质性提高。

猜你喜欢
宋志平中国建材英才
诚聘英才
台胞宋志平的“田园梦”
从“草根央企”到双料世界500强
创新为先技术求精踏实肯干做贡献
———访中国建材咸阳陶瓷研究设计院首席专家
中国建材集团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试点的做法与思考
中国建材再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招揽英才
招揽英才
中国建材成功量产世界最薄光伏玻璃
草根央企整合者宋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