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焚烧厂的环境补偿机制探讨

2019-10-11 07:48宾婵婵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9年25期
关键词:垃圾焚烧补偿居民

宾婵婵

(长沙矿冶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长沙410012)

1 研究背景

城市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被收集后,运送至垃圾焚烧厂进行最终处置,这样不但保证了城市的环境质量,与垃圾填埋相比,也可节约出大量土地用于经济发展。

但是,垃圾焚烧厂的建设与运营难免会对周边居民的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经常受到居民的投诉,这样不但损害了垃圾焚烧这一旨在造福社会的行业在人民心中的形象,也严重影响了垃圾焚烧厂的日常运营。

建立环境补偿机制,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提高社会的公平度,弥补垃圾焚烧厂周边居民因为焚烧厂的建设而受到的心里损失,同时,还能补偿因为焚烧厂的建设导致该处用地无法开展其他商业活动,而给当地政府和居民造成的经济损失。从而可以从一定程度上降低焚烧厂建设地周边居民对焚烧厂的抵触情绪,维持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建立环境补偿机制至关重要。

2 环境补偿机制的概念与原则

环境补偿是指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或破坏的生产者、开发者、经营者应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进行补偿,对环境资源由于现在的使用而放弃未来价值进行补偿[1]。建立环境补偿机制应该遵循以下几点原则:①谁利用谁补偿,谁是受益方或损害方则对垃圾焚烧厂所建地进行补偿;②遵循有利于垃圾焚烧厂所建地区和城市共同发展的原则;③遵循有利于垃圾焚烧厂等环卫设施的建设以及平稳运营的原则。

3 环境污染分析

垃圾焚烧厂的污染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垃圾焚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烟气;②在垃圾焚烧之前,垃圾堆放场所产生的渗滤液以及其他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废水;③垃圾堆放过程中产生的恶臭气体;④垃圾焚烧厂内的机械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噪音;⑤垃圾在焚烧炉焚烧后产生的炉渣以及经收集待处理的渣灰等。以下为某日处理量为750t/d 的垃圾焚烧厂大气污染源统计结果,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污染物排放状况

为了减少垃圾焚烧厂对周边居民和环境的影响,垃圾焚烧厂的厂址选择、环评、设计、建设以及日常运营都应该严格的按照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执行。由于现有技术水平有限,虽然对垃圾焚烧厂排放的污染源进行了严格监测和防治控制,使其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标准,但仍无法彻底解决垃圾焚烧厂严重影响周边环境的问题。

经综合考虑,针对受垃圾焚烧厂影响区域的居民和企业单位建立环境补偿机制,既有利于垃圾焚烧行业技术的发展,也有利于维持社会的稳定。

4 环境补偿方法研究

环境补偿需要由政府或者受政府委托的运营单位对受到垃圾焚烧厂影响的居民和土地进行补偿,所采用的补偿方式需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目前,国内外的环境补偿方式主要分为直接补偿和间接补偿两种,下文将对这两种补偿方式进行介绍。

4.1 直接补偿

直接补偿一般都是先通过当地政府对当地的居民、土地进行统计核准后进行补偿,而对于垃圾焚烧厂所征用的土地,需要在计算土地的使用价值和预计土地的经营收入后,给予相对应的补偿。

4.2 间接补偿

间接补偿是将垃圾处理过程中产出的副产品,包括废铁、电、气等,无偿回馈给当地受影响居民使用。也可为当地受影响居民建设公共设施,供当地居民免费使用。另外,也可对当地受影响居民进行税收减免等补偿。

而用于对垃圾焚烧厂周边居民和土地进行直接补偿或者间接补偿所需要的资金,可以由垃圾处置费的收入以及政府财政提供。补偿的范围则需要根据垃圾焚烧厂项目的环境防护距离和焚烧厂所影响的范围来确定,影响距离可参考最大落地浓度距离来确定。

目前,我国垃圾焚烧厂需要根据规模大小来确定环境防护的距离,我国所设定的环境防护距离普遍为200~500m,而新改扩建的焚烧厂项目环境防护距离不得小于300m[2]。垃圾焚烧厂的影响范围则需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和气象条件进行计算后确定,包括当地的主导风向、风速、温度、扩散系数、烟囱高度等,所有影响因素均需要综合考虑。

5 环境补偿的案例

5.1 国外环境补偿的案例

由于土地紧张,日本生活垃圾的处置主要采用的方法为焚烧处理。日本所采取的环境补偿办法如下:在焚烧厂的建设过程中实施征地补偿,给予所征用土地的持有人相对应的金额进行补偿。另外,让当地周边居民参与焚烧厂的环境保护过程,参与项目环评等,实现共同治理。同时,还组织当地周边居民对焚烧厂的建设进行监督和考察。

在垃圾焚烧厂运营期间,所采用的方法主要为间接补偿,为受到垃圾焚烧厂影响的当地居民免费建设游泳池、健身房、球场等公共设施,供周边居民免费使用,距离焚烧厂1000m 范围以内的居民为主要补偿对象。另外,垃圾焚烧厂焚烧过程中产生的蒸汽等产物都会免费优先提供给当地受影响的居民。

5.2 国内环境补偿的案例

广东省对于垃圾焚烧厂项目的环境补偿同样采用直接补偿和间接补偿相结合的方法。间接补偿措施主要有:为周边受影响的居民免费提供生活用电、公共照明设备、健身房及儿童娱乐设施等公共设施,同时,还为受到影响的当地居民提供一定数量的工作岗位。目前,我国只有一部分垃圾焚烧厂建立了环境补偿机制,其中大部分垃圾焚烧厂所采用的补偿方式为间接补偿,例如,在焚烧厂招工时,当地居民拥有优先录取权;垃圾焚烧厂焚烧后产出的副产品,包括渣灰、废铁等,优先提供给当地受到影响的企业。

我国垃圾焚烧厂也有少部分选择了直接补偿的方式对焚烧厂的土地持有人进行补偿,在焚烧厂运营期间直接进行资金补偿,例如,广东省有两家垃圾焚烧厂对受影响的土地持有人直接给予了资金补偿,分别为每人每月补贴140 元,约有3200 人受惠;每人每月补偿110 元,约有1600 人受惠[3]。

通过对国内外的垃圾焚烧厂环境补偿案例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对焚烧厂周边环境补偿的方式大多采用直接补偿或间接补偿的方式:直接补偿需要对当地受影响区域的人口数量、土地价值、垃圾处理量及经济收益等方面进行详细地计算和经济分析,最终确定直接补偿金额,实现在既不给垃圾焚烧厂运营企业和当地政府造成太大的经济负担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满足周边居民的经济补偿需求;而间接补偿则需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力求为当地居民提供生活便利,解决当地的社会问题。

6 结语

目前,环境补偿机制是解决垃圾焚烧厂与周边居民之间矛盾最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具体采用哪种补偿方式需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本文介绍的直接补偿和间接补偿方式在国内外均有成功运用的案例,两种方式各有利弊,直接补偿是对受焚烧厂影响的周边居民以及土地持有人进行直接的经济补偿,这种方式实施过程简单、见效快、效果好,但经济补偿费用往往会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呈递增趋势,如果前期的经济分析没有对将来的经济增长趋势有很好的预见,容易给焚烧厂运营企业带来经济压力;而间接补偿通过为当地居民实行免费用电用气、建设多种公共设施、提供就业岗位等,该种方式实施周期长、见效慢,但补偿成本容易控制。

综上所述,建议制定完善合理科学的垃圾焚烧厂的环境补偿机制,环境补偿机制的实施有利于使焚烧厂得到当地居民的认同和理解,同时,还能提升垃圾焚烧行业的形象,实现垃圾焚烧厂未来的平稳运营。

猜你喜欢
垃圾焚烧补偿居民
垃圾焚烧项目环境污染与控制途径分析
生活垃圾焚烧飞灰湿法预处理研究
BIM技术应用与问题分析——以南通某垃圾焚烧电厂为例
石器时代的居民
基于改进k-means算法的可见光通信非线性补偿技术
垃圾焚烧锅炉长周期运行受热面设计优化
基于西门子VCS的大型五轴机床空间误差补偿
解读补偿心理
离婚时,能否要求家务补偿
高台居民